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使得北大成为媒体焦点,有人写书痛陈当代教育之弊,书名就叫《北大毕业等于零》。
北大毕业生武小锋,以当地高考状元的身份就读于北大医学院疾病防疫专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奔走几个月毫无结果,万般无奈之下,帮助父亲卖糖葫芦。此事通过媒体报道出来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上有的网友对此有公正的评论,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北大尽出怪事,武小锋是“书呆子”,找不到工作活该,云云。
搞教育出身的我,对这类话题自然感兴趣。为此,我奋笔疾书,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武小锋事件”与社会公平》发表在《湛江日报》上,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通过自己的文章,引起社会重视这个问题。
可以肯定,北大才子首先当然不是打算毕业后就卖肉、卖糖葫芦的。他们一定是经过了反复求职无果,历经艰辛,走投无路,所做出的无奈选择。如果他能找到所谓的体面的职业,他决不会出摆摊卖肉、卖糖葫芦的。
我不是说,北大学生不能卖肉,不能卖糖葫芦。从某种意义上说,卖肉、卖糖葫芦也是一种职业,也是就业的一种实现形式。做得好,它们也可以做大做强,做成品牌,创造财富。行行出状元,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我这里关心的不是观念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层面上的就业公平问题。我们的国家正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如果一个社会存在严重不公平,是无法建成和谐社会的。如何大家都感到社会不公,人们怎么能和谐相处?
就业上的不公平是当前我国社会不公平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的表现多种多样,如:
性别歧视。男女学生就业不公平,有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女生;一个高校院系领导告诉我,他们今年四个进人指标,打算只要男的,不要女的。有的企业在招聘启事上注明只要男性,不要女性。因为女性要结婚生子,有产假,不能出差等不利条件。显然,这些是有悖于我国的劳动法的,有悖于社会主义男女平等原则的。
年龄歧视。许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对年龄有明确要求,如只要35岁以下等等,年龄超过他们的要求则不予考虑。现在招聘人才条件中有低龄化的趋势,年纪大的硕士、博士处在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或者根本就没有资格入围。
学校歧视。将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许多单位和高校在招聘人才时只要本科是211毕业的学生,非211的学生一概不要;一些单位只招公办学校的学生,民办学校的学生晾在一边。
地域歧视。一些城市只招有本地户口的学生,对外地生源不加考虑或者限制比例;我在北京一所高校有一位朋友,他在教务处做领导。他告诉我,他们学校在招聘人才时,对户口有一定比例要求。外地生源不能超过这个比例,超过这个比例到上面批不了。这个比例是多少是他们内部掌握的,在招聘启事上并没有标明,应聘者也不知道。
阶层歧视。这种不公平更叫人无奈,那就是家庭关系、家庭背景。政府官员、上流社会的子女找工作自然容易得多。当官的有裙带关系,官官相护,不同系统之间相互照顾,今年你帮我解决,明年我帮你解决。这些官员的子女就业自然捷足先登,尽占先机。而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农家子弟就业时谁也靠不上,只能靠自己在茫茫人海里瞎撞,被人挤来挤去,心力交瘁。所以,过去流行一种说法,叫“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一个好爸爸”,这话到现在还管用。
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歧视,如身高歧视、相貌歧视、健康歧视,不一而足。
这篇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更没想到,文章发表还没过多久,自己又步了武小峰的后尘,甚至下场比武小峰更惨。武小锋在媒体舆论的关注下得到了解决,而我则在毕业后整整一年还在社会上像无头的苍蝇,到处碰壁。我所遭受到的精神压力,要比武小锋大得多。因为我已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我不能像武小锋那样,借助媒体关注来解决。武小锋是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年轻人,二十多一点的孩子,没有任何社会阅历,一时找不到工作人家可以同情。而我则是一位有二十多年工作经历的中年人,我的工作只能靠自己,痛苦只能一人默默咀嚼,我甚至也不愿意找一个人倾诉,我的个性太要强,只能自己担当这一切。我承受了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巨大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整整生活了一年。
就业胜经第5条:“拼爹”不如“拼素质”。就业歧视总是存在的,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但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学子来说,如果“拼爹”,我们注定失败。唯一做能做的就是“拼素质”,通过提高自身素质,练就过硬本领,在战场上刺刀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