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痛,已经承受过了,有必要反复去兑现吗?明天的痛,尚未到来,有必要提前去结算吗?只要肯用行动去充实生命中的每一个‘今天’,勇敢向前,机会就会在柳暗花明间。”这句话说得多好!
现在,我们唯一能选择的是珍惜现在已有的,那春天美丽的花、夏日清爽的微风、秋天丰硕的果实、冬日和煦的阳光,那得之不易的机会,那美好的幸福时光,那大好的青春年华……好好珍惜现在我们拥有的一切,不要让它成为将来的遗憾,充分地享受每一个真实刹那,人生就是充实而完美的。
顺其自然,享受宁静
生活,看似宏大的命题,其实总结起来,不过甜与酸、苦与乐。驾驭生活,就是要学会享受甜、承担苦。人们很容易在乐中忘乎所以,又在苦中自暴自弃。这样的生活态度,势必无法带来成功和幸福的人生。只有在成败之中保持内心的从容淡定,以顺其自然的平静心来面对一切,才能不被情绪左右,在人生的大道上笔直向前。
在古代有个贤明的国王,国王身边有一位才华出众的宰相。不幸的是,这位宰相不到40岁就英年早逝,国王需要选出另一位贤臣接任他的位置。
候选人有两个,一个是前任宰相的副手,另一个是内阁大臣,两个人年纪相当,都有优秀的能力和深厚的学识,国王为选谁出任宰相大伤脑筋。最后,国王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派手下秘密出宫,分别告诉那两个人:“根据我的消息,国王明天就会任命你为宰相!”
听到消息后,两个人的表现截然不同,副宰相兴奋得一夜睡不着觉。多年来的梦想就要实现,他怎么会不兴奋?另一位大臣却镇定自若,丝毫没把这个好消息放在心上。国王听了手下的汇报后,摇摇头说:“听到能当宰相就睡不着觉,这么没有平常心的人,怎么能扛起一个国家的重担?”第二天,国王宣布由另一位大臣出任宰相。
试想一国宰相日理万机,今天遭遇粮食危机,明天面对外敌入侵,如果遇到事情就连觉都睡不好,如何保持好的工作状态?于是他选择了更有平常心、更加懂得顺其自然的那一位大臣。
要知道,正如硬币的两面一样,人生的快乐和痛苦是相伴而生的,它们经常交替或交织地存在于人们的感受之中。用超然的心态看待苦乐年华,以平和的心境迎接一切挑战,这是一种宠辱不惊、能屈能伸的弹性心态,而这种弹性心态往往会使祸患离身,福泽绵长,缔造沉静而安然、充实而辉煌的人生。
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不只让我们获得看淡成败的超然,也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从而更加自信,更易成功。
常听说这样的例子,有学子寒窗十年,却在高考时因为患得患失、过分紧张而发挥失常;而把高考轻松地看成一次普通考试的学生,却可以超水平发挥。紧张的心态让人难以专注,而淡然的心却可以自如发挥。
在生活中,我们的心灵也是波动的,常常无法得到安宁。外界的喜乐、诱惑、伤害,随时都在缠绕我们,激起我们的情绪。当我们在爱恨情仇中沉浮,感到痛苦和失落、悲哀与叹息时,我们由衷羡慕那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认为他们超凡脱俗,而自己却是芸芸众生中的庸碌之辈。我们却不曾想过,自己也可以一样做一个闹市中的隐士,在诱惑面前保持低调与冷静,在风浪面前保持心平气和、不急不躁。
一位商人拜访一位隐者,他走过崎岖的山路才找到隐者隐居的木屋。一路上,他的心被恐惧占据,坐下之后他问隐者:“住在这样的深山,面对随时会有狂风暴雨的大自然,可能还会遭遇盗贼和猛兽的袭击,你难道不害怕吗?”
