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其历史在中国和世界有几千年之久,甚至还可以追溯到一万年以前,因为从猿变成人的那一时刻起,就会使用弓箭射杀猎物了。不过那确切的年代却无文字查考。随着青铜和铁器相继进入生产、生活领域,刀、枪、剑、戟、戈、盾、箭、弩、战车、臼炮才不断产生,武装了那时的军队。然而,在火药没有引入枪炮之前,这些武器没有根本性变化,所以那个时代,被叫做冷兵器时代。
第二个阶段是火器时代,由于火药的运用,给武器带来了彻底的革命。火器时代武器的发展要较前迅速得多,以步枪为起点,很快就有了冲锋枪、轻机枪、重机枪、高射机枪。而老式火炮早已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迫击炮、榴弹炮、加农炮、无后坐力炮、火箭炮(卡秋莎)等等。
第三个阶段可以称为机械化时代,它的标志是坦克、飞机、军舰的出现并使用于战场。而今天乃至未来,则可以称之为原子时代和电子时代。它的标志则是核武器和电子武器。
这几个阶段不是“一刀切”而区划分明的,它们的“接头”处交叉混同,延续了几十年、几百年。诚如今天,确切一点恐怕应叫作机械化与原子,电子相结合的时代。
作为当今使用的武器,刀枪剑矛已经淘汰,剩下的只有两大类:一类是核(原子)武器、电子武器;另一类就是枪、炮、坦克、飞机、军舰,我们通常称后一类为常规武器。
常规武器的种类也十分繁多,多得难以一一介绍。我们在这里只介绍其中几种和这几种武器在战争中的威力和作用。
炮兵战争之神
中国字的“炮”,最早不是火旁,而是石旁,应写成“砲”字,由此可见,没有火药的时代,就已经有“砲”了。
凭“火牛阵”大破燕军的齐将田单,在一举收复了70余城之后,却在攻打狄族的一座山寨时碰了“钉子”。原来,这狄族的山寨,布有抛石机数架,还有许多飞箭。每当齐军兵临城下,狄族士兵便奋力齐拽抛石机,弓弩手则一齐射箭。于是,乱石狂飞,箭如雨注,齐军无不惊恐。故而连攻三月,仍未攻克。
抛石机的构造很简单。在木头架上安装一个杠杆,其一端拴上一个皮囊,里面装上石弹或油脂火球,另一端则由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力拽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弹和油脂火球抛入敌阵,杀伤敌人。据说,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就有了使用抛石机的部队。这,大约是“砲兵”的前身。
公元9世纪,也就是唐代后期,火药问世了。将火药运用于“砲”,恐怕是10世纪末,宋代军队使用砲来抛射内装火药的燃烧性、爆炸性火器,并第一次把操作砲的人员称为“砲手”。
在《水浒传》中,大家总还记得有个外号叫“轰天雷”的炮手凌振。他不但会制造火炮,而且会使用火炮,诸如金轮炮、子母炮、风火炮,他都会操作,这说明,在宋代,火药巳相当广泛地运用于军事上,“砲”已成为战场上十分厉害的武器。
南宋时代,我国与阿拉伯国家交往频繁,火药和火器的制造使用方法,随之传入阿拉伯国家。公元1214年,蒙古军攻取金中都(今北京),金制造火药、火器的人开始为蒙古利用。随着成吉思汗西征,各种火器也随战争相继传入******教国家。其后,******教国家与欧洲国家的几次战争,使火器传到欧洲各国。公元1283年,元世祖忽必烈出师日本,使用火炮大显威力,才使日本人知道了火炮。
火炮刚传到欧洲时,由于很简陋,并没有引起更多的重视。后来,法国于15世纪50年代组建了攻城炮队。公元1494年8月,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率兵进军意大利,因拥有大炮136门,从而所向无敌,震惊各国。自此,在欧洲确立了火炮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于是各国争相制造火炮,使火炮获得了迅速发展。公元1586年,俄国人安德列·乔霍夫,造出了轰动世界的“大炮王”,这尊在当时被称为最大的火炮,长5410毫米,口径915毫米,重达39000公斤。一般四五岁的小孩子可以在炮管内直立行走。至今,这门“大炮王”还保存在克里姆林宫里。
在19世纪中叶以前,各种火炮的身管里都是光溜溜的(称为滑膛炮)。先是发射球形弹,后来又发射长形弹丸。但这些弹丸老在半空中“翻筋斗”,落地时常常“倒栽葱”,效果极不理想。首创30磅后装线膛炮的人是卡瓦利少校。他从小孩玩的陀螺那里得到启示,创制了线脸炮,这是1846年。这一发明对于火炮是质的飞跃,它不但使炮弹减少了空气阻力,增大了射程,又保持弹头始终朝前,提高了命中精度。
1918年3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造出了一门巨型加农炮。它口径210毫米,炮身长达37米,竖起来可以同10层大楼比个高低。它重量为750吨。前面所说的“大炮王”和它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了。这门炮的直线射击距离为120公里,威力巨大。加农炮的本意是长管炮,因其身管较长(大于口径40倍),所以火药作用于炮弹的时间长,从而增加了射程。17世纪中叶,又出现了榴弹炮(炮身长为口径的20至30倍),弹道比加农炮弯曲,适于射击隐蔽目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2年,德国又制造了一门口径为800毫米名为“杜拉”的巨型铁道炮,其炮身长32.48米,火炮重1329吨。最后一次使用是于1944年在波兰华沙附近,发射了约30发炮弹,每发炮弹重达7.1吨,一般的运输车连一发炮弹都拉不了。这门炮是世界上最笨重最庞大的火炮。
战争的频繁,使武器不断更新、繁衍。大炮家族中的一个个“小兄弟”,陆续涌现出来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随着坦克这个“怪物”走上战场,从而出现了防坦克炮;随着飞机的参战,高射炮又杀上阵来;飞机上开始装设航空炮;出现了机械牵引火炮和自行火炮(火炮装在车辆或装甲车上,能拉着到处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炮兵在战役、战斗中已显示其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发生于1917年4至5月的尼韦尔战役,在主要突击方向投入进攻的法军有59个步兵师,火炮就有5000余门。发生于1917年9月的里加战役,德军调动了第8集团军担任进攻,兵力约6万,火炮有2000余门。俄军第12集团军在200余公里的正面战线上防御,部署的兵力有16万人,火炮则有1149门之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火炮家族的黄金时代。斯大林把炮兵称之为“战争之神”。对于这一称誉,炮兵是当之无愧的。
