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就会有温州人。
在国内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中,散布着一百四十多万温州人。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等大城市,温州人几乎都在十万人左右,有的还超过十万人,皇城根下,黄浦江边,长白山麓,天涯海角,青藏高原,天山南北……处处都有温州人的身影。
不仅如此,温州人还大胆地杀向了海外。美国、巴西、日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甚至南非、索马里等等国家,也都有温州商人在纵横驰骋。
1.温州人与犹太人的共通点
温州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温州有700万人,流往全国和海外的有200多万人,超过1/4的温州人在全国各地或海外经商。同犹太人一样,在温州人眼里,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否赚钱才是最主要的。正因为如此,温州人才四处闯荡,占据了外地人不屑一顾的那些领域,不声不响地富了起来。温州人追求自主、自立,人人都想当老板,且敢冒当老板的风险。他们不论干什么,生活中总充满乐趣,而且敢于生活,善于生活,洒脱,顽强,从不失望。既然温州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那么为了能更深入的了解温州人,我们有必要先大致地介绍一下犹太人。
犹太人,也叫希伯来人,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公元前十二三世纪就在巴勒斯坦一带居住,公元前十一世纪建立以色列王国,创犹太教。公元1世纪,罗马人占领了巴勒斯坦,残酷镇压犹太民族的反抗者,鞭打、苦役,甚至将他们钉在十字架上慢慢折磨而死。于是,一部分犹太人转为默默忍耐,期望得到上帝耶和华的拯救,在彼岸世界——“天堂”得到解脱。而另一部分犹太人则被迫流落到世界各地。但是,不论在何时何地,犹太人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却始终不变,自视甚高的民族心理始终不变。
公元7世纪,阿拉伯国家兴起,并在长期的对外“圣战”中,发展为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巴勒斯坦成为帝国的一个行省。从此,阿拉伯人不断迁入巴勒斯坦,他们同当地的居民长期融合,逐步同化,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为居民的主体。后来,在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下,阿拉伯人仍是当地的主要居民。而犹太人则继续外迁,在巴勒斯坦所剩无几。
漂泊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备受歧视。在欧洲某些地方,甚至被迫居住在指定的“居留地”。19世纪开始,在犹太人中,开始酝酿着犹太“复国”的思想,憧憬着回到祖宗曾生存、繁衍的巴勒斯坦。
犹太复国还没有成为事实,一场更大的灾难却降临了。1933年,德国纳粹党魁希特勒上台。为了转嫁经济危机,煽动民族复仇情绪,为撕毁凡尔赛和约造舆论,希特勒大肆进行“排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大战期间,无数犹太人被赶出家门,被剥夺财产,被关进集中营,被强制服苦役,甚至被放进毒气炉集体屠杀。仅波兰一国,被迫害致死的犹太人就达600万。连杰出的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都被迫移居美国。犹太人遭受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种族灭绝的大悲剧。灾难深重的犹太人更渴望回到梦想中的“家”。
由上观之,犹太人与温州似乎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为什么会有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一说呢?
