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兽之王狮子想吃其他兽类,但得找借口。于是张开大口让百兽闻自己的口是香还是臭。首先轮到狗熊,它闻后如实地说:“有股肉的腥臭味。”
狮子怒道:“你不尊重我,留你何用。”将它吃掉了。第二天,轮到猴子来闻。鉴于头天狗熊的教训,它乖巧地说:“约,好一股肉的清香味啊!”一狮子又怒目:“你溜须拍马,留你何用。”又将它吃掉。第三天,轮到兔子来闻。它知道,说臭要被吃掉,说香也要被吃掉,于是它凑到狮子嘴边,故意闻得十分认真但却老不开口。
狮子急了,催它快说。
它便说道:“报告大王,我昨晚受了风寒,感冒鼻塞,闻了这么久,实在闻不出是臭还是香。等我好了,鼻子通了,再来闻吧。”狮子无奈,只好放了它。
兔子正是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难于答复的问题,才得以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汉高祖刘邦非常熟悉这种“回避”的技巧。
项羽自尊霸王后,想谋杀刘邦。范增出主意说:“等刘邦上朝,大王就问他:‘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意去?’如果他说愿意,你就说他意图养精蓄锐,有谋反之心,可以绑出去杀掉;如果他说不愿意去,你以其违抗王命杀掉他。”
刘邦上殿后,项羽一拍案桌,高声问道:
“刘邦,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意去?”
刘邦答道:
“臣食君禄,命悬于君。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辔则止。臣唯命是听。”
项羽一听,无可奈何,只好说:
“刘邦,你要听我的,南郑你就不要去了。”
刘邦说:
“臣遵旨。”
刘邦的语言,避开了项羽问话的前提,故意说对项羽衷心耿耿,“唯命是从”,从而使项羽找不到借口杀自己,为自己日后卷土重来保留了机会。
为了保全自己的某种利益,你可以设法避开这类难于应付的问题。有时候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你也要学会避开别人的提问。
有这样一个善于闪躲质问的人,他的回避问题的本领简直令了解他的人想大喊一声“太妙了”。例如,如果有人问他:“你可曾读过《堂吉诃德》?”他会回答:“最近不曾。”其实他根本没读过,然而谁会煞风景去破坏融洽的谈话气氛?
另有一次,有人问他可曾读过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他回答:“英文本没读过。”旁人不禁肃然起敬。他这句百分之百的真话会让人产生三种误解:他读过这诗篇,他精通十四世纪的意大利文;他是文学纯粹主义者,不屑读翻译本。真高明。另外,当你想指出别人某些缺点的时候,最好也不要直接地说出来,而要避开问题的关键,换一种方式来表达。
我国古时候,有一个县官很喜欢附庸风雅,尽管画术不佳,但兴致很大。他画的虎不像虎,反而像猫。并且,他还每画完一幅作品,都要在厅堂内展出示众,让众人评说。大家只能说好话,不能说不好听的话,否则,就要遭受惩罚,轻则挨打,重则流放他乡。有一天,县官又完成了一幅“虎”画,悬挂在厅堂,又召集全体衙役来欣赏。
“各位瞧瞧,本官画的虎如何?”
众人低头不语。县官见无人附和,就点了一个人说:
“你来说说看。”
那人战战兢兢地说:
“老爷,我有点怕。”
县官:“怕,怕什么?别怕,有老爷我在,怕什么?”
来人:“老爷,你也怕。”
县官:“什么?老爷我也怕。那是什么,快说。”
来人:“怕天子。老爷,你是天子之臣,当然怕天子呀!”
县官:“对,老爷怕天子,可天子什么也不怕呀!”
来人:“不,天子怕天!”
县官:“天子是老天爷的儿子,怕天,有道理。好!天老爷又怕什么?”
来人:“怕云。云会遮天。”
县官:“云又怕什么?”
来人:“怕风。”
县官:“风又怕什么?”
来人:“风又怕墙。”
县官:“墙怕什么?”
来人:“墙怕老鼠。老鼠会打洞。”
县官:“那么,老鼠又怕什么呢?”
