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运国曾经民不聊生,天下百姓哀声怨道,但在这一代皇帝的治理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可惜天运国只是一个小国家,是大唐的附属国,年年需进贡大唐,以此示好,才得以免于战火。
虽然是大唐附属国,国土非常辽阔。黑风寨是天运国的内患,发展到如今,已经到了危及到国家社稷安危的地步,若不尽快铲除,以后发生的就不是抢杀掠夺平民百姓这么简单的事情了,有可能会谋权篡位,皇帝自然也考虑到这一层,才派出骁勇善战的镇国元帅。
长途跋涉三日,马不停蹄,距离黑风山还剩下一千多公里,途径客栈都会进去打听,希望能打听到司徒俊宇有关的消息。
多次打听不到,失望而归,即便已经累得身心疲惫,而不住宿,继续赶路。
两匹马相继累趴下,口吐白沫,再也起不来了,此处荒山野岭,没有村落,打发了车夫,接下来的路,她只能徒步而行。
走在山间小道,秋风吹来,带着一股淡淡的凉意,路边的树木随风摇曳,太阳高空悬挂,晒得她汗流浃背,嘴唇干裂,两年前,她从梨花村出发,也曾路径此地。
这地方长年干旱,她带的水昨天就喝完了,若明天还找不到水源,不中暑也会因**而死。
两年前她就在这地方中暑,是云雀楼老板救了她,其实她还挺感谢老板的,虽然身在云雀楼,却吃穿不愁,如果老板那是没救她,说不定现在她已经渴死或者沦为乞丐,而不是现在名动天下的云雀楼花魁。
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能改变人,能让人变得坚强,即便已经头昏眼花,几乎看不清前路,脚步未停下。
太阳西沉,天色渐渐昏暗,她已走出那片干旱之地,找到了水源。
秋天的夜晚温度很低,赵雅晴没带厚衣服,冷得瑟瑟发抖,此处是一片树林,昏暗的环境中燃起了一团火光,她正把馒头插在树枝上,放入火中烘烤,目光警惕的扫视着周围的草丛树荫。
凶残的狼啸声、猫头鹰诡异的叫声,还有蟋蟀的吟唱声等等,声声不绝于耳。
这些声音让她十分不安,不得不警惕,不然下一秒就很可能成为狼和其他野兽的口粮。
她不停往火中添加木材,火越烧越旺,发出啪啪的声音。
她坚信。只要火堆不灭,狼和其他野兽就不敢接近。
吃饱喝足,困意袭来,她不敢就这么靠着火源入眠,爬上了一棵大树,抱着粗壮的树枝入眠。
睡着不久,她就额头冒汗,神情悲愤,看来是梦见了不好的事情。
梦里,看到村民一个个山贼杀死,她不顾自身安危,独自一人去黑风寨,想要替父母和村民们报仇,走到黑风寨门口,却看到了大门中间悬挂了一具血淋淋的尸体,当她看到那张美得不可方物的脸时,猛然从梦中惊醒,才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那不是真的,司徒俊宇没有死,那只是一场梦。”
天蒙蒙亮,火堆早已熄灭,从树上下来,背起包袱,继续赶路。
已经临近中午,天空乌云密布,不见阳光。
她加快了脚步,希望能在尽快找到避雨的地方,可是老天没有她如愿。
一声惊雷,下起了倾盆大雨,冰冷的雨水淋湿了她的头发,侵透了她的衣裙。
她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继续走着,惨笑道:“人害我家破人亡,现在连老天也欺我。人不欺我,我不欺人,人若欺我,百倍奉还!天不欺我,我不欺天,天若欺我,我必逆天!”
呐喊声在山林中一遍又一遍回荡,即便打雷也掩盖不了蕴含着不屈服,不认命的声音。
“谁也不能阻挡我前进的脚步,天也不可以,哪怕以生命为代价也要在他抵达黑风寨之前拦下!”这句话像是自言自语,也是对天的一种反抗。
她意志坚定,身心坚强,一路向西,黄昏时分雨终于停了,一条彩虹出现在碧蓝的天空,各种颜色织在一起相映生辉,像一座金桥,气势雄伟地横卧天际。
阳光透过云层投射倾洒而下,驱赶了她身上的冰寒,温暖人心。
黄河城是司徒俊宇生长的地方,她曾听说过黄河城的繁华,如今身临其境,不得不点头,的确如此。
司徒俊宇没告诉她住址,所以她只能碰碰运气,希望能在城中遇到,再好言相劝,不让他参与攻打黑风寨这样危险的事情。
她以为她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现在她有了不能失去的司徒俊宇,十分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姻缘。
在她走后不久,云雀楼就被查封,所有人都被抓进了牢房。
“赵雅晴在哪?”问他们的人是一位身穿白袍,上面绣满了紫色的蟒的男子,如黑琉璃般晶莹的眼睛,眼里只有冰冷,眉宇间有着尊贵和傲气,站在牢门前,如看蝼蚁般注视着牢房的众人,有男有女,老板也在其中。
由于那天赵雅晴走得早,大家都在睡梦中,除了老板,谁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只知道她已经消失好几天了。
“我们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我们已经有七天没见到她了。”老板开口,目光有些躲闪。
大家也随着点头,就算严刑拷问,他们依然会说不知道。
似乎察觉了异样,厉声对身后的狱卒道:“把她抓出来,严刑拷问,若问不出赵雅晴的下落,朕诛你们九族!”
听到他的话,被抓进牢房之内的众人都一愣了,看着他的渐渐远去的背影,随即纷纷倒吸口冷气,这天运国敢自称朕的仅有一人,他是皇帝!
老板贪生怕死,最终忍耐不了拔手指甲之刑,说出赵雅晴为救情郎,正在前往黑风寨的路上等等口供。
得知了口供,皇帝皱眉,砸烂了御书房内的一切,把政务交于丞相打理,挑选了数十名武功高强的御林军,骑着马离开了皇宫。
皇帝说过要诛赵雅晴九族,为何还关心她的死活?
不顾文武百官反对,把政务交于他人之手,他就不怕丞相造反,谋权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