桓玄这个人我们在《司马王朝》那一系列之中已经讲述的十分清楚了,他是桓氏家族的第二代出名的人,第一代是他的父亲桓温,而且他们桓家还是有东晋以来第三任掌权的人,但是到了桓温的晚年,由于桓温的去世导致了桓氏家族在朝中的势力大受打击,所以桓温的死就代表着主宰晋王朝的第三股势力的失势。
当然,虽然桓温死了,但是他的余威还在,虽然朝中的势力没有了,但是外部的实力还是可以和晋王朝的朝廷分庭抗礼的。所以桓温的儿子、当时盘踞在长江上游军事重镇荆州的桓玄以可乘之机。
桓玄当时的目标是三吴地区,古时候的三吴地区是指三个郡,分别是吴郡、吴兴郡和会稽郡,有的时候还包括他们附近的一些郡。此刻的桓玄看到晋朝的弱点已经暴露,所以立刻起兵,企图拿下建康。
说起这个计划,其实在桓温晚年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实行了,但是谢安等人的忠诚和对桓温的对抗程度实在是太深,桓温不得不放弃了这一条危险的计划。一个王朝的命运主要是掌握在那些主宰命运之人手中,当然换言之,桓温也意识到了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他有改朝换代的想法,毕竟在东晋王朝的统治之下,臣民还是在内部打成了一片,所以看到这样形状的桓温,只能是愁苦而死。
但是,桓温的方略在桓玄这一代有了短暂地实现,因为当时的晋朝已经来到了五世纪初,已经不同于公元四世纪七十年代,当时由于孙恩之反,晋朝的京畿防卫力量已经十分的空虚,此时距离晋王朝的覆灭不足二十年。
元兴元年(402年),司马原先率领部队向西讨伐桓玄,桓玄也率领荆楚大军讨伐司马元显,司马元显派刘牢之抵御,刘裕作为副手协助刘牢之,刘牢之率领部队到达溧州。桓玄的部队到达溧州之后,刘裕请求发起攻击,但是没有得到刘牢之的同意,刘牢之打算派遣自己的儿子刘敬宣到桓玄营中讲和。刘裕和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联袂坚决谏阻,刘牢之不听他们的劝谏。
但是不久令刘牢之后悔的事情发生了,因为虽然他们的部队战斗力很强大,但是却挡不住晋孝武帝司马曜临终安排的愚蠢,北府兵虽然个个是勇士,但是建康军团的总司令是司马元显,这人是典型的官二代,不会怎么指挥打仗。
桓玄最终攻入建康杀死了司马元显,当然也借用皇帝的名义收缴了刘牢之的兵权,然后让他的堂兄桓修代替刘牢之掌握北府兵。刘牢之是一个军人,本身就心理素质不强,经过这一场“不败而败”的战斗以后,惧怕祸患缠身而逃走,最后自缢身亡。
刘裕看到自己的领导已经死亡,所以暂且投靠了桓玄行韬晦之计。由于刘裕屡建军功,在北府旧部之中颇有声望,所以就连桓玄都不敢小看他,所以任命他为中兵参军。
可是,第二年(关于没有更换年号的“第二年”,我不做解释),孙恩的妹夫卢循再次起事,桓玄派遣了刘裕前去讨伐,杀了卢循的大元帅张士道,卢循渡海南逃,刘裕因此被封为彭城内史。
十二月,桓玄篡位,建国六欲之后,对司徒王谧说道:“昨日看见刘裕,气度不凡,是人中的豪杰。”于是,对流雨宽带被指,恩宠有加。
桓玄的妻子颇能识人,她多次对她的丈夫说:“刘裕行为举止有龙势虎志,看问题不同凡响,不会久居人下,最好尽早除掉他。”桓玄却说:“我欲荡平中原,非此人不行,怎好杀他?等到关陇平定,再作计议。”
此时的桓玄确实有一些见识,但是等到关陇平定,刘裕的功劳一定不次于自己,等到那个时候再除掉刘裕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当然,在桓玄准备一统中原的时候,他却万万没有想到刘裕也在盘算着怎么除掉他。
原因可以说是每一代帝王都有的概念,那就是对旧组织的不合理的清洗。桓玄并不是没有防备刘裕,他的错误恰恰在于防备的彻底。他不光要防着刘裕,还要防着北府兵的旧部。所以他大力的绞杀北府兵,北府兵当然遭受到了大败。就在北府兵大败的时候,刘裕也在暗中的联络残余在各地的北府兵兵将。
元兴三年(404年)二月,刘裕以除外打猎为名,聚集北府兵残余兵将1700余人,在京口举兵起义,歼灭了桓楚在此的兵力,杀死了桓修,紧接着众人推举刘裕为盟主,传檄四方,各地纷纷响应。
刘裕率众造反的消息传到了桓玄的耳朵里,桓玄整日忧心忡忡,想不出对策。有人说:“刘裕力量弱小,哪里具有成为气候的力量,陛下何必为此担忧呢?”
和刘裕打过交道的桓玄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刘裕,他知道,刘裕具有着另立中央的资本,而且刘牢之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军魂不会改变,就像李云龙在《亮剑》之中所得那样:“每一支军队的军魂,都是由他们的首任领袖的性格和气质决定。”北府军打赢了淝水之战,打败了秦国国王苻坚,虽然刘牢之自杀,但是军队的传统被刘裕继承下来。
所以桓玄才说:“刘裕堪称当世雄才。刘毅家无多少的积蓄,却像掷骰子一样捐出百万,何无忌,刘牢之的外甥,很像他的舅舅。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共举大事,怎么说不会成功呢?”
桓玄先派遣手下猛将吴甫之以及皇甫敷带领精兵抵抗刘裕,刘裕先于江乘杀死吴甫之,到达江乘以南的罗落桥时奋力作战,又杀死了皇甫敷,继续进攻。三月己未日(公历3月28日),刘裕进攻覆舟山,并命令弱兵登山,手持旗帜分道而行,营造四周皆有士兵,数量很多的假象。又因为桓玄的主要兵力依然是北府兵,所以刘裕很轻松的用火攻击溃了桓玄的守军,桓玄向西逃亡。
刘裕在三月壬戌日(公历3月31日)获得王谧等人推举为持使节、都督扬州、徐州、兖州、豫州、青州、几周、幽州、并州八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徐州刺史。不久他又奉武陵王司马遵承制总百官行事。
刘裕在进建康城后派诸将追击桓玄,终于在同年的六月杀死了桓玄,司马德宗在江陵复位。然后,桓氏家族的势力仍在荆州盘踞,并且反攻江陵,直到义熙元年(405年)才再次收复江陵,击败桓谦和桓振,驱逐当地的桓氏家族势力,并自江陵迎接司马德宗回到建康,不久刘裕还镇丹徒。
杀死了桓玄,刘裕准备进行北伐,而这次的北伐最后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请看下一讲:北伐平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