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泥石流是一种介于挟砂水流与岩土块体运动之间的固、水、气混合流体。泥石流作为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一定区域内各种环境要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就现代暴雨泥石流而言,它不仅是山区特殊的气候(干湿季节分明、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充足的松散物质、特定的地貌形态以及水文、植被等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相互作用、长期发展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自然过程,而且更为重要是,泥石流是地球长期发展、分异的历史中某一特定时,空状态下(气候变化、地壳构造运动、地表形态演替、生物圈进化)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危害极大的地表物质运动形式。不管是分布于中、低纬度带内的中山、低山区的暴雨泥石流,还是分布于高山区的冰川泥石流,其基本成因都是如此。由于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大冲大淤的特点,因此,它一方面以给山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以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深重的灾难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另一方面,它的特殊流体和运动力学特征,以及对山区地表的侵蚀与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特征和堆积地层又成为山区自然发展史的一部重要记录而受到地学和水利、交通、环保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于是,泥石流的研究便成了人类力图减轻自然灾害而与之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它亦成为人类为探明地理环境变化历史,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功能,促进人类活动自觉适应自然过程、遵循自然规律、创造更加适宜于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工作中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在人类面临着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下,在人类为保护和改善自己生存环境的要求和呼声日益高涨并纷纷携手行动的进程中,在各国众多的科学工作者积极投入防灾减灾和探讨全球变化的研究行列并忘我工作的时候,泥石流的研究必将受到人类的进一步关注,并将取得令世人满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