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10700000004

第4章 农家乐文化的起源及魅力

源于我国农耕文化的农家乐具有原生、原创性文化的可贵品质,这是它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农家乐的活力的源泉,并将对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灵魂的影响。

“农家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乡村情结”自古有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描写田园情趣的诗句,旧时代的这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人们把这些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诗歌称为山水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

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楚辞中就有一些描写这方面内容的诗句。写这类诗歌最著名的诗人有王维、孟浩然、谢灵运、陶渊明等等,他们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古代诗人追求的意境,代表了深居闹市的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陶渊明与山水诗人南宋的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陶谢以来,山水田园生活已经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并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王维,盛唐诗人,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诗作,其中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于世,成为诗坛上开宗立派的大师,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王维生活的时代,佛教繁兴。士大夫学佛之风很盛。因政治上的不如意,一生几度隐居,使王维一心学佛,以求看空名利,摆脱烦恼。他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无一点人间烟气,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这正是王维佛学修养的必然体现。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有些诗显得更空灵,如:

《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酬张少府》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充满一派亲近自然,身与物化,随缘任运的禅机。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水诗写景如画,且饱含着浓浓的情意,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田园乐七首》

桃红复言宿雨,柳绿更带青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在优美的景色和浓厚的田园气氛中抒发自己冲淡闲散情绪,表现自己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村落(墟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望他归来。在野鸡声声鸣叫中,小麦已经秀穗,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娓动情地聊起家常。这美好的情景使诗人联想到官场明争暗斗的可厌,觉得隐居在这样的农村该是多么安静舒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诗句(意即: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呀),表明他归隐田园的志趣。

与王维齐名的诗人是孟浩然,原籍襄阳(在今湖北省),常被称为孟襄阳,据说他曾在张九龄官署偶然遇到唐玄宗。玄宗知道他的诗名,命他朗诵诗作。他诵读了《岁暮归南山》,其中有“不才明主弃”(我缺乏才能,所以圣明的君主不用我)一句,玄宗听了大不高兴,说:“是你不求当官,不是我不让你当官,你怎么能怪我!”后来他考进士没被录取,也没正式做官,长期漫游和隐居,以山水诗闻名于世。

他的《过故人山庄》一诗流传最广: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老朋友杀鸡做饭,请他到村中作客。近看,茂密的绿树严严地围住村庄;远望,青翠的山峦向远方延伸开去。打开轩窗,可见到堆着谷物的场院和青青的菜园;端着酒杯兴致勃勃地聊起桑麻的长势和收获。在这样天然图画中与好友饮醇酒,啖佳肴,纵情谈笑,该是多么快乐和惬意!酒后,朋友间仍恋恋不舍,约定九九重阳节再来欢聚,痛饮美酒,醉赏菊花。

储光羲也是一位失意的隐士,他的《钓鱼湾》写了隐居的情趣: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绿荫蔽天,落花飘地,清潭见底,荷动鱼散,渔翁之意不在鱼,单是这美好的景致就是最好的享受了。日暮罢的系船,在绿杨芳草中等待好朋友(情人)来相见,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就等于神仙了吗?

南朝宋谢灵运是我国著名的山水诗人。早年仕途坎坷,辞官归故,好游山水,探奇访胜,晚年因兴兵拒捕谋反,被刘宋王朝杀害于广州。

谢灵运其诗多写江南山水景色,语言精工富丽,刻画细致逼真,用字崇尚声色,再现了自然界清新可爱的美景。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等。

谢灵运的山水诗虽然主要是诗歌题材和艺术上的革新,但它打破了东晋以来枯燥无味的玄言诗的统治地位,确立了山水诗在诗坛上的优势地位,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面目一新的山水诗派。

提起“桃花源”,人们耳熟能详、心领神会,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是他,写下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成了“把古今游人忙煞”的游览胜地。这篇《桃花源记》,倾注了诗人毕生的辛酸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著名诗人。他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经历了一系列政治上的纷扰。他发愤读书,在《拟古》诗中说:“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颇具“大济苍生”的抱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至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先后出任祭酒、参军等职,意欲通过做官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正直耿介的性格与黑暗腐朽的官场如水火冰炭,几次都抛印而去,最后一次挂冠彭泽令,结束仕途。“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对于混迹官场,他追悔莫及,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从41岁起到63岁跨鹤西去的22个春秋,陶渊明寻得了耕种之乐、觅到了垂钓之闲、找着了灌园之趣,也与情趣相投的友人往来酬唱。但现实生活毕竟冷酷无情,经过战乱的田园风光并不如他所描绘的那样安宁,陶渊明为赋田畴诗时触发了田园生活悠然自在的乐趣,特别是晚年穷愁潦倒、颠沛流离的遭遇,笔走龙蛇挥就骇世杰作《桃花源记》。陶渊明以小说笔法描绘田园理想,以表述他对田园的深情与思考,“桃花源”是陶渊明田园理想的形象展示,是他田园情结的终极关怀,也是他田园人生的最后归宿。诗人通过景观的启示,获得了一种出世的灵感。他有感于世事的风险,幻想出一个自给自足没有纷争、没有欺压的乌托邦,这份理想达到了一种审美共识,安慰着世世代代承受世俗社会太多征战、苦难的烦恼和恐惧的心灵,成为人们厚重的向往和希冀的圣境,因此,《桃花源记(并诗)》具有永恒的魅力。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诗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让人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

