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的作用在于和未来的自己“交换时光”,现在正青春,记录的文字有穿越时间的巨大能力,可以和未来的自己对话,现在你的每一篇日记,每一件有趣的,感动的,难忘的小事,都将成为最珍贵,最值得留下来的东西。
1.
有很多年不写日记了,懒惰了吧。小时候其实不是很喜欢语文,我说的喜欢是与生俱来的的兴趣。也不怎么会写作文,更不会去故意积累好词好句,一切写的东西都是在一位尽职的好老师的督促和管束下完成的。当时有个成语叫“白驹过隙”,虽然不明白它的意思,但是我也压根没有一点了解它的兴趣。这么多年来,就稀里糊涂地完成流水账一样的作业,从未想过把它加入作文,好让文章显得高大上一些。其实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岁月想一把杀猪刀”。然而,在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中,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写日记开始于初中班主任老师的要求,老师总是夸奖写的好的同学,日记有内容有深度,写的不好的同学,日记如同流水账。我不愿落于人后,每天往日记里记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长时间地写日记,渐成习惯,后来慢慢成了我的情感宣泄口,也记录了我的思想变化和心路历程,更是我努力地点滴见证。
初中的时候,日记每周是需要交作业的,班主任老师会悉心给每个学生写批注。我在里面写我的困惑的时候,日记递交对面的人会给我解答,像朋友一样和我交流,给我解惑。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平等交流,上高中后,我就继续保持了这个好习惯。
尽管没有了日记对面那个像朋友的人给我回应,但是写日记还是会给当时处于困境中的我一个无穷尽的力量。从日记中我渐渐了解自己,我把我的各种尝试记录在上面,一段时间以后,检验其是否有效。
时间总能去其糟粕,留下精华。当我不自信并且迷茫的时候,翻看以前的日记,上面记录了我很多优秀和英勇的表现,鼓励我不要忘记自己一直是一个优秀的人。当我骄傲自大的时候,日记又提醒我这样做以前吃过多少亏;而当我改做谦逊的时候,我又是会多么的幸运。日记里有我的喜怒哀乐,诉说平时忍着、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包括委屈和我害羞没说出口的感情。那里存在一个真实的我,一个肆无忌惮纯粹的我。更重要的是,它证明了我曾经的一切一切,它证明了我“曾经”的存在。
后来发生了一件算不上很大的事,但是让我决定不再写日记。我偶然发现自己的日记被翻看过!当时脑子一下就懵了,仿佛一个全身丝毫不挂的自己突然被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接下来这件小事被父母理直气壮地说了出来,更是引起我强烈的羞耻感,在家里闹出一场不小的风波。
我不知道这件事中的“我”换做是爸妈,或者是其他人,他们的隐私全部甚至是一点点很琐碎细微的想法,所有都曝光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们会是什么感觉?而且我突然明白了,或许我从小到大,到现在一直都很没有安全感,大抵也因为此吧。
与其自己的感觉、不安的想法、自己的弱点和包括欺骗自己的鼓励的话,这样被人发现,不如就将它留在脑海里。
慢慢习惯在脑袋中处理所有的事情,让自己变得强大。弱点只有自己知道就好,而脑袋里是最安全的地方。还好日记只是被父母看到,如果换成是其它人,心里更不知该如何是好。
但有时候真觉得,脑袋里的这所有的事情缠绕在一起,跟浆糊似的。我很想把它理清,但是越理,越感觉自己像情绪的奴隶,对鸡毛蒜皮的小事,芝麻大的情绪斤斤计较,陷入怪圈里循环,干脆不想理它。你说也怪,不去写吧,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时光流逝的太快,想将每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证明这些日子我活过。写吧,感动肉麻的话写在这里被人看到,像被人窥到隐私一样害羞。对一些人,一些事宣泄似的品头论足,写在里面又会被人拿来说事:“你日记里不是说····?”
我日记里说的话就一定是我真实的想法吗?我都吃多少亏了,我敢把很多真实的东西在这上面表达吗?几乎每次情绪化的发泄都会被当作异类,被人说三道四。反过来,对看我日记的人,你在洗澡,我偷偷找来同伴,我们指着你窃窃私语,我们的心情很过瘾,你的心情会美丽吗?这是人视为隐私,被别人当众说出来的感觉。
所以我现在学聪明了,写日记去掉情绪化。
严正声明,偷窥别人日记的人是可耻的人,你敢把内心所有真实的想法都说出来吗?你不敢,你怕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被人抓住把柄,被当做异类评说。而你偷窥别人,你就是个异类。我不仅痛恨你,我还鄙视你。你比小偷更可恶,小偷偷点小钱什么的,对他自己还有点好处。你呢,偷窥后,又能得到什么?如果偷窥者是想拿着这上面记载的东西对付写日记的人,那真让人悲伤。
可是无论这件事对我造成的伤害有多大,给家里带来了怎样的风波。我现在都想劝自己把这件事放下。无论谁对谁错,学会原谅,学会宽恕,拿得起,放得下。将自己的伤害降到最低,以后的日子也让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件事情我一直很难放下,直到有一次感恩节,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个想法。多么戏剧性,如果我换一个角度,世界是不是就会变得大不一样?
