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的建筑和雕塑艺术历史悠久,早在哈拉巴文化时期,就产生了许多精美的雕刻品。在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大遗址中,曾发掘出了一些石刻和铜制人像以及陶制的小兽玩具等。在那里出土的一尊铜制舞女像逼真自然、造型富有动感和韵味。
由于持续的外族入侵、复杂的人种和宗教的更迭,印度的艺术也体现出错综复杂的意识内容,经历了一个风格演变的过程。由于宗教在古代印度的特殊地位,在本质上,印度的艺术基本是宗教的。在伊斯兰教传入以前,印度的主要宗教是佛教和印度教。之后,印度美术被分为佛教美术和伊斯兰教美术。公元前322年,印度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建立起来,历史上称为孔雀王朝。到孔雀王朝的第3代皇帝阿育王时代,佛教被尊为国教,佛教美术因而也日趋繁盛。阿育王修建了大量的建筑物以铭记战功和宣扬佛法,其中包括大量的独石纪念碑式圆柱。
阿育王时期,全印度建造了许多刊刻诏令的大石柱。石柱由整块岩石雕琢而成,由柱身和柱头两部分构成。明显是将波斯、希腊雕刻法与本国传统相结合的产物。有的石柱高达15米,重达50吨左右。石柱的柱头大都有精心雕刻的动物形象,如狮子、奔马、瘤牛、大象等等。现存这样的大石柱30多个,其中最著名的是阿育王在萨尔纳兹建造的大石柱,即《阿育王狮子柱头》。这个石柱的顶端有4个背对背蹲着的狮像,狮像雕琢得栩栩如生,雄壮有力,它的深刻用意可能是象征专制主义的权威和力量。
那些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古代印度建筑艺术品,显然缺乏对世俗生活的关注,佛教建筑就是其中的样板。一种叫做窣堵波(即佛塔)的建筑物在印度各地十分流行。从阿育王时期就开始在桑奇修建一座大佛塔,到公元前2世纪末才告竣工。主建筑是一座直径30多米的半圆形房子,顶端是一个平台,平台上有一个方坛,方坛上竖立着叠层的伞形柱,那是佛教徒奉祀佛骨的地方。在其周围有环形围墙,墙上有东、西、南、北4个门,门上都雕刻着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这一佛塔是佛教艺术的重要遗迹之一。
石窟艺术是古代印度艺术的另一特色,最著名的石窟是阿旃陀石窟,它在温德亚山脉的深山中。大约公元前2世纪开始修建,到公元7世纪方告完成。因处于深山中,建成后约有1000年的时间人迹罕至,直到近代才被重新发现。
阿旃陀石窟开凿在河流旁半圆形的悬崖上,是一个有29窟的寺院。是大乘佛教的住所。第一窟内正前方有释迦牟尼雕像,高约3米,行人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可以看到佛祖的快乐、痛苦和冥想三种不同的神态。中间有一大窟,四周壁画为500罗汉像,面貌姿态各不相同,喜怒哀乐尽显其中。阿旃陀石窟的佛殿、僧房建筑都有大量精美的绘画和雕刻,集中体现了古代印度艺术的独特风格和高超技巧。
2
今天的巴基斯坦西北与毗连的阿富汗东部的那一大片地区就是古代著名的犍陀罗地区,它是古代印度的一部分,犍陀罗地区是东西方文明和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公元前326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曾入侵犍陀罗地区,带来了希腊化艺术。
贵霜王朝(约公元60~241年)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约公元78~144年在位)就以犍陀罗地区为统治中心。史料中说他信奉波斯拜火教,也赞助佛教,被誉为“阿育王第二”。迦腻色迦在犍陀罗地区建造了大批佛塔寺院,并仿照希腊、罗马神像雕刻了佛陀的形象。这或许与大乘佛教的兴起有关。
