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拉萨烈士陵园
1950年10月,原西康省省会昌都解放。1951年5月,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谈判,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协议,10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1950年动工修筑自西宁至拉萨的青藏公路;1951年动工修筑自成都至拉萨的川藏公路:两路穿行在平均海拔为3000至4000米的高原地带,跨越大河峡谷,翻穿高山峻岭,工程十分艰巨,然皆于1954年建成通车。1959年进行以反乌拉制度、反奴役和减租减息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改革。1962年10月,印度向我发动武装入侵,我被迫自卫反击。在上述西藏解放、筑路、改革、卫国等重大历史事件及长期和平建设中,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斗拼搏,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与此同时,很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拉萨烈士陵园位于拉萨市西郊,这里长眠着为西藏的和平解放以及建设和保卫西藏而牺牲的烈士。
陵园始建于1955年,重修于1991年,占地63万多平方米,由纪念碑、广场、烈士亭、照壁、陵寝等组成。照壁上刻有安息在此的830位烈士的英名,其中有着名“爱民模范”洛桑丹增、袁石生以及为西藏建设而鞠躬尽瘁的领导干部夏辅仁、洛桑次诚。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的人民公仆、领导干部的楷模、优秀共产党员孔繁森的陵墓也建在园内。
拉萨·羊八井地热电站
在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雪域高原西藏,地热资源非常丰富,许多地区遍布大小热泉、沸泉,从众多热泉中源源不断涌出地下热水。
羊八井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高温地热湿蒸汽田,也是世界上大型地热田之一。羊八井地热田终年从地下向上翻涌出炽热的泉水,方圆40公里被温泉散发的一股股蒸腾的雾气所包围。最为壮观的要数气井放喷时的景象,只要闸门一开,滚烫的热水和蒸气直冲百米高空,10里之外可听见喷发的吼声。涓涓泉水汇聚而成的热水河和热水湖最使人惊奇。
羊八井地热电站位于拉萨市西北约90公里处的当雄县羊八井镇,海拔4300米,其地热田地下深200米,地热蒸汽温度高达172℃。已开发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发电潜力约35兆瓦。地热田自1975年实施开发利用以来已历经30余年。从1977年9月第一台1000千瓦试验机组发电成功并投入运行后,装机容量逐步增加,生产规模日渐扩大,发电量逐年上升。由5眼地热井供水,单井产量为75至160立方米小时,水温为145℃至170℃。每年二、三季度水量丰富时靠水力发电,一、四季度靠水热发电,能源互补。机组台数由1台增至9台,发电总容量由1兆瓦增至2518兆瓦,年发电量由1977年的494万千瓦小时上升到2004年的110850万千瓦小时。羊八井地热电站已累计完成发电量约12亿千瓦小时。这里已建成35千伏级升压站两座,110千伏级升压站一座。
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给拉萨电力能源注入了勃勃生机,而且也为地热能的综合利用开辟了广阔前景。羊八井地热电站已开发和将要实施的项目有:利用发电做功后的热排水进行提取硼砂生产;种植蔬菜,温室加温,冬天取暖;游泳,人体理疗及羊毛洗涤加工、造纸等。
羊八井地热田的开发利用和地热电站的建成具有探索性和示范性。羊八井地热电站是目前我国利用地热资源发电规模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座地热能发电站,故被称誉为“世界屋脊上的一颗明珠”。
江孜·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北岸的江孜县白居寺背山顶上,距拉萨市307公里,地处去亚东、日喀则的交通要冲,是1904年西藏人民英勇抗击入侵英军的地方。
江孜镇最引人注目的是镇西面突兀于年楚河河谷平原的宗山。陡峭的宗山上,雄踞着错落有致的古堡。
江孜在西藏的政治、经济、交通方面居于重要地位,历来是兵家必争的重镇。宗山位于江孜县中心,占地面积120080平方米,海拔4187米,地势高峻。1903年冬天,英国侵略军从亚东进犯江孜,遭到西藏军民的顽强抵抗。英军死伤惨重,被迫龟缩。1904年4月11日,英军再次攻打江孜,他们凭着先进的武器强行推进,滥杀无辜,入侵英军占领江孜。西藏人民奋起反抗,在宗山修筑炮台和工事,以土枪、大刀、梭标和弓箭,与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英军浴血奋战,于5月3日夺回江孜城,并将城周围的英军围困。6月中旬,英军增援部队赶到,从三面包围江孜城。7月初,江孜的藏军开始了着名的江孜保卫战,连续击退敌人的多次进攻。坚守宗山堡垒的西藏军民在顽强抵抗数日后弹尽粮绝,便奋起与攻上宗山的英军展开肉搏战,由于寡不敌众,勇士们用石头打退敌人数次进攻后撤出战斗。西藏军民在宗山上用土制枪炮顽强抵抗两个多月,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武器落后及火药库意外爆炸,弹尽粮绝,全部壮烈殉国。
历时两个多月的江孜保卫战是西藏近代史上抗击外国侵略者规模最大、最为惨烈悲壮的战斗。现在江孜抗英遗址尚有保存较完整的“抗税厅”、“旧政府议事厅”、“抗英炮台遗址”等。炮台构筑在半山前崖,围墙以石块筑成,高5至8米、宽4米。宗山顶上屹立着的古城堡便是始建于967年的着名“宗山堡”,它是西藏军民英勇抗击入侵英军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