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
晨钟云岸湿,胜地石堂烟。
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
【详解详析】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写薄暮时分宿于船上所见之景,月儿闪动在石上的急流中显得娟秀美丽。舸:大船。
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夜晚风起,吹得桅灯乱晃,夜雨倾泻在江上一片喧声。此联写得有声有色。
晨钟云岸湿,胜地石堂烟——江岸湿:连报晓的晨钟的声音也像是湿的,远望石堂胜景笼罩在烟雾中。云岸:一作云外。石堂:云安的一处胜景。
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尽管橹声和鸥鸟都显得柔美,但都在我的关注之外,此刻我满腹都是告别你的凄清,感念你是那样贤良。
【经典品评】
杜甫的这首小诗情真意切,观察生活极为细腻,从薄暮到夜深,再写到拂晓,从夜晚泊舟江上写到开船,景致清绝如画,令人如同亲见,声音和画面历历在目。特别是“晨钟云岸湿,胜地石堂烟”更是形象而简练,使人想到因雨大之故,连钟声也不如寻常响亮,似从云中飘来,被湿云裹住,仿佛感受到空气中的湿度。“江鸣夜雨悬”句更是用字独特,一个“鸣”字和一个“悬”字将夜雨敲击在船上和江上的一夜喧闹写得声音和形象俱佳。诗是最精炼的文体,在极简短的文字中能涵蕴这样深广的内容,可见杜诗的功力之深。八阵图
【导读】
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冬,杜甫由忠州初迁夔州(今重庆奉节县东北)时。八阵,指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八阵图是诸葛亮阻挡吴兵进攻的一座阵式,在今奉节县南长江边上的沙滩上,由许多石块摆成。公元222年,刘备率军伐吴,在硅亭(今湖北宜都县西北)被吴将陆逊击败,逃回夔州。传说吴兵追到八阵图时,见阵式变化莫测,不敢擅入,遂引兵撤走。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详解详析】
功盖三分国——功盖:盖世之功。三分国:指当时三分天下的魏、蜀、吴三国。说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
名成八阵图——八阵图的遗址除本诗所写的夔州外,另有多处。如沔县(今陕西勉县)、新都(今四川新都县)、广都(今四川双流县)。这几处据传都是当年诸葛亮为练兵而设。这句是说他创造的八卦阵成就了他的威名。
江流石不转——任凭江流冲击,石头依然如故。据刘禹锡的《嘉话录》记载,夔州逢雪消季节,峡水奔涌,有巨木随波而下,使川中万物皆失常态。惟八阵图中诸葛亮摆的石堆,六百年来不变。
遗恨失吞吴——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章武元年(221),孙权破荆州、杀关羽。刘备大怒,一时冲动便率兵伐吴,以致造成军事上的惨败,破坏了“联吴抗曹”的大策。诸葛亮未能阻止此事,因而“遗恨”。
【经典品评】
这是一首咏怀诗,写诗人面对八阵图的遗迹,怀思诸葛亮的功业,对当年那场战争表示了深沉的感慨。
起首两句,杜甫赞颂诸葛亮的丰功,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在绝句中别树一格。古柏行
【导读】
作品写于杜甫寓居夔州时。夔州有诸葛亮庙,庙内古柏参天。杜甫来这里不止一次,写这首诗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诗中由诸葛庙中的古柏联想到成都武侯祠的古柏,由诸葛亮的身世联想到自己的怀才不遇,以古柏自喻,抒发了苦闷的心情。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元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详解详析】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诗人崇敬孔明,常来此处,坐在庙前那株古老的柏树下,望着那青铜般的枝干、磐石似的根,深有感慨。柯:树木的枝杈。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霜皮:树皮色白如霜。溜雨:树皮光润滑溜。围:指两手合抱的长度。黛色:青黑色。参天:耸入云天。这两句是形容树的外观高峻壮美。“四十围”和“二千尺”都是夸张的说法。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君臣:指刘备和诸葛亮。与时际会:恰好迎合了时代的需要。这句是说刘备孔明君臣遇合,这参天老树正是历史的见证。这树同时也是孔明高洁人格的象征,所以至今得到人们的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这两句是诗人面对高耸的柏树产生的丰富想象:当云雾飘来时那氤氲之气可以连接巫峡,当月亮升起时那凛凛寒光会直通岷山,极言柏树的宏大壮伟。巫峡:在瞿塘峡东。雪山:指成都西北的岷山,因山顶常年积雪故称。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忆昔日我曾绕过锦亭东行,那里的先主庙与武侯祠在同一处所。锦亭:成都有锦江亭,亭西有武侯祠。閟宫原是《诗经》中写宗庙祭祀的一首诗名,这里代指祠庙。同闼宫:指同时供奉在一个庙内。《成都记》载,先主庙西院即武侯祠。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成都的武侯祠前有双大柏,柏树枝干崔嵬,给荒凉的郊原增添了古老的韵致;庙宇中的壁画彩绘多姿而又深邃,更显得门户空旷寂寥。丹青:指祠庙中的壁画。牖:窗户。