大乘佛教标榜救度一切众生,把宇宙的最高本体“如来”当做最高神来崇拜,认为佛陀释迦牟尼只是如来的暂时化身之一,未来的佛陀菩萨则是为普度众生而显现人形的救世主,是神化的超人或人格化的神。这种使佛陀神化和人格化的观念,恰恰符合犍陀罗地区流行的希腊、罗马文化“神人同形”的造像传统。
在这样的宗教思想的影响下,犍陀罗艺术家开始打破印度早期佛像雕刻的惯例,创造了希腊化风格的犍陀罗佛像。因此,犍陀罗佛像就是希腊化艺术的人体写实加印度佛教的象征标志(印度伟人具备的32相中的肉髻、白毫、光环等)。
在公元初期的几个世纪中,犍陀罗艺术伴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东渐中国、朝鲜和日本,为远东佛教艺术提供了最初的佛像范式。马图拉(旧译秣菟罗)位于印度北方邦恒河支流耶木纳河西岸,公元1世纪成为贵霜帝国的东都。马图拉地区同时流行婆罗门教、耆那教和佛教,民间还流行生殖的精灵药叉与药叉女崇拜。贵霜时代的马图拉艺术家参照印度本土的药叉像创造了一种印度式的马图拉佛像和菩萨像,造型孔武有力。
公元1至3世纪,犍陀罗佛像造型艺术十分繁荣,这种艺术以佛陀和一些菩萨的石像雕刻著称于世。佛陀像具有刚健丰满、体态潇洒、服饰褶皱分明等特点。这是印度艺术吸收和融合希腊艺术的结果,它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佛教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3
中世纪,北印度东部奥里萨地区的东恒伽王朝(约公元750~1250年)和中部的金德拉王朝(约公元950~1203年)以印度教为主要宗教,他们创造了印度北方式神庙的两个亚种:奥里萨式神庙和卡朱拉霍(Khajuraho)式神庙。东恒伽王朝在奥里萨首府布巴内斯瓦尔、圣城普里和科纳拉克修建了成群的奥里萨式神庙,神庙的曲拱形高塔呈玉米状,象征着宇宙之山。金德拉王朝在都城卡朱拉霍修造了成群的卡朱拉霍式神庙,神庙的高塔呈竹笋状,形成群峰耸峙的壮观景象。卡朱拉霍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东南约600公里处。
在奥里萨神庙和卡朱拉霍神庙的外壁,通常装饰着繁缛富丽的雕刻,布满了印度教男女诸神、天女、贵妇、爱侣雕像。爱侣(密荼那)指交欢的性爱伴侣。这些爱侣雕像可能与坦多罗崇拜有关,是一种性爱的隐喻。坦多罗崇拜主张宇宙生命具有男性本原与女性本原两个矛盾互补的方面,人体是宇宙的缩影,男女两性的交媾象征宇宙两极的合一,是获得灵魂解脱的极乐。因此,性仪式或性瑜伽变成了解脱的捷径,男性修行者设想他本人就是男神,而他的女性配偶则被设想为女神。
实际上,中世纪的印度寺庙里充斥着大量的色情雕塑。这些与性有关的独特艺术既是宗教的产物,又对后来印度的艺术和宗教有重要影响。它们主要是根据史诗时期的各种传说创作的。在很多寺庙的墙壁上,雕塑的就是这样的内容。因此,在印度,几乎所有的寺庙,都可以寻觅到性文化的踪影,卡朱拉霍就是一座著名的性庙,它几乎是来印度的游人必须去的。泰姬陵传达给人们的主要是情感的需求,而卡朱拉霍的雕像告诉人们的则是自然的欲望了。
当你站在这些雕像面前,再看看如今的印度人依然固守着他们的传统文化和宗教,很难用保守或开放来定义他们。不过,我相信,在这里,你最原始的羞涩感会荡然无存。千年以前,印度人就把各种性爱姿态的雕像坦然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使所有的人对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所认知。这些雕刻艺术体现了古代印度人基本的审美心理倾向。
印度人把性上升到了哲学和宗教的高度,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甚至还有了自己的《爱经》(Kamasutra)。据说印度女孩在出嫁前要经常揣摩《爱经》的真谛,经过《爱经》熏陶的印度女孩自然更懂得生活的乐趣了。