来人:“老鼠最怕它!”来人指了指墙上的画。
新来的差役没有直接说县太爷画的虎像猫,而是从容周旋,借题发挥,绕弯子似的达到了批评的目的。
巧妙回避不宜直言的问题,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你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借助事实说话,也可以含糊其辞,在一些不必要,不可能或不便于把话说得太实太死的时候,利用“模糊”语言让你的表意更有“弹性”。
拒绝别人有妙招
任何人都有得到别人理解与帮助的需要,任何人也都常常会受到来自别人的请求和希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谁也无法做到有求必应,所以,掌握好说“不”的分寸和技巧就显得很有必要。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一个人有求于别人时,往往都带着惴惴不安的心理,如果一开口就说“不行”,势必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而如果话语中让他感觉到“不”的意思,从而委婉地拒绝对方,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拒绝、制止或反对对方的某些要求、行为时,你可以扯一些原因作为借口,避免与对方直接对立。比如,你的同事向你推销一套家具,而你却并不需要,这时候,你可以对对方说:“这样的家具确实比较便宜,只是我也弄不清楚究竟怎样的家具更适合现代家庭,据说有些人对家具的要求是比较复杂的。我的信息也太缺乏了。”
在这种情况下,同事只好带着莫名其妙或似懂非懂的表情离去,因为他们听出了“不买”的意思,想要继续说服你什么,“更适合现代的家庭”,却是一个十分笼统而模糊的概念,这样,即使同事想组织“第二次进攻”,也因为找不到明确的目标而只好作罢。
先不要急着拒绝对方,因为你应该尊重对方的愿望,从头到尾认真听完对方的请求,先说一些关心、同情的话,然后再讲清实际情况,说明无法接受要求的理由。由于先说了一些让人昕了产生共鸣的话,对方才能相信你所陈述的情况是真实的,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因而也能够理解你的。
例如有个朋友想请长假外出经商,来找某医院的医生朋友,想让对方出具一份假的肝炎病历和报告单。对此作假行为医院早已多次明令禁止,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于是该医生就婉转地把他的难处讲给朋友听,最后朋友说:“我一时没想那么多,经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个办法不行。”
这样的拒绝,既不会影响朋友间的感情,又能体现出你的善意和坦诚。
拒绝对方,你还可以幽默轻松、委婉含蓄地表明自己的立场,那样既可以达到拒绝的目的,又可以使双方摆脱尴尬处境,活跃融洽气氛。
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部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神秘地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道:“你能保密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地看着他,“我也能。”
弗兰克林·罗斯福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委婉含蓄地拒绝了对方,在朋友面前既坚持了不能泄露机密的原则立场,又没有使朋友陷入难堪,取得了极好的语言交际效果。以至于在罗斯福死后多年,这位朋友还能愉快地谈及这段总统轶事。相反,如果罗斯福表情严肃、义正辞严地加以拒绝,甚至心怀疑虑,认真盘问对方为什么打听这个、有什么目的、受谁指使,岂不是小题大作、有煞风景,其结果必然是两人之间的友情出现裂痕甚至危机。
委婉的拒绝能让对方知难而退。例如,有人想让庄子去做官,庄子并未直接拒绝,而是打了一个比方,说:“你看到太庙里被当作供品的牛马吗?当它尚未被宰杀时,披着华丽的布料,吃着最好的饲料,的确风光,但一到了太庙,被宰杀成为牺牲品,再想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可能吗?”庄子虽没有正面回答,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已经回答了,让他大做官是不可能的,对方自然也就不再坚持了。
其实,拒绝别人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给自己找个漂亮的借口,或者运用缓兵之计,当着对方的面暂时不做答复。或者用一种模糊笼统的方式让对方从中感受到你对他的请求不感兴趣,从而达到巧妙的拒绝效果。
“无为而治”的管理
“空”不仅是封建社会的为官之道,现代管理者也可从中借鉴其积极的意义。
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就是管人治事。现代社会中,领导者大多具备突出的才干,不然也当不上领导。但是同为领导,业绩和成就却有较大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人艺术的高低。善管人者,指挥若定,左右逢源,一呼百应。被管的人也心甘情愿,心悦诚服。有了“人心”的基础,企业自然会蒸蒸日上,一帆风顺。而不善管人者,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焦头烂额,企业人心涣散,一盘散沙。二者的境况天差地别,这里面显然暗藏天机。
有人认为,“管人”不就是施展手中的权力,通过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让别人“俯首称臣”吗?事实上,“管人”可不那么简单,它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你不能因为自己是“领导”就对别人颐指气使,吆五喝六;也不能对下属平等到他们瞧不起你、不把你当回事的程度;你不能玩弄权术,让别人都觉得你黑你坏,也不能诚实到你心里有什么事别人马上就能看出来;你既不能城府太深,用心太过,也不能嘻嘻哈哈,随随便便;既不能冷酷到不近人情,又不能脸皮太薄,心肠太软。你既要做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又必须令出禁止,威严有度;既有菩萨心肠,又有魔鬼手段……可见,管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套高深的谋略。
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曾教导为官者要无为而治。做到了无为,实际上也就是有为。不仅是有为,而且是有大为。《庄子》中有一段阳子臣与老子的问答。有一次阳子臣问:“假如有一个人,同时具有果断敏捷的行动与深入透彻的洞察力,并且勤于学道,这样就可以称为理想的官吏了吧?”
老子摇摇头,回答说:“这样的人只不过像个小官吏罢了!只有有限的才能却反被才能所累,结果使自己身心俱乏。如同虎豹因身上美丽的斑纹才招致猎人的捕杀;猴子因身体灵活,猎狗因擅长猎物,所以才被人抓去,用绳子给捆起来。有了优点反而招致灾祸,这样的人能说是理想的官吏吗?”
阳子臣又问:“那么,请问理想的官吏是怎样的呢?”
