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人类的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300多年前,以广泛使用蒸汽机和纺织机为标志的一场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兴起。许多国家随着工业革命而迅速崛起,它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然而不幸的是.那些被我们视为繁荣象征的林立的烟囱.却在破坏我们的环境。蓝天不再洁净,空气不再新鲜,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恶化。甚至连苍天也发怒了,它流下了辛酸的“眼泪”,这眼泪就是酸雨。
1971年9月23日晚,十几个行人匆匆赶路,经过东京代代木车站附近时,天正下着蒙蒙细雨。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雨似乎跟平常的雨不同,飘进眼睛会感到刺痛,落到手臂上觉得好像被小虫“蜇”了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科学家忙碌起来了,他们又是采样化验,又是分析研究,终于发现,原来是这种雨水里含有某些刺激性物质,表现出明显的酸性,于是人们就把这种雨起名为“酸雨”。
其实,酸雨并不是日本的特产,也不是到20世纪70年代才有。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一位化学家就发现,曼彻斯特地区下的雨有时呈酸性,而且这种酸性同大气中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有关。问题提出来了,但没有引起人们注意。
1926年,挪威淡水渔业观察者报道,新孵化的鲑鱼出现突然死亡的现象,与地面上的酸性有联系。进入20世纪50年代,瑞典气象学家又发现,北欧地区下的雨经常是酸性的。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天降酸雨的现象。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的会议上,瑞典代表第一个把酸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环境问题提了出来。
但是,20年过去了,酸雨污染却日益严重,范围不断扩大,从北欧扩展到中欧、东欧,从北美扩展到南美,从亚洲扩展到非洲,不仅工业发达国家有酸雨问题,发展中国家也有。现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降水的含酸量,要比100多年前未受污染的雨水含酸量高出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倍。曾测得加拿大南部降落的酸雨比西红柿汁还酸,美国弗吉尼亚州惠林地区酸雨的酸度甚至远远超过了醋酸。
天上落下来的雨雪本来应该是中性的,平常的雨水,因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于洁净的雨水以后,一部分形成碳酸的缘故,呈微酸性,PH值在5.6以上。但这样的雨水酸性很小,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PH值小于5.6的雨水,我们才称之为酸雨。那么酸雨中的“酸”是从哪来的呢?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产物。它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各地区酸雨的组成和成因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燃烧煤炭、石油生成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在酸雨形成的过程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它们进入大气后,在阳光、水汽、飘尘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硝酸或硫酸盐、硝酸盐的微滴,飘浮在空中,然后遇到降雨降雪,随着雨雪一起落下。这些酸都是强酸,试想,一旦混进雨雪里,雨雪还能不酸吗?
哪里有酸雨,哪里就会发生灾难。
酸雨进入人体会使人渐渐衰弱,严重的会导致死亡。据报道,仅在1980年一年内,美国和加拿大就有5万余人成了酸雨的猎物。
酸雨落进湖里,时间一久,湖水就会变酸,而且越来越酸。开始是某些浮游生物、软体动物消失不见,无脊椎动物大大减少,鱼类的卵不能孵化。然后是绝大多数的鱼类也都消失,微生物的活动受到影响,水质严重恶化。最后生机盎然的湖泊变成死水——潭。那些酸度很高的湖泊,看上去水体很洁净,简直像水晶一般透明,但实际上已经是个“死湖”,是个没有生命的“水中坟墓”。
酸雨会降低土壤肥效,破坏土壤结构,妨碍土壤中水分和空气的调节,甚至损害植物组织,影响光合作用,使大多数农作物减产。
酸雨降落到“林海”里,树叶直接受害,嫩绿的叶子变得枯黄凋零;林地养分丧失,有害有毒元素趁机作恶,林木生长变慢直到干枯死去。德国人把酸雨称做“绿色的鼠疫”,因为在德国,至少有一半的森林受酸雨之害。德国人常自豪地称自己的国家为“黑森林王国”,可是由于酸雨肆虐,现在黑森林已变成了黄森林,墨绿的树叶泛黄脱落,好多树冠完全脱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
酸雨落到建筑物上,会把建筑材料腐蚀得千疮百孔,污迹斑斑,严重破坏历史文物和古迹。已有2∞0多年历史的雅典古城堡是希腊民族的象征和骄傲,它几乎全部用洁白的大理石建成。在长年累月的侵蚀下,酸雨已使精美的浮雕、神像变得“面容憔悴”“污头垢面”,完全失去了昔日的光彩。酸性的雨水也使意大利成尼斯的古建筑和部分艺术珍品严重受损;使印度著名的泰姬陵出现剥落现象;德国每年因各地纪念碑受腐蚀就要损失数百万马克;号称世界最大露天博物馆的智利复活节岛上的石雕人像,正面临着解体和倒塌的威胁;而美国每年花在修理受损古迹方面的费用超过了50亿美元。
我国重庆的嘉陵江大桥因受酸雨腐蚀每半年就要除锈一次,而受酸雨影。向较小的南京长江大桥3年除锈一次;重庆电视塔建成仅3年即已开始生锈,而南京电视塔在建成9年后才开始生锈。1982年6月8日,重庆市连降酸雨面积达2万亩(合13.34平方千米),使当地的水稻叶片变黄枯萎,损失严重。可见,酸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何等惊人!
