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伊朗都是一个神秘和富有韵味的国家,它的文化中既有东方原始古朴的色彩,又混有西方自由随意的风格。这大概得益于地缘上的便捷吧。在地理上,伊朗是连接东方古国和西方世界的重要纽带。
一、自然地理环境
古代伊朗的地理范围,大致与自然地理所称伊朗高原相当。这个高原从小亚细亚和高加索一带开始,一直向东延伸,包括今阿富汗的绝大部分和巴基斯坦的很大部分。
伊朗高原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其东部边界是兴都库什山脉,它将伊朗高原与印度分开;其西部边界是扎格罗斯山脉,它将伊朗高原与底格里斯河谷分开;其南部边界是印度洋和波斯湾;其北部边界是阿拉斯河、里海、科彼特山链、阿姆河以南的帕罗帕米苏斯山。
伊朗高原周围被雄伟的高山所包围,高原中央是辽阔的内陆盆地,那里没有河流通往大海。从伊朗各山脉内坡流出的河流,全部消失在这个干燥贫瘠的盆地之中。伊朗农业条件最好的地区,是毗邻两河流域的胡泽斯坦地区,还有北部、西北部山链的山麓与河谷地区,特别是里海、高加索山脉的斜坡地区。
二、历史分期
1.远古时代
在今伊朗西部边界附近,伊拉克的库尔德斯坦曾发现阿舍利文化遗址,年代约在20万~40万年之前。阿舍利文化晚期,人类已经出现在伊朗。那时的人类还正处在漫长的旧石器时代。
自旧石器时代中期起,人类已广泛活动在伊朗境内。在伊朗西部的乌尔米耶湖、中部的大盐滩、西南的法尔斯和其他地区,都发现了典型的穆斯特文化类型的石器和尼安德特人的生活遗址,其中多数在伊朗洛雷斯坦和库尔德斯坦地区。
根据放射性14C测定,欧洲的穆斯特文化年代上限为10万年前,下限为5.5万~3.5万年前。穆斯特文化大致与地质年代最后一次间冰期的末期和最后一次冰川期的初期相合。这时,伊朗北部山区冰川作用加强,雪线下降,气候比现在湿润得多。山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高原上的草地生长着非常茂盛的植物,那里是各种动物生活的天堂。
穆斯特时期,经济形式主要是猎取大型野兽。在那个时代,狩猎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面对自然的共同任务决定了这些原始人必须团结一致。这时,尼安德特人已形成了比较发达的原始公社,这使集体狩猎成为可能。当时,除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原始公社外,大概还存在着由若干公社组成的公社联合体。它们包括一些具有共同的传统、共同的生活习惯、甚至还有共同信仰的公社。人类社会早期部落的形态在那时就已经孕育成形了。
旧石器时代晚期,现代类型人(homosapiens)取代了尼安德特人,加快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新工具的出现促进了狩猎和捕鱼业的发展,氏族部落制度进一步定型。
这时,在东地中海,包括伊朗及其邻近地区形成了一个范围广大的文化共同体。这些地区以狩猎和捕鱼为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最后阶段,采集经济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这说明当时狩猎经济已出现明显的危机。根本原因是人口的增加和自然环境的退化。因此,作为生产工具的石器也随之发生变化。
大约在1万年前,里海水位开始下降,人类已经可以居住在里海沿岸的霍图岩洞和贝尔特岩洞,但海水仍长期徘徊在岩洞附近。这时候的里海平原是一派草原风光,附近山区则是一片原始森林。霍图岩洞和贝尔特岩洞居民在海边捕捉海鱼和海豹,在森林中猎取鹿和各种小动物,在草原上追逐羚羊,有时不得已还必须以田鼠充饥。
这时,当地居民开始驯化动物,饲养家畜。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的文化层中,发现的几乎都是绵羊、山羊、猪、牛的遗骸,有25%还是刚刚出生的小动物的骨骼。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畜牧业。同时,当地还发现了燧石镰刀、粗糙的陶器。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文化层中,发现了一种叫做石斧的工具,标志着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稍后,又出现了彩陶。
这就是人类学家摩尔根所说由蒙昧时代向野蛮时代过渡的时期,也是由攫取经济时代向生产经济时代过渡的时期。恩格斯也说,蒙昧时代的特征是“以攫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而野蛮时代的特征是“采用畜牧业和农业、学会用人类的活动增加天然产物生产方法的时期”。
大约在1万年前,生活在伊朗和伊拉克交界的扎格罗斯山区居民就常用野生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做食物。最初可能仅仅是采集经济。在采集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掌握了野生植物的生长规律和栽培方法,原始农业由此开始。最早被人们栽培的禾本科植物是当地山区生长的野生大麦、小麦。在这些地区,同时期的文化遗址发现了许多碾谷器、杵和臼。这是农业出现的有力证据。
