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次旁听海尔内部的高管例会(就是上文迈耶所说的那个周六会),最深的感受也是会议室中弥漫的“危机感”。张瑞敏在会上说得最多的就是,“假如海尔明天就死掉……”。会上,高管会一起分析最新的互联网公司动向,小米、特斯拉、谷歌、阿里巴巴等,他们随时警示自己,海尔的对手一定来自互联网,颠覆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海尔内部对员工的考核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横轴,是常规意义上的KPI,它被叫作企业价值,即市场成果;一个是纵轴,考察如何创造用户,相当于网络价值。网络价值与网络规模的平方成正比,而网络规模是由网络节点的多少以及网络连接用户的多少所决定的。网络价值强调的是,企业到底交互出了多少用户,企业的网络节点是什么。纵然横轴完成得漂亮,但如果纵轴不好,在海尔看来,就是失败的,因为这意味着企业仍然是在用传统的方法获取市场份额。
海尔把网络价值分为三个关键点:迭代、拐点和引领。迭代,就是要同用户真正交互起来;拐点,即形成网络效应的爆发点;引领,引导用户跟着企业走。为此张瑞敏甚至发明了一个词叫“迭代量”,强调改变原来先生产、再销售的模式,不断和用户交互,改进产品。
张瑞敏曾经对高管说:“落后的观念具有杀伤力!”他就是要通过横纵轴交叉考核的方式,把观念落实到绩效中,促使员工去进行自我调整。
2014年,海尔上市了一款冰箱,销量出色。但是,其渠道模式依旧是“卖场返点”,厂商主动对卖场让利,从而提升卖场的销售动力。也因此,这款冰箱虽然卖得不错,但是其销售模式依然遭受了张瑞敏的严厉批评。“现在还有一些买进卖出的交易,这个是不可以的。这个在传统经济时代可以有,但现在毫无意义,因为现在不需要你买进来再卖出去。买进卖出是逆潮流的,是根本不可以存在的。”
所谓“买进卖出”,指的是“硬件贸易差”思维。在这种思维下,经常出现要处理库存或者打价格战的现象。电子消费产业的产品同质化造成厂家利润稀薄,在此情况下还用价格战手段拼得你死我活,这本身就是一条“死路”。而互联网电子消费品牌完全不以“硬件贸易差”盈利,对传统厂商的价格体系釜底抽薪,这些搅局者直接击中了传统厂商的要害。
海尔追求“和用户零距离”,这不仅仅是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更要让产品直接面对用户。张瑞敏一直很推崇德鲁克的一句管理箴言:“企业的目的只有一种适当的定义,即创造顾客。”他在接受《IT经理世界》专访时称,互联网时代为传统制造企业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即可以转型为平台型企业,此时“创造顾客”的关键已转变为“交互用户”。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不再是一个购买者,而是变成一个参与者,也就是交互用户,企业要为用户创造全流程的最佳体验。张瑞敏说:“我们在改变一个观点,过去我们关注的是市场占有率是多少,在某个地方卖了多少万台产品,现在我们关注的是这些用户有没有和海尔产生交互。过去回款是销售的结束,现在回款应该是销售的开始。”
张瑞敏举了一个例子:海尔洗衣机推出一个新产品,在市场上受到欢迎,一下子获得百分之几十的增长,洗衣机部门就有些自得,说我们没交互,产品不也不错嘛。张瑞敏当即点醒他们,不用沾沾自喜:“到三个月,增速不下降就怪了。我干了30年,这点经验还能没有,连想都不用想。”市场后来果真如他所预见。张痛切地说:“特别传统的这些人,真是倒不过步来。你叫他去迭代,和用户交互,但是他真是不习惯,来不来的还是开发个产品推到市场上去。特别是有的时候,他就是闷着头弄出个产品推出去,还挺受欢迎,这其实是最糟糕的。这里面有一个困局,所有的产品,如果不是了不起的差异化,都没有什么太大市场,只不过一次性地觉得不错。甚至是那些差异化巨大的产品(比如苹果手机一出来,全世界都追捧)慢慢地也会走向商品化。”
为了避免这样的困局,海尔要分三个阶段与用户进行线上交互:一是创造互联网社区或平台,让用户“自愿来交互”;二是用户之间实现“自动交互”;三是海尔从交互中寻找“自我增值”的机会。“如果产品从无到有,始终都有用户参与的话,那么甚至产品的价格也应该是用户参与制定的。”
