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一生最信任的人,莫过于他的学生、文史学家蒋天枢。在晚年,他曾经将编定的著作整理出版全权授予十来年间与自己仅有两面之缘的蒋天枢。
那一年,陈寅恪病情日益加剧,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于是约蒋天枢见面。这天,蒋天枢如约上门,当时陈夫人不巧有事外出,没有人招呼他,双目已经失明的陈寅恪也没有注意这事,蒋天枢问候完后,陈寅恪径直开始谈话,结果蒋天枢就一直毕恭毕敬地站在老师床边听着,陈寅恪说了几个钟头,蒋天枢站了几个钟头,那年,蒋天枢也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
这就是被后辈学生视为陈寅恪一生学问事业的“性命之托”。
对于这种信赖,蒋天枢当之无愧。他为人笃忠执著,一生将陈寅恪视为最敬重的师长,无论他个人面临什么处境,都丝毫不掩饰对陈寅恪的敬重之情,甚至在自己《履历表》的“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中写道:“陈寅恪,69岁,师生关系,无党派。生平最敬重之师长,常通信问候。此外,无重大社会关系,朋友很少,多久不通信。”
蒋天枢也丝毫没有辜负恩师的这番重托。晚年,他放弃了自己学术成果的整理,全力校订编辑陈寅恪遗稿,终于在1981年出版了300余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基本保持了陈寅恪生前所编定的著作原貌,作为附录,还出版了他编撰的《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当时出版社给他3000元整理费,他觉得学生给老师整理遗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么可以拿钱呢,结果如数退还。20世纪90年代,陈寅恪突然“走红”,很多人出来自称是陈先生的弟子,蒋天枢却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从来没有借陈寅恪以自重。
点石成金
一个人,如果能够得到他人全心的信任,他必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因为“赢得信任”与“信任他人”一样不容易做到,只有像蒋天枢这样笃诚、忠厚、不辱使命的人才担得起他人的“性命之托”——这种最高形式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