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9100000037

第37章 如何提升你的社交深度(11)

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曰:"……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唤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曰:"丞相岂可议罪?"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即掣所佩剑欲自刎。众急救住。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权割发代首。"

在戏剧里,曹操是花脸,被称为"奸雄",这是骂他为人奸诈。在"割发代首"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明的领导者形象。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脸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曹操的一生,实现了北方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局面,为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又在北方大兴屯田,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惟才是举",整顿吏治,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同时,他在三十多年的征战生涯中,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连他的对手诸葛亮也由衷称赞他用兵"仿佛孙吴"。他不愧为一个卓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论语》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乃部属的榜样,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喜怒哀乐,直接影响到部属。如果他自身的行为规范、得体,即使不制定任何法令、规章、制度,人们也能自然地效法他的行为,走正道,做正事。然而,如果他自身的行为悖伦不正,胡作非为,即使制定严格的法令、法规,人们也不会执行。曹操"割发代首"的启示是:先做出样子对领导树立威信、取得成绩是十分重要的。

在台上说得唾沫横飞,还不如身体力行做一回来得有鼓动性,有号召力。嘴上说得天花乱坠,讲得振振有词,做起来又是另一套,倒不如不讲不做。因为这样言行不一,无异于在脸上刻下"伪君子"几个字,让人看了骤生反感之心。一个领导者只有严格地要求自己,起带头表率作用,才能服众。更何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只有自己愿意做的事,才能要求别人也去做;只有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才能要求别人也去做到。

傲而不伸非君子

《管子·法法》中说,评价一个人,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凡是能够做出一番伟大事业的人,没有一个是具有骄矜之气的人。那些自恃己才、骄傲矜持之人,是自满的表现,是空虚的表现,这不是什么好事。《尚书·革命》中这样阐述道,骄傲、荒淫、矜持、自夸,必将以坏结果而结束。同样的看法在《说苑·丛谈篇》中也有,富贵不与寿命相约,但骄傲自然而然地随富贵出现了;骄傲和死亡并没有联系,但死亡也会随骄傲而来临。一代名君唐太宗对侍臣说:"天下太平了,骄傲奢侈之风容易出现;骄傲奢侈则会招致危难灭亡。"

杨修是曹操手下的一个谋士,博学多才,智慧过人,是个有名的才子。他才思敏捷,但又恃才狂放,爱卖弄小聪明,有时不免遭曹操的厌恶。有一次,曹操命工匠给他修造了一座花园。园子修好后,曹操去园中观赏,看过后,却未加褒贬,只是取过笔来,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杨修看了说:"门内添’活‘,就是阔,丞相是嫌园门太宽’阔‘。"工匠们于是急忙重新砌墙,将园门改小,然后再请来曹操。曹操看后很高兴,问是谁的主意,大家都说是杨修的主意,曹操虽嘴上称赞,心中却很不高兴。还有一次,塞北送来一盒酥请曹操品尝,曹操提笔在盒上写了"一盒酥"三个字,然后出去了,杨修看了盒上字,便叫来众人,一起把酥分着吃了,曹操回来后看到空盒,便问缘故。杨修答:"盒上写着’一人一口酥‘,我们不敢违背丞相之命。"曹操脸上虽笑,心中大为不悦。

曹操生性多疑,怕人暗中谋害自己,因此便吩付左右:"我梦中好杀人,睡着以后,你们切勿靠近。"一天,曹操躺在床上,被子掉在地下,一个贴身侍从见了,忙上前拾起被子欲给曹操盖上,曹操一跃而起,拔出剑来将那人杀死了,然后,又回到床上继续睡觉。过了一会儿,假装刚刚睡醒,起来后故意很惊奇地问是怎么回事,众人战战兢兢地将刚才的事说了,曹操痛哭了一顿,命人将他厚葬。众人见曹操这样,都以为他真的是梦中误杀了人,只有杨修猜到其中的缘故,临葬时指着那人的尸体说:"丞相不是在梦中,是你在梦中啊!"曹操听说了,心中更加恨杨修。

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曹植,喜欢杨修的才气,经常邀请杨修来府中高谈阔论,终夜不息,杨修常给曹植出主意,每当曹操问曹植军国大事时,曹植均能对答如流。后来,曹操才知道是杨修背后为他出谋划策。

后来有一次,曹操亲自率领40万大军南征,在汉中与蜀军对阵,被诸葛亮用疑兵之计打败,只好退守阳平关。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心中犹豫不决。这天晚上,厨师送上晚饭,曹操见碗中有鸡肋,心中有些感慨。正在此时,夏侯进来,问夜间的口令。曹随口答道:"鸡肋!"当夜军中便以"鸡肋"为口令,当时任行军主簿的杨修,听见这个号令,便告诉夏侯:"今晚的号令,我猜知我们不久定要退兵。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正如我们今日的处境,进不能胜,退怕人笑,我们一直呆在此地已经无益,不如早归,过两天魏王一定传令班师。因此,我们不如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时慌乱。"于是,军中上下将士,一时纷纷准备归程。