隐者说:“难道你觉得你比我安全?你难道不是要随时面对强大的压力?你面对的不是强盗,是笑里藏刀的对手;不是猛兽,却是比猛兽更凶险的交通意外,你难道不害怕吗?”商人说:“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隐者说:“同理,我也习惯了这种生活,我们都是顺其自然的人。”
在繁忙的都市,我们很难有山林隐士的境界,但至少我们能够让自己修炼出一种达观的心态,对待事业,要明白有成功就有挫折;对待感情,要知道有收获就要付出;对待人际,要理解人有善的一面、就有恶的一面……当人们能够平心静气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将一切看得“平常”,他就能收敛很多不必要的脾气和对命运的恐惧。
“自然”这个词包含了多重含义,它既指大气土地、阳光水分、人类和万物,也指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花开就会花落这些不容改变的定律。人生也有“自然”,有生老病死,有福祸参半,有沉浮挫折,在这样的“自然”面前,唯有像看待长河东流一样看待生命中的困境,才能做到处变不惊,也才能在逆境中寻找到出路。
生命的价值在于接受自然、征服自然,生命的真味就在于顺其自然、感受自然。当我们为得失感叹、为输赢计较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一颗宁静的心才是生命的最好伴侣。它能够陪你面对一切风雨,给你真正的安宁与享受。
空杯,方能容纳
“看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歌中如此唱道,的确,生命有太多的变数,而人生却偏偏没有彩排。在人生的迷宫中,我们总有走上岔路的时候。这时候,我们是坐在原地拒绝回头,一味埋怨生活的不公,从此将错就错消沉下去,还是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呢?
答案显而易见,只有过不去的人,没有过不去的事。只要我们时常从思想上、意识上给自己“归零”,让人生从下一秒从头再来,我们的人生还是可以精彩的。所以,心态上的重新开始就是我们人生的第二次起跑线。
人生要重新开始,就需要一种空杯心态,其含义富有哲理,即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很难接纳新东西,如果想获得某方面的进步,需要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一个装满水的杯子。
很久以前,一个小有成就但心气颇高的年轻人去一个寺庙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当老禅师接待他时,年轻人自认为自己各方面的造诣很深,言谈之间,自然流露出了对大师的傲慢无礼。
老禅师轻轻地笑了笑,但他还是殷切地给年轻人倒茶水喝。可是在倒水时,杯子明明已经满了,老禅师依然不停地往里面倒水,结果自然是水洒了一地。年轻人在一旁,喊道:“大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您为什么还要往里倒水呢?”
老禅师由此说出禅机,“是啊,既然杯子已经满了,水怎么还能倒得进去呢?”禅师的言外之意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为什么还要到我这里来求教呢?
听罢,年轻人大悟,深刻认识到大圆满还需要“空杯心态”。
重新开始,看似是放弃过去拥有的一切,实际上却是一种更广阔的拥有,因为它赢得了可以无限发展的空间。正如一张白纸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空白,有最大的自由让人去描绘,从而可以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生命如同一段旅程,如果你希望这唯一的一次旅程是快乐而轻松的,那么就超脱一点、自由一点,放下过去的包袱,丢弃掉那些多余的负担,丢掉那些旧的恐惧、旧的束缚、旧的创伤,放下任何不值得背负的东西。
要知道,天使之所以能够在高空中飞翔,是因为她有双轻盈的翅膀。当给她的翅膀上系上了多余的包袱,她就可能再也飞不远了。我们也是如此,只有把不该记忆的事如流水般忘掉,才能让一颗自由之心越过尘世,在广袤的天地间翱翔……
重新开始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次重新的定位,查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让思想变得更加自信,思维更加活跃,行动更加谨慎,时刻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去应对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
贝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足球明星之一,被许多球迷尊称为“球王”。 在他二十多年的足球生涯中,总共参加过1364场比赛,共踢进1282个球,而且创造了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射进8个球的纪录。
贝利超凡的球技不仅令亿万观众如痴如醉,而且常常使球场上的对手拍手称绝。在他个人进球数满1000个时,有记者采访他时,这样问道:“在这1000个进球中,您认为自己哪个球踢得最好?”