犹太民族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但也正是这种磨难的锻炼,使他们成为很了不起的一个民族。犹太人团结进取,自强不息,为了复国这一大目标,无论居住在哪个国家,无论地位的高低,也无论贫穷和富有,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终于让他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复国之后,面对周边人数百倍于他们的阿拉伯国家,他们毫不示弱并取得胜利;犹太人勤奋好学、执著努力,因而犹太中的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比例非常高。马克思是犹太人,基辛格是犹太人,卡夫卡是犹太人,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洛克菲勒也是犹太人……这个名单可以排列得非常长;犹太人吃苦耐劳而头脑灵活;长于经营,精于算计,犹太籍的银行家、工业家遍布西方世界,据说历届美国总统都是坚定积极地支持以色列,除了为争取居住在美国的600多万人的选票之外,主要还是为了犹太资产阶级手中鼓鼓的钱袋。
同犹太人相比,温州人虽然是汉族人民中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与地理的因素所受磨难也“未遑多让”,这造就了温州人强悍的性格,他们同样能团结进取、自强不息,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温州人以其勤奋好学,执著努力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同样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温州人不怕远渡重洋或跋涉四方,凭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聪明灵活头脑在异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一点,可能是温州人与犹太人的共通点所在。
当然,温州人和犹太人最大的相同点还在于商业经营方面,温州人的经商法则与犹太人的经商法则大同小异。美国的经济学家托马斯将犹太人的经商法则归纳为十五条:
1、为金钱四处流浪;2、金钱是犹太人的世俗上帝;3、能赚钱的智慧才是真智慧;4、从饮食上赚钱;5、赚女人的钱;6、78:22的赚钱法则;7、要赚钱而不是攒钱;8、精明要光明正大;9、在逆境中发财;10、一次机会让双方都赢利;11、惜时如金;12、靠信息抢占商机;13、契约是与上帝的约定;14、交易要讲道理;15、生意就是生意。
这十五条中大都望之可知其意,只有第六条78:22法则须要解释一下,意思是说万事有度,经商也有一定的规律,不能太过贪婪。这十五条法则用在温州人身上也是完全适合的。
事实上,温州人不仅仅在商业上同犹太人相似,温州人中的科学家、学者教授的比例同犹太人一样也相当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科院院士)中就有郑振铎、张肇骞、伍献文、苏步青、夏鼐、谷超豪、伍荣生、张淑仪、戴金星、孙义燧、姜伯驹、李启虎、施立明等十三位。在国外的温州学人、教授也不少,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系主任杨忠道,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生物学博士温丽莎,俄克拉荷马大学校长潘廷混博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海洋微生物专家陈钦明博士等等都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相对于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七百多万温州人中的专家、学者的比例是远远高出大多数的城市和地区的。
总之,将温州人称之为“中国的犹太人”,可以说是恰如其分,温州人和犹太人确实存在着许多共通的优点。
2.遍布天南地北的温州人
在国内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中,散布着一百四十多万温州人,这还不包括海外的温州人。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等大城市,温州人几乎都在十万人左右,有的还超过十万人,皇城根下,黄浦江边,长白山麓,天涯海角,青藏高原,天山南北……
温州人遍布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温州人用事实证明着他们比犹太人更能闯荡。
温州地处东海之滨,三面环山,一面大海,特定的历史渊源,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温州人独特的性格。这里既受到了中原文化的熏陶,又经历了海洋文化的洗礼。因此温州人既有朴实自免的一面,又有敢于冒险不怕风险的一面。他们兼备北方人的豪迈和南方人的纤细。自古温州人便以外出经商为荣,而且他们外出,绝无漂泊的感觉。他们背井离乡走南闯北,为的是出人头地,赚钱养家。
