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91700000018

第18章 (一)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

古今中外的大量学者、专家,一直以来都力图对文化这个概念进行清晰的解读和准确的把握,但直到目前,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无法定论的局面。这里所说的文化当然指的是狭义的文化,即毛泽东所说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及党的中央领导人始终给予文化以极大的关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这是第一次明确使用“文化力量”这一提法。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都凸显了文化建设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所面临的革命和建设任务不尽相同,但是我们党都十分重视文化的作用和功能。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文化现代化的艰辛历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这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毛泽东还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他还深刻地指出:“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又转过来表现其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可以看出,毛泽东表述的文化是与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对应的精神文化特别是意识形态,他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明文化、意识形态对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巨大的能动作用的。

毛泽东非常重视文化在社会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就明确指出:“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它们服务的。”“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革命的文化运动对于革命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他认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更加具体地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要是:

第一,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缺一不可。毛泽东指出:“以社会主义为内容的国民文化必须是反映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的。”建国时,毛泽东曾说过:“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他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要做好八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当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起来时,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新制度最后巩固起来,必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坚持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还必须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进行经常的、艰苦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一定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也指出:“要进行建设,就要有文化,建设愈向前发展,对文化的要求也愈迫切。”这些论述都是在强调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必须切实重视。

第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服务。毛泽东说过:“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又说:“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这是因为,一定形态的文化一旦形成,就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即服务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文化产生以后,会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以及对经济、政治起作用的能力。这就是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它表现为一定的观念、意识、精神、思想、心理状态、心理素质等等。所以,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就能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第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统帅和灵魂。正由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由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占据领导地位的,所以它能起到统帅和灵魂的作用。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之后,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又一次讲到:“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毛泽东多次谆谆告诫我们的党员和干部:不能成天忙于事务而放松思想政治工作,那样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到邪路上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现实正从反面证实了这一点,也提醒我们从中汲取深刻的经验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邓小平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提出了一些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论断。这些论断包括:文化工作要服从于政治任务,超政治的文化是不存在的;文化工作的任务就是加强民族的爱国的宣传教育,就是提倡科学、宣传真理,反对愚昧无知、迷信落后,加强马列主义宣传;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文化的劳动者,所有劳动者也都需要文化,等等。这些论述可以看做是后来邓小平新时期文化思想的必要的准备和铺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基础。在全党和全国人民执著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时候,作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的主要精力也放在经济建设上,这是基于我们经济落后的基本国情。但这并不是说邓小平对文化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必要的重视。邓小平的文化思维和文化判断隐含在他的政治理念之中,他从来不是孤立地观察和思考文化现象,也从来不把文化价值看成单一的、形式意义上的理念,而是把与文化相关的人、社会、价值作为一个整体来揭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自然条件与文化发展、文化的历史传承性等文化发展的根本规律。

邓小平始终是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上来观察思考文化问题的。从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到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再到1992年的南方谈话,从文化到思想路线到政治,邓小平以他丰富的革命实践、政治阅历和深刻思考,敏锐地洞察着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冲突,并以此揭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症结。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邓小平文化理论的灵魂和支柱。邓小平的文化理论是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体现出来的,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他认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992年视察南方时,邓小平提出:“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反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几年生产是上去了,但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还没有减少到可能的最低程度,甚至解放后绝迹已久的一些坏事也在复活。”“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他还说:“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个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精神文明建设要长期抓下去,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正是根据邓小平的这些重要思想,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和十四届六中全会分别通过了两个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刻,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命题,并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命题,这是对邓小平精神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正如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江泽民认为:除了结合时代特点对民族传统文化加以推陈出新以外,还必须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熔铸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问题,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并全面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肯定了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使之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一起,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还首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五大,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他又进一步指出:“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准确认识和把握。先进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发展水平最高、充分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和条件。江泽民关于先进文化的论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总之,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论、社会主义文化论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再到江泽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表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历程中,都把文化工作看做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把文化和文化建设看做是党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法宝和武器。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号召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强调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同时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提出了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发出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这是我党站在新世纪新阶段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的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类推荐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教:兴学崇教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教:兴学崇教

    一段历史之所以流传千古,是由于它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一段佳话之所以人所共知,是因为它充满了人性的光辉。阅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系列丛书,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温暖心灵的感动;品味中华美德故事,点燃心灵之光,照亮人生之路。《教·兴学崇教》这本书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分教学有方,兴学崇教,教育大家三篇。
  •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

    社区建设,江泽民总书记称之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居委会主任,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角色。朱镕基总理亲切称赞他们是“小巷总理”。当好“小巷总理”,重要的是想民、利民、帮民。想民,就是要为民着想。围绕着居民需求、愿望做文章,要从居民的普遍利益出发,抓住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使社区工作与居民需求、愿望合拍。
  • 大国民生

