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府中,朱高煦得知王玉竹脱险,对韦凤娘说道:“张贵妃出面求情,柳如愿又在一旁蛊惑父皇,竟让王玉竹平安而返。放眼望去,满朝文武,能想得出如此计策的,除了姚广孝便是杨士奇。姚广孝多年来潜心礼佛,不问政事,定是杨士奇从中作梗了。不过此番除掉纪纲也是好事一件,不然,任由他帮着王玉竹,会一再坏了咱们的大事。”韦凤娘说道:“纪纲已除,自是好事一件。殿下接下来还应将太子羽翼一一剪之。”朱高煦自语道:“可这杨士奇如何除之?”韦凤娘凑上前去,“欲除杨士奇,先除柳如愿。”“谈何容易?柳如愿貌似碽妃。”“父皇最在乎的是皇位,若令高燧谋反,他夫妻二人便死无葬身之地,就算她柳如愿貌似太祖,恐怕也无力回天。除掉他夫妻二人,再除杨士奇。”朱高煦不以为然,“高燧无故怎会谋反?真是妇人胡乱之言。”“殿下何不诓骗高燧?”“谁人能诓骗得皇子去谋反?痴人说梦。”韦凤娘拉起朱高煦的衣袖,“殿下想想,高燧最在乎的是什么?”“自是柳如愿。”韦凤娘一脸坏笑,“若父皇心念儿媳,那高燧将如何?”“你的意思是?”韦凤娘低声说道:“听闻父皇当初可是欲纳柳如愿为妃的。是杨士奇从中运筹,柳如愿才成了赵王妃。若是殿下能让高燧因此与父皇起了嫌隙......”朱高煦点了点头,“不妨一试。”于是朱高煦命黄俨、董旺留意着万安宫的动静。
王玉竹自奉天殿受惊后,身子一直不好,朱棣便带着玉竹去京郊狩猎,朱高炽、张若兰、朱瞻基、胡善祥、朱高燧、柳如愿、杨士奇、杨荣、马煜、董旺等人随行。朱棣与皇子皇孙乃至近臣们都换上了罩甲,嫔妃们也换上了便服,众人在宫中待久了,难得狩猎悠闲,人人心情大好。朱棣征战多年,出行惯于骑马,朱高炽、朱高燧、朱瞻基、杨士奇、杨荣等自是骑马跟随朱棣,其他后宫女眷便在车辇当中。
行至京郊,朱棣跨下马来行至车辇前对玉竹说道:“玉竹,你身子一直不见好,朕带你出来狩猎散散心。已到京郊了,天气甚好,还不出来同朕走走。”玉竹急忙下了车辇,“妾谢陛下垂爱。”朱棣转身对皇子、皇孙们说道:“高燧、瞻基,你们快去狩猎,朕看看你们的骑射功夫有无长进。”高燧、瞻基应了一声,跨上马背,是那般英俊飒爽。只听瞻基说道:“三皇叔,今日狩猎,瞻基定能胜了你。皇爷爷,今日谁胜,便将那赤霄宝剑赐予谁如何?”朱棣笑着点点头,“可以。”高燧笑着说道:“那赤霄宝剑乃是太祖当年赐予父皇的,谁能拿到,各凭本事。”说完他二人纵马而去。朱棣微笑着的脸突然僵住了,因为此情此景,像极了他幼年时的情形。
那时朱元璋尚未称帝,雅若还极为受宠。一次雅若带着幼年的朱棣、朱橚来到京郊。袁忠牵着两匹马走过来,“三夫人,吴国公赏两位少爷的马,这可是上等的汗血宝马。”雅若说道:“有劳元大哥,这些年来,都是元大哥在身边照顾着我母子,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三夫人客气了。待吴国公他日成了大业,入了皇宫,我便不能在三夫人身侧照顾了,毕竟,那皇宫当中是不能住着外臣的,皇宫中住着的成年男子除了皇帝便是公公了。”听袁忠如此打趣他自己,雅若不禁笑了,“元大哥可别一语成谶,有你在身边侍奉,想是吴国公已然习惯,到时候他成了大业,当了皇帝,却偏偏离不开你,让你入宫做公公可如何是好?”袁忠笑了笑,“吴国公若是允准,那我便做公公。吴国公对我有救命之恩,我这命都是吴国公的。再说入宫为公公还能住在宫中,照顾三夫人母子,岂不很好?”袁忠说完看了看那两匹汗血宝马甚是雄壮,脸上露出几分担忧,“三夫人真的能教两位少爷骑马?这汗血宝马生猛的很,不如我去帐中找位将军来如何?”雅若笑笑,“我这骑射是夫君所教,我想亲自教会自己的儿子。”袁忠点点头,“三夫人当心。”
