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羊皮卷
传言
上古之时,一场灾劫席卷大地
不周山天柱倾塌,天穹皲裂、霪雨无止,大水浩洋不息
神农至西北一处天裂,以神树矩木为基,兴建流月城
于此指引众神,以灵力炼制五色石,交由女娲补天
补天之事耗时弥久,人界黎氓死伤惨重①
有一部族名曰烈山,信奉人皇神农,寿数长久、善驭灵气
烈山部人不忍生灵涂炭,自请入流月城相助
神农感其赤诚,欣然应允,于是将一滴神血封入矩木
使其蕴含的生命之力通过矩木枝叶发散
以供烈山部人不饮不食而活
补天进展艰难
天皇伏羲遂启用神剑昭明,赴东海斩杀巨鳌②
取其足支撑四极,暂止天穹倾颓之势
洪水为之退歇,不日天裂亦告修补完毕
然而昭明却于此役后崩裂损毁,不复神剑之形
灾劫过后,人界浊气漫溢,生民因之纷纷病亡
所幸流月城高居九天,浊气稀薄
神农便命烈山部暂居城内,待他另寻适宜居所
流月城自此留驻于北疆上空。
城中终岁严寒,少有草木,展目只见莽莽矩木、皑皑雪原,冷寂无涯。
烈山部人建起巍峨神殿,于其中昼夜求祈,期盼神明早日归还。③
独自走在中央,将两旁的人流于身后。
神农祭典,全族人都需参加。
借此时机,宣布一个重要消息。
而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吧。
神坛上,风都不曾吹过。
这,应当是暴风雨的前夕。
如此寒冷的流月城,尽目都是荒凉。
寒刃现,玄衣抖,红莲火阵,附心噬骨。
再得只消片刻,那玄衣人必将灭亡。
二人相视点头,均加重力道,玄衣人被困中央,全身皆被这红莲火罩着,以法力相抗,阻止火阵缩小。半分不能动弹,否则皮肉溃烂。
异变陡生,台下那人吃了一惊,双指在前一抹,一柄长刀从空出现,就要奔上祭典之台。方跨一步,左侧神速,一名蒙面祭司出手阻挡。
好险。
幸亏同他一起的蒙面女子,手握箜篌,启指催音,暂时分了台上那两名心神。④
持长刀的男子穿过敌人锋刃,法力灌入刀身,不顾自身危险,先发力解救被困的玄衣人。
是非善恶,并不能一时确定。
若晚一刻,危险便多一分。与两位同样技艺卓绝的顶尖祭司相斗,不死也会重伤。
红莲火盾随之一破,内外合力,裂口处金光顿现,那便是玄衣人一直抵抗之法力,阻力一失,金光毕现。
红光反噬,两名袭击者身染红莲火,渐渐被红光侵蚀,化为……乌有。
同时叛变的,曾阻挡持唐刀男子的戴面具者,亦被金光之刃从背后穿胸而过。
他手上余光点点,才现身形,闭着双目,缓缓睁开。
三名叛逆已然化为灰烬。
全场寂静无声。
没有丝毫犹豫,衣饰黑底金边,眉目坚毅,抿唇而立的那个人,杀人……并不犹豫。
台下的人,都是他的子民,至少是的。
白衣绿底金边的,是高于平民的祭司。
那只是绿底金边的,便是平民。
按职位不同,有的带有金勾眼罩。
持唐刀的年轻男子,被那戴面具的人阻击,虽后退数步,却招式前发,赶在敌人发力之前,破了这火盾。
然而那个瞬间,虽然三名叛逆俱亡,但他们相救的玄衣人却不知去处,偌大的神台之上,空无一人。
箜篌女子,掩住口鼻,看着四散的金光。
而那个男子,唐刀放下,侧头闭目。唯余……无声的叹息。
这都是异常寒冷的人心吗?
玄衣人缓缓睁眼,并不留意他们的神情。
直到他开口,才仿佛解了他们心头之焦虑。
太好了……他,还在那里。
可,这一役。远不及此日而已,往后百年间,杀伐不断。
他缓缓开口,声音仿如铁石,是一个不可打动的人心。
“我流月城烈山部,自上古至今,未行不义之举。却遭诸神弃置,受困北疆贫瘠之地,更饱受疾患折磨。今蒙外界使者降临,诚为流月城之大幸。本座已得沧溟城主首肯,将与使者戮力合作,率诸城民破困而出,前往下界,繁衍生息。”
“此事关乎我烈山部存续大计者,不容差池。然天机祭司赤霄、开阳祭司崔凌镜、天同祭司雍门狄三人,鼠目寸光,图谋不轨,已为本座处死。即日起,废此三人席次,灭其三族,其同姓宗族百年内不得踏入神殿半步。”
“本座决意挽救族民,倘还有人意欲违逆,杀无赦。”
以矩木所塑数丈神农神像下,许多族人默然而立。
随着他开口,台下众人都抬头而听。
矩木苍茫笼盖的流月城下,人心难定,似如整个流月城般,远观模糊不清。
有一个人,生来便裹一目。
头发俱白,骤变突起,他不曾眨一下眉目,叛变过后,却独自消失人海。
他看起来年纪轻轻,与大祭司沈夜,应不相上下。
“瞳,你真的认为,与砺罂合作,能挽救流月城人的性命?”
(楔子终)
①:黎氓,即黎民,见《诗经·氓》。
②:按许多古书记载,斩杀巨鳌的是女娲而非伏羲。如《淮南子·览冥训》《竹书纪年》《列子汤问》等书均有记载。而文中字样,俱来自游戏开篇纪事。
③:以上内容参见游戏开篇。
④箜篌:中国汉族很古老的乐器,传入国外,但后来在本土失传,近日的竖琴不过是将此乐器又叫了个名字。只是现在人们所称的竖琴,特指西洋竖琴。无论箜篌或者竖琴历史都源远流长,查看百度百科“箜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