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里,温州商人更是遍布中国以至世界,而且越来越由行商推销变为坐商,由游击方式转向坐镇赚钱,形成了凡是太阳能照射到的地方,皆有温州人。
北京是温州商人在北方的大本营。北京城里有遐迩闻名的“浙江村”,虽然名为“浙江村”,但基本都是以温州人为主体,他们散布在火车站、五道口、沙窝和大郊亭,呈星状围着整个北京城。今天有许多大腕级的温州商人在北京城,例如蜚声海外的“101”毛发再生精发明者、人称“红色大亨”的亿万富翁赵章光,饮誉海外的“中国阿信”徐小英,永嘉桥头纽扣市场出来的纽扣老板群,还有来自乐清柳市的电器电子大王,来自苍南金乡中国最大商标城的商标大王,也有一批年轻的在京城商海里搏击长空的一代温州商人。
上海滩也是温州人大显身手之地。南京路是上海人最引以为豪的商品世界,而数以百计的店铺和柜台的真正主人却是温州商人。
北京去得,上海去得,“世界屋脊”西藏温州人也敢闯。据统计,进藏经商者近一半是温州人。拉萨还有一条以裁缝铺为主的“温州街”。
温州人多地少,要创业,他们只能向外拓展,不断寻找一个个新的发展空间。因此,温州商人在全国各地散布最广,南至三亚,北到漠河,西抵拉萨,东临青岛,到处可见温州人的踪迹。最初他们以原始的手工技艺为主要的生存手段,如理发、补鞋、裁缝,一个个游兵散勇燕子般地南来北往。后来,他们发现各地时常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纷纷开辟新的商场或商品集散地。每到这时,游兵散勇们就聚到了一起,出谋出钱出力,一定要在竞标中拔得头筹。也因此,在全国很多城乡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有的一个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很多分公司、分销点、办事处,将温州人的商品意识传达给当地,辐射到周边。这样才形成了温州人遍布天下的局面。
3.温州人是大海的朋友
温州地处东海之滨,对大海有着天然的感情,他们对大海的凶险毫无畏惧,漂洋过海对温州人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海上有风浪有海盗,出海就得冒险,但温州人不怕冒风险。利用无边的大海可以走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去,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因而温州除制瓯之外,最早发展的便是造船业。
早在东汉时,温州已经能造扁舟、轻舟和楼船。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温州为江南主要造船基地之一。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诏令江南十二州造战船数百艘以征高丽,温州为其中之一。宋代时仅郭公山边的一个造船厂一年造船便有六百艘。元朝元世祖忽必烈下令渡海征讨爪哇国的远洋战船就有部分是温州建造的。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对高丽使臣的宣谕中还特地提到温州和明州(宁波),可以各建造战船五百艘供征战用……造船业的发达,使温州人可以飘洋过海,去台湾,下南洋,到高丽,世界上温州人的足迹渐渐多了起来。
宋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98年),温州人周佇随商船至高丽(朝鲜)。高丽王穆宗授其以官职,负责制诰,官至礼部尚书。诰就是文书;宋理宗淳祜年间(1241—1252),温州人王德用兄弟赴交趾(越南)经商,交趾国王以厚礼留之,后其兄回国,王德用则侨居交趾;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温州人周达观乘船出使真腊(柬埔寨),著有《真腊风土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温州商船装载蚕丝、茶叶、瓷器、药材、纸张等运往日本长崎销售……翻翻相关史书,可以找出不少历史上温州人飘洋过海的经历。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温州被辟为通商口岸。最早是英国,接着是德国、瑞典、西班牙、美国等相继在温州设立了领事馆。温州人或留学、或经商、或劳工,纷纷出国,形成温州近现代的第一次出国高潮。近年出版的《温州教育志》中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温州留学生名录,清代有留学生136人,大部分留学日本;民国时期更多,有250人。