中世纪的印度教神庙豢养了大批神庙舞女(神奴)。这些神庙舞女在性仪式中扮演献身于男神(修行者)的女神的角色,实际上她们已被神庙祭司训练成变相卖淫的妓女,精通印度性学经典《爱经》中传授的各种性爱技巧。
公元9~14世纪,北印度中部的卡拉丘里王朝统治着中央邦,西部的索兰基王朝统治着古吉拉特和拉贾斯坦。这些地区的印度教与耆那教神庙的形制,是印度北方式神庙的变体。他们的雕刻也接近奥里萨和卡朱拉霍风格。
南印度的泰米尔人是印度原始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的后裔。中世纪的南印度诸王朝普遍信奉印度教,尤其崇拜湿婆,祀奉湿婆的象征林伽。林伽崇拜是达罗毗荼人农耕文化的生殖崇拜传统的典型特征。
帕拉瓦王朝(约公元580年~897年)是中世纪初期南印度最大的印度教王朝。帕拉瓦神庙奠定了南印度神庙形制的基础,它的建筑特色是高塔呈角锥形。帕拉瓦巨岩浮雕《恒河降凡》展现了印度教神话的宏伟场面。
朱罗王朝(公元846年~1279年)是继帕拉瓦王朝之后南印度最大的印度教王朝。朱罗国王在都城坦焦尔敕建的湿婆神庙坦焦尔大塔,高达61米,比帕拉瓦神庙更加巍峨。除石雕外,朱罗雕塑以铜像著称。南印度铜像在安达罗和帕拉瓦时代已相继铸造,10至12世纪,朱罗王朝铸造了大量印度教男女诸神的铜像,把南印度铜像雕塑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南印度铜像通常采用含铜比例较高的青铜以失蜡法铸造。朱罗时代的蜡模制作得非常精确,铸出的铜像几乎不必再进行任何加工。
由于朱罗诸王虔诚崇拜湿婆,朱罗铜像以湿婆教神像居多,其中最流行的是《舞王湿婆》铜像。它是湿婆雕像中“舞王相”姿势的典型作品,被认为是印度湿婆雕像艺术中最富有神秘主义哲学意味的艺术品之一。在这尊雕塑中,湿婆的舞姿被刻画得十分优美,他轻抬左脚,右腿独立于火焰的光环中,脚踏一个小人,表现出“时间征服者”的意味,那火焰的光环则象征着生成、保存和毁灭的轮回循环过程。
整尊雕像十分富于节奏和美感,舞蹈的湿婆被塑造得精美绝伦,显得神采飞扬。同时,雕像还体现了永恒的运动和泰然的神情的统一,辐射状张力和光环约束之间的统一。这种运动中的静止,恰恰符合了印度教在变幻中追求永恒的思想。
朱罗铜像《舞王湿婆》被法国雕塑家罗丹称赞为“艺术中有节奏的运动的最完美的表现”。湿婆铜像除了舞王以外,还有半女之主、瑜伽之主、持维纳者、摧毁三城者、恐怖相等多种造型,而且湿婆经常与他的配偶帕尔瓦蒂女神铜像并置,组合成湿婆与帕尔瓦蒂的婚礼、乘骑公牛者湿婆与帕尔瓦蒂、湿婆家族等群像。帕尔瓦蒂(乌玛)女神的立像造型纤秀苗条,比例匀称,右手持一束鲜花,左手自然下垂。这种立姿与手势成为中世纪印度南北各地青铜女神立像的造型程式,也影响到斯里兰卡、尼泊尔、中国西藏和东南亚诸国女神的造型。
朱罗时代也流行毗湿奴铜像,既有毗湿奴大神像,又有毗湿奴的化身罗摩和克里希纳铜像,还有罗摩的妻子悉达和弟弟拉克什曼纳、神猴哈奴曼等神话人物。中世纪后期,南印度的潘迪亚王朝(1100~1350年)、维杰耶纳加尔王朝(1336~1565年)和纳耶克王朝(1565~1700年)继续修建印度教神庙,铸造印度教铜像,直到近代仍未中断。
中世纪,德干地区最大的印度教王朝是遮卢迦王朝,包括前期遮卢迦王朝(约543~753年)和后期遮卢迦王朝(973~1200年),拉什特拉库塔王朝(约753~973年)穿插其间。在早期遮卢迦王朝和拉什特拉库塔王朝时代开凿的埃洛拉石窟,特别是埃洛拉第16窟凯拉萨神庙,气势宏伟,装饰豪华,神庙内外大量湿婆、毗湿奴及其化身和配偶等男女诸神的雕刻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印度教图像学的岩石百科全书。今天,孟买附近的象岛石窟湿婆神庙的砂石巨像《湿婆三面像》几乎与泰姬陵一样闻名于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