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叛军。郭子仪是华州郑县人,出生在官宦之家,他的父亲郭敬之曾任绥、渭、桂、寿、泗等各州的刺史。郭子仪自幼好武,后来参加了武举考试,成为了一个武举人,他以武举身份担任左卫长史。由于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后期政治腐化,没家族背景的郭子仪在边防一呆就是几十年,直到他五十八岁的时候,郭子仪才被提拔,升为开德军使、太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
郭子仪推荐了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和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由于安史之乱初期,名将封常清和高仙芝都被唐玄宗李隆基诛杀,所以郭子仪所带领的队伍成为了大唐军队中最有战斗力的队伍。郭子仪率领部队大败高秀岩部,攻下了静边军和马邑,打通了朔方和太原的联系,使安禄山南下太原,从而夹击关中的计划成为了泡影,并为大唐军队日后东出井径、进入常山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郭子仪率朔方精兵出井径,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一起打击叛军,在九门、嘉山连败史思明的军队,歼灭了安禄山的军队数万人,唐军的声威因此大震。但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东面战场的胜利并没有挽回大唐军队正面战争的大败,长安被安禄山的军队攻克后,郭子仪、李光弼退守井径,河北诸地皆失。
除了郭子仪,唐肃宗李亨还任命李泌为侍谋军国。李泌字长源,陕西京兆人,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弼的后代,是当时有名的道家名士,和李亨是布衣之交。安史之乱后,大唐江山开始破败,李泌暂时放弃了他的升仙梦,奔赴灵武,帮助落难时的旧友、现在大唐王朝的皇帝李亨。李亨对李泌关于军国大事的建议言听计从。李泌和郭子仪两个人成为了大唐王朝平叛安史之乱的文武两大支柱。
按照李泌的进攻计划,大唐的军队应该集中兵力直指安禄山和史思明的老巢范阳,他让郭子仪和李光弼牵制住叛军史思明、张忠志、田乾真、安守忠这四大主力,然后以建宁王李倓率军经塞外进攻范阳,李光弼出井径进攻范阳,攻下范阳,端掉叛军的老窝后,再合力围剿两京。
唐肃宗李亨最初准备接受李泌的建议,但是他身边的很多人持反对意见,他的宠妃张良娣天天吹枕边风,抱怨西北的坏天气,让他早点打回长安,好早点回到以前住的宫殿,过上舒适的生活。除了张良娣,当初帮助李亨登上皇位的有功宦官李辅国和鱼朝恩以及丞相房琯也都是这种想法。在众人的影响下,李亨决定先收复两京。
李亨任命丞相房琯率兵五万,向长安进攻。由于这次的准备并不充分,所以房琯带领的人马在咸阳东征战时,两次被叛军打击,损失了四万多人,元气大伤。后来,李亨进驻凤翔部署反攻之事的时候,李泌再次提出了先取安禄山军队老窝范阳的计划,因为当时李亨刚进驻凤翔,安守忠所率领的人马就在西原大败王思礼的人马,而郭子仪派他的儿子试图强攻下潼关,又被叛军反击,死伤近万人,所以要立即收复两京困难重重。但是李亨再次拒绝了李泌的建议,依然把收复两京作为下一步的战略目标。
李亨任命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率领军队向西行进,在长安西清渠被安守忠和李归仁的人马大败,退到了武功,郭子仪引咎自贬为尚书左仆射。
看到自己的军队实力不行,李亨想到了雇佣军,他派人向回纥可汗借兵,相约收复两京,收复两京后,土地归大唐,金银财宝美女壮丁都归回纥。这样的条件回纥人当然愿意,因此派出了四千精骑来中原帮助李亨。
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率兵十五万以及回纥的四千铁骑,进入长安西,安禄山的军队出动了十万叛军与他们对抗,大唐军队以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率中军,王思礼率后军与安禄山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唐将仆固怀恩的率领下,回纥军队先是歼灭了叛军的伏兵,又迂回到安禄山军队的阵后,与大唐军队夹击叛军,歼敌六万多人,叛军大败。当天夜里,受到重创的叛军撤出了长安,大唐军队收复了长安。