贝利的回答耐人寻味,就像他的球艺一样精彩绝伦,他淡淡地回答道:“下一个。”
正是这种让所有的荣誉从下一秒开始重新记数的心态,让贝利一次次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创造了足球场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我们都应该向贝利学习,时常给自己“归零”。
每逢冬天到来的时候,许多树木脱掉茂盛的“装束”,变得光秃秃的,让人不免有些惋惜。然而,细想之后,你就会发现,它们是将自己暂时重新放回起跑线上,是在积蓄能量,等待在下一个灿烂的春天到来时重新开始。
只有暂时放下患得患失的浮躁,在吐故纳新之后轻装上阵,把昨天的失败和忧郁删除,将今天的成功和欣喜隐藏,才能焕发出蓬勃向上的朝气,迸发出勇往直前的拼劲,打造出无所不能的人生。
当重新开始成为一种延续的常态,一种时刻要做的事情时,我们也就获得了“相信我能”的力量:相信,我们定能用一个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不断发展、创造新的辉煌,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安逸比痛苦更可怕
有些人总是胆怯。让他去谈恋爱,他怕失恋;让他去冒险,他怕受伤;让他去创业,他怕失败……总之,他什么都怕,就怕自己受到什么伤害,破坏了已有的安逸生活。那么,他们梦想中的安逸生活是什么呢?就是维持在一个小圈子里,有还算稳定的工作、还算安乐的家庭。其实这种想法没有错,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如果平淡的前提是害怕,平淡就变成了一种逃避,他们在这种生活中得到的不是“真”,而是百无聊赖。
为什么人们都害怕离开安逸的环境?因为在安逸中,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里,没有什么危险,也不会有意外。数着日历,每个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不会有任何区别。习惯是可怕的,一旦习惯了这种周而复始的生活,一切平庸就都可以被接受,激情也就无从产生。而没有激情的生命就像枯井,没有人会注意,它自己也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功能。
一个老人辛苦劳作一辈子,儿子在大城市考上了博士,找到了高薪工作,还娶到一个对他十分孝顺的妻子。夫妻俩一致决定将农村的老人接到城中安享晚年。
儿子孝顺,老人很高兴,但他到了城里后,每天只能在房间里干坐着,根本不知道干什么,他很想去锄锄地,放放牛,割割草,或者养几只猪,但在城里这些都不可能。儿子和媳妇倒是从不亏待他,小区里人人都羡慕他的福气,但老人却一天比一天没精神,终于有一天,他病倒了,躺了两个月,跟儿子说道:“我如果继续在这里待着,肯定活不长,你们还是让我回老家吧!”
儿子听了大吃一惊,媳妇更是不同意,老人说:“我知道你们都孝顺,不过,我习惯了劳动,享不了清福,不让我做点什么,我就觉得全身不舒服。”在老人的一再坚持下,夫妻俩只好将他送回了农村。老人回去后,果然再也没有生过病。
习惯了劳作的人,很难适应安逸,不是说这位老人没有“享福的命”,而是他的福不是天天坐在家里无所事事。青年人提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往往茫然迷惑,他们想做的事很多,但不知道最该做哪一件;老人们不同,他们想做的事不多,但都是自己最喜欢的。很多时候,安逸意味着无所事事,劳作虽然辛苦,甚至有时候带来痛苦,但给自己的心灵满足,却是别的东西替代不了的。所以,人们拒绝安逸,就是拒绝一种空虚的生活状态。
也有人会问,历经沧桑的人不都在追求安逸生活?别忘了,他们已经具备了安逸的资本。这种资本不只是经济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他们经历的东西多了,甚至可以说,没有什么没去经历过,所以也就不会后悔,也不会羡慕那些正在经历的人。从一开始就选择安逸的人则不同,他们一辈子都注定要看着别人的精彩,即使那精彩难免也伴随着失落,但却是丰富的人生。难道他们不眼红吗?他们还没这种觉悟。
宁愿去经历沧桑,也不要在安逸的环境中碌碌无为,这是有智慧者的共识。最需要警惕的,并不是突然袭来的痛苦。面对痛苦,我们都在全副武装,丝毫不敢大意。最需要注意的是胜利后的麻痹,那才会让你在刹那间失去所有。沧桑之后,人们拥有的应该是更加成熟的心态,而不是完全松懈,再也没有热情,那就辜负了生命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