这天晚上,曹操心中很乱,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半夜,他起来绕营巡察,见到许多士兵都在收拾行装,曹操见了大吃一惊,细问之下,方知是杨修猜到了他心中的念头。曹操派人叫来杨修询问,杨修心中还在暗暗得意,便把从"鸡肋"所想到的和盘托出。曹操听了大发雷霆,呵斥杨修:"你怎敢胡言乱语,扰我军心!"随即,喝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去斩了,把头挂在辕门示众。要知道,曹操心中厌恶杨修已久,早就有杀他的意思,只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借口,这一次,便借着扰乱军心的罪名,到底把他杀了。

后人评论杨修说:"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杨修之死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第一,才不可露尽。杨修是绝顶聪明的人,也算爽快,且才华横溢,其才盖主。这就犯了曹操的大忌。第二,事不要点破。譬如鸡肋,曹操正苦思于此,不知如何解脱,你捅穿这层薄纸张,就是羞辱了他。这是杨修死因之二。以上两点,是杨修的死因,也是为人在世要吸取的教训。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难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一些事,人人已想到、认识到了,却无一人当众说出来。这些人并非傻子,而是都学精了。人所共欲而不言,言者乃太傻也。枪打出头鸟。有的话你争着说,必定犯着时忌,或说中别人之痛处,这样你就会倒霉了。杨修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他的死殊为可惜,可他的死确实使人清醒。

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骄矜之气盛行。千罪百恶都产生于骄傲自大。骄傲自大的人,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让于人。做领导的过于骄横,则不可能很好地指挥下属,做下属的过于骄傲,则不会服从领导。做儿子的过于骄矜,眼里就没有父母,自然不会孝顺。骄矜的对立面是谦恭、礼让。要忍耐骄矜之态,必须是不居功自傲,自我约束,克制骄傲的产生。常常考虑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学习。

随风而屈,"回头"无险

"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满天下者不赏"、"弓满则折,月满则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当一个人的名利、权位志得意满时应该见好就收,要有急流勇退的明哲保身态度,尽早觉悟。"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我国历史上,"兵圣"孙武、能"运筹于帷幄之内,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等明智的功成身退,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做人处事的绝好借鉴,反之,如果在紧要关头不能做到急流勇退,到头来只会像伍子胥一样被摘下头颅挂于城门之上,难免像李斯一般发出"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出‘的"哀鸣,会像萧何那样蒙受锒铛入狱的屈辱,会像韩信那样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现实生活中"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不是更能证明此中道理吗?

谚语说:官大有险,树大招风。月盈则亏,福满祸及。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历史上有真实的故事,能说明这个道理。

范蠡是越王勾践的谋臣,他曾与以"卧薪尝胆"出名的越王勾践一起同甘共苦,最终打败吴王,他因此而被任命为大将军。然而就在位极人臣的时候,他却留下了"官大有险,树大招风"的话而销声匿迹了。据《史记》记载,他后来到齐国,与儿子共耕农园,积聚田产数十万。齐国看中他的才华,欲请他出任宰相,他却答道:"在野有千金之财,在位有宰相之名,以匹夫而言,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然而过度的荣华却容易形成祸根。"说完,便将财产分赠林人,搬到陶地去住,改名陶朱公而经商。

与范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一时间,同一空间的另一历史人物文种。文种也是勾践的重臣,为打败吴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功成名就以后,仍然继续仕于越王。其间范蠡曾写给他一封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的长相,颈项细长如鹤,嘴唇尖突像乌鸦,这种人只可以与他共担患难,却不能同享安乐,你现在不离去,更待何时?"后来文种也称病返乡,但做得不如范蠡彻底,他留在越国,其名仍威慑朝野,于是有佞臣陷害于他,诬称文种欲起兵作乱。越王也有"猎狗烹"之意,故而以谋反罪将文种处死。

人人都希望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有几人能像范蠡那样呢?只知进,不知退,久居高位的,遭"文种之祸"者,又何止一人?

韩信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的功劳不可谓不大。当刘邦与项羽在荥阳相持不下时,他率军抄袭项羽的后路,为刘邦占据了黄河的下游。不久,又与刘邦会合,在今天安徽灵璧南面(当时叫垓下)包围项羽,逼得那不可一世的霸王自刎乌江。韩信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将才,不管多少兵都能从容统领,常出奇兵致敌人于死命,在刘邦面前称自己带兵"多多益善"。可是,他能率兵打败楚霸王,却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汉立国后韩信被封为楚王,可他总觉得刘邦对他的待遇,与他自己的战功不相称,经常不顾场合日出怨言,后来被人当作谋反把柄,降为淮阴侯,接着又被告与别人勾结谋反,死在吕后手里。

功成身退说说容易,真是要"退"可就难了。自己亲手打的天下自己不享受一番就溜?有谁放着一幢豪华住宅不住,却偏偏跑到野外去睡茅屋呢?功成身退要目光深远,在轰轰烈烈之际预知潜伏的危险,还要能克制自己的私欲,如果贪婪心重,嗜欲太深,无功也希望受禄,有功又如何会身退呢?