凡此种种,使酸雨得到了一个坏名称——“空中死神”。
大气中的污染物能在高空中到处游荡,风可以帮它们“偷越国境”“飘洋过海”,到达几百、几千公里外的其他国家,造成诸多国际纠纷。这就是说,酸雨可以成为“进口货”或“出口货”,是一种“穿越国境的污染”。
今天,酸雨已成为地球上很多区域环境问题。在欧洲,雨水的酸度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在北美,降落PH值只有3~4的强酸雨已经司空见惯,加拿大酸雨危害面积已达120~150平方千米;在日本,全国降落的酸雨PH值是4.5;在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土壤已经因频降酸雨而酸化。我国西南各省如贵州、四川等,酸雨情况也很严重。
但愿酸雨问题能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让蓝天更蓝、白云更白,让苍天不再“悲伤”,不再“流泪”。
大气遭污染地球发高烧
最新的全球气温记录告诉我们,20世纪气温最高的6个年份全在80年代,也就是说,80年代是20世纪最热的10年,而1988年更是有可靠的气温记录(约100年)以来最热的一年!这种气候变暖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呢?
有些气象学家认为,目前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还是自然因素,地球每过一段时期有一次冷暖变化,现在可能正处在暖期,所以气候变暖是一种正常的处在自然变化范围内的现象。
但是多数科学家认为,尽管地球气候确实是冷暖波动的,可这次变暖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热得更快更厉害。他们认为,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在影响着全球气候,温室气体的增多和温室效应的加强,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不正常变暖的主要原因。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
北方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零,一间密闭的玻璃温室内却温暖如春,照样生长着瓜果蔬菜和草木花卉。这是因为玻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能让太阳辐射畅通无阻地进入温室,加热室内的地面和空气,却不让室内的热辐射跑到外面去。这样一来,温室的热量收入多,支出少,温度自然就比室外高了。这就叫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事实上,地球就是一个大“温室”,地球周围的大气相当于温室的玻璃。大气能让大部分波长比较短的太阳辐射直达地面,加热大地使它的温度升高,同时又能吸收地面散发出来的波长比较长的热辐射,只让很少一部分热量散失到宇宙空间去,这两个过程使地球表面保持基本常定的平均温度。地球有了大气层,就如同花房有了玻璃一样,有保暖作用。科学家们说,如果地球赤裸裸地“一丝不挂”没有一点大气,那么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15℃左右)就要比现在低33℃,也就是只有一18℃,连海水都要结成冰了。
但是,大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并不是每种气体都能产生温室效应,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是一些含量很小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合物、氯氟烃、臭氧等等,这些气体被称作“温室气体”。
在众多的温室气体中,主角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将直接影响着全球的气温。这就是说二氧化碳气体的数量上升与下降直接影响着全球气温的上升与下降。据计算,如果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话,那么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将下降32℃,地球就成了一个没有生命的冰封世界。反之,如果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上升,那么,“温室效应”将加剧,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将上升,地球将会变暖。现在,令人担扰的是:“温室气体”的含量在上升,而且上升得越来越快。
首先是人们大量地开采和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含碳的化石燃料,数不尽的烟囱和数以亿计的机动车辆都在昼夜不停地喷吐着二氧化碳。有人估计,仅仅1988年一年时间里,人类活动就往大气中排放了280多亿吨二氧化碳。
其次是大规模的森林破坏,绿色植物是天然的大气“清洁工”,每公顷森林1小时能吸收8千克的二氧化碳。现在由于种种原因,森林面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陆地上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被大量地毁灭。
一方面是产生的多,一方面是消耗的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自然就不平衡了,它的含量越来越多,浓度越来越高。