抗日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前夕是温州人漂洋海外的第二次浪潮。有为避战乱的,有听信谣言“共产共妻”而带家携口移民国外的,有经商滞留国外的,还有随国民党残部溃退台湾之后留在台湾或移居他国的。当然更多的还是因为生活所迫外出当劳工的,如永嘉县的瓯北,不少人就是去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做木工的。瓯北的礁头到礁堡一带,大部分的青壮年都去了国外,解放前在那里还流传着这样的俚语:“礁头到礁堡,有七十二个扒灰佬”、“礁堡到礁头,全是老老头”。
温州人出海的第三次高潮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这次出海则主要是经商,其中也有少数是留学的。这段时间的出国有经正规途径的,也有非法出境的。这段出国人数最多,分布面也最广,几乎散见世界各地。目前最有实力和活力的还是这批人,回到国内投资的也很多。
据粗略统计,温州人目前在海外和港、澳、台地区的人数将近四十余万,但实际上应该有六十余万,这个差距原因不言而明,有的出去是挂的黑市户口有关部门无法统计。温州人在外地或外省经商的前面已谈过有140万,这两个数字一加在二百万上下。由此,可见温州人的闯劲实是不逊色于犹太人。
4.走出国门,赚外国人的钱
温州人很早就有走出国门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人,而由于温州的乡亲观念比较重,这些人又影响着一代一代的温州人前赴后继的奔赴海外。
美国、巴西、日本、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甚至南非、索马里等等国家,都有温州商人的身影。
如果说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是海外温州人的奠基期,60年代至70年代是海外温州人的发展期,那么从80年代至今就是温州人有声有色的开拓期。
长袖善舞的温州人总能给世界制造惊喜。60万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温州人,数字虽然不能说大,但影响力却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所赋予的概念。
“永不停止追求财富的脚步”,海外媒体,都喜欢这样评价温州人。
新加坡——温州人的第二故乡
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是手工业祖师鲁班的诞辰。“新加坡温州会馆”把它确定为周年纪念日,并会在这天召开会员大会,到了这一天,新加坡的温州人都会聚集“温州会馆”,晚宴大约有800个家庭出席,大家济济一堂,热闹而又温馨。
南洋温州商人以鲁班为祖师,也就是崇敬他们在南洋拓荒的先人,温州人用这种方式,告诉自己的子孙后代,永远不能忘记温州人开发南洋、移民南洋的历史。
欧洲——温州人大展拳脚的舞台
温州人遍布欧洲大陆,这是他们驰骋世界的最大疆场。在东欧,每周都有从温州到北京、从北京到莫斯科的火车,穿越整个欧亚大陆,把大批的温州货带到俄罗斯,然后转运到欧洲各地。这就是由温州人开创的、陆地上最长的“货物运输旅行线”。
在法国巴黎,还有专门的温州街;在巴黎的13区和14区,住着的都是温州人,听到的也都是温州方言,在这里警察都需要说温州话。
在西欧,当地人虽然在就业方面有着很严重排外倾向,但面对温州人不管什么脏活累活都愿去干的精神境界,也只能无可奈何地任由温州人慢慢渗透进而站稳脚跟,再而谋求发展,最终形成气候。温州人给这个曾经破旧滞后的地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亦赢得了当地人的认同和赞誉。
美国——验证温州精神最好场地
在美国科学界、文化学术界,都有着华人们所创造的非凡成就,而其中就有一批人是温州侨胞。这也是温州侨胞旅居国外所罕见的“美国现象”。
学贯中西,名震中外者,可以开出一串长长的温州人名单:徐贤修、潘希真、杨忠道、洪瑞坚、琦君……
现在,美国的温州人大约有10万之众,其职业分布也很广,与在欧洲的温州人大多从事小本生意不一样。他们中间更多的是集团公司的总裁、大银行家,有大学校长、教授,有医生、律师、教师等白领。
温州人以美国东部为多,像纽约,大约有2万之众。
纽约皇后区的法拉盛是温州华侨聚居的地方。而他们当然也是众多移民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类人。
温州人还在法拉盛开了很多大型超市,战胜了原本占垄断地位的韩国人。近几年来,在皇后区和布鲁克林等区,几乎所有新兴的大型超级市场都是温州人开的。
有一点非常值得重视,尽管在法拉盛有很多温州人在经营超市,但他们相互之间却并不是恶性竞争,互相故评,而是自助合作,非常之团结,经常联起来,对抗外敌。
在温州辞官到美国创业的叶康松,在美国经营“康龙公司”5年,即名利双收。在居住的加州,他被评选为“美国百名杰出华侨华人”。
在美国,方炯和他的家族开办了3家国际贸易公司,使中国的服装、皮具、工艺日用品占上美国市场的一席之地,又把法国著名皮件品牌引进温州、上海等地。
《世界新闻报》一篇报道说:“温州人对纽约的贡献与在纽约的成就,证明他们相当成功地接受了在美国生活的挑战。”
当然,温州人在海外的传奇远不止这些,在非洲、大洋洲、西亚等地也多得是温州人的身影。温州人的才能无论在哪个地方都有其鲜明特色,独树一帜、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