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彼得·德鲁克
出生地:维也纳
生卒年:1909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彼得·德鲁克,现代管理大师,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哈佛商业评论》曾经说到:“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在企业的丛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
1909年,德鲁克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祖籍荷兰。他的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有文化的环境之中。当时的维也纳出现了一个新的经济学派,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对于德鲁克后来的思想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20岁的德鲁克离开维也纳,去往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从事证券分析。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1937年,他因不满欧洲的守旧政治气氛而移居美国。此后,德鲁克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1942年至1949年,任贝宁顿学院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1942年,受聘为当时全世界最大企业——通用汽车公司的顾问。1945年,他创办了德鲁克管理咨询公司,自任董事长。稍后于1946年将心得成果编辑为《公司的概念》一书出版,对大企业的组织与结构进行了详尽而独到的分析。1954年11月6日《管理实践》一书问世,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成为高级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作;1973年出版的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则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的系统化管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提供的系统化教科书。德鲁克的其他作品在出版之后很久才引起人们的兴趣。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提出要减少组织层次,精简组织结构,但到了90年代这种观点才变得流行。1973年出版的《人与绩效》一书中,他提到了管理者和组织的更广意义上的社会责任,现在这也正逐渐被接受。在德鲁克已经出版的30多本书中,有一半并不是在谈论管理、经济问题,而是分析更大范围的社会转型、解构和整合,例如《保守的国家学说与历史的变迁》和《经济人的末日》。1995年,德鲁克出版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全书强调目前的经济由“管理的经济”转变为“创新的经济”。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德鲁克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30部,被译成20多国文字,在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销量600万册以上。他的著作,迄今译成中文出版发行的有12部。
在他的两部颠峰之作《管理实践》和《管理:任务、责任、实践》中,德鲁克首先对组织存在的理由和本质给出了启发性的见解:组织本身的存在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商业运营和商业成就的手段。其次,他提出了迄今为止对企业影响最为深刻的“目标管理”。他阐述道:“管理者的工作基本点就是完成任务以实现公司的目标……指导和控制管理者的是行动目标而不是他的老板。”他还提出了管理责任的“五大基础”,即制定目标、组织、沟通和激励、衡量,以及人的发展。德鲁克的天才之处在于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执行着管理研究的使命。他将管理确定为一种永恒的人类准则,“管理是任务,管理是纪律,但管理也是人”。他认为是管理者的眼光、奉献精神和诚实决定了管理的水平。
相关链接
目标管理的特点
目标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广泛重视的一种管理制度。这种管理的主要特点是:(1)强调活动的目的性,重视未来研究和目标体系的设置;(2)强调用目标来统一和指导全体人员的思想和行动,以保证组织的整体性和行动的一致性;(3)强调根据目标进行系统整体管理,使管理过程、人员、方法和工作安排都围绕目标运行;(4)强调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目标要求实行自主管理和自我控制,以提高适应环境为化的应变能力;(5)强调根据目标成果来考核管理绩效,以保证管理活动获得满意的效果。
德鲁克认为:管理在不同的组织里会有一些差异。不同的企业,目标不同,经营的方式也就不同。其他的差异主要是在应用上,这些差异是非常小的。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要面对决策。所有组织的管理者都面对沟通问题,管理者要花大量的时间与上司和下属进行沟通。在组织中,管理活动的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只有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语言。德鲁克非常看重经理人的作用,他认为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而且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经常补充的一种资源。经理人素质的好坏对企业的经营成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样的企业,开始的时候大体相同,但过几年后,它们的状况就会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在经理人那里。企业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经理人管理的好坏,也取决于如何管理经理人。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反映的是管理他们的经理人员的态度。建立一支管理队伍需要多年的时间和极大的投入。
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这本书中,首先分析了管理的环境,明确了要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必须要解决的认识问题,还提出了一些管理者会遇到的现实的问题。例如,管理者的时间一般容易“属于别人”;管理者除非采取积极行动去改变他们所生活和工作的现实,否则他们只好继续这样“工作”下去;只有当别人利用管理者的贡献出来的东西时,管理者才具有有效性;管理者在组织之内,但是他如果要有效工作,还必须努力认识组织以外的情况。
他告诉大家: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也是必须学会的。管理者的效率,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效率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高级管理人员才是管理者,所有的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是有助于提高机构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同时,德鲁克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观察,提出了管理者要做到有效性所需要的条件,他认为要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养成五种思想习惯:
1.知道把时间用在什么地方。管理者自己掌握支配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他们必须要利用这点有限时间进行系统的工作。如果不能好好地利用时间,这种管理者的工作是无效的,他可能会经常觉得很忙,但是他的工作效率并不高。他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办法利用时间:记录时间、安排时间和集中时间。管理者把对时间的分配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合理的安排。问下这样的问题:“这件事如果根本不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哪些事是可以让别人办,效果也一样好的?”回答了这些问题,有助于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时间浪费,安排好之后,就要高效地利用时间,即善于集中利用可供支配的“自由时间”。
2.有效的管理者要注重外部作用。把力量用在获取成果上,而不是工作本身。就是说,要明确这项工作最后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明白了这些目的和要求后,再开始做工作就容易得多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管理者则并非如此,他们从要做的工作开始着手,埋头苦干了很多天,最后也没得出什么成果。
3.有效的管理者把工作建立在优势上。管理者最好把工作建立在他们能做什么的基础上,而不是把工作建立在弱点上。配备人员,要看他是否具备完成这项任务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看他是否讨自己喜欢。当然,还要运用上级的优势,来为提高自己的有效性服务。
——传世佳言——
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卓有成效是一种习惯,是不断训练出来的综合体。
4.有效的管理者把精力集中于少数主要领域。这些领域是他们要考虑的重点领域,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期,管理者有特定的任务,即要优先考虑这些事情,其他的事情可以以后再作考虑。如此一来,优异的工作将产生杰出的成果。如果不管在哪个时期,所有的事情都一把抓,则很难有大的突破。明智的管理者给自己定出优先考虑的重点,并坚持重点优先的原则。
5.有效的管理者做有效的决策。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按适当的顺序采取适当步骤解决问题。只有在“不一致的意见”的情况下作的判断才是正确的,如果大家都是“统一的看法”,不一定是好事。他们也知道,作决策需要时间,快速作的许多决策往往都是错误的决策。作决策要慎重,要考虑很多的情况。
另外,有效的管理者还必须致力于对三项管理任务的追求:首先,要取得经济效益,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利润;其次,使工作人员有成就感;第三,妥善处理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