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营寨以后,李崇乾居然睡不着觉了,手中拿着那枚玉佩,脑海中居然不时浮现中那个丹华公主的影子。这是怎么了,难道中邪了吗?李崇乾不由得想到。
从第二天起,大军虽然前行,但是行军的速度居然也慢了很多。
那丹华公主庄思颖回到了南郑国的王宫,天色已晚。庄思颖估计父亲等人都已经安歇了,就没有过去打扰,到了第二天天明,梳洗一番过后,她就去理政堂去找她的父王南郑国主庄成了。那南郑国王庄成正在果然就在理政堂,此刻正在和儿子庄舞阳及几个心腹大臣商议退敌之策。不过任何人都能看的出来,除了年纪尚且幼小的庄舞阳还能说句:“父王,我们发往吴国、越国和蜀国的求援信估计已经到了,只是尚未得到回复”外,其他几个大臣早都被大唐国十万大军吓破了胆,一个劲儿的只是说大唐的军队声势浩大,咱们小小的南郑国,过小力微,无法抵挡。
庄成听着儿子和臣子们的话,愁眉不展。
庄思颖在理政堂外面听了一会儿,等到里面没什么动静了,就进了来。
那南郑国国主庄成看见女儿进来了,急忙问道:“丹华,你那边怎么样了啊?那唐国的军队撤退了吗?”
没等庄思颖回答,十二三岁的庄舞阳回答道:“父王,就算咱南郑国是一个小国,可也是有男子的,怎么能让姐姐去做这样的事情呢?姐姐她一共就只有二百多女兵,哪里能挡的住唐国的大军!”
庄成叹息道:“我也知道,可我也是没有办法啊!算了,丹华能安全回来就好,咱们再想想对策!”
庄思颖正色道:“父王,女儿此行,见到了大唐国的统帅英王!”
庄成听说女儿竟然见到了对方的统帅,惊讶的说道:“你见到了李崇乾?那可是个厉害的角色。那,那你怎么回来的!”
庄思颖继续说道:“父王,女儿和英王谈了一下,女儿认为,这大唐国既然为李氏后人,当然就是正宗的唐氏血统,将来必能一统天下。”
庄舞阳不屑的说道:“他们自己说是什么李世民的后裔,可谁相信呢?”
庄成则对女儿的话更加敢兴趣,说道:“好歹他们也是姓李,颖儿,那你是说——”
“父王,女儿认为父王可以归顺,取消我南郑国号,这样不但可保我庄氏一族,还可保我万民免遭生灵涂炭之祸。父王不妨考虑一下。”
“这——”庄成开始犹豫了起来。他这个南郑国号称是一个国,可一共就那么几座城池,称号上也只能叫国主,不敢叫皇帝,的确可以说是一个小国,可是就算做一个小国的国主,也强于做人家的囚徒吧。
在场的几位大臣听了之后,都纷纷赞同归顺的想法。只有庄舞阳提出了异议:“众人皆可归顺,唯有父王不可投降。想我庄氏为一国之主,如何能成为人家阶下之囚,况且听闻那大唐皇帝也不是宽厚之人,岂可放过我们庄氏一家!”
听到这里,庄思颖安慰道:“舞阳,这个你放心好了,我已经和英王说好了,他定会保护我庄氏一族的周全。”
庄舞阳还是有些不甘心:“这,父王,儿臣认为,还是应该固守待援,毕竟我们的使者已经——”
庄思颖提醒道:“舞阳,姐姐知道你一片忠义之心,可你想想,如果吴、越和蜀国愿意帮助我国,早就派兵来了!至少,也会有个回信。”
在场的众位大臣也纷纷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其实,这些大臣早就看明白了,南郑国国小力微,其他大国又不肯相助。真的兵临城下,最终也只能走献城投降的这条路,只不过不能当着国主的面说罢了。现在国主的女儿提出来,这自然是最好的办法,至少还能保住自己的一家老小甚至官位。
南郑国主庄成也明白这件事情,所以在内心里做了一下斗争之后,当场表态愿意归顺唐国。
剩下的就是派使者出使唐国军营了。那庄思颖是见过英王的人,身份也够高,自告奋勇的去当了使者。到了李崇乾的军营,军士通传,自然得到英王接见。
英王阅过了降表之后,非常满意。当场表态道:“你放心,本王一定谨记前约,护佑你庄氏一族的周全。”
庄思颖笑嘻嘻的说道:“那是当然啦,我相信你。好了,正事说完了,你可以让你得士兵退出去吗?我有事要和你说?”
李崇乾不明所以,愣愣的看着庄思颖。
庄思颖笑道:“你一个大男人,还怕我一个小女子吗?你放心,我不会吃了你的。”
这句话一出口,李崇乾大帐内的军士们都笑出了声,李崇乾无奈的看了她一眼,挥手示意士卒们退下,大帐里只剩下两个人。