德军进攻苏联时,使用了47,260门火炮。苏联为了抗击德军进攻,加速了火炮发展,1934年生产火炮17,000门,1939年增加至55,790门,到1943年,仅反坦克炮就生产了23,200门。不仅在数量上剧增,而且质量上也有了很大提高,例如重炮的射程由约12公里增加到20公里。
在这一时期里,火炮家族的新一代火箭炮诞生了。苏军战士以一位可爱的俄罗斯姑娘的爱称为它命名卡秋莎。
1942年至1943年间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建立了强大炮兵群,实施集中统一指挥,苏军5000门大炮怒吼,敲响了法西斯德国的丧钟。他们在一定地段上构成了大密度炮兵火力,平均每公里正面达150门左右,最多者达338门。
1943年库尔斯克大会战,苏德双方参战兵力达400万人,竟有火炮69,0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3,000余辆(门)。此役,击溃德军30个精锐师,歼灭德军50余万人,坦克和火炮4500余辆(门)。
1945年柏林战役,苏军参加火炮达4万门,在这“最后的强攻”中,万炮齐轰,致命一击,开掘了埋葬法西斯的坟墓,希特勒的末日终于被隆隆炮声迎来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火箭、导弹、核武器相继问世,使火炮发展刚进入黄金时期就受到了歧视和冷落。尤其是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核武器制胜论”抬头,这种理论认为在今天和未来,普通火炮应当退出现役,应当走进历史博物馆了。但事实却是最权威的“裁判”。在印支战争中,被地面炮火击中的飞机占94.8,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双方都使用了大量的新式武器,总共损失的2000多辆坦克中,被火炮击毁的就占50。这事实告诉人们,普通火炮在现代战争中的威力仍然不减当年。
现在,各国对火炮的发展都很重视,并采用多种途径来提高火炮的质量。例如,有的国家通过加长身管、增大装药量、采用高强度炮钢和高能低温******,以及发射火箭增程弹等方法,来增大火炮的射程。例如105毫米口径榴弹炮射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11至12公里,现在已增加到15至17公里;有的国家还采取高能炸药和改进弹体结构,使炮弹的威力大为提高,如美国的105毫米榴弹的杀伤效果就相当于从前155毫米直径的榴弹;许多国家还采用新原理、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等,来减轻火炮的重量,用以提高火炮的机动性;还有的国家改进了炮闩结构,实现了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装填,以及采用可燃药筒,液压传动瞄准机构,从而使火炮的发射速度大为提高;不少国家为了使火炮能完成多种射击任务,已经研制出了各种新型弹药,使现代火炮如虎添翼,担负起了压制和摧毁从几百米到几十公里距离内的多种目标和任务。
炮兵是合成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从它在合成军队中所占的比例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到它的重要性。以美苏两国的军队为例,他们炮兵的人数以师为单位计算,约占总人数的1/3,而炮兵连数约占全师战斗连队数目的一半。近年来,苏联军队还认为,炮兵、火箭兵,在未来战争中,将担负现代战场上80的火力毁伤任务,显而易见,它们在杀伤敌人方面将起到决定的作用。苏军甚至要求在进攻的主要突击地段上,必须构成6至8倍以上压倒敌方炮兵的优势,火力密度应达到平均每公里正面100门左右。这些都说明,炮兵在现代战场上仍然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二
军事家都十分重视对过去战例的研究,因为从那里面能找到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因此他们读起战例来,比读小说还津津有味。而一般人,从战例里也能看出战争的大体演进,各方使用兵力和武器的情况。让我们也举几个带有故事性的战例来,看一看炮兵的作用。
战例之一关天培大战英军
林则徐在虎门海滩,焚烧了英国侵略者的大批鸦片。恼羞成怒的英帝国主义者,凑集了一支包括军舰16艘,运输舰28艘,武装汽船4艘的队伍,共载炮540门,士兵4千人,陆续驶进了广州海面。
1841年1月7日,英军以炮舰20余艘,士兵2千余人,突然袭击沙角、大角两炮台。这时,三江协副将陈连升指挥我方两炮台600余守军,不畏敌众我寡,奋起抗击。敌人见正面强攻不下,便转而派出陆战队,绕道从后山突袭西面阵地。陈连升面对敌情的变化,立刻组织反击,官兵们以地雷、木石、杠炮等,打退用竹梯爬上后山的敌人多次进攻,歼敌数百。令人气愤的是,运到前线的炮弹里面,竟夹杂着很多砖石和木炭,有的根本打不响,即使能打响,火力也很差,无法压制敌人的炮火。守军告急,但这时昏庸的道光皇帝早已撒职查办了林则徐,改派投降派琦善为钦差大臣。琦善到广州以后,把林则徐、水师提督关天培多年精心构筑的沿海防御工事毁坏、拆尽。并裁减兵船2/3,全部遣散了招募来的水兵。对于陈连升的呼救,琦善始终按兵不动。炮台守军只得孤军奋战,他们高呼“誓与炮台共存亡!”挥起大刀与敌人展开了一场肉搏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虎门第一道防线被突破后,英军于2月25日又猖狂进逼第二道防线,主攻目标是靖远炮台。关天培在这危急形势下,亲自在靖远炮台指挥战斗。众官兵义愤填膺,齐声宣誓:“人在炮台在,决不离炮台半步!”关天培指挥15门铁炮向靠近的敌船猛轰,击退了侵略军的多次进攻。
26日下午两点多钟,英舰又一次开炮猛攻靖远炮台,霎时间弹片横飞,硝烟弥漫,清军死伤大半。关天培虽然负伤多处,仍然镇定指挥,并亲自燃放火炮打击敌人。关天培英勇顽强的精神激励着守军。他们顽强应战,奋不顾身地打击侵略者,使敌人不敢靠岸。阵地依然屹立在勇士们的脚下。然而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中国的火炮原本落后,加上浸进了雨水,火药受潮,失去了作用。英军乘机攻占了炮台。
关天培率兵近身肉搏,英勇异常,但清军的大刀片抵御不了英军的洋枪。400余名坚守的将士,全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这是我国炮战史上一曲悲壮的歌!
