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治丧礼仪是繁琐和漫长的,发引的日子在小朝会上已经确定。
文武百官,国戚勋贵都要斋戒三日,朱厚照下旨派英国公张懋,魏国公徐俌,成安伯郭子良分别赴天坛神农坛太庙祇告天地,宗庙,社稷。
百官早晚到思善门哭奠,听选官,办事官,监生,吏员,僧道,乡里耆老每日清晨到顺天府望阙哭拜。从弘治皇帝驾崩发丧起,京城禁屠十三日。
钦天监选的黄道吉日,卯时一刻天边升起的太阳刚刚越过乾清宫的屋脊,朱厚照一身重孝的站在大殿门前,后面是宫中的嫔妃,百官勋贵。在礼官的引导下朱厚照在弘治皇帝的几筳前行礼上香,念祭文祇告天地。
然后在礼官的赞礼声中,众人跪拜于地,高声痛哭。弘治皇帝的梓宫被锦衣卫的大汉将军抬出乾清宫。
旗幡仪仗在前,弘治皇帝的梓宫在中间,众人随行于后,来到金水桥旁,朱厚照在念诏书祇告神灵,并在金水桥旁焚烧圣旨,已达天听。
过了金水桥来到午门,在午门前要有一个遣奠仪式,也就是后世的告别仪式。
仪式也是庄严隆重而繁琐的,仪式过后梓宫要继续前。,按常规嗣皇帝,先皇后妃,皇子亲王等哭天捶地,依依难舍。内侍,百官跪在地上奏请嗣皇帝回宫,然后内侍导引嗣皇帝,后妃还宫,而王子,亲王则哭送灵驾升舆,出端门。
但是由于弘治皇帝只有朱厚照一子,且其他亲王没有归京,出端门后还有仪式,所以只是让内侍引导张太后等人先回宫。
朱厚照和文武百官哭送梓宫升舆,出端门,在暂停,朱厚照在礼官的引导下,入太庙主持辞祖礼。
也就是告诉列祖列宗弘治皇帝不在人间干活了,要参加他们的行列,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在太庙中安放弘治皇帝的几筳灵位,悬挂画像。
出太庙谷大用高凤等内侍跪地请朱厚照回宫,朱厚照望着弘治皇帝的梓宫悲从心来,弘治皇帝就这样的走了,死于一个小小的伤寒。
不管别人怎么说,历史怎么写,朱厚照这两年是能够感受到他那深深的父爱。朱厚照拭去眼角的泪珠,心中暗暗念道;‘你安心的去吧,我一定会让你的王朝繁荣昌盛。
在内侍的一再恳请下,朱厚照带着他们回宫去了。载着梓宫的抬舆在前,总理丧仪的魏国公徐俌,英国公张懋在后引领百官步行至大明门,沿途百姓皆在自家祭拜,官府沿途也设有祭棚,寺庙道观皆杵钟相送,总计三万响。
出大明门百官回朝,魏国公徐俌,英国公张懋骑马送灵驾至皇陵,。到了皇陵,先将梓宫放在享殿内,举行安神仪式,祈愿先帝在他界安息,然后等到钦天监事先定好的吉时才下葬,将梓宫抬入玄宫,并将謚册,宝印,冥器及随葬物品一起摆在里面,封起地宫大门,再举行享礼,整个弘治皇帝的丧仪才算结束。
发引的当晚依照礼制要举行辞灵礼,朱厚照张皇后等人,身着哀服,依序致祭。
二十七日后除服,宫中撤去黑幔白幡,一切恢复正常。
朝字的本义是朝见,古代的臣僚早上谒见君主叫‘朝’,朝会制度就是君主会见群臣的制度。
朝会制度历史悠久,经历朝奉行规范,根深蒂固的因在世人的脑海里,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共识,皇上是否上朝成为判断皇帝是否勤政的一个标准,与王朝的兴衰治乱关系密切。
明朝的朝会制度创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完备于明成祖朱棣。有大朝会,也称正朝。在正旦,冬至,万寿三大节日举行,仪式极为隆重,仅次于皇帝登基仪式。正朝在奉天殿内举行,主要是朝贺,一般不处理政事。
还有常朝,常朝分朔望朝和日朝。朔望朝,明太祖朱元璋时定为每月朔【初一】望【十五】两日,在奉天殿举行。实际上仍是朝贺的性质,同样不处理政事。
与政事有关联的是日朝,每日举行,五更上朝,也就是后世的早上五点,最初在华盖殿举行,后多在奉天门举行,由于北京冬季寒冷,仪式的繁琐,百官在依次奏事,官员久立冷冻不堪,于是奏事与仪式分开。
简短的仪式后,大臣们到右顺门内便殿依次奏事,无事者则退回各自衙门办公。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御门诀事。
除早朝外,明成祖永乐年间又增设午朝,既午后上朝。午朝的地点多在左顺门和文华殿,午朝时五府六部依次奏事,然后各官退出。有密事者御前奏事。
早朝多是四方奏事,午朝的设立方便了君臣从容讨论。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都勤于政事,号令分明,大臣们的全副精神,都应对于上朝与奏事,整个皇朝机器的运作是依皇帝的意志进行。
而仁宣时期,皇帝怠政,明朝的政治体系放生了改变,历经五十年完成了内阁议政,皇帝决策,部院执行的文官政治体治的建设。早朝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午朝则分皇帝的勤勉,时辍时复,不成制度。
朱厚照听了戴义的的介绍心中暗想,原来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皇帝这个工作,要想做好,还是个蛮辛苦的事儿。得想个好方法,既不使皇权旁落,也不让自己弄得和周扒皮家长工似得,自己这半个月起得比鸡早,干的活比大臣都多。
自己暂时不想改变朝局,不想打破现有的平衡,多留给自己多一些时间人,让自己好好想想今后该怎么办。
平时总是幻想自己,有朝一日登基为帝,自己会如何如何,让万人拥护百官来朝,王霸之气侧漏,自己高兴时,则阳光普照,自己愤怒时,则地陷雷崩。可是事到临头,蛮不是那个事。
不管那么多了,先让谷大用去传个旨,将每日早朝变成三日一朝,理由?理由就是哀思先帝过甚,身心都受打击。这哀痛期有多长?怎么也要半年先。
戴义在一旁提醒朱厚照明日就是为先皇除服后第一个望朝,朱厚照心中暗想;明天的懒觉又泡汤了。
明天,多么充满希望的词语啊,朱厚照没有想到属于他自己的皇朝盛世,在明天悄悄地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