    大国民生

    本书通过大量鲜活的民生案例,集中向读者呈现了作者对民生改革的思考与谏言,其中不乏曾获高层批示的相关提案解密。本书深刻挖掘了影响中国经济的民生因子,通过拷问与还原时代变迁中的民生理性需求,痛击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假象、矛盾和民生弊病。书中提出“只有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民生’观,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好诠释”,并构建了防范潜在民生危机的“大国民生战略”。本书文字虽朴实无华,但良心和真情在文字里流淌;道理浅显易懂,而人性和温暖却充满了字里行间。每一个文字都凝结着国是高参的拳拳之心。
  •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2013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开局之年。上任一年多来,他们留给外界的印象,综合了梦想家的气质、人民公仆的情怀、改革家的魄力……用梦想助燃民族腾飞。2014,复兴走起。《中国大舆情》梳理和回顾一年来的社会舆情新动态,剖析舆情新特点,为各界精准掌握中央声音、社情民意提供第一手鲜活资料;聚焦中国国情的新变化、新特点,力图勾勒出当下中国的发展大势,并探求解决之道。
  • 甘肃省志.政协志

    甘肃省志.政协志

    政协志上限为1950年10月甘肃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成立起,下限至1998年1月七届省政协届满止。
热门推荐
  • 斗罗II毁灭之神

    斗罗II毁灭之神

    戴九天穿越斗罗大陆,觉醒武魂—终极白虎黑暗权杖,好吧,名字有点长了,简单说来,那就是超神器:毁灭权杖!超神器作为本体武魂的戴九天,既能辅助也能充当强攻系魂师,是个无敌的恐怖存在。戴浩:我儿明明是辅助系魂师,乃是天下最强辅助,无人可及,你儿能败给我儿,实属正常。许家伟:看来我儿败的不仅正常而且丢脸,居然连区区一个辅助系魂师都打不过!许星则:父皇,那戴九天明明是强攻系魂师,他不是辅助系魂师啊,我败的很委屈啊!许家伟:住口!你作为我星罗帝国曾经的第一天才,是觉得公爵大人看我们家的笑话还不够多吗!许星则:……(好委屈,我想静静!)
  • 处世妙招

    处世妙招

    一个人的处世的艺术修为将对一个人的一生的作为将有深远影响,或许更好地去用一种更具有艺术性的东西来装扮自己的处世行为,那将对我们这短暂的一生岂不又添上一神来之笔,虽然某些固执的人仍坚持在自己那古板的处世行为之中,在此深表遗憾。人生在世,潮起潮落,可以说是各领风骚数百年,何为潮落,大凡人生处世之忌者无不如此,他们一些人为钱财所累,为色欲所熏,做事也不大讲究策略,说话上也酿成大错,甚至在形象这一人生招牌上也不下一番功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每天一堂销售课

    每天一堂销售课

    销售永无止境,但成功永远有方向。你只须熟知本书所提出的八堂课:从内心开始做好自我修炼,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如何打造自我形象上、如何塑造一个成功的自我上、从语言技巧上、从如何与客户进行心理博弈上、从如何开拓人脉上、从注意细节事项上、从战术上步步为营这几个方面去努力,从内而外,由表及里地全面实现自我突破,就能在销售中立于不败之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夺命火车站的第一人格

    夺命火车站的第一人格

    恐怖而又悬疑,温暖而又逃离,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 快穿宿主她很和蔼

    快穿宿主她很和蔼

    星际叶梓开始了新的快穿之旅,到底为什么呢!还有,你们希望有cp嘛?
  • 人类灾难全档案

    人类灾难全档案

    英法百年战争、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洛克比大空难、欧洲黑死病、唐山大地震……只有在面对灾难时,人类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这些灾难很多无法避免,也有些本可以不存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翻阅那些人类文明的伤痛历史!
  • 搞怪俏千金

    搞怪俏千金

    世界上真是无奇不有,被鬼影和雷声吓晕的芯瑶一醒来居然发现自己身在古代,居然变成是个小baby,而且还被一个小鬼夺去我的初吻,天啊!好不容易长大时,却要我去“相亲”,没搞错吧。哼!为了自己的自由,她一定会好好的破坏这次变相的相亲。等到自由的时候,为何心会如此的痛呢?交流群:34315628如果有兴趣的话,那就加进来聊聊天哈!
  • 荒古道

    荒古道

    平凡中崛起,破败中蜕变。残破古路迷雾弥漫,世间的究极真相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