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93500000026

第26章 民居建筑结构形式

建筑是美术的主要门类之一,涉及的专业内容十分广泛,陇南民间建筑装饰是陇南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型之一,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本部分主要从陇南民间建筑的村落布局、南部和北部的民居建筑结构形式以及装饰纹样几方面进行必要的探讨,主要侧重于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特征以及文化意蕴方面的探索和梳理。

一个地域的建筑形式和艺术风格与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密切相关,陇南地域的民居建筑风格也集中反映了这些自然和人文因素,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陇南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其北部和南部的地理、气候差异较大,所以民居建筑以及村落布局体现出强烈的南、北地域性特征。北部的西和、礼县以及成县、徽县的部分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宽广,所以村落布局方面也以大村落为主,建筑密集。而且注重建筑的风水方位,而整个村落的建筑布局基本统一,一般为面南靠北的整体布局,村落结构也体现了家族血缘关系特征,一个村落多为一个或为数不多的几个姓氏构成,从村落的名称中也能体现这种特征,例如“马家山”、“李家阳山”、“余家河”、“冉家湾”……十分普遍。南部多深沟大山,地势险要,耕地面积狭小,特殊的地理条件,形成了陇南南部独特的小村落布局,例如康县、武都、文县等地域,村落大多为几户或十几户的小村落,布局相对分散。

受地理因素和民族传统文化诸因素的影响,陇南民居建筑形式也体现出鲜明的南北差异性,陇南北部气候干燥、寒冷,所以建筑多为传统的“抬梁式”土木结构,当地也称“马鞍架”,一般都是一层,也有部分地区的建筑多为“偏山”土木结构,这种结构的建筑主要分布在礼县永兴、城关、下四区以及西和的长道一带;礼县北部一带与天水接壤,在民居建筑风格方面也受其影响。而南部的气候相对湿润、温暖,所以建筑也多为两层“穿斗式”土木结构建筑;武都、宕昌部分地区的建筑也受羌藏民族建筑风格的影响,屋顶坡度平缓,不用砖瓦而用沙和黏土,结构上又多为“偏山”,布局随地势而变化,体现出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风情。

在建筑装饰方面,受建筑的性质以及民间经济状况的制约,建筑装饰也是家庭经济状况的缩影。一般贫民家庭,建筑体现的是“安居”的实用功能,装饰十分简略;而传统的大户人家建筑,多有繁华的装饰图案,这些图案主要出现在门窗、屋脊、大门等部位。总体来看,一般的居家户,建筑装饰比较单纯,有些地方也忌讳民居建筑的烦琐装饰,因为在当地,民间普遍认为只有寺庙建筑才能有繁华的装饰。陇南建筑装饰概括起来可分为木雕装饰、砖瓦装饰和彩绘装饰三大类。木雕图案是建筑装饰的主体,内容也最为丰富多彩,主要集中在门窗、明柱、额枋等建筑构件上;砖瓦装饰图案的形式相对固定,多集中在屋脊、山墙墀头等部位;彩绘装饰一般为寺庙建筑装饰,所谓雕梁画栋的装饰图案多遍布寺庙廊檐、门窗以及其他建筑构件,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从民居建筑的基本结构和总体艺术风格来看,也形成了南北差异,建筑的内部结构各有特色,外部造型也形式各异。艺术风格方面,北方民居建筑追求大气、开阔的外向型特征,外部装饰气派典雅,院落宽阔敞亮;而南部民居建筑则形成秀气别致的内向型特色,房屋之间距离紧凑,院落小巧内敛,形成和谐精致的南部民居建筑风格。

陇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成分,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所以从南到北体现出民情风俗方面的较大差异,民居建筑方面也体现出明显的风格差异。整体来看,突出特征就是“南北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来源于南北文化差异的影响,同时也是南北地域气候条件和地理因素在民居建筑中的反映。我国传统的建筑结构形式基本可概括为“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抬梁式建筑的原始形态是古代北方先民的“穴居”形式,由于北方气候干燥,适宜原始人类采用“穴居”形式,后来随着地穴的慢慢变浅,顶盖的逐步完善,土围墙代替了地穴,终于发展成为“抬梁式”土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南方气候湿润多雨,而且雨林地区蛇虫较多,为了生存需要,南方原始人类发明了“巢居”形式,“巢居”就是将木条用藤条穿插固定在树上而形成的原始居住形式,后来高度逐渐降低,形式逐渐完善,从而发展成为后来南方的“穿斗式”建筑形式。高起的栏杆和木楼结构,其实就是“穿斗式”结构的主要建筑形式。

