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士研究方向是近年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教师的需求量还比较大。我从网上了解到青岛H大要招宗教学管理专业教师。
没过多久,学院党委书记给我打来电话,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我的情况,告诉我学院有意考察我。我当然很高兴。后来又与有关院系领导通了几次电话。他们似乎对我的意向在加强。
2010年初,学院向我发来邮件,要我到该校试讲,对有关事项进行面谈。我立即买了火车票,乘上了前往青岛的列车。
青岛,坐落在胶东半岛的南端,是著名的海滨城市,这座城市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大量点缀其间的德国风格的建筑使得这个城市别具异国风情。同时这个城市拥有许多国内知名品牌,工业发达,是山东经济的领头羊。
在来青岛以前,我只知道青岛的房价高得吓人,甚至不低于北京。这种因素使得许多年轻人望而生畏。我毕业的那一年,青岛某单位招人,一些同学本来还对青岛心向往之,后来了解到青岛如此高的房价和单位不高的待遇,最后都放弃了而选择到南方的高校。
早晨六点多,我在四方火车站下了车,按照指示的路线,辗转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这所学校。
这个学校的校园被称为全国十大名校园之一,进去一看,果然名不虚传。校园依山傍海,气势恢宏,环境清幽,布局错落有致。我想全国确实没有多少校园有这样漂亮的。学校的正面立着闻一多的塑像,据说,老文化部的部长王蒙就是现在学院的院长,我也可以说是慕名而去。
我拨通了系主任的电话,没想主任告诉我,我跑错了地方,该校的教学单位大部分都已搬到浮山新校区去了。从老校区到新校区还有不少距离。我连忙往回走,坐了一晚上的火车,由于没有休息,感到疲惫极了。
从老校区出来,有很长的一段下坡路要走。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一步一脚地往下走,然后沿着海滨大道往前走了很长一段路,终于找到了公交车站。坐上公交车,用了大约30分钟的时间终于来到了新校区。新校区也是依山傍海,背靠浮山,往下过一个马路就是大海,但校园与老校区相比就差远了,远远没有老校区的清幽的环境和古色古香的氛围。
我在招待所安排了一个住处,稍一休息之后到系部见到了系主任,系主任非常热情,他告诉我,他们学校是211重点大学,每年想来的人很多。去年有一个宗教学博士想来他都没有要,之所以考虑我,是看到我的专业研究成果比较多,他们宗教学管理专业需要这样的老师。
试讲安排在第二天,系里很重视,学院党委书记、系主任、副主任和与该专业有关的老师都来了,满满坐了两排。系领导一一做了介绍,这位是北大的,那位是山大的,那位是某国留学的。都是出自名校。使得我这位大专生显得相形见绌,顿生自卑。
我选了一个题目《未来我国宗教民俗事业的发展趋势》,课整整讲了一小时。讲完之后,两边的老师开始提问,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每位在场的人似乎都想问遍。有时是我回答,有时是双方讨论,我说的紧张,下面听得认真。这一问答又至少花了一个小时。在我应聘的学校中,这是试讲弄得最认真的一个学校。看样子他们对引进新教师还是比较慎重的。一套程序下来已经是快中午了。讲完之后,我到休息室里休息,听课老师进行评议打分。大约又等了半个多钟点,系主任过来找我。
“你的情况我们讨论了,总的还是比较满意,我们系正式同意引进你。这是一张引进人才表格,请你填一下,等我们院系签字后报到人事部门。”他说。
被人看上,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我急急忙忙填好表,教给主任。主任又和我谈了一会,告诉我:
“住房问题和家属问题我们会尽量争取。你自己也到人事处去了解一下相关政策,提出自己的要求。”他对我说。
他给人事处打了一个电话,临别,他叮嘱我:“你到人事处讲话要注意方式,我们学校是211,每年都有大量人员想进来。我看了你的简历,你的第一学历是大专,本科是省教育学院的。我们对这些成人学院是有顾虑的。”
我很感激他,知道他是好心提醒。但这些话在我听来却十分的刺耳。大专怎么啦?成人高校怎么啦?不是211又怎么啦?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前人都知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呢!
