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她已作古人,提及她而骂她的人还不少,记得她而知道她的人已不多了。”
——杨绛
一、敢于反抗的弱女子
这个故事发生在1937年,日军的铁蹄侵占了江南古城苏州,他们找到了一个女子,命令她出任伪政府的要职,这名女子丝毫不畏惧日军的枪口,果断地拒绝了。一天,在苏州城内烧杀掠夺,在盘城楼下的河边,一个小姑娘刚刚洗完衣服,就被几个日本兵盯上了,他们不由分说地将姑娘按倒在地,进行轮奸,并且残忍地杀害了她,姑娘赤条条、血淋淋的尸体曝晒城下,惨不忍睹。这时,一位戴着老式眼镜、神态清高、穿着考究的老妇手提菜篮经过这里,她一见此状,浑身上下一阵惊悸,随即晕倒在地。好久好久,才从昏迷中醒来。
第二天,这位老妇人身着黑色大氅来到日本驻苏州领事馆,要求见日本领事,却被守门的日本兵拒之门外。这位老妇人突然改用流利的日语严厉地批评日本兵,守门的日本兵被她的身份跟气势所慑服,不知道这是何方神圣,又不敢开罪,就直接把她领进了日本领事馆。
老妇人一看到日本领事,便义正辞严地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她谴责日寇的胡作非为,指责他们的强盗行径,并要求日方严惩杀人凶手。
那领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不敢得罪眼前这个气势十足的老太太,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地低着对,被老妇人骂了个头血喷头。在她义正辞严抗议下,日本领事答应了她的要求。这名威风凛凛的老妇人,叫做杨荫榆,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
杨荫榆反抗日军暴行的事情,让她成为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便决定要将她除掉。
那是在1938年1月1日,杨荫榆正在家中休息,突然有两个日本兵闯了进来,二话不说,就强硬地把她请了出去,还说是“长官有请”。
看到日本兵这样的架势,杨荫榆知道,自己的行为终于惹恼了日军,她用双手仔细地收拾了一下凌乱的发丝,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昂首挺胸地走出了家门。
就在盘门外的吴门桥,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就在众目睽睽之中,一个日军扳动了手中的枪支,打死了年近花甲的杨荫榆,另一名日本兵则直接将杨荫榆抛入了河中。只见杨荫榆在水中晃动手臂挣扎,两个鬼子又连开数枪,河水霎时泛起一片殷红。老百姓闻声纷纷赶来,然而,河面上漂浮的,只有杨荫榆常用的一条鹅黄色围巾,以及她常用的一个陈旧竹篮……
附近的一个大胆木工,见鬼子走了,赶紧叫上几个人把杨荫榆从河里捞上来,其形状渗不忍睹。杨家人来领尸体的时候,也是悲痛欲绝,杨荫榆的家人买不起好的棺木,只得在小棺材外面加钉了一层木板,就这些还都是她的邻居街坊凑钱操办的。
杨荫榆的侄女,也就是钱钟书的太太杨绛曾经回忆说:“……三姑母奇模怪样的棺材,那些木板是仓促间合上的,来不及刨光,也不能上漆。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了的一辈子。”
纵观杨荫榆一生,她不是革命的,却是爱国的。“慷慨孤怀,颠危不惑”,杨荫榆在国难期间觉醒并为国捐躯,仍不失为一位中华女杰。她用坚持民族气节的举动,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壮烈的句号,也为自己人生作了最后的注脚。
这个弱女子,在时代的弄潮之下,勇敢地站了起来,她反抗的身影,在日军的残暴中越发地清晰起来。其实杨荫榆的一生都是在反抗中度过的,这种精神从最初她的抗婚中就能够显露无疑。
那是在1901年,杨荫榆的父母想要给自己的三女儿,也就是杨荫榆说一门亲事,定的就是常州籍蒋姓人家的少爷。在过去定亲,最看重的就是家境如何,并不关心这位少爷是否有才能,性格是否好。
就在“只求门当户对,并不知对方底细”的情况下,杨荫榆穿上了嫁衣。
可是这是她悲惨人生的开始。
封建社会的婚姻,男女双方在洞房之前,不会接触到对方,更无从谈及了解,等到了新婚之夜那天,杨荫榆才发现,这位已经成为她丈夫的蒋少爷,竟然是一个愚蠢无能的低能儿,而且样貌极为丑陋。
据杨荫榆形容,“那位少爷老嘻着嘴,露出一颗颗紫红的牙肉,嘴角流着哈喇子”。
对于这样一桩荒唐的婚姻,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杨荫榆又怎能容忍呢?性格倔强而有主见的她,以那个时代罕见的勇气进行了大胆而彻底的抗争。杨绛曾经这样回忆说:“新婚之夜她撕破了新郎的脸,第二天一早就毅然返回家中。结果婆婆亲自上门来接,三姑母对婆婆有几分惧怕,就躲在我母亲的大床帐子后面。那位婆婆不客气,竟闯入我母亲的卧房,把三姑母揪出来。逼到这个地步,三姑母不再示弱,索性撕破了脸,声明她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回蒋家。她从此就和夫家断绝了一切关系。”这样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可是杨荫榆坚决的态度,让这桩封建包办婚姻终于告吹。那时的她,年仅18岁。