一、北部民居建筑结构形式

陇南北部民居建筑以西和、礼县为典型代表,成县北部与徽县的部分地区也属于北部建筑风格,从文化艺术风格方面来看,受秦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较深,从建筑理念方面来看,一般追求对称,讲究风水地理,并与阴阳八卦等谶纬学说紧密相关,以上因素决定了北部民居建筑的结构和布局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一)在整体结构方面

一般为传统两面斜坡屋顶的“抬梁式”一层土木结构,属于“叠梁式”结构中最简单的形式。组合形式也体现出四合院布局。正房一般以面南靠北最为普遍,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理念。组合结构方面以五间、三间组合形式最常见,正房多为五间组合,左右厢房、倒房多为三间组合形式。一般平民家庭的正房较为简易,廊檐浅,走廊窄,门窗以两扇结构为多,无装饰图案。而富户人家的正房较为讲究,廊檐深、走廊宽,可达一丈左右,走廊上有明柱,两边耳房进深延伸至廊檐边,当地俗称“窝檐”。进身宽,耳房门与正门成垂直关系,呈左右相对格局,康县民居中这种结构形式被称为“燕子口”。正房门窗则以“四门八窗”结构为多,部分门窗有较为精美的木雕图案,并且在门楣、明柱等部位也有精美的木雕图案装饰,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典雅、富贵、和谐、大气的传统儒家文化风范。由此可见,木料的多少以及装饰图案的繁简、精致程度体现了民居主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正房的分割结构一般为正三间连通,作为建筑主体,功能方面为客厅兼卧室,正中一间摆设吊桌、八仙桌、张板桌、太师椅等家具,桌上摆设神龛以供奉祖先,正中墙上挂中堂。正房正三间的左侧一间为卧室,火炕与床箱占满了整个卧室下部空间,床箱上摆放门箱柜,炕上放火盆,有些大户人家则用“炕厢”将卧室与客厅进行分割;右侧一间也多用固定的屏风式隔板或隔墙与客厅分开,内部则为木结构顶棚,顶棚将房子分割成上下两层,上层放粮食杂物,下层亦为火炕并放置杂物。正房除了接待客人外,也是家庭主人或长者的居住之处。另外在整体布局中,正房地基较高,整体高度比左右厢房与倒房要高出许多,体现了一种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伦理秩序。五间组合结构正房的左右耳房,其中左边一间为厨房,右边一间为子女的卧室。

左右两边厢房一般多为三间组合结构,形制较小,进深在一丈左右,内部的空间分割形式与正房基本相同,一般为已婚儿媳居住之处。厢房的门窗形式亦与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有关,平民家庭多为一般的两扇门窗,基本素面无装饰;大户人家的厢房一般为四门二窗式,有些还有精致的木雕图案。厢房的修建亦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有些人家有一面厢房,有些人家有两面厢房。倒房与正房相对,亦多为三间组合形式,也有两间组合形式。有些人家只有正房,厢房和倒房的位置则为院墙,保持院落的完整与安定。

(二)内部木构架

属于典型的“抬梁式”结构,一般主要的木构件有柱子、栿子(纵梁)、麻柱子(侏儒柱)、檩子(横梁)、椽子等:柱子通过榫铆结构托起栿子,栿子是所有木构件中最主要、最庞大的构件,正中间上部榫接麻柱子,栿子两端承接边檩,麻柱子上托中檩,正中间的中檩是所有木构件的主体,具有礼仪功能和图腾意义,象征家庭的主体;椽子则斜搭在中檩与边檩上,上覆盖棚板,再用草泥和砖瓦处理屋顶。正房的进深一般有“丈四六”、“丈三六”、“丈二六”等几种尺寸,正三间的间隔宽度为八尺,两边耳房的间隔多为一丈或一丈二尺,尤其正房的各类木构件都有严格的尺寸规定,是当地建筑文化的主要内容,木匠不能随意更改,否则会认为不吉利。北部抬梁式结构的民居,显著特点是无中柱,所以室内无柱子,正三间客厅连通宽敞,用隔墙分割左右两边的耳房,为了室内的整洁和保暖,在栿子下再做顶棚,顶棚一般用木条做骨架,用白纸裱糊。

(三)院落

陇南北部的建筑受中原文化和秦文化的影响较深,所以建筑造型结构、布局中也体现了宽敞大气的北方特色,建筑追求气派大方,院落追求宽敞明朗,正房、厢房和倒房之间的距离大,空间开阔,传达出陇南北部开拓外向、豪放大气的文化特征,和陇南南部院落的小巧别致形成鲜明对比。院落内部除了讲究建筑的风水方位以外,院中的水路、花木、大门方位等也都要根据风水学进行细致的勘定,以追求一种文化、自然的和谐观念。

