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1700000012

第12章 文艺复兴概说(1)

一文艺复兴

什么是“文艺复兴”?这幅画题名《蒙娜丽莎》。在这幅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有名的代表作里,看到了什么呢?猛一看,这个贵妇人很像中世纪的圣母,很静穆,很端庄,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她的头发,她的所有的线条都是向下垂的,没有向上飞扬的,向下的线条给人一种非常端庄、静穆、驯顺的感觉,和古希腊的那些女神很不一样。古希腊那些女神,没有一个是坐着的,她们都在动,她们都是富有动感的,她们都在为实现自己的一个欲望做什么事情。在《蒙娜丽莎》的画里,我们看到了中世纪圣母的情调。但是,请大家注意蒙娜丽莎的微笑,掩藏在蒙娜丽莎的微笑里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那种欲望,这种微笑在中世纪的圣母像上是看不到的。我们很难找到一幅中世纪的圣母像是在微笑的,特别是像蒙娜丽莎这样的一种微笑。这种微笑在她的弯曲的嘴角上闪烁着,她的眼睛里强有力地放射出一种欲望。而这种欲望又被一种观念所压制,由于这种压制,欲望显得更加强烈。20世纪的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在论述《蒙娜丽莎》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冲突在于节制与诱惑之间,在于最诚挚的温情与最无情的贪婪的情欲之间。”弗洛伊德认为,这幅画的美丽全在于此。他还引用了意大利作家安格罗孔蒂的话说:“这位夫人在庄严的宁静中微笑着;她的征服的本能、邪恶的本能、女性的种种遗传、诱惑和俘获其他人的意志、欺骗的魅力、隐藏着残酷目的的仁慈——所有这些依次隐现于微笑的面纱后面,埋藏在她的微笑的诗中,好的和坏的、残忍的和同情的、优秀的和奸诈的,她笑着……”蒙娜丽莎的微笑可以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的意象。她告诉我们什么是文艺复兴,并且透露出一个秘密:文艺复兴何以直到今天还保有着它的不朽的魅力。

蒙娜丽莎“文艺复兴”大体上是从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一共有300年左右的时间,在一些西方文学史上,也管它叫“文艺300年”。这300年的文学和科学的成果,是每一个西方人都引以为自豪的,也非常值得我们来进一步研究。各位知道,在14世纪以前,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在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不落后于欧洲,甚至比欧洲还要强,但是就是从14世纪以后,欧洲开始了文艺复兴,加快了经济、科技、文艺的发展步伐,而我们依然步履蹒跚。中国落后于欧洲,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为什么意大利荣幸地承担这样的历史责任呢?首先,我们要讲到意大利这个民族的性格特征。也许是这个地方天气非常燥热,也许是因为这个地方的地震非常频繁,总之这个民族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民族,一个激情澎湃的民族,一个充满了各种欲望、永不休止地战斗着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性格和基督教所要求的那种静穆的、谦卑的、内省的性格非常不同。虽然基督教在这里有相当强的势力,但远不如在欧洲的其他地方深入人心,基督教对意大利的统治;相对其他地方较为薄弱。意大利人是罗马人的后裔,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没有断线。这个民族的封建势力的统治相对欧洲其他地方也是比较薄弱的。十二三世纪,在德国、英国、法国都已经形成相当强固的封建政权的时候,意大利这个地方还是分裂成很多小的公国。小的公国之间战争不断,不仅小的国家之间有战争,家族之间的仇杀也是很频繁的。卜伽丘在《但丁传》里有这样一段描写:两个大的家族相互仇杀了很长时间,终于愿意和解了。于是双方坐在一张长条桌子的两边,准备喝酒庆祝和解。就在这个时候,很偶然地,有一个人要站起来,去上厕所,不小心碰了一下腰里悬挂的剑,桌对面几乎所有的人马上拔出了剑,不超过五秒钟,这边的所有的人也拔出了剑,于是一场厮杀重新开始,又是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在厮杀之后,人们搞不清楚这场厮杀发生的原因,人们也不乐于去追究这个原因。卜伽丘这段描写有一些艺术的夸张,但它的的确确、活灵活现地向我们揭示了意大利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民族。这样的民族特性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消失。如果你们了解意大利,到过意大利,就会对这一点有比较深刻的感受。

