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出师不久的刘宝瑞在天津联兴茶社献艺,结识了其艺术伙伴和终生好友马三立。马三立虽然只比刘宝瑞年长一岁,但由于其与刘宝瑞之师傅张寿臣同辈,刘往往呼其“三叔”。
1932年,这一对叔侄怀揣着能多挣钱的想法,去营口、烟台、青岛等地“跑码头”。
跑码头对于相声艺人来说,是一道需要跨越的坎,也是检验自己艺术水平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标准。因为一方面,远离早已彼此熟知的观众,需要靠自己的本领去开辟一片地、画出一个锅,赢得陌生观众的喜爱;另一方面,远离自己的家,对于以后的生活,都是未卜难测的,需要靠自己的智慧去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马三立和刘宝瑞的这次跑码头,是二人终生难忘的。
由于关东被日军占领,营口市面萧条,两人在从营口开往烟台的轮船之上,已是身无分文。在忍耐了两日的饥饿后,二人已虚弱不堪,简直到了看见什么也像窝头的地步。在与饥饿的拉锯战中,年轻而好动的刘宝瑞率先败下阵来,竟渐渐饿昏了过去。在此紧要关头,一向老实本分的马三立不得不想方设法,施以援手。于是,他从别人那里偷来了两个烧饼,塞给了同伴……就这样,刘宝瑞得以活了下来。他看着眼前那个瘦的让人可怜的人,顿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难能可贵的是,刘宝瑞不仅铭记这一幕,而且在之后的生活中,对马三立及其子马志明亦慷慨相助,回报着马的恩情。
1933年,回到天津的马三立刚刚结婚不久,遭遇重大的家庭变故:父亲驾鹤西行、继母离家出走,而自己此时又大病一场,且一病就是半年。这一切,让原本充满希望的生活一下子掉进了黑暗的深渊。刘宝瑞在每晚散场之后,和刘桂田等人从自己“劈份”所得中拿出一部分,送给马三立,风雨无阻。当马三立面露愧色时,刘宝瑞还抖包袱安慰同伴:“得,三叔,您就甭客气了,谁让我吃过您‘变’来的烧饼呢!”
“**********”开始后,马三立之子马志明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被关进牛棚。忍无可忍的马志明在他人的帮助下,逃出了牢笼。但是,面对茫茫前途,不知哪里存身,心灰意冷,大有自杀之意。突然,他想到了父亲的挚友刘宝瑞,于是返回北京,找到刘家。在那样紧张的政治环境下,刘宝瑞夫妇丝毫没有犹豫,接纳了马志明。此时的刘宝瑞亦是被批斗的对象,但他秉持“咱们一个说相声的,有什么了不起的错”的思想,大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的豁达胸襟。为了开导马志明,刘宝瑞陪他整夜喝酒聊天,并用马三立偷饼救他为例,让马志明明白人生中总要遇到一些坎坷,但无论怎样,都要坚定地活下去,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此后,马志明在提起刘宝瑞的时候,总会心存感激,并称“我们是过命的交情”,此是后话。
自1937年始,刘宝瑞为了维持生计,奔波于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犹如一个永不疲劳的“行者”。至1950年回到解放后的上海止,十余年间,留下刘宝瑞足迹的重要曲艺码头有济南、唐山、天津、北京、南京、上海、开封等地。1949年,刘宝瑞甚至还只身前往香港。
这十余年的码头生涯,对刘宝瑞及其艺术,乃至对相声都是很大的促进。
对相声而言,他的作用犹如出使西域之张骞,起到了“凿空”之效果。他像一个使者,把京津两地流行的相声带到全国多地,尤其是长期在江南演出,拓宽了相声的受众和影响力。其解放前夕的香港之行,是相声艺术首次到达该地,受到当地国人及外国友人的欢迎。
对刘宝瑞的艺术而言,则催熟了其艺术风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宝瑞自幼酷爱读书,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各地游历,一方面可以掌握大量历史掌故、逸闻趣事,可以受到当地语言和文艺的熏陶,扩充自己的“肚囊”,激发自己的灵感。之后刘宝瑞将这些四处搜集到的知识用到了作品之中,仅举两例,其在《山东斗法》中对胶东话的模仿就惟妙惟肖、胜人一筹。关于激发灵感,其在济南时,将听到的山东省主席、直系军阀韩复渠不学无术的轶事改编成了讽刺名篇《韩复渠讲演》(又称《韩青天》)。
长期跑码头对刘宝瑞相声艺术影响的另一方面是可以与各地艺人进行碰撞交流,提高自己的水平。比如其到开封卖艺时,与一代巨匠张杰尧演出,在单口相声上得到张的指点,并向其学了《皮匠招亲》、《二十八宿》、《百业之祖》等段子。(关于张杰尧的故事,将在后文“列传”系列进行介绍)
对刘宝瑞个人生活而言,一是造就了其家庭生活。起初,刘宝瑞四海为家、居无定所,自然难以成家,直至1949年,刘宝瑞才在南京遇到了爱妻赵月华,二人在当地结婚,时,刘宝瑞已35岁。两年后,其独女刘娅娅出生,习惯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生活的刘宝瑞,开始肩负起对家庭的责任。据其女回忆,刘宝瑞对妻子和女儿特别疼爱,是一个温情脉脉的丈夫和慈爱绵绵的父亲。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其个人形象。据乃徒寇庚儒回忆,刘宝瑞在当时是很时髦的,可以说是一个“潮人”,可以从衣食饮行各方面体现:吃饭时爱吃南方名菜鸡火干丝、烧墨鱼、板鸭;饮酒则酷爱烟台产的张裕金奖白兰地、茶则“一块七到三块的顶级好茶”;穿着上则“头戴白色巴拿马草帽,上身绸汗衫,下穿派力司的裤子,脚蹬礼服呢的千层底布鞋”;出门时手里提着小篮,装着“进口的沃古灵眼药水、活胃散,指甲刀、镜子、梳子、手绢就不说了,样样齐全精贵。”
上文提到,刘宝瑞的单口《山东斗法》成为广为流传的名作之一,该段讲的是一个喝醉酒的胶东屠户孙德龙撞到皇宫,与琉球国派来的法师斗法。在刘宝瑞跑码头生涯中,也有一段“斗法”的经历,与孙德龙的不懂装懂、胡搅蛮缠不同,刘宝瑞的此次“斗法”则倾注了其大量心血,并为相声史留下了一段短暂的高光时刻,下回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