(四)大门

在陇南北部,居民家庭对大门的修建十分重视,并认为大门的方位与风水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前景,包括钱财、功名等,所以在当地有些大门修建得十分精美。大门的方位一般与正房成一定的角度,而非垂直或平行关系,这种方位的具体角度和距离,根据风水学有相对固定的数据规定,总之体现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变的思维方式,避免直来直去的简单化倾向。大门在整个建筑布局中,也体现了一种对称之中求变化的建筑思维模式,避免了建筑中的单一化和单调重复的形式缺陷。大门的建筑材料也为土木或砖木结构,与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密切相关。陇南北部的大门一般为单体门,主体结构为左右山墙承载“鞍架式”屋顶形式,山墙一般用砖或土砖砌成,有些富户人家大门的山墙墀头用砖雕进行装饰,上部的马鞍架结构形式与正房屋顶相似,只是内部的木构件较简单。大门屋脊上则装饰有精美花卉图案的脊板,显得高贵典雅,门框上的门楣则用木刻书法进行装饰,内容多为“钟灵毓秀”、“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等,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儒家人文精神内涵。大门的装饰简洁大方,除了以上部位的装饰以外,门框内再无其他装饰,门框上部有造型简易的“户对”,过年时在门扇和门框上张贴门神、春联。另外陇南北部在修建大门时,不仅讲究风水方位,而且要在大门屋顶内的棚板上放置笔墨纸砚等文房四宝,祈求家族成为诗书礼仪之家,体现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崇拜意识,说明大门在民居建筑中不仅有实用功能,也具有精神寓意和礼仪功能。

陇南北部的礼县一带,和天水接壤,在建筑文化方面也深受秦陇文化的影响,所以部分大户人家的大门也有更为精美的装饰,最典型者为“垂花门”。垂花门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浓缩和精华,各种建筑结构和装饰均包含于其中。在中国传统四合院民居建筑中,垂花门是分割前后院的主要建筑,具有大门和凉亭的双重作用,也是家族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的象征。垂花门建筑的主要特色在于檐柱和檐柱之间如匾额一样的木雕装饰。传统垂花门建筑还结合彩绘,华丽高贵,气派大方。陇南当地的垂花门多为大家族宅院内院落之间的出入门,至今保存完好的礼县东北部的天水古宅院“南宅子”最为典型。陇南北部民居中的垂花门,一般不进行彩绘装饰,多为单纯的木雕图案,悬空的檐柱是主要特色,通过中柱的穿枋将其连接固定,柱头为圆形或方形,在陇南南部的建筑方言中也叫“金瓜”,有些柱头则雕刻为莲花或其他装饰花卉图案,形成垂花门独特的装饰风格。在檐柱之间,则是装饰的主体部分,用大面积整体的木雕图案为装饰手法,工艺精湛,雕刻手法较为细腻精致。图案的内容多取材于富有传统伦理文化意义的图案,最常见的是“锦鸡窜牡丹”图案,取“富贵吉祥”的伦理意义;也有莲花图案,取“君子”之寓意,以传达家族不仅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较为显赫的政治地位。总体的装饰特征具有富贵典雅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儒家传统文化内涵。

另外在陇南北部的礼县、西和北部一带,也多流行偏山房,偏山房的基本结构与马鞍架有所区别,屋顶为单面斜坡式,所以后背墙很高,在稳定感方面不如马鞍架式房屋。偏山房由于进深窄小,所以栿子木料小,节省木材,木架较为轻便。前面屋檐、走廊、门窗、耳房等结构形式、装饰形式与马鞍架房屋基本相同,目前当地的新建房屋中偏山房逐渐被淘汰,多以两面斜坡屋顶的马鞍架房为主。

(五)陇南北部民居建筑的地域差异

陇南北部民居建筑主要以西和、礼县为核心,也包括徽县与成县的部分地区,由于县区是行政区划,而民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与行政区划不同,是一种连续、渐变和绵延的特征,所以同一个县区,民居建筑具有完全不同的风格差异,不同县区相互接壤的地域,民俗文化又体现出相同或相近的风格特征。

