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
我们这次专题视察我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委员们热情很高,冒着严寒,冒着阴雨,坚持到野外、到水利现场视察。通过视察,委员们对我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既了解了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方面的情况,又通过对每个调研点的考察,对我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微观情况有所了解。刚才委员们都谈了视察中的感受,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讲得都非常好,很有针对性,很深刻,很有见地,对我省今后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可以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省水利厅的领导和同志们对于此次视察非常重视,给我们介绍了我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情况,并为视察准备了丰富的资料。我们每到一个视察点,管理单位的领导同志都为我们做了详尽的情况介绍,同时对视察团的视察活动和食宿安排得非常周到。在此,我对水利厅的领导和同志,对此次视察过程中为我们做介绍、做安排的同志们表示感谢。
下面就我省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谈几点感受和认识:
第一,近几年我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做得很好,成效也很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改革的精神促进水利建设,使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群众性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不断发展。
(2)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不断提高,工作的重点放在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上,已经建成或者基本建成了一批重点工程。如引冯济羊工程、泾惠渠加闸加坝工程、东雷抽黄续建工程、西安黑河水利枢纽工程等。
(3)随着这些重点工程的相继建成,全省供水能力有了显著增强。农田灌溉面积得到扩大,解决了一些地区人畜饮水的困难。城市的供水问题得到了缓解,一些江、河的防洪能力也有所提高,水土流失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二,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是解决我省城乡缺水、洪涝灾害等问题的关键,是关系到我省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长远发展的一项战略性任务。
(1)“善治秦者先治水”,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对水资源的合理地开发利用。我省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都与水有关系,干旱是我省许多地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干旱的主要原因就是我省很多地方缺水,只能靠天吃饭。洪涝灾害虽然是局部的,但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如今年的安康紫阳县、1996年延安的直罗镇在洪水中都受到严重损失。山体性灾害大部分与降雨相伴发生,如滑坡等。冰雹灾害每年都在局部地区影响到我省的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霜冻灾害在陕北地区非常严重。
(2)我省的水资源总体上是不足的,主要表现在:降雨量比较小,陕北地区更是特别突出;径流量也不是很大,水资源流失严重;地下水储量不是很丰富。
(3)在给全国政协钱正英副主席汇报在陕全国政协委员视察水利建设情况时,她很高兴,很关心,讲到了引洮济渭工程。现在看来南水北调走西线,解决不了西北地区缺水的问题。
第三,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水少、水脏的问题。
(1)控制、调蓄性的水库少。我省水库的总蓄水能力才40多亿立方米,和全国总的水库库容量相比,差距太大,仅占1.1%,而且有的水库年久失修,泥沙淤积严重,有效的库容量很小,约为12亿-13亿立方米,只有40亿立方米蓄水能力的1/3.黄河流经我省734公里,在黄河流经的省份中唯独我省在黄河上没有建设水库。
(2)农业灌溉、供水不足,缺水比较严重,每年缺水26亿立方米,缺1/3.
(3)防洪任务重,压力大。黄河泥沙淤积在潼关以上三门峡库区,使得潼关高程抬高5米多,导致黄河倒灌渭河,渭河入黄受阻,渭河河床抬高,河流走向改变,南山12条支流入渭河不畅,引起了我省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的频繁发生。
(4)水污染严重。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输水管道,通过管道不仅污染了河流,而且还污染了地下水。
第四,意见和建议。
(1)水利建设要继续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城乡统筹、工农业兼顾的原则。以兴水治旱为中心,搞好水利规划。
(2)科学开发和节约用水是解决陕西水资源短缺的关键。要管理好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包括库、坝、闸、渠。渠的衬砌工程要建设好,更要维护好,节水配套工作及节水技术的改造、推广要加强。
(3)泾河东庄水库存在的多项问题,我们全国政协委员要通过提案、通过新闻媒体呼吁有关部门解决。
(4)南塘、北窖、关中井的群众性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要不断加大投入。
(5)渭河流域水污染的治理,是渭河综合治理中的重点工程。
(6)注意水资源在“山川秀美”工程中的承载能力。
(7)雨养农业,针对雨水流失多的特点,可以通过建淤地坝、建水窖的方法把雨水集聚起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