作为一家制造业大公司,张瑞敏提出,没有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的产品就不应该生产。用户最佳体验的产品是什么呢?应该在设计阶段就开始和用户进行交互,一直到最后,全流程交互。张严厉批评制造部门说:“现在还有一些产品没有进行交互,还是关着门在那里搞设计,设计完之后就出去打广告。到今天,传统广告就不应该打,一个都不能打。如果你打广告,表示你现在和用户还有距离,认为通过广告就可以将用户吸引过来。这样根本不行,你必须在网上和用户进行交互。”
在制造业之外,张瑞敏针对海尔业务的另一翼——平台型的商业生态网,明确提出了另一个要求:没有价值交互平台的交易都不应该存在。传统模式下是为自己的产品找用户,而现在是为用户找他们可能需要的方案及产品。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由于张瑞敏的严格,高管也常常会通过粉饰太平求“安全”,但几乎无一不被张瑞敏点破。在一次会上,张瑞敏说:“最可怕的就是掩盖问题。管理就是解决问题,没事找事。埋下的问题早晚会成为定时炸弹,我希望听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事实上,张瑞敏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他在公开场合的几次演讲,都会谈到海尔目前所遭受的冲击,以及面对冲击时的调整。作为管理者,他的坦诚是让人意外的,有时你会发现他在内部和外部讲话的内容差别并不是很大。他对员工传达了自己的焦虑,也会同样向公众这样表达。
这种焦虑不仅仅是海尔或者张瑞敏要面对的,而是整个中国制造业要集体面对的。因此,才有了本文开篇所说的那篇演讲在业界掀起的一场风波:这场风波事关海尔的裁员。
●裁员,还是转化
张瑞敏的此次演讲之所以引起剧烈反响,是因为他在阐释组织变革的时候提到:“2013年我们去掉16 000人,年初的时候是86 000人,到年底变成70 000人,去掉了18%。2014年预计再去掉1万人,主要就是中间层,还有是一些业务变成智能化了,就不需要这么多人。”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海尔和张瑞敏都遭受了巨大的非议。社会责任论、变革激进论频出,国内财经作家吴晓波更是在新浪微博上将矛头直指张瑞敏,认为海尔的变革至此,是“主帅无能,累死三军”。不久,吴晓波又发表了《你还关心张瑞敏吗?》一文,提出海尔的变革过于聚焦内部管理,而忽略了技术创新和产消关系的重塑。
吴晓波的看法很有代表性。海尔一度被视为中国管理最好的企业之一,引来无数人参观学习,但近些年,伴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外界对海尔出现了一种批评,认为海尔管理有余,但经营不足。年轻的互联网新秀甚至对孜孜以求地抓管理、练内功持一种嘲讽的态度:你一天到晚弄管理,有什么用?还不如弄弄产品,一款产品打天下,可能比你兢兢业业做管理,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更有效。
我们就此向张瑞敏提问,他回答说:“从来不存在一个管理和经营之间孰多孰少,或孰重孰轻的问题,企业里只有一个核心,就是到底你的战略是什么,你的战略创新是什么。对海尔来讲,现在的战略创新是什么呢?就是要从传统企业变成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而这种改变,意味着从组织结构到流程都得重新颠覆,就是要变成一种可以创业的组织。在此刻,你光想产品问题或者技术问题是没有用的,其实如果你整个组织结构和框架以及战略都不改变,你从来不会有什么产品,有什么创新。”
喜欢引用古书的张瑞敏在此没有忘记用古人的智慧证明自己的看法:“你看唐宋八大家的韩愈写的《师说》里头的那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说什么技术,什么产品,那是术业,你能不能专攻,前提是你闻道对不对,道不对,那你术业有什么用呢?”