功成身退不仅是一种处世的智慧,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同时它又是天道的法则。

糊涂中屈,糊涂中伸

人有聪明人和糊涂人之分;同是聪明人,又有大聪明和小聪明之分;同是糊涂人,则又有真糊涂和假糊涂之分。

智和愚对人一生命运的影响极大。"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说聪明人有时也会办蠢事;"大智若愚","难得期涂",说确实聪明的人表面上愚拙,这是一种智慧人生,真人不露相;而"聪明反被聪明误",揭示了耍小聪明者的报应。

有的人外表似乎固执自守而内心却世事通达,才高八斗;有的人外表道貌岸然,而内心却空虚惶恐底气不足。

人生是个万花筒,个人在那变幻之中要用足够的聪明智慧来权衡利弊,以妨莫测变化。但是,人有时候不如以静观动,守拙若愚。这种处世的艺术其实比聪明明还要胜出一筹。聪明是天赋的智慧,糊涂是聪明的表现,人贵在能集聪与愚于一身,需聪明时便聪明,该糊涂处且糊涂,随机应变。孔子论人,以知、仁为别,正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为: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聪明之区别糊涂,大抵如此。

老子大概是把糊涂处世艺术上升至理论高度的第一人。他自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而作为老子哲学核心范畴的"道",更是那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似糊涂又非糊涂、似聪明又非聪明的境界。人依道而行,将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即大智若愚。’中国人向来对"智"与"愚"持辩证的观点,《列子·汤问》里愚公与智叟的故事,就是我们理解智愚的范本。庄子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人只要知道自己愚和惑,就不算是真愚真惑。是愚是惑,各人心里明白就宽慰了。

孔子说:"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宁武子即宁俞,是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他辅佐卫文公时而天下太平、政治清明。但到了卫文公的儿子卫成公执政后,国家内乱,卫成公出奔陈国。宁俞则留在国内,一面仍是为国忠心耿耿,表面上却是一副糊里糊涂的样子,这是明哲保身的处世方法。因为身为国家重臣,不会保身怎能治国。后来周天子出面,请诸侯霸主晋文公率师入卫,诛杀佞臣,重立卫成公,宁俞依然身居大夫之位。这是孔子对"愚"欣赏的典故,他很敬佩宁俞"邦无道则愚"的处世方法,认为一般人可以像宁俞那么聪明,但很难像宁俞那样糊涂。在古代上层社会的人事倾轧中,糊涂是官场权力杂耍的基本功。仅以三国时期为例,就有两场充满睿智精彩的表演,一是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佯装糊涂得以脱身;二是曹、马争权时司马懿佯病巧装糊涂反杀曹爽。后人总结云:"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苏东坡聪明过人,却仕途坎坷,曾赋诗慨叹:"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蠢,无灾无难到公卿。"为官可以愚,但为政须清明,不可混淆区别。

"难得糊涂"是糊涂学集大成者郑板桥先生的至理名言,他将此体系晋升为:"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做人过于聪明无非占点小便宜;遇事装糊涂,只不过吃点小亏。但"吃亏是福不是祸",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饶人不是痴,过后得便宜",歪打正着,"吃小亏占大便宜"。有些人只想处处占便宜,不肯吃一点亏,总是"斤斤计较",到后来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郑板桥说过:"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世上最可悲悯的人,他们往往自我感觉不错,正是所谓"贼是小人,智是君子"之人,是那些具有君子的智力却怀持小人之贼心的人,他们最大的敌人即是他自身。为人处世与其聪明狡诈,倒不如糊里糊涂却敦厚。

同类推荐
  • 谈判说服力

    谈判说服力

    这是一本告诉你最有效的谈判智慧与技巧的书。商务无处不谈判,谈判最终追求绝对说服。谈判需要强大的气场,更需要对人性的非凡领悟。谈判训练专家李力刚集数十年实战经验,从国学和人性层面妙语解读谈判智慧,并从势、道、法、术、器等角度深入阐述决定谈判气场的因素,在谈判者如何修身,谈判中如何开局、进攻、防守、回旋变通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系统性的指导建议。全书旁征博引,却又通俗晓畅;幽默生动,而又一语中的,于轻松明快间指点迷津,可谓企业家个人和团队领悟谈判智慧、提升商务技能的不二教材!
  • 抉择:从穷小子到百万富翁的心路历程