老子回答:“一个理想的官员功德普及众人,但在众人眼里一切功德都与他无关;其教化惠及周围事物,但人们却丝毫感觉不到他的教化。当他治理天下时不会留下任何施政的痕迹,但对万物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才是老子“无为而治”的至理名言。当然,无为不是叫领导者完全撒手不管的意思。它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是制度的运行和个人礼义修养有很高的水平,第二是百姓的衣食住都必须充裕供应,不虞匮乏。惟有天下一家的制度能自然运动,同时个人礼义修养又有很高的水准,放任才不会变成放纵。同时百姓日常所需有了充分供应,人们才不会被生活所逼,做出互相残杀或以下犯上的事。
为了当个“无为”之官,提高个人修养,满足下属正当请求,这些都是为官者在放任无为之前,须先预作策划的,否则无为不但不能成为“无不为”,反而变成天下祸乱、乌纱不保的根源,这是身负政治重任的为官者所必须注意的。老子所提倡的“无为”与“清静”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不要实行令下属负担很重的任务;
(2)应该尽量少施行命令或指示;
(3)对下属的各种活动尽量避免介入或干涉。
那么,这是不是说为官者对一切都不管,而无所事事呢?事实绝非如此。聪明的官吏要随时留心下属的动向。但是若因此而口出怨言或是牢骚满腹、自叹倒霉,那么这样的官吏并不称职。因为无论工作多么辛苦,都是自己应负的一种责任,所以表面上不显出痛苦的样子,而要以悠闲自在的精神状态面对下属。就像鸭子若无其事、轻松自如地划过水面一样自然。
“无为而治”的更深一层意思是为官当政者要懂得分离职权,为下属创造一个宽松环境。
如果主管事必亲躬,连细枝末节、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过问、干涉,不但会打击下属士气,而且自己也会累得挺不住。
身为领导统御者,为员工下属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工作环境是他的责任。日常的工作要交给其他人去办,将职权分离出去。如此一来,自己才会腾出精力构思经营大计。大权独揽,事必亲躬的官吏,是不会坐稳官位的。
其实,“无为而治”的精髓只是人力本身的“无所作为”,但制度本身则运行不违。严明法纪,制度严明,自然下属的注意力就转移到这些形式上的条文中,而不是管理者身上,管理者隐藏于制度之身后,以制度之“有为”行自身的“无为”,这才是真正聪明的管理之道。
“难得糊涂”的境界
中国有一句人人都很熟悉的俗语:“难得糊涂。”但凡在生活中有了点成绩、做出了点贡献的,或者那些白以为自己属于聪明、精明、人精行列的人都在自己的书斋里挂上了郑板桥的古里古怪的字“难得糊涂”。
所谓糊涂,是指一个人头脑不清楚,不明事理。《宋史·吕端传》上有这么一段:“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同样,当我们看见一个人做事不合常理:或者是有什么错误,我们总是不留情面地教训人家:“你老糊涂了不成?”
而所谓难得糊涂,是说一个人一生精明过人、从不犯迷糊,这类人则最好犯几次糊涂,因为对于他来说,太不容易犯糊涂了。
从古到今,除非是那些傻子白痴之类的人,能认识几个字、知道点人生道理、懂点人情世故的哪个不自以自己是属于人精那一类别的?说不上绝顶聪明,也该是聪明绝伦的,谁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糊涂蛋呢?
就是那些表面上看着木呆呆的、傻呵呵的,半天不吭一声,看着像个榆木疙瘩的,人们都不说他们糊涂,而是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所以在这个社会中,人人都精明地像峨嵋山上的猴子,只有玩人的份,哪有被人玩的份,你找不到一个类似于糊涂蛋的人。
为什么人一方面要把自己装扮成一个极其灵光的人,而有的时候却又要让自己装出一些糊涂来,我们这些虚伪的人到底在耍什么把戏呀?
《红楼梦》中的王熙风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聪明反被聪明误。王熙风何等的冰雪聪明,简直就是人中之尖子,恐怕这世上有很多男人都不及她。她八面玲珑,九面处世,外柔内刚;她表面向你微笑,心里却在给你下套子。一个看上她美色的贾瑞被她的计策整得一缕孤魂上青天:一个看上她老公的尤二姐被她的两面三刀给逼得吞金自尽:而她的“偷梁换柱掉包计”李代桃僵,则送掉了颦儿脆弱的性命。
至于王熙凤的能耐那可大了,整个荣宁两府在她的整治下服服帖帖,一个秦可卿出殡这样的大事到了她手里简直是小菜一碟。她能说会道,贾府上下没有不知道她琏二奶奶的。
可王熙凤却是一个精明过头的女人,精明到处处好强、事事争胜,哪儿都落不下她,终于得罪了大太太,加之贾母撒手人寰,她的靠山没了,终于落到“聪明反被聪明误,反送了卿卿性命”。
红学家感兴趣的是这样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最终结局如此悲惨,全在于她毕竟是一女流,毕竟没有看透官场上的处世哲学——难得糊涂。她被她的聪明、她的锋芒毕露给害了。
一个人在处事、生活中学会难得糊涂,会在很多方面受益无穷:
1.避免矛盾和纷争
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如果我们采取难得糊涂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容易小事化了。而如果你一点都不糊涂,一是一,二是二,矛盾、纷争,甚至流血牺牲都有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