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那边一看大纲,老天爷,这也太狠了吧。南边的张之洞更是不能接受,建议政府迁都,迁到他湖北的荆州。也不知他咋想的,想学曹操,挟太后以令诸侯?李鸿章这边,病得越来越严重,各国公使来看,有些公使还比较客气,净说吉利话。英法公使因在大纲中让步较多,话说得就狠,说这个大纲够客气了,再不签,战争立马爆发,希望李鸿章不要做第二个叶名琛云云。他们走后,李鸿章趴在床上放声大哭。太后看着大纲里惩办战犯的名单中没有自己的芳名,一丝窃喜涌上心头——这个大纲还是可以接受的嘛。于是双方于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901年1月15日)签字,随后就具体内容展开了谈判。李鸿章感觉到,自己即将油尽灯枯了,希望有生之年尽快帮政府了结这个事:一是想加快谈判,二是希望各国早日撤军,但各国表态说,必须亲眼看到祸首被惩办,必须把赔款的数额定下来,否则决不撤兵。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01年2月15日),清廷颁布上谕,虽然是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出的,但我们看到的,分明是老太后的媚态:“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既有悔祸之机,宜颁自责之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45—946页。
确实有些羞惭!
一个中国老寡妇,向十一国列强宣战。这在整个世界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老太后可以申请吉尼斯纪录啦!更让人羞惭的是咱那战绩。
之一:有关洋教方面。据《中国教案史》的不完全统计数据,共有253名外国人(天主教主教5人、教士48人、修女9人、修士3人;新教传教士188人)和三万五千多名中国教徒(天主教近3万人,新教5000人)被杀,教堂约四分之三被毁。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513页。这是大毛子(外国人)与二毛子(中国教徒)。至于三毛子(会说个洋文、拿过铅笔、用过洋货、与外国人打过交道的,甚至啥都没有,看你不顺眼呢),更是无从计算,据说光北京一地就有十数万人被杀。一句话,义和团杀洋人,杀来杀去,杀的还都是土人!
之二:有关使馆方面。义和团与清军围攻会馆两个多月,据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外国作战人员450人,志愿队人员75人,最后死76人,伤179人;非作战人员,除6名婴儿因困苦而死之外,其他基本没有什么伤亡!只不过解围之后,又死了一些人。(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98页。主要是外国人矫情,被围期间身心受到了伤害。除此之外,义和团还搞了一些精神战法(红卫兵后来也用过),比如把东交民巷改为“切洋鸡鸣街”,把御河桥改为“断洋桥”。廖一中,李德征,张旋如等:《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2页。至于“洪钧老祖下凡”、“十万天兵天将”、“呼风唤雨”、“点指发炮”之类的神功大法,更是火星人都知道了,否则洪钧老祖与天兵天将也不会亲自下凡助战!
之三:有关八国联军先遣队——西摩尔远征军。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四日(1900年6月10日)从天津出发,到五月三十日(6月26日)重回天津,据廖一中等人的《义和团运动史》,西摩尔海军上将带领的远征军共计2300人,在与义和团及清军的战斗中,死62人,伤228人。廖一中,李德征,张旋如等:《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1、194页。这就算重大伤亡了。
之四:有关外交使节方面。清政府宣战前一天,德国公使克林德亲往总理衙门质询限外交使节24小时出京的照会,并希望告诉中方,违反国际法和侵犯使节的后果,但是走在半路上,就被中方的神机营章京恩海给开枪干掉了。恩海据此要求政府提升他的军职,按西方人记载,这家伙在事后的审判中说:“我从上级得到命令把每个到大街上的洋人都杀死。”(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而在此之前,日本使馆的书记官杉山彬被董福祥的甘军杀掉!
