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说;“那你闭上眼睛跟我来。”
梅老汉只觉眼前电光一闪,睁眼一看啊!好大的一座寺院。
李才老人正向他迎来。李才老人喜出望外,拉住梅老汉的手说:“兄弟,你可想死我了。真是一日不见,如同三秋啊。”说着把梅老汉拉进屋里。
两人还像从前一样攀谈起来。李才老人问梅老汉说:“兄弟,这几年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
梅老汉把发大水连烧柴都困难的事说了一遍。李才老人说:“兄弟,你回去后,可到黑山岭的西坡,那里有相当多的宝贝,你可用心去挖,把那些黑亮的石块、石渣堆在一起。记住,一定要有决心,不出三年准能发财。”
梅老汉点了点头,把李才说的话记下了。时光飞逝,梅老汉转眼在地府住了月余。老兄弟俩无所不谈,真是亲如手足。
分手时,李才老人再三嘱咐:“你回家后一定去黑山岭找宝,这样你不但自己能发财,也可为子孙后代造福。”
老汉回到家后,来到黑山岭搭起个棚子。白天黑夜不停地挖山找宝。一筐筐的黑色石块堆在一些,堆得跟小山似的。
老汉认定山里一定有奇珍异宝。可是,两年过去了。里面什么也没有。挖出来的都是黑得发亮的石块。
“李才别是骗我吧?”梅老汉心里想:“不会,他绝对不会骗我的。”梅老汉又信心百倍地继续不停地挖了起来。
这些黑石块实在没地方放了。他就把大块的垒成一堵一堵的高墙。
他实在累了,看着一堆堆的黑石块出神。仿佛看着了这些石块变成了金子闪闪发光,一会,又觉得变成了银子白光闪闪。一会又变成了黄澄澄的粮食。人们都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一会又变成了山柴,送到灶里,光彩照人。
一会……
梅老汉不禁叹道:啊,多美呀!只要一样如意,我老汉可真为子孙后代造福了。
正在他想得高兴的时候,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堵高大的石墙倒塌了。可怜梅老汉来不及看到宝物带给百姓们的好处了,他随着倒塌声,竟然与世长辞了。
梅老汉勤劳一辈子,周济万民。尤其是昼夜挖宝三年,一无所获,觉得死得太冤,就找鬼头老官说理,鬼头说公事繁忙,一推三年未见。
梅老汉气愤不过,闯入阴曹地府,鬼头老官正和王妃下棋,听说梅老汉为三年挖宝未得而来,以为他是为争两个钱花,不加思索地对小鬼说:“叫他找李财府解决。”
梅老汉被小鬼领到李财府。才知道这位大人就是多年未见的好友李才。
梅老汉见到李才有一百二十个不高兴。他第一句就问:“老哥,你怎么骗我呢?我为你找遗宝,搭粥棚,救济万民,了却了你的心愿。你叫我挖黑山找财宝,为子孙万代造福,我为挖山找宝筋骨累断,不但无宝,就连个铜钱也未见着,我自己发不发财事小,怎么为子孙后代造福呢?我死不瞑目!’
李才老人一听哈哈大笑:“老弟莫急,你的心思我早己知晓,你对人类的贡献早已被人们所传唱。我带你参观一下你就明自了。”
他们来到望乡台上,李才老人说:“你来看!”
梅老汉低头看去:家乡的景色尽收眼底,家家炊烟缭绕,安居乐业,梅老汉心中喜悦而惊讶地问:“老哥,小弟不知家乡如何变得这样富饶?”
李才老人笑着说:“老弟,这都是你的功劳呀!你挖的那些黑石块能当柴禾烧呀!”
梅老汉急忙问:“我都不知道,乡亲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李才老人说:“你死后不久,不少人到出事的地方悼念,在给你烧纸钱的时候,那些黑石块和纸一起烧了起来,有人把它拿回家做饭用,果然很好,比柴禾还经烧,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几百里都知道你挖的黑石块能烧,家家户户都解决了烧柴的困难。你这不是为子孙后代造福了吗?人们为了歌颂你的功德,把那些能烧的黑石块称作梅(煤)。”
梅老汉看罢,分外高兴。
李才老人其实根本不想做官。后来,他向鬼头辞去了地方财神的职务,和梅老汉一同来到华九泉山“安乐洞”,在那里修身养性。
李才和梅老汉朝暮相伴,一想到生前为人类做过一件好事,就喜不胜喜,乐不胜乐,所以后人常说“含笑九泉”,就是指李梅二老而言的。
听完故事后,我不禁笑道:“伏天道人可真厉害,能编出这样的故事来。”
伏地道人笑道:“哈哈哈,其实当晚我只听了前半段就睡着了,后来师哥生气了,第二天我醒来追着他跑了许久,他才愿意把后半段故事告诉我呢。”
我不禁在脑海里脑补伏天道人和伏地道人小时候互相追逐玩闹的样子,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我转过头去看伏地道人,忽然看到他脸上露出悲戚之色,想必是他想到朝夕相处的师哥如今已和自己生死两隔了,心中不免凄然吧。
我对伏地道人说:“当年伏天道人与前辈你说这个故事,想必也是觉得你俩感情好,就跟梅老汉和李才一样。当然啦,事实证明你们俩就这样好了一辈子!”伏地道人的脸色并没有缓和,我恨不得扇自己两个大耳刮子,不会安慰人偏要安慰人!
伏地道人沉默了良久,才说:“当时我们还小,师哥给我讲这个故事,一来是想让我知道兄弟手足情深,二来也是想让我成为一个心怀百民的道士吧。”
我在一边把头点的像小鸡啄米似得,说道:“对对对!”
这时,伏地道人转头意味深长地看着我说:“今天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你,也想让你成为一个心怀万民的人,能做到吗?”
我忽然鼻头一酸,点了点头。我沉默良久,想到这些天来和伏地道人的经历,他一直在有意教导我,心中更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