战例之二善于用炮的拿破仑
土伦,是法国一个位于地中海岸的有十几万居民的小城市,是法国南部重要港口。城内保王党为了同法国大革命时代的雅各宾派对抗,引狼入室,让英国和西班牙军队占领了土伦。雅各宾派革命政府决定平息叛乱,于1793年9月初任命卡尔托将军为土伦前线指挥官。
9月18日,西线法军在奥利乌尔战斗中,炮兵指挥官马尔田少校不幸负伤致残。年轻的上尉拿破仑,接管了指挥权。
按照巴黎下达的命令,是集中6万人的军队,弃敌人正面强大火力不顾,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但拿破仑持反对意见。正面强攻很难得手,不如集中兵力,首先攻占港湾西岸的马尔格雷夫堡,举夺取克尔海角,然后集中火炮猛烈轰击停泊在大、小停泊场内的英国舰队,切断其与土伦守敌间的联系,迫使敌军无支援,无退路,不攻自破。
拿破仑上任后,想方设法搜集各种火炮,不久,便收集了近百门大口径火炮。他提出了攻克克尔海角后,应立即在海岸修筑两座大型堡垒,分别配置发射36磅和24磅炮弹的火炮30门,发射16镑赤热炮弹的火炮和美尔式臼炮各千门,构成了足够密度的火力。他的设想,很快获得了批准,巴黎并任命他为攻城炮兵副指挥。
12月14日,对土伦的总攻击开始了。法军集中54门大口径火炮,向马尔格雷夫堡猛烈轰击。马尔格雷夫堡几乎成了火的海洋。法军炮兵在拿破仑指挥下.整整猛轰了两昼夜,直到16日傍晚,才正式发起冲击。
但法军的进攻,仍遭到顽强抵抗。当法国士兵突破了敌人第一道防线,试图夺占敌人第二道防线时,遭到了敌人炮火的阻击,转眼间大批法国士兵倒在阵地上。后继部队再次发动冲击,又被敌人的火力压了下去······
就在关键时刻,拿破仑率领预备队冲了上来。在拿破仑指挥下,法军势如破竹地夺取了敌人炮台和整个马尔格雷夫堡。然后,拿破仑又毫不松懈地指挥士兵们,加修工事,调集火炮。当天,便对大、小停泊场的英国舰队发起猛烈炮击。晚上,英国舰队就全部逃离了土伦港。19日上午,土伦这个被外国侵略者盘踞的重要城市,又重新回到了法国人的手里。
土伦战役的胜利,使拿破仑平步青云。根据杜戈梅将军的提议,这位24岁的普通军官,被破格提升为炮兵准将。
拿破仑一生曾指挥过50多个战役,以少胜多的战役竟有35个6其中一条重要的成功诀窍,是他善于用炮。他常常大胆而果断地集中使用炮兵,猛烈打击敌人的主要目标。这种战法,至今仍被许多国家列为炮兵运用原则之一。
战例之三攻克柏林之战
1945年4月16日凌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对德军进行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打响了。这次战役,双方总共投入350多万人,52,000多门火炮和迫击炮,7750辆(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0,800架作战飞机。大约280个师参加了这场从波罗的海沿岸至苏德山支脉这段长700公里地带上展开的浴血交战。
战役中,苏军歼灭了敌军93个师、11个旅,俘虏了48万德军官兵,缴获了1500辆(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500架飞机、8,600门火炮和迫击炮。
为了进行柏林战役,苏军统帅部调用了大量炮兵,这是以前任何一次战役都无法比拟的。在白俄罗斯第一和第二方面军以及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地带内,炮兵调动规模空前。在短时期内,集中了41,600门火炮和迫击炮,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形成了相当大的炮火密度,每公里突破地段上的炮数均达到230到300门。
苏军根据战役第一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特点,拟制了炮兵进攻计划。为了达到战术的突击性,决定: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在夜间利用探照灯照射,实施30分钟猛烈的炮火准备;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强渡尼斯河计划炮火准备的持续时间竟为145分钟,这在炮战史上是非常罕见的;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在进攻开始时要强渡奥德河的两条河道。各集团军除了按计划实施炮火准备以外,在强渡奥德河时,由各军专门组建的迫击炮群负责施放烟幕。
为了强攻柏林,面对城市战斗的特殊条件要求,炮兵采用新的战斗方法。例如,大口径(152毫米和203毫米)火炮和单发火箭炮弹均进行直瞄射击,这在巷战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又如,高射炮兵除执行掩护军队集结和机动外,还积极参加了同地面敌人的战斗。利用高射炮对搂房的上面几层进行射击,收到了良好效果。
由于炮兵在战役过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因而柏林战役弹药消耗量极大,三个方面军消耗弹药达7200个车皮。
如果说攻克柏林的胜利,炮兵取了一大半的作用,恐怕并不为过。
三
1983年11月7日,莫斯科红场上举行着阅兵式。当炮兵部队轰鸣着通过检阅台时,一种装在卡车上的火箭炮,引起了西方军事观察家和记者的注意。这就是苏军新装备的BM一27式16管240毫米自行火箭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红军使用的“卡秋莎”火箭炮,曾使敌人闻风丧胆。而这种新型火箭炮同几十年前的“卡秋莎”大不相同。它有16个发射管,每个管长约5米,安装于吉尔一135车上。火箭弹直径240毫米,长4.8米,重300公斤,射程可达40公里。配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战斗部;即杀伤爆破战斗部、化学毒剂战斗部和子母弹战斗部。一个这样的火箭炮组成的连队,共有6门火箭炮,96根发射管。当这些火箭炮和发射火箭一齐喷射时,其压制面积之大,火力之威猛,是可以想象的。
70年代中后期,苏联研制成功了一种口径为203毫米的自行火炮;美国的陆军师中装备了口径为240毫米的火炮。英、法等国在研制大口径火炮方面也取得了成效。这些火炮,由于口径大、射程远,因而不但可以发射常规炮弹,也可以发射核炮弹和化学炮弹。从现有资料分析,火炮口径还将会进一步增大。
