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非常不满地走了。不久,马斌从家乡朋友处得知这位朋友因贩毒正在被通缉,并且已经两次用同样手段骗了马斌的两个同学,还顺手牵羊带走了几千块。马斌暗自庆幸当初的做法。
其实,只要拒绝得对,谁也没有理由指责你。当然,我们在拒绝别人时要讲究技巧,这样才能让对方容易接受。
首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话。想直截了当地对他人说“不”,可是话到嘴边却很难开口,担心这样做会使对方感到难堪,甚至会伤害彼此的感情,从而失去了朋友。如果我们拒绝他人时,从对方的立场出发,阐明自己的观点,就会使对方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比如,可以说:“你看,你有了难处,作为朋友,帮助你是应该的,但是,正因为是朋友,你也不希望让朋友为难,是吧?”这样一来,既让对方设身处地为你着想,也表明你对对方的理解,将心比心,对方也会对你表示理解的。
其次,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如果你在拒绝时不顾及对方的自尊,会使他们无法接受,认为你不够尊重他们,不给他们“面子”,甚至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与气愤。
再次,以礼相待。拒绝人时,也要有礼貌。任何人都不愿被拒绝,因为被别人拒绝,会使人感到失望和痛苦。当对方向自己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你感到气愤,甚至根本无法忍受时,也要沉住气,不可大发雷霆,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小人也有露出真面目的时候,以合适的方式向他说“不”,在未拆台前,你已经先胜一筹,就算他想咬人,但已理亏。
最后,变相说“不”。当朋友向你提出某种要求时,不必正面拒绝,而是巧妙地把对方的话题引向别处,使对方不自觉地淡忘原来的要求,从而达到目的。这种转移话题的方式,十分奏效。
所以,对于我们不想做或者是无法做到的事情,与其事后再出现重重问题,不如在事情一开始就有力拒绝。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对彼此都是节省时间和精力的方式。对于求人办事的一方,他被拒绝了,可以及时去找另一个出路;而被求的一方,也不至于因为双方时间和能力的投入没有结果,而被埋怨。
抬头的智慧
无论是对于熟悉的朋友,还是刚结交不久的人,当我们被求办事时,如果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外,实在是力不从心,那么,就一定要果断地有技巧地拒绝。
恰到好处的拒绝七大妙招
怎样才能既拒绝别人又不得罪他,不恶化相互关系呢?在此,我们给30岁后的年轻人提供7种既恰到好处,又不失礼节的拒绝妙招:
1.幽默诙谐式
著名导演希区柯克在执导一部影片时,有位女明星老是向他提出摄影角度问题,她左一次右一次地告诉希区柯克,一定要从她最好的一侧来拍摄。“很抱歉,我做不到!”希区柯克回答:“我们拍不到你最好的一侧,因为你把它放在椅子上了。”他的话,引得在场的人都笑弯了腰。
招式妙诀:通常,幽默的语言可以调节气氛,并且能让对方在笑过之后得到深刻的启示,如果以幽默的方式来拒绝,气氛会马上松弛下来,彼此都感觉不到有压力。
2.热情友好式
一位青年作家想同某大学的一位教授交朋友,以期今后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携手共进。作家热情地说:“今晚6点,我想请你在海天楼餐厅共进晚餐,我们好好聚一聚,你愿意吗?”事情真凑巧,这位教授正在忙于准备下星期学术报告会的讲稿,实在抽不出时间。于是,他亲热地笑了笑,又带着歉意说:“对你的邀请,我感到非常荣幸,可是我正忙于准备讲稿,实在无法脱身,十分抱歉!”他的拒绝是有礼貌而且愉快的,但又是那么干脆。
招式妙诀:如果你想对别人的意见表示不同意,请注意把你对“意见”的态度和对人的态度区分开来,对意见要坚决拒绝,对人则要热情友好。
3.相互矛盾式
春秋时,鲁国相国公仪休喜欢吃鱼,因此全国各地很多人送鱼给他,但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他的学生劝他说:“先生,你这么喜欢吃鱼,别人把鱼送上门来,为何不要了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随便收下别人所送的鱼。如果我经常收受别人送的鱼,就会背上徇私受贿之罪,说不定哪一天会免去我相国的职务,到那时,我这个喜欢吃鱼的人就不能常常有鱼吃了。现在我廉洁奉公,不接受别人的贿赂,鲁君就不会随随便便免掉我相国的职务,只要不免掉我的职务,就能常常有鱼吃了。”听了先生这番话,学生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招式妙诀:当别人向你提出使你感到为难的要求时,你不妨先承认他的要求可以理解,你同时也希望满足他的要求,但接着说出不容置疑的客观原因,从而拒绝他的要求。
4.相反建议式
有这样一则对话:
小李:“小张,王经理让我把这些资料整理好,但我怕做不好,你能帮我完成吗?”