当然,古希腊文化无论多么生动、多彩多姿,终究是一段已经逝去的历史,它不可能完全来满足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也不可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当人们高举复兴古希腊文化的旗帜的同时,他们就在创造自己时代的新的文明。对古希腊文明的重新发现,极大地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他们感到亚里士多德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力学、医学,已经完全不够用了。就在这个时候,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哥白尼发现的新的大文体系,极大地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人们惊奇地看到外面的世界原来是如此!广阔的自然宇宙完全不像基督教所说的那样,也并非完全像古希腊人所描绘的那样。人们以一种无边的好奇心和一种充分的信心,用实践的手段开始去探索外面的自然界。他们有信心,觉得自己能够发现一个新的世界,并且能够掌握这个世界。到了牛顿、莱布尼兹的时候,一个近代的自然科学体系开始建立。与此同时,人们的头脑里一个新的对于世界的认识,一个理性的标准开始形成,先进的人们就要求把所有一切东西,包括那些基督教不允许怀疑的东西,都拿到理性审判台前重新进行审视。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很重要的一个精神特征: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极大地启迪了、推动了新的理念的形成。

在人们向外部世界扩展,逐渐形成关于自然界的认识体系的时候,又反过来探索人的内心。在基督教的观念里人都是很卑微的,不值得去探索,都是一些“有罪的羔羊”。但是在商业经济极大发展的情况下,在自然科学不断取得成果的时候,人对自身的信念也极大地加强了,于是很自然地就在思考自己。莎士比亚的剧本里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谁能告诉我,我是谁?”作为对于人内心世界的探索,我下面将要介绍卜伽丘、拉伯雷、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作家。我们可以说,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是朝着这样两个方向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一个方向是对人内心世界的探索。在布克哈特所作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有这样一段话: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与对外观察都一样——一直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人只能意识到他自己是一个种族、民族、党派、家族或社会集团的一员——只有通过某些一般的范畴而意识到自己。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对于国家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做客观的处理和考察成为可能的了。同时,主观方面也相应地强调表现它自己。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认识自己。

人一旦意识到了在精神上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个体,那么就带来了很多的疑惑,原来很强固的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出现了信仰上的断裂。如果人的信仰断裂了,而又有一种极大的欲望来发展自己,那么不可避免会造成物欲横流、道德下降的社会局面。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实际上就是这样的。如果有的同学阅读过卜伽丘的《十日谈》,就会有一些感性的认识。那时候最流行的是两类故事:一类是通奸的故事,男人仿佛对已婚的女人特别感兴趣,兴趣大于那些未结婚的姑娘们;而故事的作者往往自发地为这些通奸者辩护。另一类故事就是仇杀,作者也是本能地为那些谋杀者作辩护。这两类故事常常又结合在一起。为通奸与仇杀者辩护,往往集中于对教会的抨击。事实也是这样:一个社会的腐败,往往从它的核心组织开始,在中世纪,就是从教会开始。中世纪人们对于基督教的信念,是靠教会来支撑的。由社会腐败导致的信仰断裂,也是从它的核心组织教会开始的。那个时候关于教会如何腐败、如何污秽的故事非常多。流传的故事一半是真实的,一半是夸张的,夸张的部分是那些传播者的欲望的一种投射。在他们用一种蔑视的口气去谈论那些教皇、教父如何腐败淫秽的时候,事实上他们自己也很想这样效仿,但是他们没有那样的权利,那样的资本,那样的条件,那样的地位。教会的腐败是事实,再加上周围人的欲望的投射,使那种故事特别多、特别生动、特别地骇人听闻,以至于我们会认为当时的社会、当时的文化特别糟糕。但这只是事情的一半。作为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文化传统,譬如说,罗马人高贵的献身精神的传统、骑士文学建立的那种骑士的传统、但丁所奠定的那种关于爱情的圣洁观念,也依然在社会上存在。所以泰纳的《艺术哲学》中有这样一段对文艺复兴的概括:“感官的诱惑太强,幻想的波动太迅速;精神上先构成一个甜蜜的、销魂的、热情汹涌的梦境,至少先编好一个肉感又强又有变化的故事;一有机会,平时积聚的浪潮便一涌而出,把一切由责任和法律筑成的堤岸全部冲倒。”但是他又同时指出:“当我们更仔细地去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恋爱道德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为一个鲜明的对比而吃惊。小说家们和喜剧诗人们使我们了解到爱情只是在于肉欲享受,

但是,如果我们转向于那些最好的抒情诗人和对话体作家,我们在他们作品中又看到了另一种最高贵的深挚纯洁的感情,它最后和最高的表现是人原来与神合一的这样一个古代信念的复活。两种感情都是真实的,并且能够并存于一个人身上。”这样的两种文化的交织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的特征。

以下几节,我们将分别介绍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从中可以看出人的个性的觉醒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的。

