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甲午风云举国蒙羞,今朝国运炎黄惊世辉煌。
依照中国干支纪年历法,六十年一循环,2014年是甲午年,也是中日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祭日。
公元1894年,大清光绪二十一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奇怪的年份。说它奇怪,是因为这一年的前半部分着实让大清的子民们欢喜了一回,而后半部分又让全体国人忧心种种。说到喜,自然是太后老佛爷的六十圣寿——普天同庆、万寿无疆;说到忧,便是甲午惨败。
号称“世界第四、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就那样彻底的让倭寇给击败了。随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及《中日通商行船条约》,赎辽割台,让中国人彻彻底底的醒了一回。谁也不甘心就这样沉沦下去,才会有了强学会、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及后来的戊戌“六君子”。从这一点说,甲午之摆所产生的影响给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与列强们交过手,也败了,也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可那都是败在洋人的手上。人家是船坚炮利,工业文明,我们输的无话可说。而这次就不同了,竟然被国人历来视为倭寇的小日本给打败了,而且败的是那样的惨。这一回被乾隆皇帝自翊为“政垂四表,仪泰八方”的大清帝国脸面尽失、威风扫地。日本人成功的导演了一幕藩属国击败宗主国的神话。这使得被搁置了近三百余年,自丰臣秀吉时代就提出的“大陆政策”重新被提上了日本政府的议事日程,从而直接导致了日后的“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及“抗日战争”的爆发。
甲午之后,特别是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外部环境大大恶化。朝鲜已经完全同中国脱离了关系,不久便在日本人的操控之下投入了帝国的怀抱。再加上割给日本的台湾、澎湖列岛,日本人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在海路上对中国的包围。江、浙、闽、粤——东南半壁江山——这个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此时已经直接暴露在了日本人的大炮之下《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万万两,加上赎回辽东所花的三千万两,再加上被日本人从“高升”号上掠去的二十万两,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净赚了两亿三千又二十万两白银。你可知道在甲午战争之前清庭的岁收入是多少?六千万两白银。然而太后那里还要修园子,各级官吏还要发俸禄,还有军饷等一系列的开支,这些都得从那六千万两白银中扣除,最后剩下的不足两千万两。
就是把这剩下的两千万两白银全部拿去做赔款,也要近十余年才能还清,可日本人等不了十年,他们只给了中国人五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四万万的大清子民们不吃不喝辛辛苦苦的干上五年才能还清那笔赔款。我问一句,这样的设想可能发生吗?当然不可能。太后她老人家照样还是要修园子,各级官吏该贪的还得贪,该污的还得污。那可怎么办,到了期限总不能不还吧。那也好办,加税加租。加到最后就是“从来未闻粪上税,而今只有屁无捐”。真是应了孔夫子的那句老话——苛政猛于虎也。可想而知,广大劳动人民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场不义的战争带来的痛苦深深的影响了近代的中国人,是中国的劳动人民。为了还清那天文数字般的战争赔款,他们日夜辛劳。这就是我们的祖辈,无论国家兴衰与否,倒霉的总是他们。
“割地”这个词自鸦片战争之后,对于中国人来说就已经不再陌生。可《马关条约》中所割之地实在是让国人感到吃惊,这次连清庭的龙兴之地——辽东都给了日本人。然而这辽东毕竟是满清朝廷的祖居所在,那是天子的老家。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之后,双方最终以三千万两白银的价格成交,中国出钱赎回辽东半岛。可台湾及澎湖列岛就没有那么的好命了,统治者认为那里是蛮荒之地,“宁予外人,不给家奴”,割就割了也无所谓,岂不知台湾一岛关乎东南半壁江山的安全。台湾一割,给中国留下了无穷的后患。自1895年割台至1945年光复,日本人在台湾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这五十年的时间里,日本人对台湾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从李****的言行中就可以清楚的看出来。现在的台湾当局不也还想着寄希望于日本支持其所谓“建国”吗?