畜牧业的出现大概稍早或与此同时。霍图岩洞最下层遗址中发现的弓箭和狗的遗骸说明,在中石器时代,就出现了畜牧业的萌芽。最早被驯养的动物是狗,然后是山羊、绵羊、猪、牛等动物。在扎格罗斯山地区,农业和畜牧业从开始产生之日起,就是同步发展的。其结果就是经济成分的多元性。
早期村落的出现,使人类首次完成了由迁徙不定向定居生活的过渡。它们最初是不设防的村落,大概是洞穴居民的季节性居住地。后来,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许多村落变得比较固定,面积也不断增加,这意味着人口的大量增加。
各部落和村落居民长期迁徙和接触的结果,是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及相应文化的广泛传播。它对伊朗及邻近地区居民的民族特征形成起了重大作用,丰富了伊朗栽培植物和驯养牲畜的品种,改进了农业工具和生产方法,加快了纺织业、制陶业、冶铜业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从两河流域、中亚,一直到印度河流域,到处都能见到伊朗文化和文明影响的痕迹也就不足为奇了。
考古发掘表明,早期村落出现时,伊朗已经进入了氏族公社制度晚期,先经历了对偶家庭或小家庭阶段,然后形成了大家庭。大家庭起初还没有出现明显的财产分化现象。但在公元前4千年左右,在经济上具有相当大独立性的大家庭就开始出现财产分化现象,私有制的产生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这时期,制陶业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最初只有泥塑的器皿,接着出现了盘筑法制造的陶器,再后来才出现了高速旋转的陶轮制作的陶器。陶轮的使用使制陶业变成了一个专门的行业。
在伊朗的许多地区,冶铜业的出现不晚于两河流域。在锡亚尔克Ⅲ期的文物中,金属制品的数量和品种比以前明显增多,这些制品包括大件铜器(如铜斧等)。在萨格扎巴德,发现了当时的金属加工作坊。质量较高的青铜器就是在这时候出现的。在亚禾亚(yahya)和其他遗址,发现了公元前4千年的浇铸青铜器。在洛雷斯坦、伊朗东南部的墓葬中,经常发现大型青铜器物、器皿和武器。它们的时间上限基本上都在公元前3千年前,这些青铜器大多用于对外交换。
这时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生产领域有了明显分工,这些都为私有制和财产不平等现象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当时墓葬中的物品特别是印章的存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财产分化与公社首领或大祭司地位的提高是同时发生的。凌驾于公社之上的新的行政经济机构随之出现。其建筑物一般独立于居民点之外,远离普通公社成员的住宅。说明一个特权阶层的社会正在形成。
这时候的伊朗各地开始出现了大型的定居中心,它们的面积最小有十几公顷,最大约一百公顷。而且都有宫廷、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物。这反映了当时社会财富的大量积累。学术界一般把它们称为“城市”或“原始城市”。
2.古代埃兰文明
地理上的扎格罗斯地区由自西北向东南、沿两河流域河谷延伸的山岭地区组成。这些山岭基本上是平行的,具有整个中东地区最显著的褶皱构造和高峰群,在东部地区分布有最高的山脉,最高峰是埃利文德峰。西北部地区由于降雨量较多,形成众多发育良好的河流与河谷地区。这些河流大多发源于扎格罗斯山,汇入底格里斯河。在北部有大、小扎布河和迪亚拉河。在南部有卡尔黑河和卡伦河。卡尔黑河与卡伦河在这里形成了伊朗最大的冲积平原,这就是胡泽斯坦平原。在地理上,它既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一部分,又是伊朗高原向西南方向的延续部分。
大致与苏美尔文明同时,胡泽斯坦地区形成了埃兰文明,它是伊朗历史上最早形成国家的地区。埃兰的东面是向东倾斜的山岭地区,包括波斯等地,即今天所谓的法尔斯地区。
扎格罗斯地区既有物产丰饶的河谷盆地,又有森林资源丰富、盛产各种矿藏(铁、铜、铅等)和贵重石料的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两河流域统治者垂涎的对象。富饶的两河流域平原,也是埃兰各邦掠夺的对象。历史上,埃兰多次遭到毗邻的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和亚述等大国的侵略。它也多次攻入两河流域,洗劫当地的村镇。同时,双方之间也有长期的和平交往历史。
埃兰文明最早产生在受两河流域影响较大的苏萨平原。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公元前6千年左右,埃兰进入农业定居生活。对苏萨古城文化层的发掘,清楚表明当地居民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各阶段的状况。由于文字及实物资料不足,我们对早期埃兰社会发展的情况并不十分清楚,相应的社会结构也就难以界定了。流行在学术界的一般观点是,埃兰类似于苏美尔城市国家,其社会经济结构有更多早期奴隶制的色彩。