二彼特拉克

就在但丁满怀激忿地写作自己的跨时代的作品《神曲》的时候,在他的家乡悄悄地又诞生了一位诗人——彼特拉克。彼特拉克诞生于1304年,他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和但丁相似。比如我们前面介绍过,但丁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他9岁的时候,遇见了美丽的小天使贝德丽采,彼特拉克也有他的“贝德丽采”,只是比但丁邂逅得要晚。当他已经成长为一个风流惆悦的24岁青年时,非常偶然地在教堂外面遇见了美丽高贵的贵族妇女劳拉。彼特拉克对于劳拉的爱情与执著,跟但丁没有什么两样。他也为劳拉写了很多的诗,结集为《歌集》。诗中他把劳拉称作圣母劳拉。但是我们仔细阅读,对比一下但丁的诗集《新生》里面所写的贝德丽采的形象和彼特拉克在《歌集》里所写的劳拉的形象,就会发现这两个女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前面讲到过,但丁写贝德丽采时,把她升华成了纯洁、美好,甚至是高不可攀的天使,甚至是一个圣母,在贝德丽采身上笼罩着一层美好的神秘的金色的光环。而劳拉呢,彼特拉克也给了她很多圣洁的词句,但同时,彼特拉克用了很多篇幅描写劳拉的金色头发,美丽的眼睛,漂亮的躯体。还有一些章节写到他偷看劳拉在河里边裸体洗浴。彼特拉克对于劳拉的赞美,不只是把她当作一个圣母,而且把她当作凡人当中的一个美丽的女人。彼特拉克虚构了一篇和教父圣·奥古斯丁之间的辩论,他对教父说,你无非是逼迫我说出奥维德所说的一句话:“我同时爱她的肉体和灵魂”。这是彼特拉克在赞美劳拉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和但丁很不同的一点。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由于这句话,彼特拉克被一些西方的文学思想史专家称为“第一个近代人”。但丁虽然也有许多人文主义的思想,他也赞美人,但他总想要接近上帝,他把接近上帝看做自己的荣耀;而彼特拉克所向往的不是去做L帝的奴仆,而是做一个普通的、有血有肉的凡人。他喜欢的是凡人的幸福,这种观点,标志着近代人观念的开始。

彼特拉克写的那些赞美劳拉的诗句和其他一些诗中,人们最感兴趣的或者说他对诗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彼特拉克奇喻”。什么叫“彼特拉克奇喻”?简单举一个例子:

我无法接受和平,又无力进行战争,

我在害怕中有期盼,热得像火,冷得像冰。

这四句诗是描写他对劳拉的感情的。因为劳拉是一个已婚的妇人,他对劳拉的这种热烈的爱情是完全没有希望的。但是他又无法遏止住自己的爱情,这样的一种心态他用什么来描绘呢?他用的是战争,是和平,是“火”和“冰”,这四个词我们都可以看作他用来描绘他在爱情中那种既热烈又绝望的心态的比喻:他争夺劳拉的感情是一场“战争”——战争已经结束了,以没有任何结果的结果结束了。战争之后应该是和平,但是内心并没有获得和平。恰恰是战争的结束,使他的内心更加感到绝望。沮丧、焦虑。一方面,战争的结束是希望的结束。他在另一首诗曾经比较详细地描绘了这种既害怕又希望的矛盾心态:他希望劳拉能够撩起她的面纱,让自己看一看她那美丽的眼睛,或者说能够让那双美丽的眼睛光顾到自己。但是当劳拉真正把面纱撩起,露出她那双美丽的眼睛。注视着他的时候,彼特拉克又恳求说:“不要,不要这样注视着我,我在你的眼光里,一千次地死亡,一千次地再生。”既害怕又充满希望,就像一个害了寒热病的病人一样,忽而心里像一堆燃烧的火,但是忽而又像自己生活在冰窟窿里,整个身体全部被冻僵了。他就这样被极度的高温和极度的严寒所夹击。一般的人在描写爱情的时候,喜欢用一些比如月光、太阳、金色的、银色的这样温和的、美好的词句,但是在彼特拉克描绘的他和劳拉的爱情中,我们看到的是表现冷酷、蛮横、残忍的一些词。当他把这些词用在自己所爱的人身上的时候,我们又感到很贴切,对读者很有冲击力,这就是所谓的“彼特拉克奇喻”。

三卜伽丘

从中世纪的基督教观念来看,卜伽丘是双重罪恶的产物:他的父亲是一个商人,他又是父亲的私生子。但是这位商人父亲对于自己的私生子还是爱护备至的,让他小的时候受到很好的教育,希望他能够继承父业,成为一个很好的商人,又让他接受宗教方面的教育。卜枷丘从小就具有叛逆性格,长大后竟然写出了像《十日谈》这样“大逆不道”的作品。

