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的将军朝着孙立走了过去,用手托起孙立的脑袋看了一眼,然后把孙立的嘴巴给撬开看了看回头说:“陛下,这家伙嘴里有毒药,刚才应该是看到自己被擒获所以就咬破毒药自尽了。”
朱逢春看到一个行刺自己的太监死在了自己面前,一时之间两条腿不由得哆嗦了起来,朱逢春心想要不是今天晚上由于自己兴奋所以没睡着,自己早就死在了这个太监的手下了,要是自己再反应的慢一点,这些侍卫到的再慢一些,自己的小命一样也保不住了,这个太监为什么要杀自己,难道跟自己有仇吗?
“你现在赶紧去,查查这个太监最近跟谁联系过,一定要把他的幕后之人找出来。”朱逢春对着老太监喊了起来,此时朱逢春似乎已经感到危险正在朝自己走来。
“是是是,陛下,老奴马上就去。”王钺急忙的答应着。
老太监领命之后匆匆离开了,将军命人把孙立的尸体抬走后扶着朱逢春再次的回到了房内,朱逢春坐在了椅子上之后将军把屋内的蜡烛点燃,顿时屋内亮了起来,可是朱逢春经过了之前惊险的一幕,感觉屋内似乎还有人在盯着自己一样。
“陛下,您不要担心,我今天会在这里保护你的,你还是安心的去睡觉吧,天不早了。”这位将军对着朱逢春说道。
朱逢春看了看眼前一声将军打扮的人,只见此人膀大腰圆,魁梧无比,看了一会朱逢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将军回答说:“陛下,我叫郑洽。”
“现在做什么官职?”朱逢春继续问着。
“末将现在为锦衣卫指挥史。”郑洽说道。
朱逢春一听到郑洽是锦衣卫指挥使顿时想起来了过去在学习明朝的时候看到的一些关于锦衣卫的资料。锦衣卫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消除异己而设立的特务机构,这个机构的人员往往都身怀绝技,最主要的是锦衣卫归皇帝直接指挥,所以锦衣卫有很高的权力,而锦衣卫指挥使则是锦衣卫这个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可以说这个职位只在皇帝之下,受皇帝的直接领导,其他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他的行动。
朱逢春想到了这些他突然感觉,将来眼前的这个郑洽绝对会帮到自己,所以考虑再三之下对郑洽说道:“郑洽啊,你今天功不可没,但是你已经在锦衣卫的最高统领的位置上了,我实在是想不到该给你提个什么官职,要不这样吧,等到以后燕军退了,我再好好的奖赏你,你看怎么样。”
“陛下,我深受皇恩,这点功劳岂能邀功,臣不需要赏赐。”郑洽一脸严肃的说道。
朱逢春笑着对郑洽说道:“你以后就跟随在我的身边吧,负责保护我的安全,还有就是协调各地的锦衣卫。”
郑洽抱着拳头对着朱逢春说:“陛下放心,我一定会做好您安排的任务。”
“陛下,查到了,查到了。”就在此时屋外传来了一阵喊叫声,随后老太监王钺匆忙跑了进来。
“你查到什么了?”朱逢春看到王钺回来了,急切的问道。
老太监喘着粗气说道:“老奴接到陛下的命令之后赶紧的去查,后来我在孙立的住处发现了很多他跟燕王的书信,我看这孙立就是受朱棣的指使来刺杀陛下的。”
朱逢春一听到朱棣气氛不已,心想看来自己不死朱棣心里永远不满足啊,可恶的朱棣,这可如何是好?
自从朱逢春遭遇太监行刺之后,朱逢春第一次感觉到害怕,本来他以为做皇帝是件开心的事情,可是这次所发生的事情完全改变了他过去的那些想法。虽然锦衣卫指挥使郑洽整夜保护着自己,朱逢春躺在床上就是难以入睡,他害怕自己闭上眼睛睡着之后就再也醒不过来。
第二天在奉天殿的早朝上,朱逢春坐在龙椅上不停的打着呵欠,心不在焉的听着大臣奏报着各种各样的坏消息,朱逢春听着大臣们说的事情更加忧心忡忡,这些消息无非就是哪个藩王又投到燕王帐下了等等,当大臣都汇报完之后,朱逢春坐在龙椅上伸了伸懒腰慢慢的朝众位大臣说:“哎,行了,我就发现没什么好消息,按你们这样说我看我还不如开城门让朱棣进来算了,省的每天提心吊胆的。”
朱逢春说完坐在龙椅上不再说什么,大殿之中一时也陷入了沉默之中,许久,有个官员走了出来,对朱逢春说:“陛下,臣齐泰有事要揍。”
朱逢春写了眼睛看看看齐泰,心想齐泰与黄子澄是建议建文帝削藩的主要策划人,他有什么事情要说?朱逢春点了点头对齐泰说:“有啥事就说吧!”
齐泰忙说道:“陛下,现如今朱棣围城,不外乎是将我与黄大人说成是朝中的逆贼,并且以清除朝中的奸贼为名起兵造反,如今之际,我看不如将我二人绑起来送往朱棣那里,交给他处理,这样就可以断了朱棣起兵的由头,说不准燕王还可以退兵,我二人死不足惜,只要能抱住陛下的天下,我宁愿去死。”
齐泰说完之后不由的痛哭起来,朱逢春听到齐泰的话也是感动不已,正在这个时候另一个人也走出了人群来到齐泰身边说:“陛下,我黄子澄愿意为陛下赴死。”
朱逢春看着齐泰跟黄子澄,再想想他两个说的话,再考虑了一下整个事情的前前后后,摇了摇头,朱逢春心里明白,朱棣之所以起兵造反,清君侧只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夺取皇位,根本不管齐泰跟黄子澄什么事情,他们两个人绝对不是什么逆臣,反而是为国为民的忠臣,这点朱逢春并不糊涂。
“这个朱棣围城我看来并不是为了齐泰跟黄子澄大人来的,为了两个人兴师动众可能吗?我看就是为了这个大明的皇位来的。”朱逢春朝着殿里的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