雅若笑笑回头拉过朱棣,“四儿,母亲先教你。”朱棣说道:“我要学会骑射,如父亲一般神勇,长大后统领三军,保疆护土。”雅若摸摸朱棣的头,“四儿真乖。”幼年的朱棣走到战马前,却还够不着马蹬,雅若便扶着朱棣一边上马一边说道:“四儿,把脚踩在马蹬上,跨上马背。”朱棣照着母亲的话跨上了马背。紧接着雅若也跨上马背,将小朱棣搂在身前,“两手拿稳马缰。”朱棣双手紧紧握住马缰,只听雅若喊了一声“驾。”那战马便飞驰起来。小朱棣在飞驰的马背上有些害怕,雅若在小朱棣耳边柔声说道:“四儿别怕。记住,蹬紧马蹬,目视前方,用缰绳控制战马,仔细肚带切勿松弛,马鞍切勿侧滑,行至下坡之时容易马失前蹄,故而万万不可疾驰。”突然,前方的道路上出现了一到深沟,小朱棣大喊:“母亲,你看前方。”雅若赶忙说道:“四儿别怕,紧紧拉缰绳示意战马,让它越过去。”小朱棣反应急速,那战马果然越过了深沟。就这样,待母子二人返回来时,小朱棣已学会了骑马。只听雅若在马上对袁忠喊道:“元大哥,弓箭。”袁忠顺势将弓箭递给了雅若。雅若在马上握着小朱棣的手说道:“左手持弓,右手握箭。将箭搭于弦上。再用力将弓拉满。”雅若抬头看见了天空中的一只飞鸟,便握着小朱棣的手说道:“四儿,右眼看剑柄的后方,对准那飞鸟,右手放开。”小朱棣照做,只听“嗖”的一声,天空中的飞鸟便落在地上。小朱棣学会了骑射,异常高兴,待下了战马,又在一旁高兴地看着母亲教小朱橚骑射。
当二人学会了骑射,正好朱元璋赶来,朱元璋满意地说道:“果然是我的儿子,这么小的年纪便会了骑射。你二人自行骑射,一会谁猎下的飞鸟多,父亲便把这赤霄宝剑赠与谁。”小朱棣、小朱橚二人一听,便欲飞身上马,可毕竟是两个孩子,还够不到马蹬,于是朱元璋亲自将二人扶上马。小朱橚说道:“四哥,今日,五儿定能胜你。赤霄宝剑定是我的。”小朱棣说道:“赤霄宝剑,谁能拿到,各凭本事。”于是二人骑着战马,飞奔而去。雅若在一旁说道:“四儿、五儿都还小,让他们各自骑射,会不会危险?”朱元璋笑了笑,“无妨,我朱家的儿子就应如此神勇,雅若放心。”过了一会,二人骑马而还。小朱棣射下的飞鸟恰比小朱橚多了一只。于是朱元璋大笑着,“还是年长的哥哥胜了。老四,这赤霄宝剑是你的了。”
朱棣还在回忆着,高燧、瞻基已狩猎完毕回来了。玉竹在一旁问道:“陛下若有所思,在想什么?”“想母妃。知不知道朕是如何学会骑射的?”玉竹答道:“陛下曾与妾说过,是碽娘娘所教。”此时,马煜已清点好高燧、瞻基的猎物,高燧的猎物恰比瞻基多了一只。朱棣站起身来,若有所思地说道:“还是......还是年长的……叔叔胜了。高燧,这赤霄宝剑是你的了。”
高燧得了赤霄宝剑,心中大喜。忙递与如愿,“如愿,你看。”如愿接过宝剑,“这便是汉高祖斩白蛇起义的那把‘赤霄宝剑?’”高燧答道:“正是。”杨士奇拿过一把普通宝剑,说道:“赵王妃,将赤霄宝剑的坚韧向上。”如愿照做,杨士奇将手中的普通宝剑对着赤霄宝剑的剑刃扔下去,那普通宝剑立刻被斩作两段,杨士奇不仅赞道:“赤霄宝剑果然名不虚传。”
一旁的朱棣却更加思念碽妃,听他们几人正谈论那赤霄宝剑,朱棣转眼看了看一旁的如愿,便走过去问道:“如愿可会骑射?”如愿转过身来,“父皇,如愿愚钝,从未习过骑射,自是不会。”朱棣牵过自己的战马,“朕来教你。”在场诸人顿时怔住了,朱棣却说:“如愿,把脚踩在马蹬上,跨上马背。”如愿自是照着朱棣的话将脚放在了马蹬上,朱棣扶着如愿上了战马,紧接着他自己也跨上马背,将如愿搂在身前说道:“两手拿稳马缰。”只听朱棣喊了一声“驾。”那战马便飞驰起来。如愿见马飞驰,甚是害怕,朱棣却在她耳边柔声说道:“别怕。记住,蹬紧马蹬,目视前方,用缰绳控制战马,仔细肚带切勿松弛,马鞍切勿侧滑,行至下坡之时容易马失前蹄,故而万万不可疾驰。”如愿向前看去,突然前方的道路上出现了一道深沟,如愿大喊了一声:“父皇”,朱棣说道:“四儿别怕,紧紧拉缰绳示意战马,让它越过去。”如愿照做,那战马果然越过了深沟。这时如愿才反应过来,父皇方才唤她四儿,如愿当下明白父皇定是又思念碽妃。如愿正在思索间,朱棣又带着如愿原路返回,行至原地,只听朱棣在马上喊道:“马煜,弓箭。”马煜顺势将弓箭递给了朱棣。朱棣在马上握着如愿的手,“左手持弓,右手握箭。将箭搭于弦上。再用力将弓拉满。”朱棣抬头向天空望去,正巧一只飞鸟,便握着如愿的手说:“右眼看剑柄的后方,对准那飞鸟,右手放开。”只听“嗖”的一声,天空中的飞鸟便落在地上。就这样,朱棣将如愿当做年幼的自己,将自己当成碽妃,教会了如愿骑射。
众人见此情景,多大为惊讶,只有玉竹懂得,走上前去,伏在朱棣的肩上,“妾知道陛下心中之苦,只是碽娘娘已逝,请陛下保重龙体。”
如愿习会了骑射,正在战马旁休息,士奇凑过身来,不待士奇说话,如愿便悄声对士奇说道:“父皇刚才唤我四儿。”士奇思索一下,叹了口气,“陛下又思念碽妃了。”如愿笑着问道:“哥哥近日可都还好?”士奇点点头,“哥哥都好。”于是两人相视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