同类推荐
  • 2015中国年度中篇小说(上下)

    2015中国年度中篇小说(上下)

    阿来、叶广岑、李治邦、蒋峰、洪放等19位作家的19篇佳作,或聚焦当下,或着笔过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叙述,精彩的故事,鲜明的形象,在反映生活的深刻和人性的复杂、呈现世相人心等方面,展示出优秀的品质和魅力。本书由中国小说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5年度中篇小说的创作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选出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作品。
  • 沙漠密语

    沙漠密语

    本书《沙漠密语》就是由她编写的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调查报告了中国西北六省(包括新疆、青海、内蒙古和陕甘宁)的沙漠地带。
  •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3》就是以日记的形式细致而真实地描述了这样一位中国高中生在美国留学上高三直至顺利高中毕业前前后后的学习、生活经历。优美而朴实的文字中无不透露出美国的高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高中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作者和接待家庭一起快乐的生活等等。
  • 贝姨

    贝姨

    乡下姑娘李斯贝德不如姐姐阿特丽纳漂亮,因此总是抱怨姐姐的好运气:阿特丽纳嫁给了巴黎的于洛男爵,李斯贝德却在一日日重复的活计中蹉跎成老姑娘“贝姨”。一位自杀的青年艺术家文赛斯拉·史丹卜克被贝姨救下,依靠贝姨的积蓄学习雕塑,也因此被有着变态控制欲的贝姨牢牢地看管着。文赛斯拉偶然结识了阿特丽纳的女儿奥当斯,两人情投意合。贝姨得知此事,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起,她勾结风流的交际花华莱丽,从贪图美色的于洛男爵入手,对阿特丽纳一家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将自己在美国四十多年生活和参政经历真实地告诉自己的同胞听,就是因为她同时爱着两个“祖国”,而她的两个“祖国”之间却对对方真实的东西了解得实在太少,太片面。
热门推荐
  • 我是神级大贵族

    我是神级大贵族

    非正常版:明明……第一次穿越到了梦想中的天堂;第一次获到了成为最强者的外挂。两份喜悦相互重叠。这双重的喜悦又带来了更多更多的喜悦。我本应该获得了这种如梦一般的幸福时光才对。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倚天里的死刑犯

    倚天里的死刑犯

    一个小人物,因为见义勇为而惨遭陷害,做为死刑犯而结束了一生。现在,上天给了他重新来过一次的机会,在倚天的世界中,看破生死人性的他,又将会有怎样的遭遇呢?
  • 天命所终:晚清皇朝的崩溃

    天命所终:晚清皇朝的崩溃

    辛亥革命一向被认为是民族主义的革命,“驱除鞑虏”更被视为革命的制胜法宝,但这种民族主义到底起到多大作用,民族问题是否真实存在或被扭曲;被视为“特殊利益集团”的清末皇族与旗人在这场革命中到底处于何等地位;革命的冲击下,他们又遭受了何等的命运等等,这些都是之前史家所未深入探讨或做忽略处理的。本书以清末皇族与旗人作为切入口,以独特的角度深入剖析旗人群体在辛亥年中的所经所历,以更全面地展示革命年代中所不为人了解的历史侧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风傲飞

    破风傲飞

    800年前妖魔人三族因大陆归属权展开了长达6年的生死之战,无数三族高手死伤殆尽..最后在三族的那些归隐的飞升期高手协议之后,终于平静了下来....
  • 异世之至尊问情

    异世之至尊问情

    一个以无情成就至尊的神界强者,因为一次意外灵魂转世,异界重修,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还是有人操纵这一切,总之这一世,要有情,要逍遥的人生。(绝对爽文。卫道士勿入。)
  • 神品透视

    神品透视

    楚天因英雄救美偶获无双灵眼,纵横天下独揽美人!唔,接下来该干嘛呢?瞄一眼?擦,老子是那样的人不?再瞄一眼,哟,原来男孩子和女孩子构造果然是不同的啊。继续瞄一眼,咳咳,佛曰,色即是空,阿弥陀佛……这是一个集善良、正义、真爱、柔情为一体的君子如风的故事
  • 言之有礼

    言之有礼

    乔礼的工作还没做完,心情很烦。可某个人却不让她安静。“老婆,我们看电影吧?”“滚”“老婆,我们明天周末去附近旅游吧。”“滚”“老婆,我们养只狗吧。”“滚”“老婆,我们滚床单吧?”“滚”。话音刚落,就被抱走,貌似,她又掉坑了?
  • 三国之无双华雄

    三国之无双华雄

    血滴子、铁浮图、玄甲骑、锦衣卫,我能召唤的不仅是武将!“无双”华雄,懂了么?割草之路开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