甲午战争之前,李鸿章曾洋洋自得:“就渤海门户而言,已有深固不摇之势。”“北洋水师可以雄视一切。”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李鸿章才说了实话:“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或可敷衍一时。”我们太爱面子了,可面子又值多少钱一斤?一支曾是“远东的一”威名赫赫的北洋舰队,除了沉没破损之外,都挂上了太阳旗,成军才短短6年就烟消云散了。
到了如今论成败,还有人会说,日本人取胜靠的是偷袭、是运气。我只知道有一点是真的,日本海军没有出现过“主炮上晒裤子”、“上岸逛窑子”的丑闻。而中国有,中国的北洋水师有。尽管北洋水师的爱国官兵在恶战中表现英勇,但毕竟是一场戴着镣铐被束缚住了手脚的无望的抗争,早已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有了甲午惨败,才有了康梁的变法维新之道。在“普天同庆、割地赔款”的气氛中,中国人第一次感到了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竟然连倭寇都能将上国打的颜面无存。社会各个阶级都在进行着反思,对这场战争的反思,对中华未来的思考,难道我泱泱神州、堂堂华夏就甘心受小小的倭寇如此的欺凌。随之而来的就有了康南海组织的公车上书,数千上京赶考的学子泣血上陈,其情形可想而知。“苟日新、日日新”,说的好,可就是做不到。
时至今日,在我们从初中到高中的历史课上,还在重复的讲着那些东西:甲午战争何时爆发,《马关条约》赔款多少……,我们的中学生还在整天背着那令人头疼的历史意义。而日本的中学生却在讨论:如果中国实现了统一,共产党完全控制了台湾海峡,扼住了日本经济的咽喉,那么日本将会毫不犹豫的再来一次甲午战争。
你对日本了解多少?你知道“北方四岛”、“大陆政策”和“田中奏折”吗?有几个人能在不翻地理教科书的情况下正确的说出日本四大岛的名称,我想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爱国是个严肃的话题,不是一场足球比赛的过程和比分,也不是几句空喊的口号就能说清楚的。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阐述,而不是各种片面、偏激甚至幼稚的想法。
请大家记住他们,我们的甲午民族英雄:“致远”管带邓世昌,“扬威”管带林履中,“超勇”管带黄建勋,“致远”帮带陈金揆,经远”大副陈荣,“超勇”大副翁守瑜,“致远”管轮郑方恒,“镇远”管带林泰曾,“镇远”帮带杨用霖,“济远”大副沈寿昌,“广丙”大副黄祖莲,威海南帮炮台统领戴宗骞,威海陆防守将张文宣!
以史为鉴,在中日甲午战争即将120周年之际,日本重操旧业,极力扩军备战,军国主义泛滥,不顾中国主权和核心利益,拿中国的领土******说事,一忽儿要霸占,一忽儿要购买,一忽儿又与美国勾结搞私相。洋相百出,妄图以此挑起事端,为再次侵略中国寻找借口。前次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借中法战争之机,以为中国无暇顾及。时至今日,日本又打错了如意算盘——认为有美国在身后扛后腰,南海又有几个毛猴在闹腾,西南亚也不太平,世界正处于经济危机顶峰,日本地理自然地震及政治地震频发,核发电危机重重,政局震荡,领导人走马灯一般,一茬接一茬轮换,政党争斗不息,政见不一,四分五裂。为了寻找出路,只得转移人们视野,把本国的祸水往外引。日本也不是等闲之流,不可大意。狗急就要跳墙,日本急了就得发狂。就军力而讲,日本除了没有核武外,什么都不缺,而核武不过是用来吓唬人的玩意儿,使用的价值不大。好比大人吓唬小孩——别哭、别哭,外面有髦猴子,红眼绿鼻子,四个大猫蹄子,走路叭叭……我个人认为,在未来的十年内,中日必将一战。我想奉劝日本的当权者一句古话:敢犯强汉者,虽远而必诛。为了我们祖国伟大的复兴而奋斗,何辞百死报国家!
七十年前,有人写了一篇《甲申三百年祭》;今天,我想到了甲午战争,思绪飘飞写了上面的文字,算是对那场战争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