西和境内的民居建筑,基本代表了陇南北部民居的典型特征,以五间或三间组合的“抬梁式”两面斜坡(当地俗称“马鞍架”)屋顶建筑为主,很少有偏山房;礼县民居则多为以五间或三间组合的“抬梁式”一面斜坡(当地俗称“偏岔子”)屋顶建筑为主,有些地区也有部分“马鞍架”式民居,但不是礼县民居的主体样式。与西和接壤的徽县和成县北部地区,民居建筑的结构也以“抬梁式”两面斜坡屋顶建筑为主,但在中部地区则已夹杂了穿斗式结构,柱子增多,屋内的进深增宽,正房中间往往有顶梁柱子矗立;正房组合结构也以三间组合形式为多,并且多数民居无大门,部分有大门的民居中,大门的建筑形式也逐渐具有了陇南南部屋宇式大门的结构特征,与主体建筑融为一体;在南部与康县接壤的地区,建筑形式已与康县民居相同,完全是“穿斗式”二层木楼结构的陇南南部民居特征。陇南东部的两当县区,其民居与徽县民居风格相同,但靠近陕西凤县的民居已有陕南特色。

二、南部民居建筑结构形式

陇南南部民居建筑以文县、康县、武都为代表,同时包括成县南部和宕昌的部分地区,其建筑结构、风格与陇南北部民居形成鲜明对比,由于气候条件、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南部的民居建筑以二层“穿斗式”土木结构木楼为主,体现了民居建筑以实用为主体,同时兼有审美因素的功能。陇南南部各地的民居在体现共性特征的同时,也因地区的差异而体现出局部的变化,但总体结构特征基本一致。

(一)整体布局结构

陇南南部的民居建筑在整体布局结构方面,体现出不同于北部的个性特征。基本格式以二层“穿斗式”土木结构建筑为主要特征,一层高度在2.8米左右,用于饮食起居,二层高度在两米左右,用于存放粮食和杂物;并且房屋的分割方式为单间分割,不像北部民居采用正三间连通式。

南部民居也多四合院式组合结构,但形制较北部小,一般正房与左右厢房都为三间组合结构形式,正房台基高,整体高出左右厢房,主次分明,正房进深一般为3.5~4米左右,间隔为4.5米左右,内部一般摆设卷桌、八仙桌、太师椅等传统式家具,部分大户人家也有灯壁、仙人堂等装饰性家具。倒房或厢房的一层往往留出屋宇式大门,二层亦为存放杂物处,大门与房屋有机结合。部分传统大户人家的四合院除了房屋中的屋宇式大门以外,还要专门修建具有典型南部风格的单体大门,以显示家族的经济地位以及社会地位。南部的四合院在组合方面比北部四合院要紧凑,四面房屋紧密相连,将院落紧紧包围在中间,尤其部分传统大户人家的四合院,二层上的木游廊四面连通,组织巧妙,给人以安定舒适、通畅幽深之感。南部四合院民居的门窗也都十分讲究,正房多为八扇门,厢房多为六扇门,而且部分门窗还有精致的雕刻图案;二层的木游廊上有精致的木栏,门窗全部用木板结构处理。总之,和陇南北方民居相比,南方民居内部更体现出纯木结构的特征。

一般非四合院的民居则多以五间、三间或四间的组合形式为多,因家庭经济条件或地基情况而定。左右两边的两间多处理成“窝檐”形式,其中一间为厨房,另一间内部设置木楼梯,或在外部设置木楼梯,用于连通二层。中间部分则留出宽敞的走廊,前有二明柱,内部一般为单间分割,其中正中一间为客厅,间隔一般为6米左右,其余房间间隔在4.5米左右,部分现代民居建筑在传统的基础上也有所变化,将两间进行连通处理,使客厅宽敞气派,这种分割方式中,中间则用栿子承载阁楼木,替代隔墙。南部民居的客厅一般摆放的家具主要以深柜为多,现代部分人家也开始摆放沙发等现代家具,接待客人一般用低矮的地桌与小木凳。除客厅、厨房外,其他房间则主要为卧室。

另外南部的民居建筑在外部山墙的处理方面较为随意自由,一般不进行装饰,山墙直接承载屋顶,成自然组合的“悬山”形式。而北部的民居建筑则十分重视外部山墙的处理,在屋顶和山墙衔接处用砖或带有图案的花砖进行装饰处理,在视觉形式方面,一般由下部矩形的主体山墙和上部三角形的装饰部分构成,在下部的矩形山墙上,用方木构件——挑头,与上部的屋顶斜面边线组成等腰钝角三角形结构形式,从而形成整齐美观的“硬山式”外部装饰效果。南部民居则更倾向于内部装饰。北部民居和南部民居的修筑程序基本相同,一般在整好地基以后,先选择良辰吉日打起围墙,现代民居则多为砖墙,搭建木架时在围墙的相关部位留出柱洞眼,再搭建木架。