目前,在世界各国军队中炮兵装备比较先进的火炮颇多。比如,GHN45式155毫米牵引榴弹炮就是当前同口径火炮中性能较好、射程最远的火炮。该炮发射枣核形榴弹.射程达30公里,达到了155毫米火炮使用火箭增程弹才能达到的射程。它如果使用底部排气弹,可以打到39公里。多年来,远射程是人们对于火炮发展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过去,火炮的射程大体以30公里为界限,现在,这个界限已经突破。因为远射程火炮,可以先发制人,在敌人未投入战斗之前,利用火炮射程远的优势,将敌先行消灭,而不使敌方的炮火打到自己;同时现代战场高度分散,远射程火炮能够在大范围内实施火力支援,掩护步兵和装甲兵作战。
火炮另一个改进方向,是提高火炮的射速。据外军资料介绍,前苏联的师属主炮口径为122毫米,美国是155毫米。在火炮数量相当的情况下,前苏联的火力无法压倒美国。但前苏联在炮上采用半自动楔式炮闩,射速大为提高,从而弥补了因口径不大带来的火力不足。美国为保持其火力优势,接着又在反后坐装置上探索,采用前冲原理,把火炮射速从每分钟10发提高到了15发。西德、英国、意大利三国共同研制的P2H70装甲自行火炮,采用自动装填机构,在10秒钟内可发射3发炮弹。40年前,一般火炮每分钟能发射两三发炮弹,现在骤然增至15到20发炮弹。由于射速的提高,现在一个炮兵师一齐发射的炮弹相当于以往的5至7倍之多。
目前,许多国家的炮兵部队,将先进的雷达、激光夜视仪、热力测向仪、激光测距机、声纳站和微型高速电子计算机结合起来,构成全自动化的炮兵指挥系统,有效地减少了炮兵射击的准备时间。这种系统将射击目标的侦察、选择.弹种弹数的使用,射击诸元的求取,通过计算机有机地联系起来,避免射击的盲目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普通的炮兵连完成或射击准备的时间,少者需要一至二天,多者需要一个星期。而现在英军炮兵的射击指挥系统,向10门火炮输送有关的资料,只需要3秒钟;法军炮兵从发现目标到发射炮弹命中目标,还用不了一分钟。美军更是将炮兵射击指挥系统与无人驾驶侦察机、通信卫星、战场融为一体。在战场上,这种系统为一个炮兵连提三十五个不同性质、不同距离目标的射击诸元,仅仅需用96秒钟。
一年的深冬,美国佛罗里达州陆军武器试验场上,寒风凛冽,警卫森严。几幢钢筋混凝土铸成的灰色楼房,孤零零地散落在其中。楼顶上,巨大的雷达天线在缓缓转动;全自动的电视摄像镜头,闪射着蓝幽幽的光亮。中午时分,太阳从厚厚的云层中露了出来。突然,一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了长长的一道弧线。接着,二号试验架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升起了一阵浓黑的烟雾。一道眩目的蓝光闪过之后,扩音器里传来了声音:弹头准确命中万米之外的目标。原来,这是美国正在这里秘密进行电磁炮试验。
电磁炮是近年来在研制的一种新型火炮,它利用电流通过导体,使导体化成等离子体,依靠等离子体在磁场中的加速运动,把弹丸发射出去。“炮弹”仅重500克,它在电磁力的推动下,速度可达每秒10公里以上,它可以击毁飞行中的导弹。由于电磁炮只发射弹丸,不需要弹壳和******,因而速度快、射程远;精度高。除美国之外,苏联、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在积极地着手研究。再过20年,或许用不着20年,在我们下一代军事家手中,这种火炮就可能投入使用。
还有一种叫做轻气体炮的武器,在研制中也取得了进展。这是一种使用小分子量和高热熔气体发射弹丸的炮。炮弹速度比电磁炮更高。据理论计算,每秒可达10至15公里,可用来消灭在宇宙中运行的目标。
此外,人们已经开始设计一种无人操作的智能火炮。1983年美国陆军研究与发展中心提出了智能火炮的设想。这种火炮的口径约为155毫米,由射击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射击部分由一个重约700公斤的火炮机器人操作,由它完成装弹、发射动作;控制部分由供弹机器人操作,由它们完成补充弹药和控制火炮的任务。无人操作的火炮的研制,将是火炮发展史上一次重大革命。
火炮,从大处讲,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火炮本身;二是炮弹。在今天信息爆炸的年代,炮弹的发展变化也是令人吃惊的。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美国国防部研究报告中关于未来战场的一则描写:
傍晚,美军炮兵指挥部接到报告:在阵地左前方35公里的一片丘陵地带,发现敌人以坦克为先导,步兵战车紧跟其后,接着是带有自行火炮的装甲集群,正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炮阵地方向猛扑过来。指挥员立即下达了准备射击的命令。随着“放!”的口令声,一排炮弹呼啸着飞向敌群,灰暗的天空中留下了一道道桔黄色的尾焰······
片刻后,炮弹飞到了敌人坦克群上空。没有激烈的爆炸声,也见不到飞溅的泥土和燃烧的土地。炮弹在离地面300米的空中自动裂开,一阵轻微的响声之后,半空中布满了一个个白色的降落伞。这些伞不大,微风一吹,它们在空中摇摇晃晃地旋转着,慢悠悠地飘向地面。好像神话中的天女散花一样美丽。
装甲集群的指挥官,用疑惑的眼光看着空中这些小怪物,不知对手又在搞什么花样。“还是走为上策!”指挥官命令坦克、战车加快前进的速度。可他哪里知道,这些降落伞好像长了眼睛一样,紧追着坦克不放。几分钟后,这些降落伞纷纷落在了几百辆坦克、战车的顶部。随着响起了一串连珠炮似的爆炸声。隆隆的马达声消失了,飞驰的钢铁怪物中,升起了浓黑的烟雾和刺眼的火光。庞大的装甲集群瘫瘓了······
这种降服坦克集群的新式武器,就是美国正在研制的新型毫米波遥感炮弹“萨达姆”反装甲弹。它采用的是子母弹结构形式,即在一发普通的大口径炮弹的弹体内,装入几枚圆柱型小弹(俗称子弹)。每枚子弹都带有涡流降落伞、战斗部、电源、被动式毫米波敏感器及天线、信号处理机和安全保险机构等装置。