在大约100年前,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一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这是一个人类刚开始使用矿物燃料——煤和油的时代,此后这个水准迅速提高了。仅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各种燃具、飞机、汽车、工厂和所有其他工业化文明的产物已经给大气层增加了3600亿吨二氧化碳.使它在大气层中所占的比率增加了大约10%。从1850年到1988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增加了25%,而其中最近的25年中就增加了8%。许多专家经研究后指出:二氧化碳增加的速度正在加快。目前,二氧化碳增加10%,仅需20年时间,若再增加10%,就只需要10年时间了。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继续发展,那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未来不到50年的时间里将增加1倍。
除了二氧化碳以外,大气中含有的另一些气体,如甲烷、氯氟烃、一氧化碳等,也都是不容忽视的“温室气体”。虽然甲烷的数量不如二氧化碳那么多,但产生“温室效应”的能力却是二氧化碳的20~60倍。据估计,每年进入大气中的甲烷总量为4—6亿吨,大多数与人类的活动有关。甲烷主要来自于填埋垃圾,水稻根部厌氧微生物的分解,全世界煤矿、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输送,反刍动物胃部的发酵,牲畜饲养场及废水的处理,以及生物质的燃烧等过程。
不用说,温室气体越多,温室效应越强.地球的气温也越高。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气温要比19世纪的下半叶约高0.6℃。气象学家们预测,2025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1℃,到21世纪的中叶将上升1.5℃~4.5℃。这就是说,今后几十年中,地球变暖的速度将是上个世纪的10~15倍!结果是我们的地球将变成一个被“烤焦了的行星”。
在20世纪,地球升温了整整0.7摄氏度。纬度越高的地区增温幅度越大,许多城市的夏季温度超过了38℃。1994年夏季,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8月18日最高气温达到51摄氏度。1992年9月13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记载下了利比亚沙漠出现的全球有史以来最高气温——58摄氏度。1988年希腊的热浪造成数十人死亡,同年的中国,因热浪而死亡的人数达到700人,数百万人中暑。
而且“温室效应”的可怕后果是全方位的。旱涝灾害会频繁发生,热带多雨地区洪涝威胁会更加严重,炎热少雨地区旱灾将成为“家常便饭”,亚热带的农业将大面积减产;尘暴有增无减,台风更加猛烈;许多生物由于适应不了气候变化而被淘汰,生态平衡失调;森林覆盖率减少11%,沙漠面积扩大3%;气候变暖还将给某些病原体及其传播媒介提供理想的繁殖条件,全球人口中将有一半成为疟疾、血吸虫病、登革热等传染病的受害者。
不过,目前人们最担心的问题,还是由于气温升高,海水膨胀,冰雪融化而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过去的100年中海平面已经上升了10厘米~15厘米,到2030年将上升30厘米,100年后可能上升1米左右。
海平面上升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淹没沿海大片低地,使它们消失在白浪滔滔之中;许多岛国或岛屿,如马尔代夫、塞舌尔、巴哈马、基里巴斯、图瓦卢以及中途岛、比基尼岛、圣诞岛等,将部分甚至全部被海水吞没。海拔高度接近海平面或低于海平面的国家,如孟加拉国,六七十年后每逢雨季将有1/3的国土被淹没到3米多深的水下;所有沿海国家都会受到海水入侵的威胁,他们将为保护沿海城市和土地付出高昂的代价。
地球的保护伞破了个洞
地球上空在距地面20千米~30千米的平流层中下层的臭氧层,是地球上人类及其他生物,免遭太阳紫外线伤害的“保护伞”。
臭氧是一种不稳定的具有特殊“新鲜”气味的气体,在常温下呈浅蓝色,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杀菌作用快、效果好,而且有去除色、味的特点。虽然臭氧在地球大气中含量极少,其平均浓度按体积比仅为3%左右,但它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从而使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少到使生物体能够承受的程度。如果这一“保护伞”受到破坏,太阳紫外线就会长驱直入,到达地面的辐射就会增强,严重危害人类和生物的正常生长。
按照科学家的说法,原始生命诞生在海洋里,后来大气层中逐步形成了臭氧层,生命才得以离开海洋,开始浩浩荡荡地向陆地进军。
可是,经过亿万年的漫长岁月才形成的臭氧层,如今却正遭到人类活动的破坏。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在南极的大气观测中发现,南极地区上空10千米~20千米处的平流层中下层,9月、10月的臭氧含量在逐年减少,到1985年仅为正常值的60%~70%。1985年5月,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首次报道,他们在南极上空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臭氧层“空洞”。所谓“洞”,倒不是说里面什么也没有,只是臭氧的含量比正常水平要少很多。臭氧减少的区域位于南极点附近,呈椭圆形,其范围有逐年扩大的趋势,1985年已相当于美国的面积。这一现象被称为南极臭氧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