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来自《论语·乡党》,是孔子对祭祀所用饮食而提出的要求,即要求人们在准备祭祀食物时,要选用上好的原料,加工时要尽可能精细,以真正达到尽“仁”尽“礼”的意愿。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一点看成孔子本人的饮食养生之道了。
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来作为养生之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食不厌精”是指把食材中的灰尘清洗干净,杂物挑除干净,霉变和虫蚀部分清理干净,接触食材的器物打扫干净等。这一思想,对健康饮食来说尤为重要。
我们知道,在食材生长、采收、运输及加工过程中,都有可能被污染。不管是属于物理的因素还是化学的因素,都可能会给人的机体带来危害。特别是霉变的粮食,还会产生黄曲霉素。经科学家研究证明,黄曲霉素就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致癌的能力是亚硝胺类的75倍。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源于1960年的“火鸡事件”。
1960年夏天,英国英格兰南部及东部地区的农场里,有十万多只火鸡相继死亡。由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人们就称它为“火鸡X病”。不久,又有报道称非洲肯尼亚和乌干达也发生了相似症状的雏鸭疾病。科学家们认为这不是巧合,因为这几个地区的家禽的主要饲料都是从巴西进口的花生饼。经过多方调查,研究人员从发霉的花生饼中分离出了黄曲霉菌及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随后,研究人员将这些黄曲霉毒素带回去进行研究,最终在1961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用污染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喂养大鼠30周后,原本健康的大鼠患上了原发性肝癌。从此,黄曲霉毒素引起了全球的重视。
2004年的1月至6月,肯尼亚东部地区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317人因肝脏衰竭就诊,125人死亡,他们的早期症状均为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及低热症状,有的还伴有呕吐、腹痛等症状。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这一事件的刽子手是黄曲霉毒素B1,它在玉米等粮食中的浓度高达4400ppb。
玉米中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毒素呢?调查后才发现,2003年这一地区发生了干旱,造成了玉米欠收。而在干旱的环境下,玉米极易感染霉菌。同时,由于粮食短缺,当地居民纷纷把玉米储存在潮湿的家中,致使家中的其他粮食也被霉菌感染。
可见,健康饮食的第一步应该是食物的卫生问题,即需要用清洗来保持食物的洁净和无污染。此外,这一问题还包括因存放时间过久而变质、变色的食物,对此,孔子提出的原则是“不食”,即“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即“不食”。
食材清洁之后就要转入烹饪过程。而“脍不厌细”就是指对肉菜类食物加工、烹饪方法的严格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孔子的建议还是“不食”,即“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为什么要对烹调方法如此讲究呢?我们知道,中国人烹饪食物是很讲究细节的,比如刀工,可成段,成片,成丝,亦可成沫;火候,可用文,用武,用暴,或者用缓;做法,可炒,可炖,可煮,亦可蒸,等等。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烹饪方法,如此,才能烹饪出营养又美味的食物。
这些烹饪方法虽然复杂,但却不是多余的。其中的每一步都是中国人数千年来的经验积累,并不是胡诌乱傍的。而孔子所要求的“三不食”(失饪、割不正、不得其酱)也都是有道理的。“失饪”,即烹调方法不对,可能会让食物过生而引发疾病,也可能因过熟而导致营养流失;“割不正”,即切菜切肉不到位,比如用较钝的刀来切新鲜的蔬菜,就可能会因摩擦大而使蔬菜中的维生素丢失;“不得其酱”即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调味,它不仅关系到食物的味道,也可能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就拿酱油来说,可增加食物的色泽,让人产生食欲,但食用过多会产生铁过量的中毒现象。
总之,要将食材变成美味又营养的食物,不但要尊重食物的本性,吃当季的食物,还要尽量避免食物的污染,保持食物加工过程中的新鲜洁净,以及烹饪过程中的调配,如此,才能在提升食物美味度、获得鲜美口感的同时,确保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完完全全地被人体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