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66500000015

第15章 投篮技术

投篮

投篮是队员为将球投入篮筐而采用的专门动作方法。在篮球比赛中,投篮是得分的唯一手段,一切技战术运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投篮得分的机会,而得分的多少又决定着一场比赛的胜负,所以说投篮技术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一项进攻技术。掌握正确的投篮技术,努力提高投篮命中率,也是各级球队的重点训练内容之一。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投篮都能命中得分,特别是在中远距离投篮时,不仅初学者难以投中,就是经过训练的投篮命中率也不尽相同。除了因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经验、心理等个体差异外,投篮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如投篮前的准备姿势,持球手法,瞄准点,用力顺序,手指手腕用力动作,球出手后的旋转,抛物线,球速等因素都对命中率有着一定的影响。要想为一名优秀的“神投手”,就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因素,才会使你尽快提高投篮命中率。

投篮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投篮方法不同,投篮过程中的要求也不同,在投篮时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1.持球手法是指投篮时,在球出手前握球的方法。正确的持球手法,便于更好地发挥屈腕拨指的力量及全身协调用力,以利于控制球出手后的飞行速度、方向、弧线及落点。

(1)单手持球手法:投篮手五指自然分开,手腕后仰用指根以上部位托住球的后下方,手心空出,球的重心落在食指和中指之间,肘关节自然下垂,置球于同侧肩的前上方,投篮前另一手扶于球的前侧下部,投篮时则撤离球。

(2)双手持球法:双手五指自然分开,两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住球的两侧后下方,手心空出,两臂自然屈肘下垂,置球于胸前。

2.身体姿势是指投篮前身体形成的状态,它是保持身体平衡,便于投篮协调用力的前提条件,在投篮不成的情况下,便于衔接其他的动作。正确的身体姿势应是脚分前后的斜向站立,投篮手同侧脚在前,两膝弯曲,含胸收腹,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上体稍前倾,双手持球于胸前。我们把这种身体姿势称之为持球基本站立姿势,或“三威胁”姿势(即能投、能突、能传)。投篮时在此基础上加上正确的持球方法,即形成了正确的投篮前的准备动作。

3.瞄篮点是指投篮时眼睛注视篮圈或篮板某一点。它是为了精确地目测投篮的方向、距离,从而决定投篮出手的用力大小,速度的快慢,球飞行弧线的高低。由于投篮有直接命中(球直接进入球篮)和碰板命中(碰板后进入球篮)两种,所以瞄准点有两种。

(1)直接命中瞄篮点:是篮圈离投篮者最近的一点,通常是指篮圈前沿的正中点。

(2)碰板投篮的瞄篮点:是以篮板上的某一点作为瞄篮点,就是投篮时将球投向篮板并能使球反弹入篮的一点。碰板投篮时,适用手与篮板成15°~45°的位置,尤以接近30°的地方最适宜。

碰板投篮时,应根据投篮距离、角度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瞄准点。通常投篮的碰板角度等于球的反射角,若碰板角度小、距离远,则瞄准点离篮圈的距离高而远;如果碰板角度大、距离近,则瞄准点离篮圈就应低而沂。

投篮动作

指投篮时球出手的用力过程及方法,它是投篮技术的基本动作。正确的动作应是在准备动作的基础上,双脚蹬地,腰腹用力向上伸展,持球手臂向前上方伸出,手腕前屈(或翻转)手指拨球,全身用力协调将球投出。也就是说投篮时的力量是来自于脚蹬地而获得的地面对身体的反作用力。投篮最后结束于手指的拨球动作,在这一过程中,手腕手指的动作是关键,也是取得合理的出手角度和速度的保障,是影响投篮命中率的直接因素。远距离投篮时,身体综合用力的要求则越高。

手腕手指动作(也称投篮手法)是否正确,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进行判断:1.球的旋转是指球出手后在空中飞行时产生的旋转状态。

投篮时,球的旋转不但有助于保持飞行的稳定,提高飞行弧度,减缓球速,增大入篮角,而且能够缓和球碰到篮板或篮圈时的弹力。使球旋转的原因是投篮出手时屈腕拨指的力量作用于球体的后下部,从而使球产生旋转并向上运行。这也是判断投篮手法是否正确的标志。

2.抛物线和入射角度投篮时球出手后在空中运行的轨迹称之为投篮抛物线。入射角度是指球进入篮圈前一瞬间的运行轨迹反映的曲线和在该点的切线与篮圈平面所形成的夹角。

抛物线的高低决定着入篮角的大小,入篮角合适与否是球能否进入篮筐的关键。由于投篮时球出手点低于篮圈水平面,所以必须依靠适宜的抛物线获得合理的入篮角度。而抛物线的高低是由投篮时出手角度和出手力量决定的。所以说抛物线和入篮角也是投篮手法是否正确的一个表现方面。适宜的抛物线不仅能够取得合理的入篮角度,也反映了适宜正确的出手力量、角度。

