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当初的拈花一笑,小童女捧沙献佛。一桩公案和一段因缘的开始,据历史记载,东汉明帝夜梦神人,差使西求佛法,是佛教传入东土华夏的开始。从此之后数百年间,华夏大地释风大起,从贵为天子的皇帝,到胼手胝足的黎民百姓,莫不靡然风向。
这大概是在了结西方印度佛教与东土华夏的一桩公案。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一日升座说法,弟子迦叶和阿难躬身侧侍,座下信众寂然无声。佛祖说法完毕后,座下有问:“数百年后,法脉将在何方何处可以发扬光大?”佛祖闻问后,并未作答,只见他信手拈起座下的一枝莲花,双目微闭,很不经意地向东侧过脸来,微微一笑。座下众弟子未解其意,都在疑惑之中。只有佛祖身边的迦叶,对佛祖拈花微笑心领神会,也对佛祖微微一笑。佛祖见此,亦不再作声。
佛祖释迦牟尼拈花微笑,向座下众生开示了数百年后佛教广被东土华夏的因缘。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东汉三国时期,从封建统治者到一般老百姓,基本上把佛教看作是和中国传统的神仙、方术之类一样的东西,佛教的影响和规模都很有限。佛教自身在这个时期注重经典翻译和阐述教义等活动,努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寻找自身发展的群众基础。魏晋南北朝之时,佛教进一步发展,因而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在理论上集中为对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以及忠君孝亲等问题的不同认识与争论。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激烈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佛教自身由印度佛教向适应中国社会传统宗教信仰需要的转变,佛教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隋唐时期,佛教与中国本土的儒、道二教并驱,且渐有宗门独盛之势。僧俗信众翻译经典,讨论教理,研习般若智慧,追求涅槃胜境,异国印度的宗教,迅速扎根中土,成了众生安身立命摆脱苦海的精神乘具。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佛教的一段传说,又引起了佛教与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平凡女性的一段因缘。
这个传说被称为“童女捧沙献佛”。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一天带着门徒托钵行化,偶然碰到在路旁玩堆沙游戏的一群小女孩。女孩们看见佛祖一行人走了过来,其中一个较大一点的女孩便从地上捧起一捧沙土,恭敬地走到佛祖面前,认真地放进了佛祖的钵内,并且很严肃地对佛祖说道:“没有什么更好的东西供奉佛祖,就献上一捧沙土吧!”佛祖释迦牟尼微笑地答道:“难为小施主一片善心,我诚心地接受你的供养。有因必有果,你自然会得到福报的。凡事都是因缘和合,希望你有机会时一定要尽力弘扬佛法。”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佛,以持戒多闻和善于宣讲佛法而著称,此刻,他见小女孩似为无理取闹,而佛祖居然还认真对待,很不理解其中原委,便问佛祖道:“世尊,刚才那个小女孩,把沙土捧到您的钵里,您为什么还能容忍她这样胡闹呢?还称是善意的供养?”佛祖释迦牟尼听后对舍利佛说:“你不知道,此女千百年后,因缘成熟,将果报成为东方震旦(指中国)的一国之君。我在这时接受她的沙土供养,使她种下这一善根因缘,播下这一方福田,她将来做了震旦的女皇之后,就会保护信众,弘扬佛法。”佛祖接着说道:“此女与我法门有缘,她在成为女皇之前,不但要当几年比丘尼,还要依我法门寻找君临天下的契机。从比丘尼到女皇,是因缘注定的生命之路,是她在万劫轮回中因缘定力的扩张。”
这个传说,当然是后人出于某种目的的杜撰。这里的“童女”和“女皇”,说的就是武则天。
武则天正式登基当上女皇,是在佛教传入东土华夏约七百年后。
这是公元690年。
九月初九,天高气爽,秋色霁晴,正是唐人登高望远、饮酒赏月的重阳佳节。67岁的武则天于这一天以从容娴静的风韵,登上了唐东都洛阳巍峨的皇宫门楼,在“圣母临朝”的六年之后,终于宣布改唐为周,改元“天授”,自称“圣神皇帝”。武则天的登基典礼,也是大周朝的开国大典,因而缭绕紫烟、礼乐和唱、钟吕宏鸣的仪式十分隆重,盛大的排场足以震慑所有在场的人们。
她宣布以东都洛阳为神都。
她降当朝皇帝睿宗李旦为皇嗣,并令弃李姓,赐姓武氏。
她又换旗帜尚赤红色。
她还改置社稷,以武氏七庙为太庙,李唐的宗庙改为享德庙,并攀附周文王姬发为40代远祖,以追尊武周的门第显贵……。
可以说武则天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孜孜不倦地奋斗了一生,度过了重重难关,终于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这一切,似乎都在应验佛祖当初的拈花一笑和小童女捧沙献佛的公案和因缘。
武则天和佛教,佛教和武则天,其中都有着扯不断的因缘。她一生与佛教的种种联系,她一生充满内心世界的佛教情结,以及她最终以佛的化身君临天下,都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这一切,还须从头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