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德回身看了看临时找来的提示版,上面已经贴着一些纸片,其内容攸关三条人命。“你要写信给撒尔德教会的使者,说,那有神的七灵和七星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你要儆醒,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又要遵守,并要悔改。若不儆醒,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我几时临到,你也决不能知道。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
奎德高声朗读经文。学生时代,他的一项作业便是解析《启示录》的经文。事隔多年,他确信依然能信手拈来。
“《圣经》时代,撒尔德也是一座以富有著称的城市。然而和此前的提雅提拉不同,撒尔德这座城市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教授粗略地画了一个山坡,继而在上面圈圈点点;在下面又添了几笔。“它的旧城建在山上。由于人口增多,人们不得不将新城建在了山坡下。它的扩建和它与日俱增的财富显示了它‘活’的一面。然而,在圣灵眼中,撒尔德教会并不如它的城市那般‘活’着。它的问题不在于它宣传异端,而在于它的灵‘死’了。这也就是经文中为何会写着‘按名是活的,实是死的’。圣灵已经抛弃了这个教会。”奎德不断重复“圣灵”,后者显然是这段经文中最重要的部分。
“圣灵……Saint Esprit……”总统喃喃自语。“12区有一家同名的教堂,会不会……”
“巴黎只有一家名叫Saint Esprit的教堂!”教授斩钉截铁地说。
“我这就安排人……”孔陶刚想起身,却被教授拦住了。“副局长先生,您很快就能同时去寻找三名神父了。”
他寻找着另一张纸,继续诵读:“你要写信给非拉德非雅教会的使者,说,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你略有一点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没有弃绝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那撒旦一会的,自称是犹太人,其实不是犹太人,乃是说谎话的,我要使他们来在你脚前下拜,也使他们知道我是已经爱你了。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
“大卫的钥匙”由谁掌管?渐入佳境,教授又开始了授课。
阿道夫低头看着手指,咬文嚼字的活儿只有这群迂腐的学究喜欢。科迪耶毕竟是老了,他摸摸满是头屑的白发,不知道呀,真不知道。他顾盼左右,想从总统和孔陶的脸上寻找答案。孔陶则目视总统,征询他的意见。总统则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教授揭晓谜底。
“圣彼得,耶稣基督挑选的第一位教宗!”
科迪耶恐怕是个举一反三的好学生。他拿过一旁桌上的《黄页》,迅速翻查着。片刻,他沮丧地说道:“巴黎有四所名为Saint Pierre的教堂。‘男爵’,您得多多费神了。”
哪一个才是“真正”的Saint Pierre?奎德希望他的“学生们”能挑出老师预设的框架。“部长先生,请您告诉我圣彼得的外号。”
“磐石。”
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盘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奎德教授娴熟地驾驭着《圣经》章节。
“《马太福音》十六18-19。”孔陶对圣经的熟悉度也不差。
“这段经文即提到了‘大卫的钥匙’,又说到了圣彼得的外号。‘磐石’,先生们!”
“Gros Caillou!”人们异口同声地说到。科迪耶几乎将印有Saint-Pierre du Gros Caillou教堂信息的那页纸给撕了下来。
“还剩最后一个。”教授看着时钟,长舒一口气。还好,推理工作进展顺利。
“你要写信给劳狄克雅教会的使者,说,做‘阿门’,做忠心而真实见证的,在神创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又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又买眼药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见。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所以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他同坐一般。”
“在耶稣看来,圣约翰是最忠心于他的徒弟,也是他所有徒弟中最后的一位。如果我此后的推论全部正确的话,那么圣约翰这最后的一位使徒,正对应了第七个教会——劳狄克雅教会。约翰这个名字,英文中写作John,法语则是Jean。而圣约翰在皈依基督耶稣前的职业是一名渔夫。Saint-Jean de Bosco,再没有一所教堂的名字更符合这则暗示了。”
当天晚上,两位神色慌张的神父被带往一处安全的场所看护。他们是Saint-Pierre du Gros Caillou教堂的万多姆神父和Saint-Jean de Bosco教堂的弗朗索瓦神父。至于Saint Esprit教堂的达米尔神父,当他被带到孔陶面前时,后者就已经动摇了保护他的决心:达米尔神父的年龄显然比其余六名神父小很多;何况,他还能请到健在的父母和众多亲属来证明自己并非什么德国孤儿,而是个地地道道的法国人。地地道道的法国人?是啊,三代以内,没有一位亲属来自法国以外的国度。
他只是在一年前接替因病去世的拉法耶神父管理这间教堂。至于那名死去的拉法耶神父,倒是非常可疑。
孔陶抽空给欧仁打了个电话,后者此时早已洗完澡,舒舒服服又忧心忡忡地上了床。孔陶知道他始终牵挂着案件,更何况,孔陶需要通过他和G取得联系。多年同事,孔陶了解欧仁的脾气:在卸下了一身的权力后,如果还要剥夺只属于他的唯一与众不同的特权,是会彻底摧毁欧仁的自尊心。目前,他至少还能感慨,只有通过我才能联系到G;虽然他并不想打扰那位先生。
“你确定目标是这三……两位神父?”G半信半疑。
“这还得看你的回复。如果你的信息符合此前的特点,我就能肯定地答复你!”欧仁语气坚决,不让半步。
“半小时后给我电话。”G,不打算安慰欧仁几句?接手这件案子,就该有此觉悟;欧仁,认命吧!