(二)内部结构

陇南南部的民居建筑之所以有其典型的外部造型视觉特征,产生特别的审美感受,主要因素与其独特的内部建筑结构有关。南部的民居建筑主要构件有柱子、檩子(梁)、穿枋、椽等。南部民居建筑内部结构和北部民居比较,突出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柱子多。一般五间组合结构的民居建筑共有柱子30根,每间之间分割处都有5根柱子,最中间的柱子为中柱,前后两边的柱子分别为后柱和明柱,介于中柱、后柱和明柱之间的柱子为二柱。

2.每个分割处的五根柱子用一种特殊的构件“穿枋”连接起来,“穿枋”在南部民居建筑结构中具有独特的作用,体现了“穿斗式”民居建筑结构的独特性,南部民居建筑中没有栿子,与其单间分割的内部结构有关,无需这种纵梁承担巨大的重量,所以只是用穿枋进行整体的串连。穿枋是一种方形的木构件,与柱子榫接,将柱子纵向连接成为有机整体。

3.檩子多。檩子分为中檩、二檩、檐檩,中檩为屋脊处的檩子,檐檩位于前后两檐处,二檩界于中檩和檐檩之间,檩子共同承载椽子,同时将各组柱子进行再次连接,从而使整个木架形成一个更加密集和稳定的整体。由于中间有二檩,所以椽子一般为两搭椽。

4.上下两层中间有许多阁楼木,阁楼木上铺木楼板,将上下两层阁开。下层为主,用于居住;上层为辅,用于存放粮食杂物。

由于这种独特的建筑内部结构,各建筑木构件之间相互榫接,连接紧密,更符合稳定的力学原理,所以和北部建筑相比,不仅建筑结构独特,造型美观,而且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三)大门(单体)

陇南南部的大门建筑结构与其主体房屋建筑类似,和北部的大门相比,也突出体现了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特色。南部大门建筑结构也以“穿斗式”木构架为主体,用柱子、檩子、挑、穿枋等结合成整体木架,柱子也有前面的明柱、中柱的区别,檩子也有中檩、二檩、檐檩的不同功能,在柱子上部,用“穿枋”和“挑”以及二柱等将所有木构件连接成为整体,类似于垂花门结构。两边山墙相对单薄,主要起辅助承担大门屋顶重量的作用,南部民居大门的山墙与大门屋顶的连接方式与房屋一样为悬山式,不进行特别的装饰处理,露出内部的木架结构,显得玲珑剔透,风格轻盈自然。而北部的民居大门则与其主体房屋一样为硬山式,对两边山墙的处理十分精细讲究,而且山墙作为承担大门屋顶重量的主体,没有内部的木构架,厚重结实,注重砖雕装饰,整体风格显得厚重典雅、整肃严谨、气派大方。部分南部民居大门的山墙还处理成“V”形,即门外和门内的山墙成一定角度,整体视觉方面显得开放、宽敞。

南北大门在基本结构方面都体现了与其主体建筑结构趋同的特征,也都讲究大门的风水方位,注重大门的装饰和礼仪功能,大门的门框上部都有匾额,上面一般都有榜题书法,内容方面体现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传统儒家思想。陇南南部的大门除了以上所述穿斗式木构架单体大门以外,还有大量的屋宇门,即将厢房或倒庭一侧的一间作为大门,其基本结构依然为二层木楼结构,上层为屋,下层为大门,使整个院落方正、紧凑、整体。这些屋宇门随地域的不同,体现出结构与装饰方面的风格差异,靠近北部地区的屋宇门,多为土木或砖木混合结构,并且有山墙墀头砖雕或垂花装饰,厚重质朴;南部中心地区则以纯木结构为多,例如文县白马村寨的屋宇式大门,直接为二层门楼,轻盈灵秀。有些屋宇门则位于倒厅或厢房的正中间,这些都与当地的风水学以及民俗文化相关。

(四)院落

南部民居的院落一般比较紧凑,房屋之间的距离小,将院子围成一个小小的正方形,大门则多为与左右厢房或倒房连为一体的屋宇门,整个院落十分精巧别致。康县部分地区的四合院民居的院落更小巧紧凑,形成“天井”式的结构形制,其风格依然属于典型的南部建筑风格,体现了陇南南部民居独特的地域特征。

