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过程,涉及别人的利益,因此要灵活机变协调好各方面利害关系,做到进退有余。要做到这样,你需要摸清楚对方的底牌。
办事最关键的是要随机应变,这样才能掌握控制局面的主动权。处理事情时,孰轻孰重,恰当与否,都要在心里掂量一下,才能处理得当。
遇到硬顶不是灵活之人的办事策略,“遇强则迂、遇弱则攻”才是上策。在我们做某件事时,如果情况对自己不利,再要继续下去很可能惨遭挫败,甚至丢了性命。那就必须考虑如何灵活地全身而退,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武则天年方十四时已艳名远扬,被唐太宗召入宫中,不久封为才人,又因性情柔媚无比,被唐太宗昵称为“媚娘”。当时宫中有观测天象的大臣纷纷警告唐太宗,说唐皇朝将遭“女祸”之乱,有一个女人将代李姓为唐朝皇帝。种种迹象表明此女人多半姓武,而且已在宫中。唐太宗为子孙后代着想,把姓武的人逐一检点,做了可靠的安置,但对于武媚娘,由于爱之刻骨,始终不忍加以处置。
唐太宗受方士蒙蔽,大服丹丸,虽一时精神陡长,但过不多久,便身形杭枯,行将就木了。太子李治见武则天貌若天仙,仰羡异常。两人一拍即合,山盟海誓。
当唐太宗自知将死时,他不忘李家江山的长久万代。临死之前,李治和武则天都在他床边,唐太宗当着太子李治的面问李媚娘:“朕这次患病,一直医治无效,病情日日加重,眼看着是起不来了。你在朕身边已有不少时日,朕实在不忍心撇你而去。你不妨自己想一想,朕死之后,你该如何自处呢。”
武媚娘是冰雪聪明之人,哪还听不出自己身临绝境的危险!怎么办?她心里清楚,只要现在能保住性命,就不愁将来没有出头之日。然而,要保住性命,又谈何容易,唯有丢弃一切,方有一线希望。于是她赶紧跪下说:“妾蒙圣上隆恩,本该以一死来报答。但圣躬未必从此一病不愈,所以妾才迟迟不敢就死。妾只愿现在就削发出家,吃斋拜佛,到尼姑庵去拜祝圣上长寿,聊以报效圣上的恩宠。”
唐太宗一听,连声说:“好”,并命她即日出宫,“省得朕为你劳心了”。唐太宗本来是要处死武媚娘,但毕竟自己很喜欢她,心里多少有点不忍。武媚娘既然敢于抛却一切,脱离红尘,去当尼姑,那对于子孙皇位不可能有什么危害了。
武媚娘拜谢而去。唐太宗却在自言自语:“天下没有尼姑要做皇帝的,我死也可安心了。”
李治借机溜了出来,径直去找武媚娘,见武媚娘正在检点什物,便对她呜咽道:“卿竟甘心撇下我吗?”媚娘满脸无奈的忧伤,她回身望着太子,叹了口气说:“主命难违,只好走了。”“了”字未毕,泪雨已下,语不成声了。太子道:“你何必自己说愿意去当尼姑呢?”武媚娘镇定了一下情绪,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李治:“我要不主动说出去当尼姑,只有死路一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殿下登基之后,不忘旧情,那么我总会有出头之日……”
太子李治当即解下一个九龙玉佩,送给武媚娘作为信物。太子登基不久,武则天很快又被召入宫中。她的聪明之处在于能在危险面前能迅速分清主次,并能果断地“退”,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灵活办事的技巧值得我们探讨。她遇事没有硬顶,而是灵活地避开锋芒,待形势好转之后,才回到宫中。一个聪明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绝不能图一时痛快,沉不住气。而要学会根据形势的变化,灵活地处理事情。
在办事过程中,机智是一笔大资产。
由于人们缺乏机智、不能随机应变而造成的错误与损失,数不胜数。有很多人因为缺乏机智,糟蹋了自己的才能,或是运用自己的才能时不得其法。还有很多种情况,由于缺乏机智,以致伤害了朋友的感情;由于缺乏机智,商家失去了顾客;由于缺乏机智,律师减少了业务;由于缺乏机智,作家得不到读者的支持;由于缺乏机智,教师失去了学生的信赖;也是由于缺乏机智,政治家失却了民众的拥护。
一个人即使才高八斗,如果他缺少足够的机智,不能随机应变、权衡利弊,不能在恰当的时候说恰当的话,做恰当的事,那么他就不能最有效率地运用自己的才干。“一个机智的人,不但能利用他所知道的东西,并能善于利用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还能用巧妙的方法来掩饰他无知愚拙的方面,这样的人往往更易得到别人的信赖与钦佩。”有的人之所以缺乏机智,一则是由于他们不识时务,二则是由于思想不敏锐。
机智的人善于交际,能迎合别人的心理。这种人初次与人会面,就能找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提出来以作为谈话的资料。他们不会过多谈论关于自己的事情,因为他们深知,对方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他们自身的事情和希望。而不机智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只喜欢谈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常常不顾及到他人的感受。于是,这样的人便常为朋友们所不喜欢。机智的人即使对于不感兴趣的事,也不会轻易在表面上显露。而那些不机灵的人,往往最容易得罪他人,这种人如果要加入一个团体,也一定不为大众所欢迎,不是受到冷遇,便是自讨没趣。
那么,如何使你在办事的过程中变得灵活机智呢?
1.对于任何事情,都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在考虑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
2.对于事情的好坏,要有迅速的辨别力。必要时,作必要的让步。
3.对于人类的天生性情,比如恐惧、弱点、希望及种种倾向,都要表示同情。
4.切勿固执己见,你要记住,你的意见只是千万种意见中的一种。
5.无论怎样难堪的事,要乐意承受。
6.要有真挚仁慈的态度,这种态度,能够化敌为友。
7.表示反对意见的时候,不应该伤害到他人。
8.最重要的,便是有温和、快乐和诚恳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