一张早已泛黄的横纹纸上,工整地写着如下的名字:
“安托万、萨曼、埃里克、索玛、拉法耶、万多姆、弗朗索瓦……”
平淡,源自它始终展示了自己多面中的一面;精彩,是它放任你看清它的全部。一个故事,三个版本,算是足够精彩了。
第一个版本,来自艾芬博格。
他终于从德国回到巴黎。但那已经是顾亭然从疯癫状态苏醒过来的同一天。此后第二天,教皇就将出现在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上。
柏林的天空,比巴黎更为黑沉、凝重。那是盛产哲学家的颜色;巴黎的安逸、奶酪、红酒,浸泡着的只有诗人。
艾芬博格在柏林的行程并不顺利:他先是花费几天时间,在柏林警察的帮助下才找到位于柏林东郊的那栋楼。此时他方才确信,并非所有柏林警察都对曾经的东柏林了如指掌。那片区域,至今为顿怠所笼罩。
典型的前苏联建筑:浅棕色水泥墙面,正门的上沿保留着一颗褪色的五角星,多么奇妙的装饰品。窗户几乎出自同一规格:长方形的铁条窗框。这栋楼有五层高,位于一条巷子的尽头。街对面开着一家啤酒馆,老板是德国人,一家不得不选在同样是苏联式建筑中开张的德国酒馆。
这里满是前苏联的影子,虽然柏林墙倒塌二十年,可西德的风似乎永远吹不到这里。闭塞的街道,纵使鲜有冲天的大厦,也只会招惹一些不痛不痒的微风抚过。
此时的街上鲜有行人,偶尔会走过一两个老年人,又或是几个朋克装扮的光头少年。更多的年轻人都去了哪儿?只要有条件,该是都奔向西柏林了吧!还说呢,巴黎的年轻人也多不到哪儿去!
“我不知道这里曾有个孤儿院。“这是艾芬博格得到的最多的答案。事实上,加上啤酒馆里的老板、厨师和顾客,艾芬博格总共才找到10个人。
“除了对面5楼的老科夏科夫,没人在这里居住超过40年。我们全是六十年代才搬来的。那时苏联人走了许多,腾出了不少房子,这才有了我们德国人居住的空间。”老板认真地说到。啤酒馆以酝酿阴谋出名,而他却毫不避讳谈论敏感话题。“世道啊!世道!我是柏林人,却被赶去乡下!等客人走了才敢回来生活。天啊!”
科夏科夫,艾芬博格迫不及待地想见到他。
科夏科夫真得很老,如果再坚持几年,他就一百岁了吧。对于一个一百岁的老人,临时看护的作用显而易见。他雇佣了一个德国妇女担当这个职位,后者每月会得到一笔丰厚的薪水,还不用操持过多的家务。
当艾芬博格叩开科夏科夫的家门时,钟点工刚巧打算离开。透过半开的大门,艾芬博格望见科夏科夫就坐在走廊尽头的窗边。他正瞅着窗外,老态龙钟的双眼微睁,又似在打瞌睡。他看不见什么,远的近的都是;双眼睁着和闭着的唯一区别就在醒着或睡着。
“他每天都这样。”钟点工丝毫不介意陌生人的造访:除了在银行户头里,老科夏科夫并没有留什么值钱的东西在家。“不过看来他并不反对见您。要知道,自从我担任看护以来,您是他见过的第三个人。我是第一个。”
“还有医生?”
“他自己就是医生。”看护耸耸肩,匆匆下班了。
只有在那扇窗边进行了,艾芬博格和科夏科夫的对话:一个有着德国名字的法国人和一个有着俄国名字的德国人之间的对话。
就在艾芬博格入座前,他拿起了放在椅子上的几份法语报纸。他不确定这些报纸还能放在哪里,只得像个学生那样将它们搁在自己的腿上。科夏科夫没有注意到他的动作,他的视线范围,几乎缩小到只有眼前的三十度范围。
“您相信上帝吗?”老人像是自问自答。“我确信会有人来找我,”科夏科夫伸出颤抖的手,点了一下报纸。“为了这件事。”老科夏科夫就像是个先知,他预知着自己手掌所能触及的范围内的一切,确信它们和指甲日日生长一样真实。
老科夏科夫像是做出某个决定那样咽了口唾沫。伴随着这些的,是他艰难地打开了记忆的大门。
二战末期,为了挽回两线失败的厄运,德国不得不抓紧时间研制细菌武器。当时,在众多试验中,只有从非洲的猴子身上提取了某种新型病毒还指得期许:它的主要功能是破坏人体免疫系统;更主要的是,它几乎无药可治。新型病毒的最初感染者是几名非洲土著人。他们是随隆美尔的北非部队撤回欧洲大陆。据称,这些人之所以会感染病毒,全拜他们部落有将强壮的猴子的鲜血注入自身体内的习俗所赐。
然而,超级病毒也有它的致命弱点:传播途径有限。似乎只能依靠唾液、血液或是性行为。因此,它不能像霍乱、鼠疫那样通过飞机或炮弹投射到敌方阵营。于是,这项用于战争的计划就这么搁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