实际上,管理并非单就流程而言,而是对知识的生产和分配进行组织。其过程是在业务流程、技术创新、产消关系塑造、战略转型等一系列环节中体现出来的。对于初创企业而言,组织可以将精力和资源集中于产品之上,这是寻求市场地位的开山之斧。海尔在20世纪80年代也是这么做的,先是抓住了彼时产品的核心:“质量”,进而谋求服务。但是,对于成熟型组织而言,产品无法抛开内部其他资源和环节进行单兵突进。不断涌现出优秀产品的背后,必然是一个与之匹配的管理体系。换句话说,产品是管理的产物,从福特(Henry Ford)时代至今,这个道理颠扑不破。
当海尔面临“用户鸿沟”的时候,管理的颠覆势在必行。演讲过后处于风口浪尖的张瑞敏用了一个比喻来回应外界的质疑:“鸡蛋从外面打破一定是人们的食物,如果从内部打破,则一定是新的生命。”
对于裁员,张瑞敏介绍说:
海尔“调整”了四类人:第一,一些业务外包出去了,包括服务、制造,只要海尔不如别人做得更好,通通外包出去。外包不等于海尔涉及的人没有活干,他们是跟着到外包的单位去。第二,智能制造无人化,不需要这么多工人了。第三,中间层,海尔称之为“隔热墙”,也要去除。海尔的口号叫作“外去中间商,内去隔热墙”。第四,从“在册”转变为“在线”的员工,也就是自己出来的创业者。他们可能继续为海尔服务,也可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空间比原来大多了。
为什么要调整?张瑞敏对经济学者艾丰说,“今天不做,明天企业就不存在了!”他引用数据称,美国代工企业在2013年回迁了200多家,它们利用智能化的因素,成本比在中国制造减少了20%。智能制造造成的人员缩减,其实是当下制造业的普遍现象,美国制造业的回潮会对中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模式形成巨大打击。此时不智能,就会成为下一个底特律。
智能化全世界做得最好的或许是德国,它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张瑞敏认为,所谓“工业4.0”说穿了就是互联工厂。“我们要做到无灯工厂:没有电灯,没有人,机器人和生产线可以对话,市场信息来了之后,机器人和生产线会作出反应,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海尔已经开始推进无灯车间,比如,一条正在改造的洗衣机生产线,原来有92个人,现在可以变成只有1名员工。最高峰时海尔一线工人达5.2万,现在减到3.4万,并且还在持续下降之中。
智能化逼迫企业必须减人,互联网带来的扁平化也使得企业的中间层成为冗余。例如,海尔专卖店在全国有超过3万个网店,从乡、县、市、省,有一系列的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现在有了互联网,通过信息联网,就可以实现查询和销售。“试问我为什么要中间这些人?有时候还会信息不准!”张瑞敏说。
对于外界就海尔裁员的质疑,张瑞敏反问:“现在做企业,为什么不倒过来思考呢?原来有几万人,为什么一定要有这么多人呢?互联网时代你用得了这么多人吗?到硅谷去看,100人100亿美元的公司都可以实现。有一个公司50人190亿美元。国内也是一样,小米才4 000人,如果按照传统公司能作出来吗?”
更加重要的是,这种“裁员”,对于海尔来说,还是一场巨大的人力资源实验,是一个“在册”转“在线”的过程。“在册/在线”是海尔发明的人力资源词汇。海尔在向网状组织转型的过程中,提出了“接口人”的理念,他们行使网络中“节点”的功能。节点足够活跃,能力足够强大,就会链接新的节点,这样会有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接入进来。组织的界限不再那么清晰,内外也不再泾渭分明,只要在海尔这张大网上,皆可以称之为“员工”。
从海尔正在推进的小微公司的层面讲,当小微成为真正的创业公司的时候,创客就可以不再束缚于身份的限制。他们会主动从“在册”转为“在线”,且依然可以使用海尔的平台资源,这样反而可以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海尔“在册”转“在线”的人力资源实验或许太超前了,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认知范围。他们对裁员的第一反应是,海尔的市场遇到寒流了吧?孰不知裁员这个词是属于传统组织结构的,对于网状组织结构来说,不存在这个概念;或者说,恰好是要力求打破这个概念。张瑞敏认为,这些人严格意义上不叫裁员,应该是叫“转化”,因为在线的目标就是要创业,只不过转到企业的大平台上。
●组织变革是最大的战略
在沃顿商学院全球论坛上,张瑞敏发表的演讲题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题目,尤其是其中的“探索”二字。这种带有不确定性语气的表述,听上去充满了疑惑和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