在长安休整了三天之后,大唐军队直奔潼关,在潼关击退叛军,随即接连拿下华阴、弘农、武关、上郡。面对唐军的来势汹汹,安庆绪将洛阳主力增援陕郡,兵力多达十五万,准备与大唐军队决一死战。双方在新店遭遇,叛军依山列阵、气势颇盛,最初郭子仪在第一战中失利退却,关键时刻又是回纥军队从叛军背后袭击,郭子仪再度率领大军从正面攻击,大败叛军,收复了陕郡。陕郡失利后,安庆绪自知大势已去,带着剩余的人马放弃了洛阳,逃往邺城,大唐军队乘胜收复了洛阳。
两京收复后,回纥军队在洛阳大肆抢劫,安庆绪的部下史思明、能元皓、高秀岩纷纷投降,河东、河南、河北都顺利平定。李亨看叛军大势已去,开始论功封臣,重整家园。
但是李亨的放松,给了安庆绪喘息的机会,安庆绪跑到邺城,招集了旧部六万余人,准备东山再起。
在拥有六十万大军的情况下,李亨再次向回纥借兵三千,随同各路兵马围攻驻守在邺城的安庆绪,但基于郭子仪之前立功过高,这次战役没有让他当总指挥,只派了一个不懂军事的太监鱼朝恩监督全军。没有总指挥的大唐军队将邺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安庆绪破城在即的时候,史思明再度反叛,率领十三万大军增援邺城。史思明大败六十万唐军,各路人马纷纷败退,郭子仪损失惨重,只剩下三千人马退守洛阳。
史思明进入邺城后,杀掉了安庆绪。他分兵四路南下,重新夺取了洛阳,代替郭子仪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的李光弼退守河阳,抵挡了史思明的进攻,并攻克怀州,生擒史思明的大将安太清。史思明没有被大唐军队消灭,反而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史思明一死,叛军陷入了内乱,开始四分五裂,已经无法再组织起大规模的进攻了。
李亨面对突然转变的战局还没来得及反应,他的两个儿子就为争夺皇位开始大打出手,宫廷的内乱让李亨受到了惊吓,不久后就病逝了。太子李俶即位,改名李豫,成为了唐代宗。
唐代宗再次请回纥人来中原当雇佣军,借兵十万,任命年幼的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仆固怀恩为副元帅,进讨史朝义。大唐军队在攻占怀州后,与史朝义在洛阳进行了最后的决战。史朝义在洛阳城外设立了数万个木栅进行防守,仆固怀恩派精锐骑兵和回纥兵在两翼夹击,并率领主力军从正面进攻,大唐军队很快就撕破了叛军的防线。史朝义率叛军在洛阳城西昭觉寺北,和大唐军队决一死战。叛军无法再抵挡大唐军队的猛烈打击,被唐军歼灭了六万余人,俘获了两万人,史朝义仅率领数百人马往东逃走。大唐军队再一次收复了洛阳,历时七年的安史之乱,就这样被基本平定了。
宦官权倾朝野,唐代宗登基除奸
安史之乱发生后,李豫和弟弟李倓一起跟随祖父李隆基和父亲李亨逃离长安避难。李亨被众人拥护在灵武称帝,成为了唐肃宗。作为拥护者之一的宦官李辅国,因为曾经保护李亨于危难之中,因此成为了有功之臣,被李亨重用,权倾朝野。
李辅国,本名静忠,曾被赐名为护国,后来改为辅国。他少年时就被阉割,成为了高力士门下的走狗,后来调入东宫专门服侍太子李亨。在太子身边服侍的李辅国当然希望太子能够成为大唐的天子,所以十分积极地为太子出谋划策。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李隆基带着杨贵妃逃往马嵬坡。将士们认为杨氏兄妹是祸根,早就对他们忍无可忍,所以决定发动兵变,杀了杨国忠和杨玉环兄妹。李辅国也参加了这次兵变。看到失去了左膀右臂的唐玄宗李隆基岌岌可危,李辅国建议太子李亨亲自带领部队图谋大业。因为拥立有功,李亨成为唐肃宗后,十分信任和赏识李辅国,李亨写的诏书由李辅国签署后才能施行,他就像是皇帝的分身,宰相对他执子弟之礼,称呼他为“五父”,百官除了例行的朝见之外,要想进谏也需要经过李辅国的许可才能面见皇帝,李亨本人逐渐被架空,成为了一个任由李辅国摆布的傀儡皇帝。李辅国不同于李林甫,李林甫只是口蜜腹剑,而李辅国因为成为了阉人,所以就试图通过拥有权力来维护自己已经失去的尊严。
李辅国的妻子有个同族叫元载,因为和李辅国有裙带关系,所以元载也受到了李亨的重用,气焰异常嚣张。元载有一位昔日旧友来向他求个一官半职,元载写了一封信给他,打发他走了。这位旧友回到家后,打开了元载给自己的书信,想看看他到底写了什么,但是纸上除了元载的签名,其他什么字都没有,这位旧友十分失望,觉得元载并不想帮助自己。但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拿着元载的书信给地方节度使看。节度使看了信,知道元载和李辅国有裙带关系,连忙派出官员接待,留他好吃好喝地住了好多天,还赠给他很多礼物。尽管并没有让他做官,但是这位旧友只是拿出一封元载签过名的纸,节度使仅仅因为元载是李辅国的关系户,就如此热情地接待,间接说明了李辅国权力之大。
