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光带来一片静谧。这时,草丛中、墙角边,常常会传来一阵阵鸣叫声,清亮的声音划破了宁静的夜空。
很多小朋友都知道,这种好听的声音是蟋蟀发出来的。
蟋蟀又叫蛐蛐儿,它是一种喜欢鸣叫的昆虫,而它更出名的却是好斗的习性。有关斗蟋蟀的故事和传说有很多,《聊斋故事》里的“促织”就是讲的蟋蟀,还有广为流传的“济公斗蛐蛐儿”的传说。
两只雄蟋蟀相遇时,一场恶战常常是免不了的。这时,它们会振翅鸣叫,好像打仗前吹起的冲锋号。然后,蟋蟀就会龇牙咧嘴地扑向对手,撕咬顶踢无所不用,一直打到一方被甩到一边,或者断了腿脚败下阵来。获胜者常常昂首振翅,响亮而长久地鸣叫;而被打败的蟋蟀有时居然也会又轻又短地“哼”上两声,听上去显得有气无力。
很多人以为,蟋蟀叫起来特别响亮,那它的嗓子一定很发达;还有人以为, 蟋蟀长着一对大门牙,天生就是喜欢“打架”的料。其实蟋蟀的“叫声”根本就不是从嘴里发出来的,每当它鸣叫时,它那两片半透明的翅膀就会翘起来,相互摩擦。蟋蟀的翅膀就像一把琴,左翅是“琴弦”,右翅是“弓”,两片薄膜翅膀不断摩擦,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蟋蟀不但“嗓门”长在翅膀上,它的“耳朵”居然长在前腿上,可以听到同类发出的鸣叫声。蟋蟀打斗前和获胜后的鸣叫,其实并不只是向对手“宣战”的表示,而是向雌蟋蟀表示自己的强壮威猛,以获取它们的青睐,这种情形在很多动物中都能看到。
很多人都知道,只有两根尾须的雄蟋蟀才好斗,而长着三根“须”的雌蟋蟀从来就不参与“打架”,尽管它们也长着宽大的门牙。雌蟋蟀中间的那根长“须”,实际上是它的产卵管。有趣的是,打斗获胜的雄蟋蟀,刚才还气势汹汹、神气十足,但只要遇到雌蟋蟀,便马上轻声地鸣叫,还会转过身去用腿轻轻地弹几下,一副讨好的样子。“好斗分子”一转眼变得“温柔”起来了。不说不知道,原来喜欢鸣叫和打斗的蟋蟀还有这些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