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夔州的这棵柏树如此出众,虽然占据了地利,但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风的侵袭。落落:孤高,与众不同的样子。得地:得到有利的居处。冥冥:高远之状。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元因造化功——这自然是得到了神明的扶持和庇护,它正直的品格也是出于造化之功。元:同“原”。造化:造物主。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大厦如若倾倒需要有栋梁来支撑,古柏重如山丘万头牛也难拉动。回首:指难以拉动的样子。丘山重:山岭重叠。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它不露文采已经让世人惊异,它不怕砍伐可又有谁能够运送?文章:这里是指树木的年轮和纹理。谁能送:有谁能运得走?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它的心是苦的可也难免有蝼蚁侵蚀,树叶芳香终将招来鸾凤在这里住宿。苦心:柏木味苦,树的躯干内称“苦心”。这里是双关意,也兼写人。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天下志士幽人请你不要埋怨嗟叹,自古以来大材都往往难以为世所用。“材大难为用”,一语双关,既指树也指人,感叹古往今来有才能的杰出人才往往得不到重用。
【经典品评】
《古柏行》是杜甫的一首成功之作,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借柏喻人。诗中字面上是赞颂久经风霜、独立寒空、性情高洁孤傲的苍苍古柏,实则歌颂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孔明。诗的前六句以古柏起兴,赞其高大挺拔,羡其适逢明主而有君臣际会之幸。接下来由夔州古柏,联想到成都先主庙中的古柏,其中“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两句,既是说树,更是说人,说明“树大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人生哲理。从“大厦”句以后,诗人因物及人,想到世事之艰辛,发出深沉的感慨。尤其是最后一句“古来材大难为用”更是一语双关,振聋发聩,揭示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空有志向而无法施展的残酷现实,其怨愤和悲叹的语气,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回味不已,心绪难平。
白帝
【导读】
此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当时杜甫住在夔州。诗中感慨乱世中黎民之苦。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详解详析】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云出门:云从城门中出入,极言山城地势之高。雨翻盆:雨大得就像打翻了水盆,倾盆雨。
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高江:指雨后洪水暴涨,使长江水位升高。急峡:山峡窄小,江流迅急。雷霆:形容山峡中的水流声。日月昏:指古木苍藤之茂密,挡住了日月光华,使其呈昏暗之状。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戎马:战马。归马:战后放回田园的军马。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诛求:强制征收赋税。何处村:哪个村。
【经典品评】
这首诗前四句写白帝城的景色:云涛、雨暴、江吼、日昏。后四句写百姓在战乱中的痛苦。就在杜甫写这首诗的前一年十月,四川一带发生了一场战乱,剑南西川都知兵马使崔旰杀死了节度使郭英倪,朝廷先后派兵讨伐崔旰都失败了。这场战乱一直持续了两年。最后朝廷不得不妥协,就地封其为节度使。杜甫这首诗即是为这场战乱而发的感慨。诗人以长江、峡口的风雨云雷为兴象,衬托令人恐怖的战乱年代。后四句写出征的马不如归田的马走得轻快安心、千户人家如今只有百家幸存,表达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倾向。秋天的原野地里那不知来自何方的哭声和孤儿寡母交不起赋税的哀求声,写出了战乱带给黎民百姓的困苦,表达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情怀。那激荡的雷霆风雨、凶险的高江急峡,更衬托出动乱的现实和诗人的忧心如焚,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被后人誉为奇警之作。
诸将五首(选一)
【导读】
《诸将五首》是一组著名的政论诗。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作于夔州。这里选的是其五。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详解详析】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锦江:借指成都。巫峡:借指夔州。因夔州与巫峡邻近故有此称。这句是诗人离蜀赴夔,看到锦江春色一路相伴似在追逐人而行,途中见清秋中的夔州千山万壑皆含哀情。为何生哀?引出下文对严武的思念。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诗人回忆当年与严武同行,去成都望乡台一起迎接天子派来的私人使节,想到严武今已作古,所以生哀。严仆射:指严武。严武死后追封尚书左仆射。中使:指皇帝左右的使节宦官。望乡台:在成都城北。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主恩:皇恩。节:符节,古时官员出使所持的信物。三持节:指严武三次持节出镇蜀地。严武最初以御史中丞出为绵州刺史,迁东川节度使,再拜成都尹,后以黄门侍郎任剑南节度使,故云“三持节”。这句是说,承皇恩你曾先后三次持节坐镇蜀地,你军令严明我们曾数次举杯祝捷。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这险甲天下的西蜀重地,它的安危还要仰仗一大批有能力的将才啊!这首诗写诗人忧虑蜀地的安危,更思治军有方的老友严武。