但我记住了他的话,说声谢谢告别了系里。学校管理机关都留在老校区,这样我又要又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坐上公交车来到老校区。找到人事处,接待我的是一个小伙子,大约二十六七岁的样子。模样周正,白白净净的,保养得很好。
我说明了情况,希望他把有关政策向我介绍了一下。
“你想了解什么情况?”他白了我一眼,然后头也不抬。
我最关心的无非是房子啦、家属啊。这些话题当然招人烦,但不问又不行。
“有过渡房吗?”我小心翼翼地问。
“没有”,回答得非常干脆。
“系里说学校有两室一厅的过渡房……”我告诉他,系里的确是这么说的,说新校区有不少两室一厅的过渡房空着,为引进人才用。
“没有!”还是简短的两个字,没有任何解释。我心想,211重点大学的人事处就是不一样,看那架势,不可一世,好像学校就是他自己家里办的一样。
“那我们住在哪儿?”
“自己租!”
“家属安排吗?”我不知好歹接着往下问。
“不安排!”这位小伙子似乎有点不耐烦了。
“你们学校不是有一个幼儿园,能不能考虑……”我问这话也是有缘故的,因为系领导告诉我学校有一个幼儿园,特意提醒我,要我问问人事处要不要幼儿园老师。我妻子是幼儿园老师,毕业于上海幼儿师专。
“我们不解决家属。”他重重地重复了一句,忙着跟人说话,再也不愿理我了。
我不尴不尬的站了一会,见问不出任何结果,只好一人默默地从人事处退了出来。从校园气派无比的大门出来,我又踏上了一段漫长的下坡路。这段路坡度很大,我走的也很累。身体疲劳是一个方面,心理的疲劳也袭上心头。从北京到青岛,从青岛到湛江,不知道还有多少站,真有点厌倦这种疲于奔命的应聘。可是又没有办法,除非你不打算工作。
青岛的海风与湛江有点区别,青岛的海风带着很湿的潮气;湛江的海风是干的。那天天气有点阴,远处雾蒙蒙的。海风吹过来,感觉咸咸的。当天,我离开了青岛回到了湛江。我又感受到湛江大海的气息。这是我最熟悉的,也是最亲切的。
这次应聘使我对人事部门与院系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人事部门考虑问题与院系考虑问题的角度往往不一样。院系考虑的主要是专业建设的需要,人才的专业素质等因素;而人事部门考虑的可能是引进人员的硬性指标,如年龄、第一学历、家属调动等因素。院系引进一个人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做了大量考察工作。但到了人事部门可能因为一两个指标不合格就给刷下。
在我的整个应聘过程中,我碰到的人事处领导和老师大部分是非常负责、尽职的。但也有个别学校人事部门官僚习气、机关作风很浓。他们不了解专业需要,自作主张。我不止一次碰到人事部门的老师(主要是年轻的老师)拿架子、打官腔、脸色难看、不耐烦的情况。在青岛可以说,正是这位年轻人的草率打消了我继续联系的念头。
当然,他们说的也是大实话。像这些211学校,他们确实不愁招不到人,你不进来,还有那么多人在排队等着进来呢,有的人为了进这类学校而绞尽脑汁。正因为如此,使得一些招聘单位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这样做是有客观基础的。我们也不必责怪这些招聘老师。在这个所谓的211学校应聘中,他们不谈路费报销,不安排住宿。相反,在一些二本、三本学校应聘,路费、住宿费统统报销,人事处领导、院系领导出面招待,即使不能成功,也显得非常有人情味,叫人心存感激之心。
就业胜经第9条:机不可失,早作决断。只要是觉得合适自己的,就要排除干扰,达成协议。不要因为小的不愉快,妨碍了目标的实现,因小失大。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要果断、坦然,不必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