当母弹被发射到目标区上空,在定时引信的作用下,带降落伞的子弹从炮弹尾部逐个被抛出。一旦发现目标,弹上的信号处理机便确定出目标的中心位置,计算出最佳起爆时间,适时引爆战斗部,并沿着敏感器视场轴线的方向飞向目标,击穿坦克的顶装甲。这种弹可击毁10至30公里内的装甲目标。“萨达姆”的命中精度是其他炮弹所无法比拟的。可以把它称之为“长眼睛”的炮弹。
现在,已经装备和正在研制的弹药种类极其繁多,譬如有:末端自动寻的半主动激光制导炮弹;在弹体内装有防步兵或防坦克地雷的布雷炮弹;用以引爆防坦克雷和摧毁坚固工事的燃料空气炸弹;能够穿透钢甲而不损伤钢甲的中子弹,以及各种口径的原子炮弹和化学炮弹,专门用于摧毁雷达、干扰无线电通信的反雷达炮弹和强力干扰炮弹;还有用于战场侦察的声响震动传感器炮弹等等,不胜枚举。例如,几年前美国研制成功的“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命中精度是普通炮弹的三十倍。以往消灭一辆运动坦克,需要30发普通炮弹,而使用这种炮弹,只需要一二发就行了。美国海军发明的一种“炮战”炮弹,由普通火炮发射,射程可达64公里,精度达到了普通旋转炮弹相同的指标。
总之,每一项新的科学的发现和新的技术革命,都会给火炮带来新的革新,新的进步。这种进步,使未来的战争越来越科学化、“现代化”。而战争是为了杀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的战争对人类生命的威胁也越大。
坦克陆战之王
一
打仗,有进攻必有防守;武器,有矛必有盾,甚至推广到世界的一切事物,总是存在着这样截然不同作用的两个方面,构成一对矛盾统一体,中国词“矛盾”,就是这样来的。
从身披铠甲,一手持剑,一手持盾的古代武士形象上,我们看到了这种矛盾结合的最初形式。以后,人们制造出了战车,它以畜力作动力,以铁甲、木板、皮革作盾,以刀枪弓弩等作杀敌武器。这种攻击、防护和速度相结合的武器,曾在战争中显示了巨大的威力。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火器时代的开始,具有强大杀伤力的武器相继问世,战争日益残酷,攻防矛盾也愈加尖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初期,德军大量使用机枪,凭借铁丝网、战壕、掩体相结合的大纵深阵地,给英法联军造成了极大伤亡。这时候,英国有个名叫欧内斯特bull;斯温顿的军事作家,面对这种景象苦苦思索,他从欧洲中古骑士的盔甲,以及当时一种先进的美国履带拖拉机,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给拖拉机穿上厚厚的钢甲外衣,士兵们坐在拖拉机内进攻敌人。这一设想立即在英军将领中引起反响。英国陆军大臣持反对态度,说这是“一个美妙的机械玩具,价值非常有限。”海军大臣邱吉尔却十分欣赏。在邱吉尔的支持下,以“陆地巡洋舰委员会”的名义开始了这种武器的研制。最初设计出重达1000吨以上的“陆地巡洋舰”。这个怪物被否决之后,又于1915年8月,制造出了第一辆样车“小游民”。它全重18.20吨,发动机功率为105马力,时速3.2公里,车上装一门能发射2磅炮弹、口径为40毫米的火炮和数挺机枪,装甲厚6厘米。1916年初,第二辆车“大游民”制造出来了,性能比“小游民”好得多。到1916年8月,英国已制造出49辆这种攻防两用战车。为了保密,第一批战车出厂装运时候,英国人声称这是俄国人订制的“水柜”。因为英语水柜为TANK,音为“坦克”。结果弄假成真,这个名字一直延用到现在。
坦克,一种攻与防、矛与盾的结合物,就这样诞生了。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第三个年头。7月1日,当凡尔登大会战打得十分激烈的时候,英法联军在巴黎北方的索姆河畔向德军大举进攻。英军集中了3000门大炮,在40公里宽的战线上,对德军防线进行了7天7夜的轰击。可是炮火一停,步兵发起冲锋时,德军的机枪立即吼叫,英军如割草一般倒下。经17天血战,发射了250万发炮弹,部队最多的才前进了4公里。面对这难以突破的防线,英军司令海格决定亮出秘密武器。
9月15日黎明,英军阵地突然发出隆隆的轰响,18个铁家伙向德军阵地直冲过去。它因为没有轮子,只有履带,且不怕路障,在弹片纷飞的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德军从没有见过这种怪物,连忙用机枪扫射,但子弹不但打不透它,还都弹了回来。德军惊慌失措,连忙逃跑,没跑多远,被这铁家伙里射出的子弹结束了生命。上午10时许,英军就占领了正面和纵深约5公里的一片阵地,而伤亡只是过去的5。有一辆坦克竟单枪匹马占领了一个村庄,另一辆夺取了一条战壕,躲在战壕里的300名德军吓得都当了俘虏。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运用坦克的战争。这种“秘密武器”出现后,立即引起了各国军事家的注意。一些国家迅速投资发展这种武器。法国、德国、苏联各自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到30年代末,德军已发展到十个装甲师,而苏联,也拥有了大约24000辆坦克。坦克,开始成了战争的“宠儿”。
第二次世界大战,坦克进入了全盛时期,被誉为“陆战之王”。
1939年9月1日凌晨,法西斯德国第一次大规模地使用坦克,与空军配合作战,开始了入侵波兰的战争。美国人威廉bull;夏伊勒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情景:
“成群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在头顶上吼叫着,进行侦察和袭击,散布着烈火,制造着恐怖;斯图卡式战斗轰炸机俯冲时发生凄厉刺耳的声音;整师整师的坦克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一天推进三四十英里;能够迅速开炮的摩托化重炮甚至在坎坷不平的波兰道路上,也能以每小时40英里的速度滚滚挺进;连步兵也行动神速,150万乘坐机动车辆的大军,通过错综复杂的无线电、电话和电报网组成的电讯系统统一指挥,协调行动。这真是人世间前所未有的机械化大屠杀。”
纳粹德国在这场战争中投入40多个步兵师,但更具有摧毁能力的是六个装甲师,四个轻装甲师和四个摩托化师。约2800辆坦克集中使用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坦克密度高达每公