【经典品评】
《诸将五首》是杜甫探索七律组诗诗艺的成功之作。在内容上洞察时弊之深、在思想深度上谋虑之远、在艺术形式上开拓之广,都有相当突破。议论人诗,本不易写好,像《诸将五首》这种政论性很强的作品,就更难写。但在律诗中发大议论,却恰是杜甫之所长,《诸将》表现尤为突出。议论以理为主,易破坏诗的抒情性;议论的语言多逻辑说理,又易破坏诗歌语言的凝练;但这两点都被杜甫解决得十分妥善,可见其功力不凡。杜甫写诗,并不直接发议论,而是从自己最深切的感受出发,选取具体典型的事件,借鉴古体诗中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的长处,在律诗的对仗中求巧思,在婉转的音调中表其意,用精美的艺术形式表现重大丰富的思想内容。
垂白
【导读】
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居于夔州西阁时。诗人以冯唐、宋玉自比,抒发了悲苦激愤之情。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
【详解详析】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冯唐:汉文帝时的大臣,以孝悌闻名,拜为中郎署长。他为人正直敢谏,屡遭排挤,直到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也未得到升迁,还只是个郎官。后人就以“冯唐易老”形容老来难以得志。宋玉:战国时楚国人,著有《九辩》,开首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这里以冯唐、宋玉自比,是说自己白发垂飘有如冯唐,当秋而悲又如宋玉。
江喧长少睡,楼迥独移时——听江声喧闹很少入睡,独倚楼头眺望任时光流逝。
多难身何补,无家病不辞——值此多难之时,我身于国无补;我已没有了家园,疾病来就让它来罢。
甘从千日醉,未许七哀诗——千日醉:《搜神记》载,中山人狄希能造千日酒,饮之一醉千日。杜甫在这里是说甘愿饮此酒让自己一醉千日,也不称许曹植、王粲那些忧时无益的《七哀诗》。
【经典品评】
杜甫感叹自己满头白发、垂垂老矣却仍旧如冯唐一样,官职很小,报国无望。羁旅夔州,寄居西阁,彻夜难眠,惟有像宋玉一样对秋伤悲。所以他宁愿自己喝那种能叫自己长醉不醒的酒,写《七哀诗》那样忧伤的诗又有什么用呢?这是作者发牢骚的愤激之语。说写诗无用的同时自己不是还在用诗表达吗?全篇充满伤感的愁绪,写得哀怨而凄美。艺术上也很有特色,整首诗中,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全用对仗,这在律诗中比较少见,为诗词格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例证。
中宵
【导读】
此诗当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居夔州西阁时作。写孤身漂泊之苦况。
西阁百寻余,中宵步绮疏。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
【详解详析】
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寻: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绮疏:镂刻成绮纹状的窗,此指雕花窗户。这句是说西阁高百寻有余,半夜独自在雕花的窗前徘徊。
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流星飞过水面留下白色痕迹,残月的馀辉在沙滩上晃动,若有若无一片虚幻。
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良鸟择木而栖爱选择幽深的树林,巨大的鱼总是潜藏在深深的水底。
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亲朋流落在天下不同的地方,战乱中很少有书信。
【经典品评】
这首小诗以比兴手法写诗人孤旅天涯的苦况。诗人以鱼和鸟儿作比兴之物,想到鱼可潜入水底、鸟能择木而栖,自己却无法选择理想的环境,只能在远离亲人的异乡苦苦挣扎,因此夜半难以入眠,写下这充满悲情的感人诗句。
江月
【导读】
此诗写于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西阁时,是一首对月诉愁的美丽小诗。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
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详解详析】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江月的光在水波上荡漾,独倚高楼真愁煞人啊。
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长年累月在遥远的天边作客,至老不能还乡止不住热泪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此两句为写月的名句,极美。使人如见半轮皎月隐约被银河淹没,清影浸在玉露之中。团:一作(tuán):形容露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