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王波认识了袁小辉,两人成为朋友;第二天,通过袁小辉的讲述,他弄清楚了班级的状况。
根据袁小辉爆料,王波他们所在的是高三六班,前面分别是一班、二班、三班、五班。校领导努力地避开了四班,因为“四”可不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当然,出于迷信的举动说出去难免贻笑大方,何况这是个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学校。最后领导班子开会统一的说辞是,不要四班表明他们不要“死板”,从形式上展现了班子开展思维教育的决心。
这种说法得到了市教委的大力认可,当成经验推广,一时间各中学纷纷撤销四班,紧密跟从开展思维教育的中心思想,只有比较有头脑的学生家长大骂学校净搞歪门邪道。
高三六班组成之前,英文学校也接到了“颂人杯”活动的通知,英文的校长叫做拓实,他从不在公开场合提及他的姓,因为他只想让人深刻地记得他人如其名,而不是他的全名——他姓吴。尽管实际情况是,上任一年多来,他的实际工作和期望正好相反,真的无拓实。
大家对这次活动一筹莫展,觉得吸收三流水平的子女,无异于自砸英文的招牌,虽然一定程度上能换来领导对于学校的照顾,但一年之后,学生拍拍屁股毕业,领导也拍拍屁股走人了,总体上得不偿失。和很多街头的小吃一样,英文一直自称自己是百年老字号,多少年来抱着守卫江山的态度在经营学校。
是你的,终究逃不了,教委领导还是很快下来布置工作。他们出现的时候,拎着大包小包的换洗衣服,因为他们清楚,这趟出行将是一场耗时耗体力的硬仗。果如所料,在拓实校长的陪同下,领导们去了好几个温泉和冷泉,耗费了大量体力;也吃丰盛的中餐和西餐,花费了大笔时间。
几天下来,领导们泡澡泡得干干净净,洗去了平日里政治的尘埃。拓实校长则在某晚丰盛大餐时,终于鼓起勇气,把适当减少引进学生数量的意见拿上台面。
当时桌面上除了剁椒鱼头,最引人瞩目的头是教委副主任。他听完之后笑着说,拓实同志,你是不是怕送来的特长生质量不够好啊。可能是不如你们本校生,但英文学校的学生,个个都会说七八国的英语,拿长处比人家的短处,不厚道嘛。
拓实校长虚心地说,我从心底里是很愿意的,但现在人才竞争这么激烈,太多优秀人才放在我这里,难免引起其他学校的不满和非议,很不利于我们和其他学校的团结,不利于建设和谐校园。
这段陈词的最后两句非常具有亮点,因为和谐二字,一下子就拔到了一个高度。就好像很多乡镇企业制造的东西,煞费苦心地起了一个外国名字,就匪夷所思地上了档次。袁小辉说他就见过一种安全套,英文名叫做Shit,而他的中文名是“湿特”,表明这种套子是加倍润滑的。
副主任品味着上面那番话,问拓实校长,直说吧,多少人你能接受?
拓实校长回答说,加上在座领导的孩子们,大概40个人左右,一个班就够了。
他从包里拿出来很多信封,毕恭毕敬起身,给每人手里都发了一个,信封上拿胶水糊得死死的。信封正面大大的写着“申请报告”字样,字体正楷,以示正经。
拓实校长话里有话地说,请各位领导晚上详细审阅报告。
副主任说,很乐意审阅拓实校长这么细致的工作啊。
第二天早餐时间,副主任就把空空的信封全部还了回来,保留信封没有必要。好比看人,你不能总以外在穿着判断,如何看出一颗真诚的心才最为重要。拓实校长的举动早就是以诚相待,上级更是充分尽了君子之美,审阅的是信封里面,绝不是信封本身——再说他们身上也不是没有钱包装那些钱。
副主任说,非常理解拓实校长的苦心,为了建设好自己的校园和别人的校园,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已经集体表决通过,决定尊重你的选择,只把咱市政府所在区域的学校中获奖队员分过来,名额40个,完全按照拓实校长的意见,你看妥否?
拓实校长激动之余,回过头看那些信封,竟然没有一个信封是撕开的,全部整齐划一得被小刀在粘合处割开,很有老手功力。副主任还专门指指信封说,切口都不错的,拿回去吧,响应号召,循环再利用。
拓实校长觉得一切成绩都归功于策略得当。他在每个人信封里面塞的都是1000元人民币,按照自己一番赤子之心,1000元全都由红色组成。一张上面4个人,一个信封里就装着40个好汉,果然是人多力量大。
王波听到这里感慨,拓实校长公关做得太牛了,挽救了英文的招牌。
袁小辉说,牛个屁,你是不懂。他跟其他几个学校的领导吃饭时候才知道,教委原计划给的指标是20个。结果他自己开拓了一把,多了20。
王波评价道,亏他还用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方法。
袁小辉说,火焰高了就会引起火灾,拓实校长就是引火****的典范。
王波醒悟过来说,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袁小辉没接这个问题,只说,听听就行了,祖传秘方,传儿不传女的。
王波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回味过来说,这不是拿我开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