小张:“我很愿意帮你的忙,不凑巧得很,我自己的那份工作还没干完。其实以你的能力和素质是完全可以做好那件事的。你不妨先干着,也许我能帮你干点别的什么。”
小李:“那好吧!谢谢你啊!”
招式妙诀:小张的这一番话说的非常妙,如此既有拒绝,又有相反的建议,建议他先干着,对方还有什么话好说呢?相反,如果小张本能地回答:“你的事我可不在行”。这是很不好的拒绝方法,很容易伤了同事之间的和气。
5.岔开话题式
林肯曾经有一次巧妙的拒绝:一个秃头的来访者对林肯纠缠不休,浪费了他不少时间。为了摆脱他的再次打扰和纠缠,林肯想出一个妙方。在那人第二次来访时,他故意打断对方的话,匆忙拿出一瓶生发药水送给对方:“人们都说这种药水可以使脑袋长出头发来。现在你把它拿走吧,过几个月再来看我,告诉我效果如何。”那人有点尴尬,但看林肯诚心诚意的样子,只得拿起药水走了。林肯的这一招确实高明,不仅一下子把对方打发走了,还使对方不好意思在短期内再来打扰他。
招式妙诀:当别人向你提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往通过迂回婉转的方式,绕个大弯子再说出原意,如果你在他谈到一半时就知道了他的意图,并清楚自己不能满足他的愿望时,你不妨把话题岔开,说些别的。让他知道这样做只会使你为难,他也就会知难而退了。
6.反弹式
在《帕尔斯警长》这部电视剧中,帕尔斯警长的妻子出于对帕尔斯的前程和人身安全考虑,企图说服帕尔斯中止调查一位大人物虐杀自己妻子的案子。最后她说:“帕尔斯,请听我这个做妻子的一次吧。”他却回答说:“是的,这话很有道理,尤其是我的妻子这样劝我,我更应该慎重考虑。可是你不要忘记了这个坏蛋亲手杀死了他的妻子!”
招式妙诀:别人以什么样的理由向你提出要求,你就用什么样的理由进行拒绝,让对方无话可说。
7.寻找出路式
例1:
甲:您就帮我把这件事办了吧!
乙:这件事我实在没有时间帮你去办了,你不妨去找××试试。
例2:
甲:这份资料,我能借用几天吗?
乙:对不起,这份资料我这几天还要用,不过图书馆里还有一份没有借出去,你赶快去还可以借到。
招式妙诀:当对方确有为难之事求助于你,你又无法承担或不想插手时,你可以用为对方另找其他出路的方法,来弱化可能产生的不愉快。对方有了其他“出路”,就会对你的拒绝不在意了。
抬头的智慧
在生活中善于说“不”,是摆脱一切干扰的艺术。学习带着和善的脸色说“不”,用像说“好”时一样的轻松打消“不”所带来的生气和痛苦。向有权威的人士表示反对或拒绝,你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还要注意技巧。
抓住一次机遇,就能完成一次华丽转身
在我们一生中,机会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它燃烧的时间虽然很短,却能带来巨大的能量。也许只有那么一次小小的机会,就能让年轻人获得巨大的成功。面对每天在眼前瞬间即逝的商机,30岁前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真正把握住。机会往往隐藏于缥缈的表象后面,又如此来去匆匆。机遇对每个人是平等的,想揭开机遇的奥秘,我们必须眼光敏锐,头脑灵活,时时锤炼自己的“火眼金睛”,才能找到隐藏的金子。
机会都隐藏在柳暗花明处
有个人在一天晚上碰到一个神仙,这个神仙告诉他说,有大事要发生在他身上了,他会有机会得到一笔财富,在社会上获得卓越的地位,并且娶到一个漂亮的妻子。这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这个承诺,可是什么事也没发生。他穷困地度过了他的一生,最后孤独地老死了。当他死后,他又看见了那个神仙,他对神仙说:“你说过要给我财富、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漂亮的妻子,我等了一辈子,却什么也没有。”
神仙回答他:“我没说过那种话。我只承诺过要给你机会得到财富、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和一个漂亮的妻子,可是你让这些机会从你身边溜走了。”这个人迷惑了,他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神仙回答道:“你记得你曾经有一次想到一个好点子,可是你没有行动,因为你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吗?”这个人点点头。
神仙继续说:“因为你没有去行动,这个点子几年以后被另外一个人想到了,那个人一点也不害怕地去做了,他后来变成了全国最有钱的人。还有,你应该还记得,有一次发生了大地震,城里大半的房子都毁了,好几千人被困在倒塌的房子里。你有机会去帮忙拯救那些存活的人,可是你怕小偷会趁你不在家的时候,到你家里去打劫偷东西,你以这作为借口,故意忽视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而只是守着自己的房子。”这个人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神仙说:“那是你去拯救几百个人的好机会,而那个机会可以使你在城里得到多大的尊崇和荣耀啊!”
