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系沈敏特
2006年初冬,我应邀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南广大讲堂”作学术报告。尽管还没有宾馆、招待所,我下榻在教师宿舍楼的空屋里,但一个只有两年多历史的大学,建设之快已令我惊叹不已。我由衷地敬佩学院的创业者的气魄、勤勉和运作能力。这之后,我了解了学院的办学宗旨——大楼、大树、大师、大器,得到了一个更深的领悟:气魄、勤勉与运作能力,来自于一个理想的支撑,源自一个美好的愿景:南广要在中国的教育史上记下色彩特异的一笔。
报告之后,学院的有关领导却给我出了一个“思考题”:能否来学院担任“专任教授”?这个“思考题”真的引发了我的思考。
要说来任教职,也很容易,我教过几十年书,讲过不少课程,这些课程也都能融入传媒大学的教学计划。来教这些课程,会给我带来两样东西:一是轻松,二是清闲。无非是上课铃响,走进教室,把记忆中的东西再搬弄搬弄,然后留出更多的时间,在种满“大树”的校园里“闲庭信步”,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但我不甘心。我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离开高等学校,进入作家协会,要的是一个永不重复的人生,求的是一种时时面对新事物的精神状态。再进大学绝不是转了一大圈,又回到生活的原点,去过“炒冷饭”的日子。再加上,我又痴长了十几岁,不是悲观,而是客观规律,我已进入老境,必是“时日无多”,生命和时间对我来说,就像一个“穷汉”,手里只有几块大洋,岂能大手大脚,一掷千金,只能当吝啬鬼,一文掰成两半用。
于是,我提出了一个要求:如能允许我开一门新的课程,如能允许我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进行一次改革的尝试和实践,我愿接受专任教授的聘任。
应该说,我是幸运的。我原以为,这将经历一次漫长的行政审查过程,没想到答复是如此之快,用得上四个字:“爽然同意”。并且,不仅是同意,而是“大力支持”。学院马上派了两位年轻有为的硕士李劭强、马缘圆,来协同我拟定课程策划和教学计划,并参与这门新课程的整个建设。而对我的要求只有一个:马上上马!
一年多以后,当我们三个在讨论课程总结的时候,又一起回顾了这门课程的起始,有六个字在我们的心中涌了出来:天时、地利、人和。他们两位在撰写总结时,对这六个字作了说明:
天时,是改革开放的大环境。
地利,是指这所新的高等学校的朝气蓬勃的气氛。
人和,是指学校领导开放、宽容的胸怀,和对创新的深知、珍视和支持。
是的,没有这实实在在的六个字,这门新课程如此之快的诞生是不可想象的;而有了这六个字,其影响之大又绝不止于这门课程的创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六个字会给学院的未来带来更大的辉煌。
那么,这是一门什么课程,我们为什么要开,又怎样去开呢?
课程全称:中国电视文化评论。
尽管这是一门新课,但却和我长期以来的所见、所闻、所想密切相关。
从1958年中国有了电视,到我们创建这门新课程时已有近50年的历史。虽然十年“文革”中,电视事业进入了休眠停滞,但“文革”结束后却跑步前进,处于日新月异的加速状态。尤其在科技层面,屏幕愈来愈大,色彩愈来愈美,传播方式从模拟到数码,从无线、有线到卫星传输。中国成了电视台最多、电视节目最多、电视覆盖面最大的国家。
如此发达的科技成果造成了一个无可抗拒的文化局面,即电视改变了国民的生存状态,电视成了大多数国民的一种生活方式,电视成了获取信息、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电视的文化因素大量地转化为国民的价值观、道德观与审美观。
但,也同时出现了一个尖锐的矛盾:即科技因素与文化因素发展速度极不平衡。依靠科技,电视的传播速度快了,覆盖面大了,影响力强了,然而传播的文化内涵却严重滞后。正像鲁迅当年形容的那样,收音机是科学的产物,却可以用来收听老和尚念经,汽车是科学的产物,却可以用来送姨太太打麻将。这是任何一个文化学者都懂得的规律:物质层的变化速度高于精神层的变化速度,法国文化学者的“长时段概念”指的就是一种核心价值观一旦成为众人衡量是非、辨别美丑的标准,就会成为超稳定的精神力量,它的变化用时间来计量,不是时、日、月、年,而是世纪,并且不是一个世纪,而是几个世纪。中国更是如此,漫长的封建社会保留的阻碍历史前进的核心价值观,不仅超稳定,并且具有强大的“返祖”功能,它能重新包装、卷土重来,影响历史的进程。
在我们数量巨大、名目繁多的电视节目、电视现象中,不乏这样的例证:它的形式是“时尚”的,它的文化内涵却是“古老”的;一大批“英雄人物”,远离现代观念,实为“前朝遗老”;一大批“青春偶像”,浑浑噩噩,实为“前朝纨绔”。而文化的力量就在于它的潜移默化,它能在不知不觉之中渗入你的灵魂,成为你的认知标准、行动指南。
于是,一个念头在我的心中逐渐形成,变成了冲动,变成了愈来愈强烈的欲望:创建一种专业,创建一门课程,来应对这21世纪中国的新的文化问题。这就是“中国电视文化评论”,它要求以文化的视角审视正在发生的电视现象;它要求在这种审视中达到区别、廓清现代文化与非现代文化的观念界线,从而成为中国电视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杠杆。
也许有人会说,有过“电视文化”的著作和课程,这门课何新之有!但我想,它还是新的,前所未有的。
首先,它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它面对正在发生的电视现象;它不是电视文化静态的理论描述,而是动态的评论实践;是在动态中挖掘电视的文化内涵,区别现代和非现代的文化性质的界线。实践性,是它的基本品质。