古代埃兰文明深受两河流域楔形文化影响。埃兰宗教为多神教,居民信奉的神祗既有本地的,也有两河流域的。苏萨附近巨大的寺塔建筑,说明两河流域宗教对当地的巨大影响。埃兰的文字、雕刻、印章,甚至司法和历法,都在楔形文化圈的范围。所以,《苏美尔王表》把埃兰视为两河流域城市国家就不奇怪了。
埃兰与两河流域社会的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其母权制势力比较强大,王位继承按母系原则进行,财产继承不分性别,社会内部盛行兄妹通婚。
最早的埃兰文字是象形文字,从文字的书写特征不难窥见两河流域的影响。公元前3000年前,出现了线形文字。公元前2000年前,埃兰人开始使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这是由埃兰地区的阿卡德人传入的。平原地区的埃兰人一般都会使用埃兰语和阿卡德语两种语言,这是楔形文字在埃兰能顺利传播的主要原因。
3.雅利安人的部落
公元前3000年前,伊朗和印度境内开始出现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居民。他们就是文献中通常所说的古代雅利安人,这是他们的自称,含有高尚和富贵之意。最初大概是部落首领的称号。有资料证明,公元前2500年前,他们还是一个部落共同体。相互间语言相近、习俗相通,在社会制度、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和文化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公元前1500年前,雅利安部落共同体开始瓦解。一些部落经伊朗高原进入印度,他们就是印度雅利安人。另一些部落继续留在伊朗,他们仍然以雅利安人自居。今天的伊朗即雅利安在音韵上的演变,意为雅利安人的国家。
他们进入伊朗高原的时间,大致在青铜时代结束、铁器时代开始之际(约公元前1300年),他们可能是分成几批逐渐进入伊朗高原的。整个迁徙过程比较和缓,约持续了几百年之久。
他们是比较发达的、过定居生活的农牧业居民,已掌握了冶铁、犁耕、骑射和驾车技术,但带有农牧业部落的流动性。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他们将养马技术传播到了范围广大的地区。
部落的观念早已存在,但它并不是政治组织的基础。像印度雅利安人一样,伊朗雅利安人也存在种姓制度。资料显示,伊朗最早的3个种姓是祭司、武士和农牧民。祭司在种姓制度中名列首位,但其实际地位却在武士之下。他们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宗教伦理和法律,充当统治者的谋士和精神导师。国王出自武士种姓,拥有很大权力。农牧民种姓是普通公民或奴隶主。种姓制度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的分化和社会各阶层的形成。
4.米底王国
在扎格罗斯山以东,厄尔布尔士山以南和大盘滩(卡维尔沙漠)之间,是自然地理所称的内陆荒漠盆地或中央荒漠盆地。该地区约占今伊朗全国面积大半。自古以来,这里都干旱少雨,境内遍布盘滩和沙丘,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这里的河流没有流入大海的,全部消失在内陆荒漠之中。境内哈马丹地区古称米底(Media),农牧业比较发达,出产著名的米底马,是古代伊朗文明发祥地之一,米底王国就诞生在这里。
在亚述人看来,米底人强大而不好对付。这是因为他们在危急关头能团结一致,共御外敌。但米底那时尚未统一,亚述编年史就提到许多米底国王,他们住在坚固的城堡中,亚述宫廷浮雕展示了这些城堡的雄姿。
反抗亚述侵略的斗争,加快了米底统一的步伐。据希罗多德说,米底王国的创立者是戴奥凯斯(约公元前727~公元前675年),他统一米底各部后,以哈马丹为都城,建立了僭主政治。但正史一般认为,该国的创立者实际上是亚述铭文所载的卡什塔里提(约公元前7世纪在世)。铭文中说,他领导的起义军击败了亚述,建立了独立的米底王国。后来,卡什塔里提被亚述的盟友西徐亚人打败,米底沦为西徐亚属国。稍后,一个叫库阿克撒列斯的将军领导米底人击败西徐亚人,米底重获独立。公元前612年,米底与新巴比伦王国结盟,攻陷被犹太人称为“狮巢”的尼尼微城,消灭亚述帝国,瓜分其领土。随后,米底又征服伊朗各地,占领乌腊尔图等国,成为古代西亚强国之一。
米底王国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个由雅利安人建立的统一国家。其征服活动加速了伊朗境内各民族和部落的同化过程,对后来伊朗民族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5.波斯帝国
公元前7世纪末,一个叫阿契美尼斯的波斯部落首领建立了新的王朝,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阿契美尼德王朝。由于该王朝是波斯人所建,学术界又称其为波斯帝国或古波斯帝国。据说其继任者居鲁士二世是米底国王阿司提阿格斯的外孙。他在位初期统一波斯各部,推翻宗主国米底的统治。随后,他出兵征服了小亚细亚、巴比伦和中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