“还有,”神仙继续说,“你记不记得有一个头发乌黑的漂亮女子,你曾经非常强烈地被她吸引,你从来不曾这么喜欢过一个女人,之后也没有再碰到过像她这么好的女人。可是你想她不可能会喜欢你,更不可能会答应跟你结婚,你因为害怕被拒绝,就让她从你身旁溜走了。”这个人又点点头,这次他流下了眼泪。
神仙说:“我的朋友啊,就是她!她本来该是你的妻子,你们会有好几个漂亮的小孩,而且跟她在一起,你的人生将会有许许多多的快乐。”
是的,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围绕着很多的机会,包括爱的机会。可是我们经常像故事里的那个人一样,总是因为害怕而停止了脚步,结果机会就溜走了。
生活中我们会因为瞻前顾后而错失很多机会,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很多时候,机会就躲在逆境之下。只要我们不退缩,不逃避,以一颗平常心接受,机会也不会与我们失之交臂。
当然,光依靠等待,我们仍然会失去很多机会,可是太多的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一个完美的机会自动送上门,以便他们可以拥有光荣的时刻。直到他们了解,每一个机会都属于那些主动找寻机会的人,那时已经太晚了!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还没有名扬天下之前,就已经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了,但仍旧不被人知。
白居易初涉长安,没有名气,所以他想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于是便毛遂自荐到当时的社会名流顾况的住处。顾况一听,有一个叫白居易的人,顿时讥讽道:“长安米贵,要在此地居住下来可不容易!”
但当他读完白居易的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对白居易的评价就大不一样了,一见开头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觉得很有味道,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拍案叫绝,叹道:“有如此之才,白居亦易!”于是,立即召见,并大力地推举了他,使得白居易很快便在京城长安名声大噪,站稳了脚跟。可见机会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并抓住的。
倘若无所用心,或一处逆境就悲观失望,灰心丧气,那么,机会是不会自动来拜访的。
抬头的智慧
环境常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问题在于个人怎样面对。知道人力不能改变的时候,就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由既有的条件中,尽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发掘机会。也许,柳暗花明的时刻就在你的行动中,每一个人都能够依靠心态走出逆境,获得新的机会。
扭转乾坤,应相机而动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任何危机都蕴藏着新的机会,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人生真理。能否有效地利用危机,从危乱时局、突发事件中发现机会,便是成功的一大关键,也是30多岁的年轻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项能力。
2003年春节前后,“非典”肆虐全球,侵吞了不少无辜的生命。许多单位因此放了长假,餐饮业更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餐馆纷纷停业。王府井美食广场也没有逃脱这场危机的袭击,但麦当劳王府井餐厅依然人来人往。
SARS暴发后,中小学放假、成年人减少外出就餐,麦当劳采取了积极的针对性措施:如增加了外卖,免费送餐上门;搞好店内清洁,店堂也加强通风和地面消毒,餐厅门把手、楼梯扶手半小时消毒一次;员工戴口罩接待顾客。北京麦当劳公司向员工发放了200多万只口罩,还向就餐顾客分发了50万只口罩。
正因为这样,很多人外出用餐首选麦当劳,一些会议用餐也是麦当劳。所以麦当劳在非典期间不仅没有减少顾客,反而增加了顾客和顾客群。
对待突发事件,麦当劳的理念是:变危为机。这四个大字就写在危机管理手册的封面上。面对危机,麦当劳迅速采取对策,变被动为主动,在餐饮业普遍低迷的情况下,营业额不降反升。麦当劳用“变危为机”的变通理念为自己迎来了机遇。
情势在变,机遇在变,所以,要行使厚黑学必须随机应变,见机行事,不能冥顽不化。
苏格拉底曾断言:“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华最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发掘开拓的人。”我们和机遇结伴而行,机遇往往与我们擦肩而过。抓住机遇的,一举成功,放弃机遇的,悔恨终生。机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决定着我们人生的成败。
很多人总是埋怨没有发财的机会,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机会的眼光。机会总是存在的,你肯动脑筋的话,机会往往就在你周围。
1795年,当拉朗德第一次观测到海王星的时候,虽然产生了兴趣,但没有做更进一步的研究,白白放过了一个重要的科研成果。而海王星的发现者就成了半个世纪后的勒威耶和亚当斯。
人们常说“机遇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头脑上”,其实不然。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机遇都是平等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心,是否能够抓住。只有善于发掘,并且重视每一次的发现,有一个“有准备的头脑”,才有可能抓住机遇。
比尔·盖茨说:“机会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钞票——其中还必须有其他因素。简单地说,你必须能够看到它,然后你才能抓住它。”
要想敏锐地发现机遇,必须克服以下障碍。
(1)一些人总想回避创造性的工作,尽管他们会断然否认这一点。一般人有一种意向,选择常规的工作,以代替创造性的活动。事实上,他们不厌其烦地去接受简易的任务,就是为了避免在发生紧迫问题时,思想受到压力,或者造成情绪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