里正面5080辆,这股钢铁大军在空军的配合下,快速突击,迅即突破波兰集团军的防御全纵深,并趁势扩张战果,合围波军重兵集团。
当时任德军19军军长的古德里安,指挥装甲第三师,日进30多公里,仅8天就渡过那累失河,对华沙后方的布格河一线发动进攻。同时,德军各先头部队进抵华沙城郊。古德里安在《闪击英雄》一书中这样写道:
“9月5日,希特勒突然驾临我们的军区······当他看到那些被毁的波兰炮兵团的时候,希特勒就向我问道:‘这是我们的俯冲轰炸机所干的么?’我回答道:‘不,是我们的战车干的!’他不禁吃了一惊······希特勒问我死伤了多少人,我把我最近所得来的数字告诉他:在全部走廊战役中,我所指挥的四个师大概一共死了150人,伤700人。他对于这样小的死伤数字,不免感到很奇怪,用他在第一次大战中的战例对比:他那一团人在作战的第一天就死伤了2000人以上。我就告诉他这一次敌人固然也很坚强勇敢,但是我们的损失却能这样的小,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战车能够发挥高度威力的缘故。战车实在是一个‘救命’的武器。由于走廊之战的成功,可以使相信装甲兵威力的人声威大振。敌人的全部损失有两三个步兵师、整个骑兵旅,我们俘虏了好几千战俘,缴获了数百门大炮。”
装甲兵的快速推进,闪电战的袭击,使波兰很快灭亡了。
这一突袭波兰使全世界都受到震撼,对装甲兵的作用也刮目相看了。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又故伎重演,运用“闪电战”法,突然向苏联发动了进攻。150多个师,在500多公里的战线上,以坦克部队为先导,三路突击,三个星期推进300一600公里。在德军的突然袭击下,苏联措手不及,遭受到巨大损失。但苏联军队和人民很快清醒过来,迅速动员起来,进行殊死的抵抗。三个月后,就把德军阻止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城下。莫斯科一战,苏军在滴水成冰的条件下,歼灭德军50余万人,缴获坦克2700多辆,迫使德军从莫斯科中央地段后退了120公里,两翼地段后退了300400公里。第二年,苏联军队又在斯大林格勒展开血战,德军遭到惨败,被杀得尸横遍野。这一仗,苏军歼灭德军及其仆从军150万人,缴获和摧毁坦克、自行火炮3000辆,各种飞机4400架。
给希特勒打击最为沉重,以至德军从此丧失战略进攻能力的战役,是库尔斯克会战。德军不顾血本,调集了50个最强的师,其中有16个坦克师、摩托化师,总兵力达90万人,调集了近一万门火炮、2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000余架飞机。支撑希特勒要赌贏这一战的,是他手中的王牌刚刚生产出来的新式坦克“豹”式坦克和重型“虎”式坦克。特别是“虎”式坦克,装了一门88毫米火炮,装甲最厚达110毫米,就火力和防护力而论,确实是当时威力最大的坦克之一。
当苏军发觉德军在库尔斯克附近准备发动大规模进攻之后,立即改变部署。会战开始前,苏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建立了八个防御地带,构成了纵深达300公里的防御体系。集中了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130余万人,近2万门火炮、33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以及2650架飞机。在这两个方面军的强大兵团后方,还有很大的战略预备队草原方面军。
苏德200余万大军摆好阵势,准备一决雌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一次坦克会战爆发了。
7月4日,会战即将打响。这天,苏军从抓获的德军士兵口中得知,德军发起攻击的时间是7月5日3时。苏军统帅部当即决定实施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反准备。
2时20分,朱可夫元帅下达火力反准备命令,霎时,重炮轰击声,“卡秋莎”怒吼声,以及飞机轰鸣声,汇成惊天动地的“交响乐”;炮弹和炸弹暴雨般倾泻在德军阵地上。德军不少炮兵阵地和指挥所被捣毁,火炮被炸得东倒西歪,有的坦克丧失了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德军要想奇袭已不可能,德军头目只好硬着头皮下达强攻命令。
当日下午,德军实施炮火袭击后,在每公里战线上投入100辆坦克,向苏军中央方面军防御阵地冲击。重型“虎”式坦克冲在前头,IV号坦克紧跟其后,天空中还有120架轰炸机在猛烈轰炸。苏军阵地一片火海。堑壕一次又一次被炸平。但苏军官兵不怕伤亡,以坦克火炮、反坦克炮及******,组成严密火力网,集中打击冲在前头的德军坦克。在阵地前面的每公里地段上,苏军工兵还埋设了1500颗反坦克地雷和1700颗反步兵地雷。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德军坦克一辆接一辆炸坏、燃烧,但后面的坦克又不顾死活冲上来。整个战场烈焰冲天,尘土飞扬,爆炸声响成了一片。
会战第一阶段,经过7天的血战,德军的进攻被阻止了。
德军虽然突入苏军阵地最深达35公里,可是兵力、兵器却遭受重大损失。而此时,苏军却调集了包括6000余辆坦克的大军,准备大反攻。
7月12日8时,担负主攻的苏军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开始反冲击。数百辆坦克组成的坦克大军,向普罗霍罗夫卡方向发动进攻。而同时,德军突击集团党卫军装甲第二军也开始向这一方向攻击。两支坦克大军相遇,爆发了一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坦克遭遇战。双方投入交战的坦克有1200辆。同一时刻在普罗霍罗夫卡以南的尔扎维茨地域,苏军近卫坦克第二军等部与北上的德军装甲第三军遭遇,两支部队3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混战成一团。这次战争,双方势均力敌,苏军参战坦克850辆,德军650辆。数量以苏军略占优势,但德军以重型坦克居多,特别是“虎”式坦克,对苏军威胁极大。在远距离,“虎”式坦克可以轻而易举地击毁苏军T34坦克,而T34坦克的火炮却奈何不了“虎”式坦克。在这紧要关头,勇敢与智慧产生了奇迹。苏军官兵抓住“虎”式坦克笨重、速度慢的弱点,近距离攻击,步兵反坦克手从各个方向,飞快冲到“虎”式坦克车前,有的干脆跳上坦克,用******将它打着火。苏军的KV型重型坦克,也全力以赴对付“虎”式坦克。漫山遍野的坦克、火炮和数万士兵,整整混战了一天,战场上到处是燃烧的坦克和士兵的尸体。当夜幕降临时,德军已死伤1万人,只剩下50余辆坦克还可用于作战,完全失去了进攻能力。苏军乘机扩张战果,穷追猛打,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二