之五:八国联军方面。据廖一中的《义和团运动史》,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初十(1900年8月4日)出兵2万人,其中日兵8000人,俄军4800人,英军(主要是印度雇佣兵,其次是中国雇佣兵)3000人,美军2100人,法军(主要是越南兵)800人,德军200人,奥军58人,意军53人。而中国京津方面的部队约10万人。廖一中,李德征,张旋如等:《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2页。七月二十一日(8月15日),太后西逃的那一天,北京沦陷。双方伤亡不说了,只说日本作战非常勇敢,受到了列国一致夸赞。当然还有一支也受到了称赞,那就是八国联军中的中国雇佣军团。如果说英国在鸦片战争时期还是雇佣中国人在战争中做苦力的话,那么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们升级了,英国从山东威海卫雇佣了一支300人的中国军队,号称中国军团,当地人称之为“华勇营”(参加八国联军时,编号为“英军第一军团”,400人。最高扩展到1300多人)。邓向阳:《米字旗下的威海卫》,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87、88、89页。在中译的西方著作中,偶尔会看到有关他们的片言只语,但是随着威海档案局的努力以及与英方的接洽,有关他们的详细信息逐渐浮出水面。最引人注目的当是中国军团的英籍指挥官巴恩斯的评价:“事件虽小,意义重大。中国军团表现出了与其指挥官坚定站在一起,即使是与自己的人民对抗也不犹豫的作风”;王树增:《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页。“中国军团在战斗中毫不逊色地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他们守纪律,听从指挥,勇敢,吃苦耐劳,射击水平很高,吃饭不挑食物,只要数量充足就行”郭豫斌:《燕京旧闻》,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相形之下,我们的张鸣教授评得最有意思,他说:“从这支军队留下来的老照片来看,这些来自山东各地的小伙子们,虽然头上裹着头巾显得有点怪异,但军容严整,浑身上下透着精神,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趾高气扬。”张鸣:《历史的空白处》,珠海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王树增的评价则很直白:“这些形象与今天能够看见的大清帝国的正规军官兵的照片相比,同样的青年汉子已经是全无了拖沓萎靡之相,居然显出了百年前中国人难得的英俊与威猛。”王树增:《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第316页。相关照片可在邓向阳主编的《米字旗下的威海卫》中看到,有中国军团警卫人员照,有中国军团乐队照,甚至还有中国军团翻译照及中国军才在英籍军官指导下练习使用马克沁重机枪照。邓向阳:《米字旗下的威海卫》,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86—88页。总之,山东小伙们着实帅呆了。
不管怎么说,我的意见是对的,我历来坚持——张鸣教也持相同的观点,所谓的八国联军进中国,数字有误。应该改成“九国联军进中国,其中一国是中国”。先遣队里,德军200人,奥军58人,意军53人,我们中国就400人,比人家德奥意三国还要多出百把人来!而进攻北京的八国联军中的英军才3000人,我们400人所占比例,高达13%。张鸣:《历史的空白处》,珠海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咱再看看老太后本人的战绩:
光绪二十七年正月初三(1901年2月21日),清方接到了列强要求处死的十二人名单,即: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大学士徐桐、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四川总督李秉衡、甘肃提督董福祥。
其中有三个已死的:刚毅在西安就忧病而死了;李秉衡叫唤着要勤王,后来发现自己连自己都勤不了,自杀了;徐桐一听说洋人进京,就慌了,在儿子徐承煜的教导下,上吊了。其他九个活的,发送如下:载漪、载澜定以斩监候罪名,却以懿亲的缘故加恩发往新疆,永远监禁;载勋着自尽;启秀着自尽;毓贤本已在发配的路上,走到甘肃,又得旨即行正法,脖子挨了两刀;启秀和徐承煜没来得及逃走,做了日本的俘虏,后由日本送给刑部正法;董福祥乃回部将领,恐怕激起回民叛乱,不敢处以死罪,最后革职禁锢在家了事。死得最不容易的是赵舒翘,被定斩监候,后被赐令自尽,由陕西巡抚岑春煊监视。赵舒翘身体太健康了,吞金后,一直死不了,岑春煊再让他服用鸦片烟,仍不死,只好再进砒霜,但半夜还没断气,岑春煊等不上了,用厚纸蘸上热酒,蔽住其七窍,蔽了五次,终于助其上了路。
之后,清廷又收到列强要求严惩的地方官员名单,这个名单更庞大。政府经过调查确认,先后两次发布上谕,又惩办了96名官员:4人死刑;11人判死刑减为永远流放;13人终身流放;4人监禁终身;2人长期监禁;58人永不叙用;2人谴责;2人追夺官职。
这些人被惩处的同时,是“被祸五大臣”的开复平反。有意思的是,给五大臣平反的要求,首先体现在了《辛丑条约》里。太后早就在“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了,给几个官员平个反,当然不是问题。问题是,原先是当汉奸惩办的,现在让政府咋说呢?最后诏书是这么说的:“内阁奉上谕:本年五月间,拳匪倡乱,势日鸱张,朝廷以剿抚两难,迭次召见王公,以期折衷一是,乃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联元、太常寺卿袁昶,经朕一再垂询,词意均涉两可,而首祸诸臣遂乘机诬陷,交章参劾,以致身罹重辟。惟念徐用仪等宣力有年,平日办理洋务事件亦能和衷,尚著劳勚,应即加恩。徐用仪、立山、徐景澄、联元、袁昶均著开复原官。该部知道,钦此。”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40页。
看来,不管是主战,还是主和,实质下场都是一样的。一句话,太后的纤纤玉手就这样被左右两派的鲜血染红了!联军长出一口气,接下来,该谈钱了。
俄国率先提出要求赔偿白银13亿两,德国提出4亿马克,法国要求7000多万两。他们均要求赔款以现金的方式一次付清。英、美、日等国的考虑则是,羊毛固然出在羊身上,但是一次把羊拔死也不是一个理智与科学的态度,特别是英国,要听中国通、中国大会计赫德的意见,那就是:中国究竟能够偿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