偷看我日记得人,你竟然是我的第一个读者!我写的东西在这世上会有人费尽心思想读。多么奇妙,你是我第一个读者,这是我晚上灵机一闪的想法,这世界立马变得不一样了,多么奇妙。
2.
反对爸爸抽烟,今天早上,又一次情绪失控了。上一次冲人发火,过后就很后悔,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发火,因为太伤感情,既伤他人,又伤自己。火气稍微大一点,没有控制住,甚至哪怕超出一点正常情绪范围,都会让自己很自责,也会害怕真正伤害到对方,对方是自己最亲的人。
当时只是一味恼于憋在心中的那团怒火,几次想来,自己多次地苦口婆心,对方都没有改正。终于在这次爆发中,震慑住对方,扬言对方再这样做时,会尝到很可怕的后果。对方服软后,自己才罢休,如果还有些许余气,也要一并发泄出去。
这场激烈的争吵之后,便是长久的不安和尴尬,发火者苦于寻求修复关系的渠道。担心感情的破裂和裂痕是想修补都修补不起来的,更担心这种破裂给自己带来终身的悔恨。可怕的东西在于人的记忆,怎会让后面的糖衣炮弹轻易修补过来。人就是这样一个生物,好事不容易记住,坏事刻骨铭心。有了裂痕的瓷器,是怎样修补都无法修补好的。
人一辈子都在上演着这样一场场闹剧,这其中的关键便是掌握“分寸”二字,分寸得当,太平祥和;分寸失当,战火纷争。
如果挑起事端的人(挑事者)最初听了几次劝告,就注意不再去做,或者换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处理,或许事情就是另一番模样。如果被挑事者,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或者换一种方式,委婉的陈述,心平气和地解决,战争就不会发生,矛盾就容易化解。这是一种理想的修为,一修炼挑事者听到别人劝诫时,知错就改的勇气。如果感知到了别人的生气和不满,赶紧去予以重视,笑脸相迎,加以改正;二修炼被挑事者生气时平复情绪的能力。生气时通过自己的思想体系教育自己,将火气压下来。反正尝试多次,于我来说,这样做不是很管用,反而起到反作用,脑袋里上演着自己猜想的事故缘由,会越想越生气。还有一种方法是转移注意力,将自己迅速拔离现场,这可不是逃避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出去溜达或者去做别的事情,待自己心情完全不受情绪影响时,冷静地思考,再去心平气和地和当事人沟通。在双方都放松的环境下,一本正经的告诉他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别让情绪左右了你,这是控制情绪的方法。化解争吵冷处理,挑事者应该这样做,被挑事者更应该这样做。发脾气不好,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嗓门又大,吵到邻居,起码人家当面不说,背后也会笑话。
3.
其实我打开本子原本想记的东西是申论材料上的一句话:“司马迁忍辱十八载,撰写《史记》,司马光苦熬十九春秋,编纂《资治通鉴》,曹雪芹十年寒窗写就《红楼梦》。”
我是特别好奇,他们每天用不用生火做饭?用不用买菜,用不用为生活打拼?专职于写作还是另有其他职业?古代晚上没有电灯,肯定不会熬夜写,多费蜡呀。不过用白天的大把时间写,也不太可能,一个大男人家大白天把自己圈在家里写字能养的起家?其实写的都是人的故事,耳听的,书看的,幻想的,再加上自个儿的评价。
首先他们肯定看过很多书,古代有图书馆吗?这三人怎么看的书?平民百姓怎么看书?听说司马迁在大狱里还待过一段时间,我想起他时,总觉得他是在大狱里写的史记,又想想觉得不太可能,人们一般连几月几号都记不清楚,怎么能把每一件事记得那么清楚呢?定是平时翻阅了大量资料总结整理出来的。
人们啊,就喜欢听别人的家长里短,看这世上的爱恨情仇。将自己置身事外,如果发现这些事贴合社会现实,甚至为苦闷的社会生活带来些心灵上的慰藉,那就更靠谱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想看看别人心底的秘密。
多想想自己的事就会觉得委屈,多想想别人的事就会觉得幸福。多想想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会觉得委屈,多想想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就会觉得幸福。
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话,但我们真正读懂那句话,可能是在很多年以后了。
人生来孤独而彷徨。对家人而言,让你觉得安全的,是每晚固定的新闻联播及天气预报。你们不去注意听什么,各自做着自己不同的事,妈妈刷碗,爸爸找东西,然后一起看节目。
家人是明亮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