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雨林里的动物,奇特而珍惜,很多都濒临灭绝。这里的风景,植物,花草,动物,一起构成生态学的奇迹,是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在爪哇雨林里,有一种动物叫爪哇犀,是世界上最罕见的哺乳动物之一,爪哇犀体重在1500~2000公斤之间,体长为2~4米,肩高1.5~1.7米。皮肤呈灰色。它喜欢栖息在低地雨林的水塘边,以树枝,嫩叶和果子为食。尽管视力不佳,但也有敏锐的嗅觉和听力。雌犀成熟在三到四岁间,雄性成熟在六岁之后,爪哇犀怀孕期间是16个月,每次交配间隔达4~5年。每胎只生一头幼犀,幼犀哺乳为1~2年。爪哇犀平均寿命35~40年。爪哇犀通常不会攻击人,除非受到惊吓或正在抚养幼崽,爪哇犀的活动范围20平方英里之间。
爪哇犀过去普遍分布于孟加拉国东部,中国西南部,越南南部,泰国,老挝,柬埔寨和爪哇岛(印度尼西亚)。
爪哇犀现在只有在爪哇西部的乌戎古垄国家公园才能看到,仅存50到60头犀牛栖息在这里,进入公园需要通行证。
爪哇犀的濒危有二个主要原因,1:爪哇犀被大量偷猎(犀角被视为名贵中药,且在也门被雕刻为匕首把柄)2:爪哇犀栖息地的减少与破坏。由于大量捕杀,目前只分布在爪哇岛的UdjungKulon国家公园(数量50~60)和越南的Tien国家公园(越南亚种,数量2~7),数量非常稀少。越南战争后,越南境内的爪哇犀被认为灭绝。前些年WWF在越南拍下了爪哇犀的照片,展示并证明了越南仍然存在爪哇犀,但专家估计全为雄性,如果估计正确,那么越南爪哇犀野外种群复兴的可能性将为0。或许会有1~2头未被拍下的雌性,但如果在这些年里它们被捕杀或死去,就能意味爪哇犀在越南境内分布的结束。而爪哇岛上的野生种群也可能因近亲繁殖的次数增而使幼犀先天缺陷增加或抵抗疾病能力低下,最终不能维持整个种群的延续。这个一直以来都高度濒危的物种能保留到今天也可以算是奇迹。
另一种动物爪哇鹰是印尼官方的象征,这种独一无二的鸟,仅存200到300只,栖息在热带的低洼的森林或者爪哇的雨林,爪哇鹰一年只产一次卵,繁殖十分慢。现在是濒临灭绝的物种,很多措施用来保证它们的生存。
在爪哇雨林里有一种专吃鱼的蝙蝠,叫食鱼蝠,它们在从水面飞掠而过时,会向水里发射超声波。
当食鱼蝠的耳朵接收到从鱼体反射回来的回声时,超声波的能量已经损失掉99.9%,声强也只有原来的百万分之一了。尽管如此,食鱼蝠仍能听到回声,并迅速降落到水面上,将爪伸入水中把鱼抓出来。人们发现,食鱼蝠的耳朵还是一个共振器,能将极弱的回声信号增强。它的耳廓也能活动,以便在回声最强的方向上收集信号。
蝙蝠的抗干扰能力也特别强。它可以同时探测几个目标,即使人为地去进行干扰,甚至制造出比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要强一二百倍的噪声时,它仍能有条不紊地探测四周的目标。有时,成千上万只蝙蝠同住在一个岩洞里,它们在晚出早归时常会聚在一起,同时发出超声波。按理说,成千上万只编幅同时发出的声音定是震耳欲聋,令蝙蝠自己也不辨东西南北了。可是它们却各行其是,互不干扰。
100多年前,人们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热带雨林中,发现了一种飞蛙。1964年,人们拍摄到了飞蛙滑翔姿态的照片。这种绿色大蛙是一种大型树蛙,完全树栖,即使在繁殖期间也不下树。它身躯扁平,足趾已经大大增长,趾间有发达的蹼膜相连,趾端扩大形成一个富有粘性的吸盘。这种独特的“装备”,使飞蛙能够在树枝间跳跃、攀爬。飞蛙从树上跳下时,马上伸出四肢,紧紧地绷着,足上的蹼膜完全张开,好像趴在空中,它下落的速度被小降落伞似的蹼膜作用减缓了,能轻易地从一棵树滑翔到另一棵树上,空中滑行距离可达10米以上。
问题在线
爪哇岛有什么特点?
四面环海的爪哇岛,属热带雨林气候,没有寒暑季节的更迭,年平均气温为25℃-27℃,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岛上热带植物丛生密布,草木终年常青,咖啡、茶叶、烟叶、橡胶、甘蔗、椰子等物产丰富。爪哇岛上河流纵横,风光旖旎,每年都吸引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观光旅游。爪哇岛上有100多座火山,前不久活动剧烈,有爆发迹象的默拉皮火山就是其中的一座。默拉皮火山海拔2968米,是印尼众多活火山中最为活跃的一座。
探索指南
爪哇长臂猿的数量300-400只。它们神经兮兮地悬吊在爪哇国家公园的弹丸之地上,那里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岛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