(1)低弧线:指球的飞行路线较短,力量容易控制,但由于球飞行弧度低,篮圈暴露在球下面的面积较小,因而不易投中。

(2)中弧线:球飞行弧线的最高点大致与篮板的上沿在一条水平线上,球篮的大部分暴露在球的下面,容易投中篮,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抛物线。

(3)高弧线:球飞行入篮的弧度较高,篮筐暴露在球下面的面积最大,球容易入篮。但球飞行路线过长,不易控制,从而影响投篮命中率。

投篮抛物线有低、中、高三种弧线,通常我们都采用中弧线投篮(即球飞行弧线的最高点大致与篮板的上沿在一条水平线上),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抛物线,它既能获得合理的入篮角,又能控制球的飞行方向及落点。

总之投篮技术是个多环节的组合动作,各环节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和制约。只有掌握正确的投篮技术才会提高投篮命中率。

投篮的方法

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比赛对抗日趋激烈。

投篮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和创新,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投篮方式和方法。主要分为原地投篮、行进间投篮、跳起投篮及扣篮等几种。

1双手胸前投篮这种投篮出手力量大,稳定性好,便于和传球、突破等动作结合,适用于中远距离的投篮,比赛中适合女运动员运用。

动作方法:

两脚左右或前后站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双手持球于胸前。投篮时,两脚蹬地身体伸展,同时两臂向前上方伸出;前臂内旋,拇指下压,手腕翻转,食、中指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身体随投篮方向自然伸展,两脚跟微提起。

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比赛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投篮方法,是行进间和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的基础。它具有出手点高,便于结合和转换其他攻击动作,以及在不同距离和位置均可应用的优点。

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下同)。两脚前后开立,右脚在前,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之间,上体稍前倾,右手翻腕托球于右肩前上方,左手扶于球的侧下部。投篮时,下肢蹬地,持球手臂随身体的伸展,向前上方伸出,手腕前屈,食、中指拨球,使球通过指端飞出。

3行进间投篮

行进间投篮是比赛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投篮方法一般在快攻或切入篮下时运用,也可以在中、近距离运用。

(1)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这种方法是在跑动中完成投篮动作,可在篮下和中距离内使用。

动作方法:在跑动中,右脚跨出一大步的同时接球,接着左脚跨出一小步并用力蹬地向上起跳,右腿屈膝上提同时举球于肩上,控制前冲力,使身体垂直上升。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左手离球,右臂向前上方伸出,手腕前屈,食、中指拨球将球投出。

(2)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是快速移动到篮下的一种投篮方法,它具有速度快、起跳后伸展距离远,易于超越防守的优点。

动作方法:右脚跨出一大步的同时接球,接着左脚跨出一小步,并用力蹬地向前上方起跳,右腿屈膝上提,两手同时向前上方举球。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左手离球,右手外旋,掌心向上托球充分向球篮方向伸展,接着屈腕、拨指,使球柔和地从指端投出。

(3)行进间反手投篮:是当身体越过球篮时采用的一种投篮方式。

动作方法:以右手在球篮左侧投篮为例。右脚跨出的同时接球,接着左脚跨出落于球篮左侧,同时蹬地使身体制动向上起跳,挺胸后仰,成反弓形,抬头目视球篮。两手向上举球,当球举过头部时,左手离球,右手托球伸向球篮,右前臂外旋;屈腕,食、中指和无名指拨球,使球碰板入篮。

(4)勾手投篮:它是背向球篮或拜插到篮下接球后采用的一种投篮方法。动作方法:右脚跨一大步接球,左脚向球篮方向跨一小步,转身侧对篮圈,双手持球弧形摆动举球。屈腕,食中指拨球,肘左脚蹬地起跳,右腿屈膝上提。

(5)快速高抛投篮:此投篮方法是小个队员接近篮下时,为躲开高大队员的封盖快速球,以超乎寻常的弧度投出。

动作方法:在遭遇高大队员封盖之前,右手单手迅速向前上方伸展,手指拨球以高弧度将球抛出。

4跳起投篮

(1)原地跳起单手投篮:是比赛中最常用的投篮方法。

动作方法:持球按基本站立姿势站立。两腿迅速屈膝,脚掌用力蹬地向上跳起,同时双手持球上举,变右手托球,左手扶球的侧下方。此时身体应正直,收腹含胸。当身体上升到接近最高点时,左手离球,右臂向前上方伸出,手腕前屈,食、中指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落地时,屈膝缓冲。

(2)急停跳起单手投篮:这种方法突然性强,出球点高,运用范围广,便于与突破、传球等技术结合运用,是比赛中主要的投篮方法之一。

动作方法:在移动中接球的同时,运用急停将身体制动。并随之屈膝降重心,然后快速起跳,双手持球上举,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左手离球,右臂向前上方伸出,手腕前屈,食、中指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急停跳起投篮,可在徒手移动中接球急停时运用,也可在运球中突然急停运用。

