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会赚钱的人。“适者生存”是生意场上永恒不变的法则,一个人要想赚进百万,就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脑子不灵活,一味死搬硬套,很难有出路。毕竟经商不是靠财力,也不是靠蛮力,靠的就是出其不意的好点子。只有抓住时机,瞄准市场,生意才能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
1经商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智力
人有一双眼睛,它们是用来发现新事物,洞察人性的;人有一双耳朵,它们是用来耳听八方、收集信息的;人有一双手,它们是用来实干的。但主导双眼、双耳、双手的是人的思想,如果没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智慧观念,就不可能用眼睛去发现机会,用耳朵去捕捉信息,用双手去抓住扭转命运的转轮。
李嘉诚之所以能从一个茶楼的小伙计成长为华人首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智慧。由于家庭生活所迫,李嘉诚十几岁就开始工作,而且非常早熟。在年少的李嘉诚眼里,跑堂工作不只是一个饭碗,更是一个接触他人,学习社会经验、体验人生智慧的机会。
要知道,茶楼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这里面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李嘉诚对形形色色的人都充满兴趣,在工作期间,练就了超强的察言观色的能力,学会了投其所好、见机行事的人际交往技巧,使他很好地胜任了茶楼跑堂这份工作。
后来,当他进入五金厂、钟表厂、塑胶厂当推销员时,他这种察言观色、见机行事的本领派上了大用场,成为他了解客户需求,驾驭客户心理的绝招。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本领,李嘉诚不会有后来的辉煌成就。
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困境中,李嘉诚没有向命运屈服,没有抱怨工作低贱、抱怨出身悲惨,而是选择逆风而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吃苦与命运抗争。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思路造就的命运。一个思想积极的人,其人生永远不会黯淡,这就是李嘉诚所具备的成功者思维。
创业之后,李嘉诚的智慧在商场竞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曾经说过:“不必再有丝毫犹豫,竞争既是搏命,更是斗智斗勇。倘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谈何在商场立足!”下面这个案例,更是充分彰显了李嘉诚的智慧、勇气和魄力。
在长江塑胶厂的塑胶花成功打入了欧洲市场之后,李嘉诚决定进军北美市场,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为此,李嘉诚主动负责设计精美的产品广告画册,并通过香港有关机构,了解欧美各贸易公司的地址,然后把这些广告画册寄出去。
不久之后,北美那边有了反馈。有一家实力强大的贸易公司(S公司)对长江塑胶厂的塑胶花十分感兴趣,对其报价也颇为满意,他们表示在一周之后派人来香港参观,以便更好地考察工厂,洽谈合作。
李嘉诚对S公司的反馈十分重视,他了解到S公司是北美最大的生活用品贸易公司,销售网络遍布美国和加拿大。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那么,长江塑胶厂将迎来腾飞的机会。然而,李嘉诚不敢确定这个机会一定属于他,因为对方的意思很明显,他们来香港为的是考察整个塑胶行业,然后从中选择一家或几家作为合作伙伴。
这是一次斗智斗勇的竞争,比的是信誉、是质量、是企业规模,说到底,比的是企业领导者的智力和勇气。当时长江塑胶厂论实力、产品质量、企业规模,都算不上老大,拓展欧洲市场时,由于他的企业规模有限,不被客户信任。因此,他决定吸取之前的教训。
李嘉诚是怎么做的呢?他立即召开公司高层会议,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又惊讶的计划:在一周之内,将塑胶花生产规模扩大到令外商满意的程度。为此,要把旧厂房退租,把可用的设备搬迁到新厂房,购置新的设备,安装调试,招聘新人并对新人进行上岗培训。这一切都要在一周之内完成,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使这个计划前功尽弃。
在这短短的7天里,李嘉诚与员工们一起战斗,每天他们只休息三四个小时。李嘉诚虽然紧张,但是毫不慌乱,哪组人该干什么,哪些工作由谁做,每一天的工作进度,他都安排得非常妥当。从这一点上来看,足见李嘉诚的冒险并非草率,也足见他在关键时刻的沉稳气度。
当S公司派购货部经理来到香港的那天,新厂设备刚刚调试完毕,李嘉诚让副手负责安排全员上岗,自己亲自开车去机场迎接客人。同时,他已经在港岛希尔顿酒店为外商预定了房间,在接外商回程的路上,外商表示要先参观工厂。