(五)陇南南部的其他特色建筑

1.廊桥

一般将加建亭廊的桥,称为“亭桥”或“廊桥”,可供游人遮阳避雨,又增加桥的形体变化。廊桥的桥身有长廊式、屋式、亭式等几种。除交通功能以外,有些还设有神龛、店铺,具有休憩、祭祀、贸易等功能。陇南南部的廊桥主要见于文县、康县境内,这与文县、康县特殊的地貌有关,多深沟大山,县内河流纵横交错,而且气候湿润多雨,所以廊桥很普遍。

陇南南部的廊桥为纯木结构的木拱廊桥,一般结构形式由桥体和两头的桥门组成,将长廊式与屋式有机结合。桥的主体造型仿照中国古典游廊造型,用结实的木料作为承载重量的主体,上面用厚重结实的木板铺桥面,当地的廊桥一般没有桥墩,跨度较大的廊桥也采用木料榫接的方式,所以增加了廊桥修建的技术含量,也形成精彩独特的空中视觉景观。桥面的两边为木栏杆,上面为马鞍架屋顶形式,这种马鞍架屋顶形式的基本结构与陇南北部的民居建筑类似,内部承载重量的主要木构件为栿子,与檩子、麻柱子、椽子共同构成廊桥屋架。两边的桥门结构与当地的民居大门结构相同,只是形体较为高大,与桥体的空中游廊相得益彰,错落有致,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

廊桥造型单纯优美,朴素自然,其建筑理念集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巧妙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与周围的山水树木形成一种自然的对比关系,但又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形成一种高度和谐的生态关系。而廊桥的建筑理念也包含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既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又为游人提供了遮阳避雨的场所,其中也浓缩了当地建筑的内在结构形式,所以凝结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含义。

陇南的廊桥多修建于村与村之间的交通要道,有些也修建在村口,既是通往村中的必经要道,也是进入村中的门户,所以有些廊桥对桥门的修建较为注重,高大气派,具有一定的礼仪和审美功能。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物质需求的日益增长,现代高科技的建筑对这种独特的传统建筑形式产生了巨大冲击,许多地方的廊桥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结实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化大桥,尤其2008年的“5·12”大地震,对当地的传统建筑形成巨大破坏,许多廊桥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而当地的政府和文化部门也缺乏对这种独特建筑的有意识保护,致使这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人文景观濒临消失。当地政府应当在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加强对传统特色建筑的保护,与当地的旅游业开发相结合,促进地方文化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景观。

2.楼子

楼子是陇南南部文县一带又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名称也来源于其独特的建筑结构,整体的造型与结构形式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四出檐式楼阁建筑,一般为纯木结构。楼子建筑形式较为独特,高大气派,具有鲜明的装饰性质和礼仪性质,与中国南方的牌坊具有类似的功能。

楼子分为上、中、下三层,三层之间其实为一个整体,柱子和阁楼木是其主要建筑构件,中间用楼板分割成三层,与当地的民居建筑基本相同。一、二层基本为一个整体单元,下层为空,形成用于交通的门洞。三层形制较小,柱子穿越二层,从而形成内外各四根柱子的整体结构,柱子之间用“穿枋”进行连接,从而形成南部建筑稳定的纯木结构独特形式。二层的周围用木板制作屋墙,中间开窗户,三层周围敞开,形成空阔的视野。屋檐也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飞檐翘角”形式,增强了楼子的飞扬神采。楼子整体造型显得稳重大方,但又轻盈活泼。

楼子多修建于村口街头的显要方位,是村民祭祀神灵的主要场所,与廊桥一样,也是进入村中的门户,所以下层为空,形成自然的大门,而其位置与形式都体现了重要的精神含义,造型结构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类似于我国南方侗族的鼓楼,但蕴含的内在文化含义又不尽相同。所以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是民俗文化与审美因素的有机统一,是村中象征性的建筑形式,既蕴涵着浓郁的民俗文化含义,也是当地独特的地域性人文景观。

(六)陇南南部不同地域民居的风格差异

陇南南部的民居虽然整体上都为两面斜坡屋顶的二层“穿斗式”木楼结构,但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又有细微的差异。文县与四川接壤,其民居建筑也受蜀中民居建筑风格的影响,整体结构全为“穿斗式”。四合院民居的组合结构都为三间组合形式,正房高大,在分割形式上以下层为主,上层为辅,采用单间分割;非四合院的一般民居有三间、四间、五间等不同的自由组合结构,下层为主,用于居住;上层为辅,用于存放粮食、杂物等。屋顶、瓦沟处一般用白灰涂抹,屋檐用蓝色涂抹,形成文县民居的个性特征。