美军1976年颁发的作战纲要指出,“世界上一切伟大的军队都将其陆上战斗力寄托于坦克身上。”
苏军同样如此,在50年代初,苏军已拥有五十多个坦克师和机械化师,约占地面部队的1/3。1967年,苏联陆军装备了步兵战车,步坦协同更加密切,增加了机动力和突击力。苏联未瓦解前的地面部队主要编制是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坦克师装备主战坦克331辆,摩托化步兵师装备主战坦克272辆,两种师的装甲化、机械化和火力已经很接近,主要差别是前者坦克多一些,后者机械化步兵多一些。前苏军拥有主战坦克5万余辆,整个陆军已经成了以坦克为核心的地面突击力量。
几乎可以这样说,在当今世界上,包括落后贫穷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不拥有坦克。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发展,现代坦克的杀伤力、装甲防护力和机动性能等方面,都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坦克。
在火力方面,二故时坦克口径不超过90毫米,炮弹穿甲厚度不超过200毫米。现代坦克火炮口径最大达到125毫米,穿甲厚度达到300400毫米。例如美国二战中使用的“谢尔曼”式坦克,射击1500米距离上固定目标,发射15发炮弹只达到50的命中率,现代坦克在2000米距离上打固定目标,第一发的命中率可达90。
在装甲防护方面,现代坦克装甲厚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两倍以上,前装甲厚度达250毫米,并采用了新式的多层装甲、复合装甲,改进了车体形状,防弹能力大大提高,而且具有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的能力。
在机动性方面,现代坦克发动机马力最高达到1500马力,相当于20辆解放牌汽车的动力bdquo;最大速度达80公里/小时,行程达500600公里,爬坡上坎、越沟渡河、加速转向、前进后退灵活自如。
在战术方面,各国都吸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的“闪击战”经验。强调集中优势兵力,进行突然袭击。以大量核武器和常规杀伤武器对敌方进行猛烈的、不间断地轰击,空降兵在敌方突然空降,大量的坦克装甲车组成重兵集团进行高速度、大纵深的突击,速战速决。例如,苏军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1979年入侵阿富汗,都采用了这种“闪击战”战术,在侵捷行动中,苏军出动20个师、800架飞机、7000辆坦克,仅用6小时就控制了捷克的全部战略要点,3天就占领了全国。在入侵阿富汗时,苏军首先以5000名空降兵控制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同时6个摩托化步兵师,共1500多辆坦克、2000多辆装甲车,分两路南下,迅速占领主要城市和交通要道,封锁边境,5天之内就占领了阿富汗。这种“闪击战”,已远非当年德国的“闪击战”所能比拟。
1973年10月打响的埃及、叙利亚对以色列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是现代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战争,也是自从坦克诞生以来最大规模的坦克会战。它生动地反映了现代坦克的战术特点,以及整个地面战争的特点。
坦克对抗成为地面战斗的主要形式。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拥有坦克达7000余辆,直接投入交战的也有5500辆,另有装甲车9000多辆。埃军第二军团司令萨阿德bull;马蒙少将在谈开战后的情况时说:“我们未看到以军一个步兵,在开战后的最初三天中,我们看到的只是坦克。后来50是坦克,50是装甲车辆。”在战争的全过程中,坦克不仅运用在进攻、防御中,还运用在穿插、侦察等过程中,战争自始至终主要都是坦克与坦克在对抗。坦克的性能、坦克的素质、运用坦克的战术,对战斗的胜负起着关键的作用。
坦克进攻队形密集,损失惊人。埃及和以色列战线总长只有160公里,埃军将2000辆坦克投入交战,以军也使用1000辆坦克。这3000多辆坦克绝大多数还使用在运河南半地段,造成坦克高度密集。戈兰高地南北长仅64公里,在这样狭小的战场上,阿拉伯国家先后投入坦克2000多辆,平均每公里正面为30多辆。以军投入1000多辆,主要使用在戈兰高地北半部40多公里的正面上,平均每公里也在25辆以上。在坦克可通行的主要地段,坦克的实际密度要比平均密度大几倍。
这场战争交战双方都有大量现代化的先进坦克,像苏制T62、美制M60等坦克,在战场上比比皆是。双方一般在坦克直射距离至有效射程之间,即1300米到1800米之间展开对射。同时多次发生坦克近战,最近的竟达20米,双方炮口对炮口,就像白刃格斗的步兵那样。这场坦克大战,前后只有18天,但双方被毁坦克总计达3000多辆,占参战坦克数量的一半,而其中毁于坦克相互交战中的坦克,就达1000多辆。
从这场战争,我们还可以看到反坦克武器的巨大威力。战争一打响,坦克遍布战场,双方都调动一切手段,打击对方坦克,各种反坦克武器纷纷登场,特别是反坦克导弹首次在实战中显示了巨大威力。战后统计,阿拉伯国家损失的2100辆坦克,63是被对方坦克打坏,20是被飞机击中,被导弹等武器打坏的占17。而以军被摧毁的近1000辆坦克,30是被对方坦克打坏,25被反坦克导弹命中,25被火箭筒、无后坐力炮击毁,20被飞机、地雷、火炮打坏。在战争进程中,美国向以军紧急运送了2000枚先进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并立即用于作战,对阿拉伯军队造成很大威胁;阿拉伯军队也广泛运用苏联提供的“萨格尔”等导弹.击毁了不少以军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在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竞争中,坦克基本上是占上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坦克武器迅速发展,尤其是核武器和反坦声导弹的出现,打被了坦克在竞争中的一贯优势。
