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县北留镇的皇城村被尊称为“皇城相府”。一个山坳里的大院称作“皇城”,还居然与“相府”联系到了一块儿,这多少会让人感到诧异。
带着疑问参观,把那个导游问得思路都乱了,熟记于心的导游词说得前后不连,结结巴巴,望着被问得发晕的导游,只得买了一本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皇城相府》,书中的介绍虽然详细,但还是有些牵强。康熙帝怎可能跑到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游逛;就算陈廷敬贵为玄烨的老师,尊为总理朝政的大臣,但也不至于把自家的祖宅称为相府吧,况且他在此班没上一天,公没办一次。
有点儿云里雾里的,只是有些感慨,陈氏祖上真正做到了荫及子孙,使现在的后人可以衣食无忧。
近代的山西文化体现在建筑上简单的概括就是大院文化,在阳城一带就有几十座古堡。至于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大院堡子,为什么至今都保存完好,原因有很多,说法也不少,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治安防御的需要,怕土匪来抢。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康熙皇帝赐了牌匾“午亭山村”,表彰陈廷敬为朝廷所作的贡献和忠心。皇帝到底来没来此,谁也说不太清楚。实际上这就是一座遗留下来的官宦大宅,和其他的堡子没什么区别,这么红火,当然与会讲“故事”是分不开的。
2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