    抉择:从穷小子到百万富翁的心路历程

    只要我坚信自己正确,我决不放弃我深信,只要我坚持到底,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在逆境中我会充满勇气,决不气馁我不允许任何人用恫吓或威胁使我放弃目标我会竭尽全力克服生理障碍与挫折我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做到我想做的事无论我面临什么样的障碍,我决不向失望与绝望低头百分之九十的失败者其实不是被打败,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
  • 女人四十修心

    女人四十修心

    影响一个人幸福的,有时并不是物质的贫乏与丰裕,而是一个人的心境如何;欲望太多,拥有再多也仍然无法满足。相反,如果能丢掉无止境的欲望,就会珍视自己所有的东西,并从中获得快乐。所以幸福与否的决定权就在于你自己。
  • 商标显著性研究

    商标显著性研究

    本书为知识产权法中商标权方面的理论著作,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商标显著性的立法地位。第二章是商标显著性的分类及其意义。第三章是商标的固有显著性。第四章是商标的获得显著性。第五章是商标显著性与商标专用权的取得。第六章是商标显著性与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第七章是我国商标显著性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该章在总结上述章节观点的基础上,分别从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层面对我国商标显著性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解决实践中涉及商标显著性的相关问题。
  • 转角遇到不一样的自己

    转角遇到不一样的自己

    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女人是幸福的。女人可以没有家庭,但不能没有情感寄托;可以没有显赫的事业,但不能没有独立的经济;可以没有悠闲的生活,但不能没有独特的品位。曾经,女人也许轻狂,也许自卑,也许彷徨,也许没落,那都是因为她没有认清自己,没有看透种种假象,这成为了阻碍女人享受生活、感受快乐的根源。为你解读66个人生假象,佐以心灵调试良方,让你读懂自己的生活,重新认识自己,快乐地活在当下。
热门推荐
  • 我的凯皇大人

    我的凯皇大人

    王俊凯: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是选择我还是他!夏幽月:我选择他!王俊凯:呵,到头来你还是选择他!
  • 乡野小仙医

    乡野小仙医

    李木娶了个失忆美女为妻,老婆恢复记忆后离他而去。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妻子竟然是省城大家族的千金,李木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会是几位大佬正在寻找的,京城超级大家族失踪十几年的大少……
  • 魔神共尊

    魔神共尊

    那一夜,他睁开了眼睛,从此开始了一条魔神共尊的路。
  • 证邪

    证邪

    世间万物自生自长,阴者喜阴,阳者喜阳。好杀者嗜血,好善者仁义。可那喜阴者就该于那深渊存活,那好杀者就该人人见而唾之么?皆不过芸芸众生一念之词罢了。这天下从来不缺满口仁义却行那苟且之辈,也不缺天生好杀却惩恶扬善之人。何为正,何为邪?何为英雄,又何为小人?孰是孰非又有几人能说的清楚。证邪,证心中所念,证手中长剑,证所寻之道,证自身无限,当然还有这世间不解……
  • 倾天下之桃花劫

    倾天下之桃花劫

    六界分神界、仙界、人界、妖界、魔界、冥界,她和他,不被接受,不被祝福的异界情缘;她和他,终究如他所说,你是他的劫,他亦是你的劫;她和他,历经大劫之后,彼此放过,亦或是终成眷属。。。
  • 黑色智能

    黑色智能

    一个苹果可以砸出万有引力,一个球形闪电砸到人之后,能创造出什么呢?一方霸主?侠者?异形?还是、、、、、、一切尽在《黑色智能》中!
  • 消逝的狼群

    消逝的狼群

    美丽的台来花草原遭遇特大雪灾,头狼杰雪果断带领狼群转移到罕山老林。一番惊心动魄的对战之后,杰雪的狼群取得了胜利并在这里得到了修养。春季到来,恋家的狼群决定重返家园,但是,等待着它们的却是食物的紧缺和筑路工人的天罗地网……
  • 老北京古宫殿与内廷

    老北京古宫殿与内廷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天地豪侠

    天地豪侠

    隋朝末年,宇文化及杀死杨广。并招募了七个杀手,称之为隋王七杀。玲珑姑娘为了揭开秘密并追踪七个杀手。她的朋友冷月为了寻找玲珑,在寻找的时候,同样被卷入一场血雨腥风。当遇到最后的杀手时候,冷月犹豫了……
  • 总裁很小很狂野

    总裁很小很狂野

    醉酒中,苏小沫把身上的美男当成周公送来的宵夜。再次醒来,不曾想丢了儿子,却多出个妖孽?“妖孽,把儿子还我?”某女无视两人“坦诚的身体”,骑着某男,掐着他的脖子大吼道。“怎么?女人,是想换个姿势继续玩,还是想谋杀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