康县民居也为两面斜坡屋顶的二层“穿斗式”木楼结构,但已夹杂了许多“叠梁式”结构,在一个院落中往往两种结构形式并存,如豆坝乡“谭家大院”等,除了过去大户人家四合院有气派的五间组合结构以外,大多四合院为三间组合结构,小巧幽静。康县民居中最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结构为三间组合形式,这种结构的民居在外部装饰方面较为独特,形成了典型的康县风格,正中间一间的门窗全为木结构,明柱和额枋转角处的雀替为雕刻精致的木雕图案,上层的木结构窗户也装饰简洁明晰的抽象组合图案,下层的门面向内收敛,左右两间的廊檐外围用土墙包围,而门口相对,尤其是下层的走廊部分被三面木门和上层的楼板包围,仿佛象征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与团结,形成一种相对封闭而又不乏敞亮的温馨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紧凑、和谐、含蓄内敛的民居风格。当地人形象地称这种民居为“燕子口”,可见这种风格确实能令人产生特殊的视觉心理效应,具有淳朴、自然、和谐的人文情趣。

康县古老的“燕子口”式民居在结构方面与现代康县民居基本相同,但在装饰方面更为精致气派,例如康县“雍家院”民居,除了装饰精致的雀替木雕图案以外,在门楣上方也装饰精美的木雕图案,悬挂榜题匾额,图案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以暗八仙、四季花卉、祥瑞动物结合富有韵律感的抽象图案为主,左右两间的正面墙壁也用木结构与土墙结合的形式,为这种古朴的民居增添了传统文化韵味和艺术情趣。

宕昌的民居也具有明显的南北地域差别,靠近武都的南部地区为单面斜坡屋顶的二层木楼结构,两层的高度相近,所以上下层都用于居住,二层有栏杆装饰。和文县、康县木楼所不同者,宕昌南部木楼的屋顶多用当地的黏土覆盖,由于特殊的土质,阴雨天也不会漏雨,再者当地本身较为干旱少雨,体现出地理因素对民居风格的影响。而且二层的地面也不是楼板,而在木版上再覆盖黏土,这种屋顶和地面,具有冬暖夏凉的实用意义。从造型结构及装饰特征综合考察,这一地域的二层木楼形制较为粗犷雄强,色调古朴,具有羌族碉楼的艺术遗风。

宕昌北部的民居建筑以两面斜坡的二层木楼形制为主,屋顶全用青瓦或红瓦覆盖,也掺杂部分一层“马鞍架”式瓦房。在宕昌北部羌藏民族聚居地区的大河坝、官鹅沟地区,当地藏民居住的木楼至今还有“沓板房”,即屋顶用木板覆盖,层层重叠,然后用石头压住木板。据许多学者考证,宕昌藏民是古代羌族的后裔,所以这些民居也体现了古代氐羌民族“土墙板屋”的居住风俗,过去由于民族压迫,他们被迫居住于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中,所以其民居建筑也因地取材,长期以来形成了宕昌藏民独特的民居风格。这和文县白马人的民居情形极为相似,文县白马村寨在90年代以前还有许多“沓板房”,但目前大多都已被现代瓦房所代替。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书法收藏与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书法收藏与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在各类艺术中,音乐艺术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影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音乐是跟有形世界完全独立的;完全无视有形世界的,即使没有世界也能够在某一形式上存在的;这是别种艺术所不及的地方。
  • 中国电影的历史审思与当下观察

    中国电影的历史审思与当下观察

    作者多年研究中国电影历史、追踪电影产业发展和理论动态的成果。深入考察中国电影研究国际化、学院化和跨文化趋势及不同媒体间整合对电影产业的深刻影响。对上海电影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留给今人哪些启示;作为产业发展与电影文化现象的“华语电影”运动路在何方等问题进行探讨。
  • 失落的优雅

    失落的优雅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摄影家阮义忠在台湾各处行脚,拍下了无数百姓日常生活的动人瞬间。《失落的优雅》收录其中八十一幅照片,并首次讲述每一帧照片背后的故事,真实呈现了从乡村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变时,一个变动中的台湾。阮义忠从小在台湾乡村长大,少时并不能理解父辈的艰辛,一心想逃离乡村,去往城市。长成后回顾,却正是这些最贴近土地的人事与乡情支撑着他,在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迈出每一步。《失落的优雅》中所记录的台湾乡野风景与人情,在如今已成为渺不可寻的古风,正是在这些淳朴的影像和文字背后,我们发现久已失落的朴素和优雅。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书法文化阶梯丛书-秦汉纵横
热门推荐
  • 传习录(国学大书院)