李嘉诚心中忐忑不安,他担心全员上岗会不会出现问题。可是,当汽车驶入工业大厦时,李嘉诚听到了熟悉的机器声音,闻到了熟悉的塑料气味,顿时安下心来。这一次,S公司一下子就看到了长江塑胶厂的实力,他们与李嘉诚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而李嘉诚也由此蜚声全港,成为“塑胶大王”,让同行们刮目相看。
当看到别人成功时,很多人会说:“那是他的运气好。”也许在李嘉诚成功获得S公司这个大客户时,同行也有同样的反应。然而,机会摆在那里,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概率抓住,关键在于你是否为抓住机会做足了准备。在李嘉诚的“7天计划”中,其积极把握机会、勇敢地斗智的行为背后,闪烁的是智慧的光芒。
除了在经营实体业上李嘉诚表现出足够的智慧,在股市博弈中,李嘉诚同样处处斗智斗勇。有人曾说,李嘉诚能有如今的成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对股市有着深刻的分析,靠着这种分析,他才有斗智斗勇的实力,才能够在股市中游刃有余。这又一次充分说明了商业竞争靠的不是蛮力,而是靠智慧、靠思想取胜。
2人弃我取是做生意的大智慧
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一个成语叫“人弃我取”,其意思是在别人舍弃的时候我买下来,等到别人需要的时候我再卖给他。通过这种办法实现“低进高出”,从而大赚一笔。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战国初期,魏文侯在相国李悝的辅佐下例行改革,加强统治,他所实行的措施是“平籴”法。所谓“平籴”,就是当农民丰收时,国家以平价买进粮食,等到饥荒的年月,再以平价把粮食卖给农民,这样可以维持粮价的稳定,从而有效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
有一个名叫白圭的商人从李悝的经济改革中受到了启发,经过反复思考,他想出了一种致富的办法,这个办法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当别人不要时,我就想办法要过来。按照这个办法,白圭在农民丰收的季节——大家都有多余的粮食时,就以低价将粮食买过来。等到饥荒年月,当人们需要粮食时,他再以高价把粮食卖出去,这样就可以实现致富的目的。白圭的致富办法总结为一句话,就叫“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在我们现代的中国生意人中,李嘉诚可谓“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集大成者。有人曾问李嘉诚:“这么多年,你在投资上最成功的思路是什么?”李嘉诚是这样回答的:“要永远相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换言之就是“人弃我取,人取我弃”。
20世纪60年代,香港到处谣传“中国政府将武力收复香港”,这些谣言把整个香港笼罩在迷雾中,人们惶恐不安,于是引发了移民大潮。很多有钱人纷纷贱卖住宅、商铺、厂房、物品等,携带钱款远走他乡,楼市一片萎靡,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当时李嘉诚已经拥有了数个地盘、物业,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中国共产党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然后强行在香港推行社会主义制度,他说:“如果中国共产党想用武力收复香港,早在1949年就会趁解放广州之际把香港收复了,何必等到现在呢?再说了香港是内地对外贸易的唯一通道,保留香港现状,对中国共产党才是有好处的,它们不会让香港局势****的。”
有了这种认识之后,李嘉诚马上采取了惊人的举措:首先,他低价买下那些准备移民者的房子、商铺、厂房,然后把旧房翻新,出租给别人;其次,他利用地产低潮期建筑费用低廉的良机,在自己的地盘上大量兴建物业。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已经摆脱了那种动荡的形势,百业复兴、地产市场从低潮期转入了旺季,而这个时候李嘉诚已经拥有了35万平方英尺的收租物业,每年收入租金达到390万港元。
就这样,李嘉诚从一个中小地产商迅速成长为香港房地产界的巨无霸。此外,他还以股市为杠杆,撬动了自己商业帝国的腾飞。在这个过程中,他“人弃我取”的思想尽显风采,他也因此获得了数不尽的财富。
还有一个类似的事情。那是在1972年,当时股市大旺,股民正处于疯狂之际,成交十分活跃,恒指高攀不止。李嘉诚抓住了这个大好时机,将长江实业集团上市,公开发行股票,每股溢价1港元。上市不到24小时,股票价格就上涨了一倍多,这是典型的“高出”。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1973年香港股灾降临,到了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跌到了历史最低点。很多股民在这次股灾中损失惨重,有些股民甚至倾家荡产。到了1975年3月,股市才有了缓慢的回升。可是,深受股灾之害的股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们谈股色变,把股票视为洪水猛兽。