§§第二章 了解农家乐市场特点

同类推荐
  • 走向南亚:南亚国家经贸指南

    走向南亚:南亚国家经贸指南

    为推动云南省对外开放工作的深入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了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力度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组织力量完成《走向东南亚》一书的基础上,又与长期从事南亚研究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合作,撰写《走向东南亚》的姊妹篇《走向南亚》一书,全面介绍南亚各国的概况、经济发展现状、经济政策和法规,详细分析中国—南亚经贸合作的领域和前景,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南亚经贸指导用书。《走向南亚》的出版,必将为四川乃至全国企业开拓南亚市场,扩大与南亚的经贸合作,起到积极的引导和帮助作用。
  •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本书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和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当前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总趋势,全面客观评价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针、 战略、重点、科技支撑体系和区域布局,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本书可供经济规划工作者、研究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 复活的日本财阀

    复活的日本财阀

    是什么让日本这个“落后生”摇身一变,成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优等生”?如今,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总量上超过了日本。可一旦品“质”不论“量”,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和人均GDP来衡量,中国却仍远落后于日本。“日本在2010年的人均GDP为4.2431万美元,中国是4412美元。中国的人均收入落后日本10倍,还停留在日本上世纪60年代的水准。”面对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的事实,《日本经济新闻》这句底气十足的评论,值得我们深思。平心而论,日本的强大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这个事实,直到今天,依然有效。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

    这是一部战略主义作品。本书以世界经济视野为基础,从“大经济”的角度,全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中国之问”一气呵成,几乎涵盖了中国经济基本面、政治与经济的决定关系、经济国防、崛起模式等几大方面差不多所有关系到中国发展前途的战略性问题。读者从每一节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国发展脉搏:世界处在什么时代?持续三十多年的中国奇迹是否面临拐点?世界留给中国的战略机遇期还有多久?中国是持续崛起还是走向崩盘?哈耶克主义是拯救中国的良方吗?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谁更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大政府”是通往奴役之路,还是幸福之路?中国如何才能在世界大格局中实现突围?
  • 中国研发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

    中国研发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

    本书主要探讨R&D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空间关系,涉及到经济内生增长、R&D溢出和知识生产等理论,共分8章,包括: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R&D活动的ESDA分析、R&D空间溢出的CSDA实证分析等。
热门推荐
  • 黎元既事

    黎元既事

    又名《我真的是水货大佬》作者:月华栖鹭&独饮寒霜........内容简介:宅男墨宇在和闺蜜一起打游戏的时候穿越到了游戏《沧浔》里。看着眼前两位头顶赤金色头衔的小姐姐以及一旁担忧的看着自己的宗主徒儿,号称“剑圣”的假大佬墨宇陷入了沉思......
  • 千戟雪

    千戟雪

    千玄难言,海冥有泪。婳之衿兮,南雁成双。流落在外的千玄,重回异界,血路难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修灵,炼器,炼丹,契约。天赋异禀,谁挡我路?
  • 从关键词读经典·幽默版

    从关键词读经典·幽默版

    本书的历史经典于幽默调侃中展开,某些戏谑,似乎对经典“大不敬”。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亵渎经典,万不可取。但持这种观点的人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曲解了读经典的意义。读经典本身是一种享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阅读中获得愉悦,这正是经典的魅力之一。二是小看了经典。经典不怕冒犯,只有认识到经典的强大,才会真正敬畏经典,才能在经典面前放下各种包袱,走到经典的身边,轻轻松松和它交谈。
  • 三尊帝业

    三尊帝业

    太阳帝星!紫薇帝星!武曲帝星!三星同现,三圣争霸,三王相遇,问苍天大地?谁能争锋?谁主沉浮?王与王不可遇?一父同胞的兄弟怎能才不遇?磕头结义的兄弟怎能不遇?……期待与你讨论创建剧情,征求人物形象动漫形象,期待你我携手,共谱帝王之歌!微信:sl211310qq群333626889
  • 绝世之神途

    绝世之神途

    历经落幕时代的北境大陆,在雷之天帝的光辉照耀之下,开始崭露头角,励志成为一代强者之路的楚笛,在继承与发扬天帝意志之下,创立了绝世楚门,北境斗三皇,中洲战玄帝,混乱平黑白,雪原迷冰姬,帝山留清史,书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绝世篇章。吾欲立志登神位,反手成地覆为天。终入轮回寂灭时,唯流芳名照世间。
  • 异苍穹

    异苍穹

    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踏破苍穹,异界称王,万民臣服,,,,,
  • 叫我如何不宰你

    叫我如何不宰你

    导游行业中到底有多少“猫腻”?游客消费中有多少是被“宰”的?本书作者接到了很多死亡威胁的恐怖电话,甚至被迫离开了自己喜爱的旅游行业。旅游业难道是黑社会吗?本书为你揭开一切谜团!低价团、零团费,是馅饼还是诱饵?收入少、待遇低,宰客成为导游的不二选择。旅游途中都存在哪些悬机?旅游者怎样做到理性消费?《面对面》王志专访深圳导游邬敬民,大胆披露:“叫我如何不宰你!”
  • 草根逆流

    草根逆流

    都市草根青年,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屡屡受挫,她们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得失,逆流而上,打造璀璨青春,成就梦想。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家有笑声

    家有笑声

    描写了一个都市家庭,因家庭教育产生矛盾,又因为正当的家庭教育,让一家人转悲为喜,重新感觉到幸福快乐的故事.家,永远充满欢乐,充满笑声。喜剧视角,喜剧构思,喜剧语言.最适宜一家老少围坐在一起看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