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因出在李敷的兄弟身上,因为他的弟弟就是李奕,冯太后的恋爱对象。小皇帝是拐了个弯,要把李奕置于死地。
当时李诉下大狱的时候,他的女婿曾经到牢狱去探监,公开地对他说:“皇帝本来不想杀你,之所以把你下狱为的就是让你指正李敷兄弟,如果你站出来,那么就能够化险为夷,请岳父考虑一下。”
当时李诉表示拒绝:“我和李敷从小玩到大,怎么可以诬告他呢!”当时他想要用自己的发簪自杀,可是自杀这玩意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杀别人容易,杀自己太难了。李诉最终对自己还是下不了手。为了活命他出卖了所谓的“兄弟”。
拓跋弘拿到了奏章之后,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道理,然后杀掉了李敷和李奕两兄弟。当时冯太后还没有掌握政权,然而拓跋弘从小武力过人,经常带兵打仗,所以军队基本上控制在他的手上,所以冯太后无法反击,只有默默地为情人垂泪。不过她本不是懦弱的人,不可能受人欺凌到这种地步,在暗地里她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为自己的爱人复仇。
而拓跋弘似乎也知道,冯太后不可能善罢甘休,他一定会进行反扑,所以也进行了准备,他的准备就是——禅让!
禅让这里面是有猫腻的,而且还挺大。
要按理说,拓跋弘既然能够掌握军权,在李奕人头落地的一刻,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幽禁冯太后,或者暗地里把她杀掉,或者调取李奕的口供,让她在朝廷里站不住脚。可是也许是因为小皇帝不够铁血吧,他没有这么做,而是走上了一条弯路。
他想到的办法就是把皇位禅让给皇叔拓跋推,这样一来他做太上皇,而冯太后作为皇叔拓跋推的嫂子,万万不能做皇太后,就连太皇太后也做不成,看来只有搬出皇宫去了。而事后,他这个掌握实权的太上皇要收拾拓跋推恐怕也不会费太大的力气。
可是这个弯子绕得太大了,大臣们都表示不理解,不但不理解,也绝对不可能接受。不过因为拓跋弘在国内推行儒学,大力发展私塾教育,鼓励百姓读书,还有整饬吏治,严惩贪官的很多事儿都让百官对他不太满意,所以他退位大家也不反对。你一定要退位那就随你的便,但是新皇帝必须要正统出身才行。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皇太子拓跋宏出来执政。尽管拓跋宏当时才五岁的年纪。
这件事情就连拥有漠南六镇指挥权的太尉贺源都表示坚决反对,表示支持太子,并且说:“臣以死奉皇太子,不知其他!”各路亲王也纷纷表态,宁死不敢奉召。在这种情况下,拓跋弘也知道自己的计划实施不下去,所以退而求其次把自己的儿子捧了出来,自己摘掉了皇帝的光环退居二线,但是仍然掌握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