在李辅国的提议下,太上皇李隆基被迫移居到别的地方,而高力士则被贬谪。不久之后,李亨因为受到惊吓而得了重病。张皇后想杀掉太子李豫,拥立越王李系为太子,但是李辅国力挽狂澜,和属下程元振一起杀掉了张皇后和李系,让太子李豫可以顺利即位,最终成为了唐代宗。
由于唐肃宗和唐代宗两位皇帝都是在他的帮助下登上王位的,所以李辅国居功自傲。作为一名宦官,他竟然对唐代宗说:“陛下,您尽管休息,朝廷上的事情可以全让老奴来处置。”可是,唐代宗李豫跟他的父亲唐肃宗李亨不同,他觉得李辅国越俎代庖,十分气恼。但是碍于面子,李豫点点头说:“好吧,那外面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有你在我很放心。”李豫发了文件,让大家以后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先汇报给李辅国,还封李辅国为尚父,之后再封李辅国为司空兼中书令。李辅国十分得意,他觉得唐代宗李豫对自己异常信任,君臣关系非常好,所以更加为所欲为。一个月之后,李辅国的嚣张连一起共事的同僚都看不下去了,另一位大太监程元振挺身而出,表示愿意协助唐代宗李豫除掉李辅国。于是,李豫解除了李辅国的行军司马跟兵部尚书职位,让程元振接管了禁军,又让李辅国搬出了皇宫。李辅国心中不满,但又不想直说,就上书给唐代宗李豫,请求准许他告老还乡,其实这是个老招数。只要李豫否决这个请求,就说明皇帝舍不得李辅国离开。可是,让李辅国意想不到的是,李豫马上就批准了。
第二天,李辅国并不知道唐代宗李豫批准了,所以一大早到中书省准备像平时一样处理朝廷事务,结果却被守卫拦在了门外,说他已经被批准告老还乡了,不能再踏进这个门。李辅国又生气又害怕,他急忙进了宫,跟李豫说:“老奴无法再侍奉陛下了,请您准许我去侍奉先帝吧!”李豫毕恭毕敬地请李辅国放心,让他不要想太多。
其实李豫此时已经起了杀心,想要彻底除去李辅国,又不方便直接下令杀他,所以想出了一个妙计。一天晚上,李辅国的府内进了盗贼,盗贼溜进卧室之后,没有偷金银珠宝,也没有偷古玩字画,而是手起刀落,把李辅国的脑袋砍了下来,扔进了茅厕里,又砍下了他的右臂,包好之后去泰陵祭奠已经过世的唐玄宗李隆基。李辅国的府上有那么多家丁奴仆,居然没有一个人发现盗贼,阻止血案的发生。李辅国的家属报了案,唐代宗李豫知道这件事之后假装很吃惊,下旨赠李辅国为太傅官,予以厚葬,还特地刻了一个木头脑袋给李辅国,同时命令各地捉捕凶手,但始终没有抓到,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盗贼只是个幌子。气焰嚣张的宦官李辅国,最终自食其果,落得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
恃宠而骄,鱼朝恩身首异处
鱼朝恩的时代是在唐代宗李豫即位后开始的,李豫在派人杀死李辅国之后并没有吸取宦官专权的经验教训,还是给官宦处理政事的权力,官宦集团依旧凌驾于皇权之上,这就给了宦官鱼朝恩可乘之机。鱼朝恩跟李辅国一样权倾朝野,最后甚至想要逼宫自己当皇帝。
鱼朝恩是泸州人,在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时代入宫当的太监。安史之乱发生后,他随李隆基逃出长安,侍奉太子李亨,颇得信任,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等职务。李亨登基后,鱼朝恩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职务,负责监领九个节度使的几十万大军。大唐的军队在收复洛阳后,鱼朝恩被封为冯翊郡公,开府仪同三司。宦官程元振倒台后,鱼朝恩开始崛起。
吐蕃攻进长安时,唐代宗李豫在仓皇中逃往陕州。当时禁军大多离散,只有鱼朝恩率领神策军从陕郡迎接李豫,军心大振。从此,李豫对鱼朝恩信任有加。有一次,鱼朝恩去国子监视察,李豫特意安排宰相、百官和六军将领集合为鱼朝恩送行,京兆府准备宴席,内教坊负责演奏音乐,为宴会助兴,大臣的子弟们穿红着紫充当学生,站在国子监两边迎接鱼朝恩。看到这盛大的欢迎场面,鱼朝恩十分得意。李豫还下令赏赐一万贯作为学生饮食的费用,因此鱼朝恩每次去国子监都要带上数百名神策军,前呼后拥以壮声势,京兆府照例安排酒宴,一次的花费就在数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