其次,这种基本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具有相配套的教学方法,它必须颠覆那种已经习以为常、根深蒂固的“教师讲、学生听;平时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学生做、教师引,以学生的实践为中心,以学生的实践成果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相应的教学程序和过程。我们按电视节目的类别,把教学过程化为一个个单元,如电视纪录片单元、电视综艺节目单元等。在每个单元中,学生都要观摩具有典型性的电视节目,对这些节目进行评论演讲、评论写作、评论辩论;在学生活动的状态中,有针对性地穿插教师辅导课、业界专家的辅导课。每个单元结束时有一个“重头戏”,那就是单元的全面总结。与此相配的是,这门课取消了学期与学年的考试,改为在每个单元中,给学生的演讲、写作、辩论打分,这些平时成绩的总平均分就是学期和学年的总分。我们常说,这门课没有考试,却时时在考查,时时在考试。于是,学生最关心的不是分数,而是在平时能否学好,能否把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学到手。
在这个试验和改革中,学生有一个摆脱旧方法、习惯新方法的适应过程。开始时,特别是少数没有自学和思考习惯的学生,感到不知从何下手,常常提出:“我们写不好,讲不好,还是老师给我们多讲讲吧!否则,我们好像学不到什么。”我们的对策是:一坚持,二沟通,三是在坚持、沟通中不断地完善。于是,我们尝到了“皇天不负苦心人”的甜头。学期结束时,学生在“纪念册”中给我留下了发自肺腑的感言。这些感言中,不仅记录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轨迹,并明确了两大收获:一是如今看电视与以往感觉迥然不同,有了明确的文化追求、文化探索。二是在听课中,有了思维方法的启迪。教师的成就在哪里?在学生的进步和收获之中。看了这些感言,我要由衷地向学生们说声“谢谢”。因为,他们给了我初步的成就感。
通过一个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来组织学生的实践,有朋友就此提出了一个担忧,会不会给学生零零碎碎的知识片断,而失落了知识的整体性和体系性。也就是说,这门课程有没有内在的结构和体系,学生怎样来掌握这结构和体系?要感谢这重要的提醒,使我们重视了实践和知识体系的关系。经过反复的思考和研究,我们找到了一条路子来进行试验,效果是良好的。我们首先明确了这门课程的核心体系是整体文化的基本结构,也就是它包含哪些文化层面,以及这些层面在整体文化中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于是,豁然开朗,我们的辅导,特别是作为“重头戏”的单元总结,就是要针对学生在评论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从实践升华到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反反复复展示和阐明整体文化的体系和结构,以及文化各个层面互动的关系。事实证明,正是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学生对整体性、体系性有了更牢固的把握、更深刻的认识。在“纪念册”中,一位学生深有体会地说,通过这样的教学,“一切成了体系,知识被梳理得格外有序”。
当然,这样的辅导课对于教师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因为,他要面对的是当前的电视节目、电视现象,面对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鲜活的问题,而不是定型的资料、书本和教材。他有没有足够的知识准备,有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有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在这样的教学中暴露无遗。于是,他必须向书本学习,向现实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决心和习惯。
由于这门课程是以学生的实践为中心,是“学生做,教师引”,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中进一步体现了“自学为主”的大学精神;教师的工作本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灌输知识为主转化为“教学为自学服务为主”。于是,课堂讲授一定要针对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努力实践、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已经和正在创造各种为学生自学服务的条件,如创办一个课程网站,从推动自学的角度策划正在进行的教材建设,等等。
在这门课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非常自觉地把一门课程的建设作为微观系统,放到大学建设的整体,即宏观系统中,进行定位和操作。
我们深知,我们立足在一个关键性的微观系统上。大楼、大树、大师、大器,四个“大”构成一个宏观整体,前两个“大”是硬件,后两个“大”是软件。这硬件当然与软件密不可分,因为没有气魄、勤勉与运作能力,大楼、大树不可能如此快速地发展,而大楼、大树正是为大师、大器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一个大学之成败,归根结底要表现在软件上,这软件就是后两个“大”;具体而言,即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教学质量、育人质量。蔡元培作为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校长,他最有意义的贡献是“软件”,是他创造了不朽的“大学精神”;西南联大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光辉的一页,是在战争的环境中,在茅草屋中,体现了大学“软件”,涌现出了那么多的民族的脊梁。我们的硬件优良,更没有理由不去下大力气大功夫建设好我们的软件,这是关乎一所大学成败的关键,我们深知担负软件建设的责任重大。我们愿为此尽力尽心、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