    传习录(国学大书院)

    立学、立言之著立德、立身之典《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士人的推崇。
  • 在这遍地都是主角的修真世界

    在这遍地都是主角的修真世界

    重生在修真世界,顶着一身的配角设定,沉默的做一只开心的小羔羊。遇见美男,心动不已怎么办?那个就是想来一场公平的恋爱哈,好聚好散来得及。
  • 逐秦记

    逐秦记

    六国灭,四海一。暴君嬴政听信魔教,为长生而屠戮天下。前朝少将群聚,以灭秦为己任,开始了一段心酸的旅程。。。。。。
  • 系晴丝:菊吟

    系晴丝:菊吟

    她居然穿越了,不过,为什么她还是有个后妈啊!居然想让她代嫁,她是遛定了!好不容易克服困难,又被一个同她模样的女子破坏。她该如何选择?是回家还是留在这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轮回重生:一定要找到你

    轮回重生:一定要找到你

    她只不过是一缕孤魂野鬼,却有一个眼睛能够看见鬼的男人愿意一直陪着她,解她那沉闷的外表下被孤独淹没的心。日久生情,夜灵爱上了他,魂飞魄散那一刻她只痴怨一句:“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携任务重生归来,只为寻找心中的你。按照时间指定的任务完成,时空之门为她开启。为什么做任务的时候她总能从他的身上看到她心中的那个他的影子呢?拥有鬼眼的玖漾,她的大boss时间,时空流里的神秘男子靳默言……到底哪个才是我心中挚爱的你?<PS:这是一个轮回养成故事,女主从无到有。玖漾是一个新作者,大家多多支持,至于简介神马的实在是写的失败,见谅。>
  • 马服传

    马服传

    咨询狗穿越回战国,左手计然右手孙子闹职场。一个蒸汽朋克的世界,一个热血并残酷的时代……
  • 诸天之争

    诸天之争

    无尽星空,因我而颤抖:无上实力,崩裂万物”犯我者,唯有一死“胁我亲,万死不过!
  • 这个少女是大佬

    这个少女是大佬

    倪蕈潞看她的第一眼,是她收起了所有的锋芒的样子,他只当她是路人!收起锋芒的她,留给外人的形象是──文静少女!没错,就是文静少女!文文静静的形象深深的烙印在众人的心里。可惜,大家全都错了,实际上你们每天聊的不同的大佬,全~~都是她!什么编曲啊!什么电竞大神啊!什么黑客大佬啊!什么书法家啊!什么鬼啊!啊呸!“神人”,没错就是“神人”!不出意外,全都是她!唉!像她这样的天才也是有不足滴!(个鬼)可悲啊~她这样的天才居然是“变异”的人!──────────────────【爽文+扮猪吃老虎+异能+爱情故事】
  • 病娇毒妃狠绝色

    病娇毒妃狠绝色

    别人重生,是为了复仇。 叶渺重生,却是为了生孩子! … 上一世,叶渺是被自己蠢死的。为了一个男人,她背叛家门。学兵法,习武艺,修得一身奇门遁甲之术,助他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最后却背上放荡之名,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当她的儿子被他亲手掐死时,她才知道,原来那一晚的男人,不是他!含恨死去的叶渺重生在豆蔻年华,当上辈子的仇人一个个出现在她面前时。叶渺眸光森森,笑容蚀骨。杀!全杀!不过在杀光仇人前,叶渺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她要让前世的儿子重生。她要找到前世那一晚的男人。 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 春风一度。然后,去夫,留子!—平南王世子程烁,俊美邪肆,其智近妖。没人敢在他面前耍手段。却被个小姑娘,忽悠了一次,两次,三次...小姑娘小小一只,又白又嫩,他舍不得掐死。于是某日,程烁将小姑娘堵在巷子里…“敢忽悠本世子,嗯?” (女主穿越+重生,一对一双洁双宠双强。)—风雨完结文多本,欢迎翻阅!
  • 弃妃难求:王爷的妃不如妾

    弃妃难求:王爷的妃不如妾

    成亲两年,他就要纳王侧妃。而与以往纳妾不同的是,这次他是真的上心了。她不知道这一生还要看着他纳多少侧室进门……她不想像娘亲一样,拥有的只有王妃这个头衔。可是她却无力阻止。侧王妃一进门,王府从此平生波澜。面对他一次次的责难,她默默忍受下来。最后,王妃的头衔终于从她身上卸去。而她没想到,今生她真的能离开王府,离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