与大多数股民不同,李嘉诚反其道而行之,他在这个时候安排长江实业发行了2000万新股,结合当时低迷的市价,长实将股价定为每股3.4港元。为了讨股东的欢心,也为让自己赢得实利,李嘉诚宣布放弃两年的股息。从1975年开始,股市逐渐兴旺,上涨势头一直持续到1982年,在这段时间里,香港股市涨幅惊人,李嘉诚所获得的实利远胜于两年的股息。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李嘉诚的赢利方式永远都不会一成不变,唯一不变的是投资的思想精髓——人弃我取,低进高出。在房地产和股市上的成功,充分证明了李嘉诚“人弃我取”经商智慧的绝妙,这不但使他的企业帝国迅速扩张,也使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实利。
事实上,人弃我取与低进高出有异曲同工之妙,“人弃”的时候,必然是买方的天下,这个时候李嘉诚可以低价购买进来,而当形势好转、供不应求时,李嘉诚再以高价卖出,这样一进一出,他就能赚足差价。
李嘉诚曾经说过:“低进高出,关键是眼光要准。股市的兴旺与衰微,大都与政治经济因素有直接关系,大致有一定的规律性。要研究和掌握这个规律,就要密切关注整个国际时势。”同样的道理,人弃我取的时候,关键也在于眼光,只有准确地判断市场和行业趋势,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获得生意上的成功。
3有钱赚就是好买卖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赚钱的行业,没有不赚钱的方法,只有不会赚钱的人。
市场千变万化,充满商机,一个做生意的人永远不要怨天尤人,抱怨市场不好、抱怨时运不济,真正要反思的是我们自己的头脑和眼光。什么生意都可以做,只要能赚到钱的就是好生意。李嘉诚曾说过:“做生意不应该自己设限,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只要赚钱就可以进入。抓住每个行业赢利的最佳时机,大胆投资,生意才能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总是有一些人做生意很挑剔,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想干,到头来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最终只能一事无成。一个优秀的商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思想开放,能够灵活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并从中发现、把握商机。在这信息化的时代,想成功就得追随市场的趋势去行动、去改变。如若抱着种种禁忌不放,那对商人来说不但是可悲的,更是失败的前兆。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一个精明的商家会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举手投足之间。做生意首先要的是商业头脑和市场意识,其次是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市场。你若不能大胆想、大胆做,突破种种禁忌,便会处处碰壁。市场永远是充满活力的,只要我们换个思路想问题,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了解各行各业的特点,并大胆尝试,就能感悟、把握商业的真谛。
提到李嘉诚,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成功的商人。他提倡的就是生意应该是没有边界的,一个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是随时随地的。
在20世纪60年代,受内地“**********”的影响,香港当地人顿时人心浮动,许多有钱人纷纷移民,移居国外,并开始大量抛售房产。结果,当时的香港整个房地产市场都陷入了低潮。
当时,李嘉诚在香港也拥有多处房地产。但是他没有直接抛售,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毅然决定继续在香港房地产市场投入资金,并公开宣称:“你们大拍卖!我来大收买!”其实他心里正在想,有你们追悔莫及的那一天。最后,他以超低的价格收购了一座又一座的大楼。
到了70年代初期,应李嘉诚所想,香港的地价再度回升,房价瞬间上涨。而此时的李嘉诚已将最初的旧楼改建成了一座座漂亮的大厦和厂房,在全部出售后,利润成直线上涨。就这样,李嘉诚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最后成为这次地产大灾难中的大赢家,这充分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和魄力。
后来,李嘉诚在一段采访中说道:“做生意可以有所顾忌,但是不管在选择行业还是在分析市场的时候,首先就得有开放的思想和视野,不能让个人的喜好、他人的意见给限制住,只要有钱赚,就是一门好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