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在包围巴尔特少将指挥的军队时,已把伤兵送进了最近的城池中。
第四军剩下的三万多的士兵保存着完整战斗力。
战事一结束,第四军就继续向东南挺近,完成为两国联军的包围任务。
两国联军除了对第四军发动了进攻外,还有小股部队对临近的第三军进行突袭,但第三军的长官战前接到了沈白的传令,虽然不赞同,但也留了个心思,两国联军没有占到便宜。
巴尔特少将的失利,加上帝国军包围圈的日益合拢,两国联军士气低沉,陷入了困境。
第四军的行军速度依旧缓慢,为此,梅和安十分的着急。
一旦包围圈没有完成,贻误战机的帽子很有可能就会扣在第四军头上。
梅和安几乎每天都在和沈白理论,不同于上次演戏,这次两人都动了真格。
行军休息时,两人头顶着烈日,都有些焦躁,火药味十足。
“沈中校。”梅和安指着作战地图大声说道:“第四军不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包围圈就会有一个口子,两国联军就会在那里逃跑。”
“这不正好吗?”沈白无所谓的说道:“我本来就不看好这次的战略计划。”
“形成包围圈有什么用?确定打野战、骑兵战会胜利吗?别开玩笑了。”
“你说什么?!”梅和安大怒,拿起水杯就要砸在地上,程毅赶忙出来劝架,两人的气氛缓和了几分。
梅和安怒气冲冲的又说了一句:“你就跟个山贼一样,不听命令。”
“我本来就是山贼。”沈白翻了翻眼睛。
程毅看着两人又要吵起来,觉得有些头痛。
三天之后,两个人的争吵停止了,原因是梅和安已经完成所有的交接工作,去乌兰城复命后,他就会回到帝京。
尽管,梅和安和沈白吵得不可开交,但在临行之前仍然以大局为重,吩咐原来的心腹手下听从程毅的军令。
梅和安走后第二天,程毅和沈白就接到了防线的总指挥,北方兵团司令吴佩齐的传令。
“探子已确定,敌军主力正向后方撤退,令东北第四军布置防线,协同友军一起阻击敌人。”
沈白看到这条军令的第一反应是找参谋,询问了吴佩齐将军的生平履历。
他发现,吴佩齐一直在没有大战事的西北方兵团服役,后来调任北方兵团司令,只指挥过几次剿灭强盗、马匪的战役,根本没有参加过战争。
议事桌上,沈白对程毅直言不讳,“怪不得,这个吴老将军会下达这样可笑的命令。”
“程将军,你看,我军有可能阻击住敌人吗?”
程毅闻言,不语,他默认了沈白的话。
沈白自己回答道:“绝无可能,即便是两倍于敌军,在敌人全是骑兵建制下,正面作战也绝无胜利的可能。”
“程将军,我准备率领第四军进入距离咱们最近的锡林城,进行坚守。”沈白说完,抬起头看着程毅。
程毅没有拒绝,他同样不赞成吴佩齐的命令,也相信沈白的作战指挥能力。
沈白知道自己的提案被通过,松了一口气,道:“我现在就怕,这个吴将军会指挥整个防线的所有部队进行追击,如果敌军继续撤退还好,如果……”
沈白没有说下去,程毅接过话:“嗯,我知道。我这就给老吴写封信,争取劝服他。”
……
帝国防线的右翼是东北兵团第四军和第三军,左翼是北方兵团的第七军。中央防线则是东北兵团第五军和北方兵团三个军组成,是总兵力超过十五万的主力。
中央防线的总指挥,帝国上将吴佩齐就坐镇在中央防线上的丰宁城。
得到两国联军撤退消息的吴佩齐正疯狂的调兵遣将,准备将敌人留在帝国境内,完全吃掉。
一个卫兵走进了吴佩齐所在的房间,敬了一个军礼,报告说:“将军,东北兵团第四军军长程毅给您发来传令。”
吴佩齐抬起头,皱着眉头说道:“老程啊?拿过来我看看。”
吴佩齐接过信,仔细阅读起来,他看完之后,脸色变了变。
他让卫兵退下,把信封重新叠起来,小声说道:“让我继续防守,不要追击?这不可能。”
“敌军就是突破了我的防线,让我不追,继续死守?张心水那小子年轻,倒无所谓,我要是也是如此,那些同僚会怎么看我?”
吴佩齐继续看了看作战地图,道:“我军超过二十五万,敌军已经不到二十万,胜算是有的。”
吴佩齐抬起头,阳光顺着窗户的缝隙照射进来,落到他的脸上,眼睛里。
他已经有些浑浊的眼睛因为光芒反射,散发着精光,他站起身,把程毅的信拍在桌子上,“我意已决,追击!”
……
锡林城城墙并不高,但沈白带领着第四军进入锡林城驻扎,加上锡林城的防备军和国境线上溃退下来的戍卫军,总兵力达到了四万多,锡林城的防御上升到铜墙铁壁的程度。
锡林城的城主在军制和政界改革后,是市长级别,亲自设宴款待了沈白和程毅。
沈白进入了锡林城之后,很放松。
他相信,就是两国联军十几万人全都来打他,依靠四万士兵和锡林城的防御,他也能够坚持一两个月。
可是,很快有消息从中央防线传了过来。
吴佩齐下令追击,整个中央防线超过十五万的大军都在追击敌军,向着国境线推进,准备合围全歼敌人,将敌人彻底赶出国境。
“混蛋!”
沈白接到消息骂了一句,程毅则是长长的叹息了一口气,他们知道,只要两国联军不傻,帝国很快就会丧失战争主动权。
战争的结局将会重归混沌,谁也看不清了。
在辽阔无垠的高原大地上,一支支部队如一条条蛇般移动着,它们互相试探,随时准备着给对方致命一击,吞掉敌人。
两国联军向后退了两百里,吴佩齐统领的帝国军主力紧随其后,追击了一百多里。
就在战局对帝国一片大好之际,两国联军突然调转前进方向,向着东南方发动了猛烈进攻。
帝国中央防线,东北兵团第五军、北方兵团三个军,在苍茫的高原上与敌军遭遇,展开战斗。
两国联军借助平坦的高原地形和精湛的骑技,将帝国军杀的七零八落。
帝国军没有城池的保护,魔导兵器也失去了用武之地。
往往是,帝国军还没有开几枪,两国联军的骑兵就已经冲到了近前,无数两国联军的骑兵如同死神一般疯狂的收割着帝国士兵的生命。
两方始一接触,帝国军就节节败退。
这一战,帝国军毫无准备,仓促应战。
这一战,两国联军将骑兵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这一战,帝国军最大的败笔就是吴佩齐下达的追击命令,让主力部队离开了城池。两国联军如愿以偿,打了一场精彩的高原遭遇战。
两国联军扭转了整个战局,突破了帝国军构筑的防线,向着东南方杀去,向着关键要塞海山关和富庶的锦城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