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欧阳修在《归田录》卷中有这样一句话:“补仲山之衮,虽曲尽于巧心;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既然是一盘美食,为什么还会有人不满意呢?
1989年,《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是劳伦斯·库特纳,他率先在这篇文章中引入了“超级尝味者”的概念,揭开了人们偏食的秘密。而这个秘密的挖掘,要从20世纪30年代说起。
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一位化学家和一位遗传生物学家经研究发现,人们品尝某些化学成分的能力不同。对于同一份苦味化合物,有的人觉得非常苦,而有的人却觉得没什么味道。
1931年,美国化学家Arthur Fox意外地在实验室泄漏了一定量的苯硫脲(即PTC,因含有N-C=S基而带有苦涩味),他发现一些人能够辨别它,而另一些人则不能。
1939年,英国著名杂志《Nature》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在这篇论文中,R。A。Foster、E。B。Ford和J。S。Huxley指出,黑猩猩对PTC也有不同的敏感度。
之后数十年,各国的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开始研究人类或者其他动物对PTC的敏感度。20世纪后半期,美国的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个人们对PTC味道敏感度的测试。结果发现,有的人能尝出PTC浓度为1/750000~1/50000的溶液的味道(苦涩,略带甜味),有的人却只能尝出PTC浓度大于1/24000的溶液的味道。于是,研究者将前者称为“超级尝味者”,把后者称为“味盲者”;而位于两者之间的人被称为“尝味者”。据统计,北欧人有三分之一是味盲,中国人里只有9%是味盲。
在后来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还发现,在尝过低含量的PTC后感觉到苦的人群(包括大人和小孩),在尝过其他一些物质后也会说苦,如糖精、奶酪、咖啡因、啤酒、葡萄柚汁及一些深绿色蔬菜等。由此,研究人员推断,有些人偏食并非本意,很可能是因为其味觉太强,在某些食物如蔬菜、西柚、豆类等食物中尝到了苦味,所以才对这些所谓的“健康食物”比较抗拒。
可见,小孩子偏食,并不代表着他被“宠坏了”,很可能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来抗拒苦味食品。而为了消除某些食品的苦感,“超级尝味者”甚至会爱上吃盐。
21世纪初,美国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测试:选择87名20~40岁的非吸烟健康人士作为研究对象,要求他们在规定的几周内在不同场合品尝一些咸味食物,如肉汤、炸薯条、椒盐饼干等,并评估食物口味的轻重。
结果发现,口味重的人都属于“超级尝味者”。就拿奶酪来说,对于没有添加盐分的奶酪和低盐奶酪,他们会觉得太苦而难以下咽;对于盐分较多的奶酪,他们会感觉不到其中的苦味。也就是说,“超级尝味者”由于对苦感更为敏感,因而需要更重的咸味来遮盖食物中令人讨厌的苦味。
可见,在超级尝味者中提倡“低盐”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不光是超级尝味者爱好高盐食品,味盲者在饮食中摄取盐分也比较多。由于味盲者对食物的味道并不敏感,因而在餐桌上,他们需要更多食盐才能吃出尝味者尝到的咸味。这就是人们明明知道“高盐食物会增加患高血压和中风危险”的道理,却还是难以降低食盐摄取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