这桩荒唐的婚姻给了她很大的刺激,对她后来的人生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此后杨荫榆比一般女性更勇敢、自觉、超前。在摆脱可怕的婚姻和封建家庭的桎梏之后,杨荫榆就再不屑做什么贤妻良母,对爱恋和婚姻全不以为然,一心投身社会,希望有所作为。从此以后,杨荫榆终生独居,再也没有结过婚。
二、追逐自己人生的方向
经过了一场闹剧似的婚姻,杨荫榆越发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她离开了家,踏上了求学的道路。其实在鸦片战争之后,女子求学就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中国各地都设有教会学校,景海女学堂就是类似的教会学校之一,由美国监理会主办,只不过,这所学校收取的费用很高,杨荫榆依靠兄长的帮助,才能安心地读书。
之后,她留学去了日本,6年后杨荫榆毕业归国。她一口流利的日语就是在留学时期学会的。据说在毕业的时候,她因成绩优秀受到校方嘉奖,奖品是一对不知是金的还是铜的别针。
就在她专心修学的这一段时间,中国国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就是中华民国的建立。可以说,民国的建立,有力地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想,社会处在急剧变化之中。这个时代的人,大都投身于革命的浪潮之中,他们对自由、对民主充满了渴望,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不怕压制,就像当年勇于退婚的杨荫榆一样。
可这时杨荫榆的身份却不再是个学生了,她已经是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监兼讲习科主任,她更加重视教育本身。在这一段教学经历中,她在校内有很高的威信,也得到了同学们的拥戴。据许广平回忆:“关于她的德政,零碎听来,就是办事认真、朴实,至于学识方面,并未听到过分的推许或攻击,论资格,总算够当校长的了。”
1918年,教育部首次选派教授赴欧美留学,她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据说当年送杨荫榆赴美的时候,有很多学生都自发地给她送行,杨绛也回忆说,火车站上,有很多学生和老师都来送行,他们哭得很厉害,杨荫榆也哭了。那是杨荫榆最骄傲的一天,她心里想的都是出国求深造,学成归来,可以大有作为。学生们送给杨荫榆很多礼物,作为留念,这些都被杨荫榆视为珍藏品,收藏了许多年,直到她去世。
一个从旧式婚姻中挣扎出来的女子,不仅在事业上前途辉煌,而且深受学生喜欢爱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时的杨荫榆处在人生得意的时刻,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可事情却并没有按照杨荫榆的想法去走,逐渐的,它偏离了杨荫榆预想的轨迹……三、一场风潮袭来
从美国留学归来之后的杨荫榆,接替了许寿裳担任女高师的校长。
同年,女高师改名为“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杨荫榆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可是长期在国外留学的她,此时已经不再了解中国学生的想法,她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把心全部放在书本上,反而去关注社会上革命的消息,这就是现如今我们所说的代沟。
杨荫榆一心想要把学校置办成一个大家庭,秩序井然、学风严谨。
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意思就是说,学生们要以学习为主,不要去参与政治运动,更不要过问被她称为“学风不正”的爱国行为。这些言论势必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也为她今后下台埋下了苦果。
1924年的秋天,南方洪水成灾,再加上战局的扩展,很多学生并没有按照校规规定及时返校,这样的行为触怒了杨荫榆,她觉得,已经到了要严整纪律、整顿校风的时候了。在学生回来以后,她制订了新的校规,凡是逾期返校的都要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