坦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坦克分为重型坦克、中型坦克和轻型坦克。重型坦克虽然火力强大,装甲厚,但过于笨重,正如恐龙在地球上消失一样,它也被淘汰了。经受了大战考验,并能适应现代战争的中型坦克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坦克部队的主力,因此被称为主战坦克。轻型坦克则作为主战坦克的辅助力量,用于侦察或装备空降、特种部队等。
自二战迄今为止,各国主战坦克已发展到第三代,按时间划分,通常把战后到50年代装备的坦克称之为第一代;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装备的坦克称之为第二代;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装备的坦克称之为第三代。
第一代主战坦克大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始研制的,是大战时期优秀的中型坦克的继承和发展。苏联的T54、T55,美国的M46、M47、M48,英国的“百夫长”等是其中的代表。这一代坦克已逐渐被淘汰,但不少仍在服役。这一代坦克的主要技术特点是:火炮口径90100毫米;采用加厚的均质装甲;发动机功率500650马力,最大速度50公里/小时;采用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少数装备光学测距仪。
第二代主战坦克是目前世界各国坦克的主力。典型的有苏联的T62,美国的M60,英国的“酋长”式,法国的AMX30,西德的“豹”1式日本的74式等。第二代坦克的火炮口径、发动机功率、机动性、装甲厚度比第一代坦克都有增加,光学测距仪、红外夜视仪普遍使用,滑膛炮和新型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开始出现了。
第三代主战坦克采用一系列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比第二代坦克有大的突破,现已开始成批生产和装备,将是90年代各国坦克的主力,因此又称为现代坦克。
现代坦克的主要技术水平是:多数采用滑膛炮,口径120-125毫米,普遍采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采用大功率发动机,功率7801500匹马力;个别采用炮弹自动装填机,乘员减少到3人;坦克重量进一步增加,个别达60吨以上;采用复合装甲,增设中子弹防护层,前装甲、顶装甲加厚;普遍采用激光测距仪和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火控系统,提高了首发命中率,从发现目标到射击的反应时间缩短到10秒以下;采用热成像夜视仪,夜间视力可达4000米左右。第三代坦克以苏联的T72,美国的M1,西德的“豹”I,英国的“挑战者”等为代表。
在第三代坦克开始服役不久的今天,一些国家已经在研制90年代和21世纪的坦克了,那是未来的坦克。这种未来的坦克将采用最新的科研成果,继续增强坦克的火力、防护力和机动力,并继续探索三者之间最完善的统一。
未来坦克的形状也可能和现在大不相同。例如,国外正在研制各种无炮塔坦克。长期以来,坦克炮塔是最容易挨打的部位。早在60年代,瑞典就制造了S型无炮塔坦克,使车高降低到1.9米。但是这种坦克的炮不能转动,使用很不方便。后来便出现了顶置火炮式坦克,这种坦克取消了炮塔,战斗室下降到车体,火炮单独设置在车顶,而且上下左右转动自如。
美国研制成一种供快速部队使用的轻型坦克,车上装一门顶置式75毫米机关炮,已经开始装备部队。
瑞典研制了一种火炮,可升降顶置火炮,使用时,炮架上升,火炮能上下左右活动;不用时,炮架下降,便于隐蔽和减少中弹的可能性。瑞典还研制了一种铰接式坦克,据说是从100多个方案中优选出来的。这种坦克由前后两个车体组成,前车体是乘员舱,有3名乘员,装一门120毫米顶置式火炮;后车体装发动机和储放弹药燃料。这种坦克越野性能很强,适宜在水网沼泽地带行驶,前后车体共四条履带,损坏一条照样行驶,弹药、燃料与乘员分开布置,提高了生存力。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未来战争可能出现无人驾驶的“遥控坦克”。由于没有乘员操作,不需要乘员舱,许多设备可以取消,坦克的体积和重量只需要普通坦克的1/10,形状和普通坦克大不相同。可由一辆有人驾驶的指挥坦克,和数辆无人驾驶的小型坦克组成一个战斗群,无人驾驶坦克在指挥坦克遥控下行动,无人坦克捕捉到目标后,把目标图像传输给指挥坦克,由指挥坦克指令射击。
还可能出现一种不需要摇控的“智能坦克”,它的操纵者是多功能的第五代电脑机器人,机器人根据精心设计的程序,自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处置战场上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敏捷迅速地控制坦克完成賦予的各种战斗任务。有人甚至设想建立大规模的无人坦克组成的装甲部队。
在未来的地面战场上,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群群式样奇特、小巧灵活的坦克在各种复杂的地形上风驰电掣。一场战斗过后,被击毁的坦克横七竖八,然而却见不到一个伤亡的乘员。
坦克,正在驰向未来。
还有一点值得补充的是,除了主战坦克,坦克按不同功用分成许多种类,如轻型坦克、水陆两用坦克、救援坦克、扫雷坦克、架桥坦克、喷火坦克、指挥坦克,以及装甲输送车、步兵战车、自行火炮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