同类推荐
  • 心链奥运:奥运故事与奥运收藏

    心链奥运:奥运故事与奥运收藏

    本书作者20多年来通过各种渠道悉心搜集了近700枚奥运会钥匙链,其中包括从1896年以来历届奥运会的纪念钥匙链,以及1968年以来所有夏、冬、残奥运会的吉祥物钥匙链。他精选了一部分藏品拍成了200多张精美的彩色照片,并编写了27个奥运会(26届奥运会,外加流产了的1940年第十二届奥运会)的历史故事,25个奥运吉祥物故事,5个奥运收藏故事,以及奥运吉祥物之最、奥运会之最等奥运资料,编辑成《心链奥运--奥运故事与奥运收藏》一书。该书图文并茂,老少皆宜,既是一本奥运知识的通俗读物,又可作收藏爱好者的收藏图书。
  • 象棋实战全书

    象棋实战全书

    中盘是棋战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的形势决定了残局胜、负、和的趋向。而要取得有利形势就离不开各种基本战术的正确掌握和灵活运用。本书选取了许多象棋大师的实战中盘精华,并对每局棋的形势变化、得失关键作了详尽的论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围棋心理学

    围棋心理学

    开辟了围棋研究的新领域,也可以说这是围棋发展和普及的产物。围棋是一种思维运动,在所有的竞技项目中,围棋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可以说是最复杂、最丰富的,因此对围棋思维和围棋心理的探索我认为很有意思很有意义。由此,围棋研究不但是棋艺方面,它还可以在很多方面,有很多领域。
  •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参与健康运动——羽毛球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参与健康运动——羽毛球

    秉承从小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主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形式。
  • 运动竞赛学(第2版)

    运动竞赛学(第2版)

    本书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而编写。全书共11章,分别介绍运动竞赛的发展历史,我国有关运动竞赛的方针、政策法规,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及不同项目的编排方法。此外,还简单介绍了计算机在运动竞赛中的应用等。本书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不仅可作为体育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作为普通院校、机关、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爱好者的参考书。
热门推荐
  • 太上通灵八史圣文真形图

    太上通灵八史圣文真形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今嘉兴市)人。1875年1月2日出生于苏州。他的曾祖父沈濂,曾任镇江、江宁、徐州等地的知府。祖父沈玮宝,曾任苏州知府。父亲沈翰做为江苏候补知县客居苏州。可见沈钧儒出生成长在晚清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则是传统的文化教育,在3岁时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长到5岁时就进私塾受启蒙教育。13岁时回到秀水县老家应童子试,16岁考中秀才,29岁中举人。1904年参加甲辰恩科会试,中试贡士第51名,殿试二甲第78名,赐进士出身。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考试,因此沈钧儒也就成了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取士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 长生轮回决

    长生轮回决

    濒死少年得大道传承,在修仙之路上不断轮回往复,厚积薄发,终得大道。
  • 黑猫的自白

    黑猫的自白

    黑猫生活在人类世界的所见所闻,以及和他的犀利吐槽。
  • 星罗棋怖

    星罗棋怖

    一个拥有“超本能”的特殊生命体,一个星罗棋布的异世界。渴望慵懒的人生,却总是过着跌宕起伏的生活。
  • 华年如许

    华年如许

    扶桑:800年前你与我有恩,我是来报恩的~~口口声声说自己是阿拉丁“树”神来报恩,却糗事一箩筐;忙是帮了,全是倒忙,越帮越忙!许华年:你是来抱怨的吧~~
  • 元末小霸主

    元末小霸主

    元末,一个枭雄与英豪并起的时代;元末,一个群雄四起,争霸天下的时代;元末,一个复我汉儿血性,重塑华夏的时代!孛罗帖木儿骁勇又如何,蒙古铁骑的时代已经远去;朱元璋兵多将广又如何,夫子治国岂能真正国富民强;方国珍海上霸主又如何,大航海时代岂能容你海盗猖獗;刘伯温,你算尽天机,可曾算到我刘彘、、、、、、
  • 天磬

    天磬

    这是一个化神满天飞、元婴遍地走的修仙世界,这是一个灵气浓郁到连头猪都可能睡觉睡到化形的修仙世界,这也是一个圣人无踪、仙人绝迹的修仙世界,这是修真者的天堂,也是修仙者的地狱。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普通小人物重生到修仙世界之后,只是想修炼到化神境界好好和心爱的人活个上千年,结果却走出了一条前人没有走通的通天大道。
  • 都市纵横

    都市纵横

    我从来都没想过,我会走到夜店!并且入了这一行!毕业那一年,被女朋友甩,被高富帅侮辱,没有工作,人生陷入谷底....无意之中路过一家KTV,被高额的招聘启事吸引....从此踏上了我从没想象过的生活道路......
  • 冰山女神太高冷

    冰山女神太高冷

    前世,她从不识人间七情六欲;今生,却情深陷于他。此生,他为守护她而活;冰冷高傲的他对她却柔情似水,他的温柔只为她昙花一现。但两人的情却被彼此的身份相隔两方,这一世,他们是否可以不离不弃,厮守一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